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以《陕西省地理省情监测系列图》为例,总结专题地图表示方法在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制图中的综合运用,尤其是把专题地图表示方法扩展到动态信息的制图表达中。通过对地理国情监测信息的制图表达,尤其是将动态信息的制图表达方法用于空间可视化,以及以地图形式直观地展示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探索地理国情监测要素的统计图形设计,为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制图表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结合甘肃省白银市“数字白银”地理空间数据体系的建设,探讨地理空间数据标准和数据集建设的目标、内容及实现方法。介绍了“数字白银”地理空间数据体系建立所遵循的原则、DLG要素的分类与编码、数据精度、数据格式、数据质量以及元数据结构。  相似文献   

3.
杨健男  殷勇  郭沛沛  吴创奇 《测绘科学》2023,(4):231-239+250
针对常见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等图斑数据中的带状面要素数据在描述上缺少对带状地理实体的完整性表达,特别是地理实体平交或立交处常断开表达,限制了以实体为视角的应用分析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带状面要素数据实体派生方法。首先,根据语义及拓扑关系,识别并筛选带状面要素数据及数据之间的公共弧段;其次,定义了“正对1∶1”“正对1∶n”“斜对1∶1”“斜对1∶n”和“混合型”5种弧段空间分布模式,并据此对公共弧段进行模式分类识别、分类派生;最后,经贵州省某区域“三调”数据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实现带状面要素的识别与派生,基于派生得到的实体数据获取的骨架线更为合理,准确性提高了97.31%。  相似文献   

4.
城市网格管理系统作为解决当前城管问题的一个有效手段,最基础的一步是划分空间网格,而城市区域的划分实际上是对其中分布的地理要素进行分区存储。通过对基于域模型的城市空间网格划分的重点分析,以建设部门推荐标准“城市市政监管信息化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中七项原则为基础,提出了一系列以地理要素细分城市空间网格的方法,并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5.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编码的一致性是保证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存贮、检索、分析、输出及交换,实现信息共享的重要环节。目前要素代码的一致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为此国家测绘局“九五”测绘科技重点项目中设立“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研究”专题进行研究。现就该专题所进行的现有标准的分析及编码试验情况作以介绍,为信息分类与编码原则和方法的研究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6.
简单论述了地理本体的基本概念、结构,介绍了地理本体的建模方法,提出了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框架,采用基于公共属性模板的多本体向标准本体集成的混合构架,以水系要素中的“干出滩”类为例,实现了基于地理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过程及其数据的转换,解决了数据语义异构性所带来的数据共享难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括了为地图上各种地理要素建立格式化和分类纹理的方法,目的在于为计算机分析提供一个数学基础。“地理结构”的拓扑数字模型以描述地理内容的数组识别和构成特殊结构元素的分布为基础。本文详细介绍的几个列子包括了离散的和连续的区域信息数字模型,并根据他们在计算机随机存取内存中的空间要求作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面向浙江省现有省级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与海洋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开展数据融合这一问题,剖析了两者之间存在的数据特征差异性,提出了基于空间相似性的同名实体匹配方法和基于数据特征的要素融合方法,以辅助实现陆海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的无缝融合。基于上述方法,在浙江省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研发了陆海基础地理空间要素融合工具,并进行了试生产,建立了相适宜的数据融合技术路线,为最终建立陆海一体的基础地理空间要素数据库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和宝贵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王艺 《现代测绘》2023,(2):18-23
在传统基础测绘逐步向新型基础测绘转型的大背景之下,对按现存标准采集的数据向新标准的转换需求迫在眉睫。课题依托上海市新型基础测绘建设工作,提出了一种基于FME的要素转换的方法,并以上海市新型基础测绘张江试点数据作为研究对象,以《基于地理实体的全息要素采集与建库》团体标准为数据转换标准,探讨从“旧标准”到“新标准”的数据转换方法,最后高效准确地实现了数据几何和属性的标准化转换,以期为新型基础测绘中地理实体数据库的构建和上海市“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佳  段平  梁明  吕海洋 《测绘通报》2017,(10):84-88
针对以欧氏距离作为放大因子对电子地图进行放大裁剪引起的信息失衡问题,提出了采用地理多要素Voronoi图相邻关系的地图放大裁剪方法,可有效避免以欧氏距离作为地图放大因子的地图信息失衡问题。将电子地图中的地理要素分为点、线、面,对于点要素,构建它的Voronoi图;对于非点要素,即线和面要素,构建它们的近似Voronoi图,当用户对电子地图中感兴趣地理要素目标放大时,只需要提取该目标的多要素Voronoi图相邻要素的近似Voronoi图,并计算它们的最小外包矩形,将最小外包矩形区域用于最终的地图放大裁剪区域,则可较好地顾及用户感兴趣地理要素目标周围的地理要素信息,可提高地图的易读性。采用本文方法对某区域电子地图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地理多要素Voronoi图相邻关系的地图放大裁剪方法能够较好地顾及目标周边地理要素信息,避免了以欧氏距离为放大因子的地图信息失衡。  相似文献   

