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光电测距仪的加常数和乘常数计量校准方法和对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的方法,给出了测距仪的加、乘常数校准结果的表示形式和20台测距仪的加、乘常数校准结果及测量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光电测距仪的加乘常数计量校准方法和对校准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的方法,并给出了测距仪的加乘常数校准结果的表示形式和20台测距仪的加乘常数校准结果及测量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3.
周期误差和加乘常数是中短程光电测距仪三项最重要的系统误差。传统的检测方法是首先用平台法测定仪器的周期误差,然后在光电测距仪检定基线场上用六段比较法测定仪器的加、乘常数,或者用六段解析法测定仪器的加  相似文献   

4.
对现行的全站仪加乘常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合理性分析,并对实测的数据和模拟的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现行的计算全站仪的加乘常数的方法是有缺陷的,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5.
在目前三维激光扫描仪加乘常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多个球形靶标的扫描仪加乘常数整体检定模型,并通过设计试验,以激光跟踪仪的测量数据为坐标基准,实现了对VZ-400扫描仪基于多个球形靶标的加乘常数的检定。研究结果表明,VZ-400三维激光扫描仪在对球形靶标进行测量时的加常数为-0.004 9 m,乘常数为0.000 384 m。  相似文献   

6.
对现行的测距仪加乘常数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合理性分析,并对实测的数据和模拟的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现行的计算测距仪的加乘常数的方法是有缺陷的,需要进一步的去完善。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国测绘战线相继研制成几种新型视距尺,如斜丝视距尺、复式视距尺、直读厘米视距尺等,使视距测量的精度一般能达到1/2000左右,这就要求相应仪器视距乘常数(K)和加常数(C)值的测定精度不能低于1/2000。本文仅就如何提高测定仪器加常数和乘常数精度的方法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CH951581关于红外测距仪的加、乘常数检测/徐忠阳∥河南测绘/《河南测绘》编辑部。—1994,(3/4). —16~22 本文在比较现行的几种常数测定方法以及非周期性的剩余误差F(D″)对常数测定影响的基础之上,讨论了一种新的红外测距仪加、乘常数的检测方法—六段差值法。其距离观测方法如在某一直线基线上共选择八个点,仪器架设在0号点不  相似文献   

9.
针对仪器加乘常数计算方法进行研究,旨在基于高精度CPⅢ控制网和六段法得出一种便于计算仪器加乘常数的方法.首先,本文对CPⅢ控制网自由网平差中四参数转换尺度因子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接着,对铁路工程控制网独立坐标系进行变形分析,表明以铁路坐标系统设计上相对应的投影变形值可以进行严格的投影改正;之后,通过以严格投影改正后数据处理得到的CPⅢ控制网结果为基础构建六段法求解仪器加乘常数;最后,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其结果表明:在进行严格投影改正后,由测距误差综合引起的自由网平差中四参数转换中的尺度因子值大小相当;基于高精度CPⅢ控制网构建六段法计算仪器加乘常数的方法正确、可行.  相似文献   

10.
全站仪测距常数检定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的光电测距仪检定规程JJG 703-2003所规定的比较法要求野外测量工作量较大.在保证检定结果精度提高的前提下,说明了全站仪与因瓦尺比对法及简单解析法两种测定加常数的操作方法和计算公式,提出了使用加常数修正野外基线测量距离后单独计算测距乘常数的思想,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测量精度,利用多台全站仪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说明,加乘常数分离检定法与目前普遍实行的联合检定法比较,具有可靠性更好、精度相当、外业工作量少50%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全站仪在应用中两项重要指标(加常数、乘常数)的常规检测方法及改正方法,并分析了目前全站仪应用中基层测量员存在的误区,望能引起广大基层测量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地分析了红外测距仪常数的本质特征及种类,提出了用光束接收受限法测试适合于远距离测量改正的周期误差和加常数以及用正常测试综合求解方法确定适合于近距离测量改正的周期误差、加常数和相位不均匀性综合改正。  相似文献   

13.
根据检定规程JJG703-2003《光电测距仪》的规定,采用测量不确定度A类或B类评定方法,在观测条件正好处于合格条件的临界状态情况下,对全站仪(测距仪)加乘常数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14.
15.
现行的光电测距仪检定规程JJG 703-2003所规定的比较法要求野外测量工作量较大。在保证检定结果精度提高的前提下,说明了全站仪与因瓦尺比对法及简单解析法两种测定加常数的操作方法和计算公式,提出了使用加常数修正野外基线测量距离后单独计算测距乘常数的思想,分析了各种方法的测量精度,利用多台全站仪的实测数据进行了计算。结果说明,加乘常数分离检定法与目前普遍实行的联合检定法比较,具有可靠性更好、精度相当、外业工作量少50%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none 《测量评论》2013,45(86):363-371
Abstract

The constant K in equation (12) represents distance expended through time lags in the instrument itself, and, although the value of K can be calculated from electrical data, this would not be very satisfactory and it would be better to determine it directly by means of observations over a line of known length. In addition, the point from which K would be reckoned is not a convenient one for actual field measurements. Instead of this, it is more convenient to choose an index mark on the instrument itself and referall measurements to this and thence to the mark over which the instrument is set up.  相似文献   

17.
短基线对检测全站仪乘常数改正数的影响及工程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伟 《测绘工程》2005,14(1):48-50,62
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验证证实了全站仪乘常数改正数具有随机性;全站仪乘常数改正数的检测结果不仅受气象元素的影响,而且和基线长度有关;提出在工程中按实测频率进行距离改正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none 《测量评论》2013,45(54):331-332
Abstract

Although the title of this paper may appear to some to refer to a rather humdrum subject which hardly deserves much serious thought or consideration, it is the writer's experience that the vital necessity for keeping clear records of survey work in a permanent form in which they can easily be referred to at any future time is not always sufficiently appreciated by those whose duties do not involve constant or frequent reference to the records of old work. Accordingly, the following notes and suggestions, which are based on practical experience, may be of service in drawing attention to a matter which is really of great practical importance.  相似文献   

19.
运用多尺度图像纹理进行城市扩展变化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遥感数据检测城市扩展变化时,单纯基于光谱信息的变化检测法很难取得理想效果。本文将多尺度的纹理与光谱信息结合应用于变化检测,并评价其在检测城市扩展变化中的性能。变化检测采用分类后比较法。研究表明,如果纹理尺度与数据组合合适,与单纯基于光谱信息的检测结果相比,纹理特征与光谱特征结合的变化检测精度显著提高,而多尺度纹理辅助变化检测得到的检测精度最高。研究还发现,纹理辅助变化检测在某些地物类别的边缘会产生假变化信息。  相似文献   

20.
遥感与GIS技术在区域农业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较为详细地介绍了遥感与GIS技术在区域生态环境与农业地质研究中的应用。WVS分类(Water, Vegetation and Soil Classification)及地面覆被分类图的编制,为区域性生态环境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在此基础上,结合归一化变换、相关分析与熵的引入,为区域性生态地球化学环境评价提供了定量分析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