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结合应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制作《河南省城市地图集》的实践,分析了MAPGIS制图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总结了数字地图制图技术要点及优势;指出目前应完善MAPGIS功能,强化MAPGIS智能化水平,以加快GIS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基于组件对象模型构建WebGIS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近年来的软件发展中,组件化和网络的进步是其重要的特征之一。软件工业的主要突破点便是软件之间的结合和组件化。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有关成果的基础上,介绍了组件技术和万维网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针对GIS的特殊性,指出了用组件技术构建WebGIS系统可行性、一般步骤和主要任务,着重剖析了在WebGIS系统中组件模型的运行机制。将组件对象模型这一新的技术引入 WebGIS领域,提高 WebGIS技术水平和工作效率,充分发挥WebGIS的效能。  相似文献   

3.
结合《河南省城市地图集》的编制,在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基础上,建立了数字化地图集的编制流程,并通过《河南省城市地图集》的编制实践,分析总结了数字化地图集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雷  池天河  廖克  齐清文 《地理学报》2001,56(Z1):49-55
系统阐述了国家自然地图集网络发布的WebGIS开发策略及其实现方法,首先是数据准备,包括数据标准化规范化改造、数据库结构改造、数据质量控制等:其次是系统功能,如信息查询、动态制图、统计分析等;再次是系统开发技术,包括主页设计、系统实现策略、WebGIS游览器端开发技术、后端服务器的开发技术等.最后,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系统阐述了国家自然地图集网络发布的WebGIS开发策略及其实现方法,首先是数据准备。包括数据标准化规范化改造、数据库结构改造、数据质量控制等;其次是系统功能。如信息查询、动态制图、统计分析等;再次是系统开发技术,包括主页设计、系统实现策略、WebGIS游览器端开发技术、后端服务器的开发技术等。最后,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农业专家决策支撑系统”的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总结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农业专家决策支撑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这类系统的设计目标是帮助基层领导提出农业结构的优化方案,提出农林牧渔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协调发展战略,并在结构优化基础上制定农业年度生产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提高农业开发投资(资金、物资、运输和仓储等)和农业布局决策的科学水平。开发这类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基于预测模型的农业发展规划/计划的计算机模拟方法,农业结构优化多标准评价模型,农业投资决策评估模型,农业专家知识获取和知识库建立方法,农业运输和仓储系统分析和发展战略决策方法,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的用户界面设计中的对弈策略与可视化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信息管理中的GIS与 Web GIS开发、应用技术,数据库共享服务与农村经济发展动态分析中的统计分析与制表和地图制作、报表联合应用技术,综合性系统的集成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土地利用管理动态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RS、GIS与GPS三“S”一体化技术的支持下,从系统目标、信息源及其更新、规范化与标准化、系统层次、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实施方案诸方面探讨土地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思路。  相似文献   

8.
赵跃龙 《地理译报》1996,15(4):38-45
本研究利用现代GCM预测,改善了植物科学和水份供给数据以及模拟能力完善的经济模型,评估了长时间内气候变化夺美国农业的经济影响。对于作物产量,作物需水和因气候变化而增加的灌溉水的变化导致经济结果的变化,三个GCM的预测结果各不相同;GISS和GFDL-QFlux分析的结果是整体经济收入增加,而UKMO分析结果则包含有减少。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科学院N.S.库尔纳可夫普通和无机化学研究所,是由铂和其它贵金属研究所的普通化学研究室与物理化学分析研究所及物理化学部的高压实验室在1934年合并而成。由于上述两个研究所均创建于1918年,所以,该研究所的创建日定为1918年5月11日。由于科学院士N.S.Kurnakv,L.A.Chugaev教授,I.I.Chernyaev院士,N.M.Zha-voronkov,A.A.Grinberg,I.V.Obreimov,Ya.K.Syrkin,G.G.Urazov和I.V.Tananaev等人…  相似文献   

10.
GIS网络资源:WWW和电子论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WWW和电子论坛两个方面介绍了GIS网络资源,给出了话多精选的有关GIS的网址,希望对了解和获取GIS网络资源有着裨益。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电子版的设计和研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阐述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电子版的设计与研制过程中的若干理论、方法、技术问题及实例。文章首先分析了研制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电子版的背景和科研、政府部门、大众等用户对它的需求,以及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对它的项目和经费支持。其次,文章阐述了该电子版的设计原则和若干理论、方法问题,包括在内容上的再创作,在技术上的创新,在功能上的突破,以及在屏幕界面感知效果上的要求和原则。再次,本文介绍了本电子版的体系结构和关键技术。其中体系结构和技术系统包括数据、软件、辅助资料、模型与方法,以及它的四方面的功能,即图集阅览功能、表达—模拟功能、查询—检索功能、量测分析功能。关键技术则涉及到开发平台的选择、三维和动态数据模型的建立、多源多类数据的集成3个方面。第四,文章分析了中国国家自然地图集电子版的主要特色,包括独特的交互界面结构、别致的动态交互工具、各种形式的动态地图、丰富的三维地图浏览、生动形象的三维地形虚拟飞行、新颖的多种表达方法的联合、适当的分析和查询功能。最后,文章阐明了该电子版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版本更新计划。  相似文献   