11.
基于编码标准的Geodatabase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要素的分类代码信息通常以主代码和辅代码的不同组合模式来表达。在地理信息数据库(Geodata-base)数据模型中,以国家标准地理信息分类代码体系为基础,在数据字典表中存储地理要素实体的分类与特征属性,利用有效值表将地理要素与其本身的代码信息联系起来。在ArcGIS应用程序平台下实现对地理数据的管理和应用,从而更加详细、准确地表达地理要素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中巴经济走廊是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建设的先行试点区,目前已有的研究主要从政治、经济、安全、生态评价等角度去考虑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风险,缺乏从地理要素变化角度对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展、基础设施空间分布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以中巴经济走廊重要地理要素监测为例,研究境外区域地理要素监测技术和技术流程,形成科学可靠的技术方案,同时采用境外无控校正技术制作中巴经济走廊影像,构建中巴经济走廊重要地理要素指标体系,提取变化信息,统计分析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情况,为中巴经济走廊互联互通提供地理信息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地图表达的特点,将地理空间信息抽象表达为二元结构,即反映语义属性及空间位置属性的地理要素和要素间空间关系;利用代数结构形式,在地理空间数据库和地图中分别构建表达地理空间信息的地理要素空间和地图要素空间;地理要素空间中的空间关系是基于欧式空间原理建立的,而地图要素空间中的空间关系则是用视觉模型来刻画.据此,提出以地理...  相似文献   

14.
以四川省丹棱地区地理国情普查生产为例,阐述了基于高分辨率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利用机载SAR处理技术提取地理国情普查中地表覆盖分类要素与地理国情要素的过程与方法。研究表明,机载SAR技术在多云雾地区地理国情数据获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5.
在长期的国土资源管理过程中,互联网空间和管理部门存在着一些孤立、分散的各类以图片格式保存的国土资源专题地图。然而这些地图由于各种原因缺失地理坐标系统,导致其重要的专题信息无法有效集成利用。为了顺利实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推进国土资源地理空间数据的信息共享,文中提出国土资源专题地图图片的自动配准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数学形态学提取专题地图图片中的行政边界轮廓,之后利用归一化傅里叶描述子在行政区地理数据库中查询该行政边界轮廓对应的矢量要素,最后对同名行政边界地理要素进行粗配准和基于ICP算法的精配准。文中方法的实现为国土资源专题地图图片的数据融合奠定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6.
基础地理信息分类与编码原则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编码的一致性是保证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存贮、检索、分析、输出及交换,实现信息共享的重要环节。目前要素代码的一致性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为此国家测绘局“九五”测绘科技攻关重要项目中立专题进行研究。就该专题研究中进行的分类及分类体系的研究、编码原则和方法和研究等情况作以介绍,以期对于制定或修订基础地理信息代码标准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用于变化发现的地理事件建模与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事件是地理要素变化发生的记录与表达,因此利用地理事件可以发现发生变化的地理要素。通过对地理事件概念的分析,提出了地理事件的概念模型,对地理事件的类型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通过地理事件发现那些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地理要素的方法,给出了实现的具体流程,并通过实践证明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对该方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当前多源地理信息联合生产及更新需求,通过理清地理要素变化识别思路,总结出一套地理要素变化识别算法。该算法以要素的几何类型为基准,从欧氏距离、线要素角度、缓冲区、大小相似度、形状相似度、属性等指标着手,对地理要素进行匹配和变化识别。并以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识别1∶10 000 DLG变化为例,选取了湖北省部分区域数据对算法进行应用。在详细阐述该方法的思路、指标、应用的同时,分析了其局限性和可改进之处,以期为多源地理信息联合生产及更新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全新的基础地理信息产品形式,地理国情要素数据是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甘肃省地理国情普查的生产实践,系统归纳和总结了地理国情要素数据的质量元素、质量子元素及其检查项,对每个检查项的质量检查和控制方法进行了阐述,以提高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地理要素对象标识是空间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对地理要素对象标识的概念进行阐述,对其性质、类型及生成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一种基于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地理要素分类代码的地理要素对象标识,深入分析该对象标识的特性及功能特点,并对其在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增量更新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