12.
XML/GML/SVG-based approaches are promising for building Web-based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WebGIS). However, current XML/GML/SVG-based WebGISs are lacking in spatial analysis. Some of them are designed for web mapping only. Others adopt a server-side solution for spatial analysis, which suffers from the ‘bottleneck’ problem and results in a high network transmission load. Load-balancing spatial analysis between server side and browser side can be used to solve the above problem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one of the key building blocks of load-balancing spatial analysis, that is, SVG-based spatial analysis which enables spatial querying and analysis directly on SVG (on the browser side). After analyzing the workflow of spatial analysis, we identify and focus on two key issues in providing spatial analysis on SVG: SVG-based spatial information representation and SVG-based spatial extended 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 (SSESQL). For the first issue,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s set up to develop an SVG-based spatial information representation model. Some spatial operators are designed and integrated into an SSESQL to support spatial querying on SVG. Finally, we design and implement two case studies. The results of these case studie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feasible and operable in supporting spatial analysis directly on SVG on the browser side.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be easily incorporated with some existing methods (e.g., GML-based spatial analysis on the server side) to provide load-balancing spatial analysis (load balancing between server side and browser side) in XML/GML/SVG-based WebGIS. As a result, users can access high-performance spatial analysis simply via a web browser (such as Internet Explorer and Firefox).  相似文献   

13.
中国极地科学数据库系统是一个物理上分布、逻辑上集中、开放式多数据库集成的系统。依据系统功能需求,系统主要由系统管理模块、数据输入模块和网页发布功能模块组成。系统的特色在于建立了元数据和数据集系统。极地数据库系统的数据库服务器硬件环境是Xseries345,操作系统采用的是Unixware7.1.1(双CPU+磁盘阵列,磁盘阵列系统作RAID5冗余),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Oracle8i for Unixware。Web服务器的硬件环境是IBM Netfinity7100(双CPU),操作系统使用的是Windows2003Server,服务器软件为IIS6.0+Net Framwork1.1。目前已经建成“极区海洋学”,“日地物理学”两个子数据库,共涵盖2143个数据集,容量80G的数据在网上提供查询、下载服务。考虑到极地科学数据库现在的数据量有限,数据更新周期较长,更新量较大的特点,目前选用价格低、扩展能力强、成熟可靠的磁带备份技术。采用的备份策略是全量备份。随着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将来应考虑采用新的备份技术,实现备份的自动化,同时加强局域网内部的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软件工程的原理和方法阐述了县级泥石流信息系统的建立过程,并讨论了其应用,主要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应用,用图形库的应用,系统支持下的泥石流危险度分区,泥石流两类分别判别模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5.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健挺  刘卫国 《地理研究》1998,17(2):185-192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WebGIS)是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方向之一.文中在分析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内涵和功能的基础上,认为地理数据的空间可视化和空间分析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点.为此提出基于元数据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代理服务器的概念,并探讨了在JAVA平台上实现的一些技术问题.最后以京九沿线投资环境网络评估信息系统原型为例,给出了网络地理信息系统一个具体应用实例,实现了网络环境下地理模型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16.
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土地覆盖变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绿洲土地覆盖变化信息的定量提取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选择塔里木盆地南部特有的干旱地区和田绿洲于田县为研究区,首先对土地覆盖变化信息提取方法作了对比论述,并对利用卫星遥感数据的空间结构信息以提高分类精度,进而提高分类后比较法的总体精度进行了研究;最终利用该方法做出的系列图件,总结了该地区近10年来的土地覆盖类型变化,并与实地考察结果及有关资料结合,分析了该地区近年来的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其方法和结论对塔里木盆地南缘绿洲地区未来的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基于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地籍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潘瑜春  钟耳顺  梁军 《地理研究》2003,22(2):237-244
随着GIS应用的深入发展,以文件管理空间数据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GIS应用的需要,而空间数据库技术正是为解决GIS应用的企业化和社会化问题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及其应用研究是当前GIS技术研究的热点。本文分析了空间数据对象、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库技术及其实现,研究了基于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地籍管理系统在空间数据共享、海量数据管理、大范围查询检索、分布式空间数据处理与维护、地籍制图、数据安全控制等方面的应用实现,通过具体应用系统建设,提出了基于空间数据库技术的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探索性空间分析及其与GIS集成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探索性空间分析基于让数据说话的理念,可以避免野值或非典型观测值的误导。在对探索性空间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交互式和动态空间数据分析、地学可视化及可视化空间分布、确认性空间分析、空间数据挖掘等探索性空间分析的主要技术。由于统计分析软件和GIS的数据格式差异很大,直接将二者简单集成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切实可行的集成方式是采用对象连接和嵌入(OLE)技术,分别调用统计分析软件的探索性分析功能(或者函数)以及GIS的地图显示和空间分析功能,并进行必要开发,实现二者的集成。最后对探索性空间分析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地学数据集成的理论基础与集成体系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地球空间数据 (简称地学数据 )来源的拓宽、更新手段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使数据集成或集成使用的研究和实用化成为必需。简单地理解 ,地学数据集成是指不同来源、不同性状数据在相同环境下的使用。地学数据是对地理现象和过程及过程时空特征认知基础上的表达 ,地学数据集成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地理现象和过程的空间和时间统一性、地学过程时空过程的连续性、地学现象和过程的层次性、地学数据认知的一致性、依赖于元数据的地学数据的透明性、数据内容和形式的相对独立性等 ;在此基础上 ,作者在论文中描述了基于地学知识和地理信息系统功能的地学数据集成概念模型和过程 ,并对地学数据集成过程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20.
为了更好地展示工业时代的空间组织模式,给出了一个包括时空背景、组织主体、组织客体、要素组成、要素状态、空间效率和技术7个部分的概念性框架;以该框架为基础,逐步分析了信息与通信技术对空间组织其他6个部分的具体作用;最后提出了一个判定空间组织效率的新视角。研究发现,信息与通信技术导致了传统空间组织模式的根本性重构,其对空间组织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在过去的30多年间,信息与通信技术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贡献显著,这也证明了其作用下空间组织的高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