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农架山地垂直自然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神农架山地位于湖北省西部,面积约3250平方公里。神农架为我国遐迩闻名的山地,主峰海拔3105.5米,素称华中第一峰,地处中亚热带与北亚热带之间的过渡带,山高岭大,林海莽莽,自然资源丰富。因此对该区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经济意义。 以往有些人对神农架山地垂直自然带曾作过研究,近年来我们专题考察过神农架山地。现要阐述的是神农架山地垂直自然带。  相似文献   

2.
<正>神农架大九湖湿地位于湖北西北端,坐落于长江和汉水的分水岭上,西与重庆、陕西接壤,北与十堰市为邻,东与恩施巴东县相连,素有"一脚踏三省六县"之说。大九湖湿地平均海拔1730m,被神农架群山所环绕,形成了独特的高山盆地。构成别具一格的盆地与山岳相间的自然景观,天然森林植被与湿地沼泽植被交相辉映的迷人画卷。神农架大九湖是湿地生态系统和森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从发展理念、产品经营和行业管理三个层面全面理解生态旅游的思想,对国际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神农架在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景区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评估神农架的旅游价值、实施生态旅游产业化开发、积极参与国际生态旅游标识的认证、引导社区参与生态旅游和实施生态旅游规划、开发与经营管理的全过程管理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娟 《中国地名》2012,(8):73-74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苈兮带女箩即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神农架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以神农搭架采药而闻名于世的神农架,其蛮荒的历史、诡谲的  相似文献   

5.
以神农搭架采药而闻名于世的神农架,是远古洪荒时代遗留下的“备忘录”。 这里,以其蛮荒的历史、诡谲的传说和神奇的生物世界,发散出令人难以抗拒的魅力。特别是神农架究竟有没有“野人”,众说纷纭,成为一个久未解开的谜团。 最近,神秘“野人”再现神农架。 目前,三峡大坝正在紧张施工中,建成蓄水指日可待,这势必会形成新的区域性小气候,因此,查明该地区的未知物种已经刻不容缓了。  相似文献   

6.
正神农架对于每一个未到过的人来说,都充满了神秘和神奇,因为它处在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因为它号称"华中屋脊",有着莽莽苍苍的大山和茫茫无际的原始森林;有着金丝猴和娃娃鱼这样的珍稀动物;更有着充满传奇色彩的野人传说……20世纪60年代底,当我还处在懵懵懂懂的少年时代,神农架的神秘就在我心中开始忽闪了,因为我的周围有不少青年开始被征召进军神农架。我依稀听大人们说那里有着自古以来  相似文献   

7.
以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从生态敏感性评价及景观格局分析的角度,借助Arc GIS 10. 2平台进行多因子空间叠加分析、FRAGSTSTA 4. 2进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综合评判国家公园内部风景资源生态环境以及景观格局现状。结果表明:神农架国家公园整体生态敏感性处于中度敏感范畴,极高、高生态敏感区域集中且分布有大量风景资源,风景资源保育压力较大;极高、高敏感区域内景观格局破碎化相对严重,与生态敏感性分布呈正相关。提出风景资源在各级生态敏感区域下的不同生态保育策略。  相似文献   

8.
自从1924年有第一个证人说见过野人起,先后已经有360人肯定地说在湖北省神农架山区的110个地方亲眼看见过这种传说中的人。尽管科学家们尚未证实是否存在这种野人,但是长期的等待之后,今年可能会有个结果。 30年前就从事寻找野人的调查小组负责人说,2003年将是重要的一年,他领导的调查小组将根据70年代末以来采集到的痕迹,确定是否存在神农架野人。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湖北省神农架巴山冷杉(Abies forrestii)树轮纤维素氧同位素的分析,建立了1790-2011时段的年分辨率的δ18O年表。将树轮δ18O序列与邻近的巴东气象站记录的气候数据、大气环流数据以及南海海温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树轮δ18O序列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神农架地区树轮δ18O序列与该地区气候要素密切相关:与当年6-7月降水量呈负相关、与当年3-4月温度呈正相关,与当年6-7月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同时,树轮δ18O序列与当年2-3月北半球副高面积指数(5E-360)、9月南海副高面积指数(100E-120E)、1月太平洋极涡面积指数(Zone 2,150E-120W)及4-5月南海海温(SST)呈显著正相关;与当年1月南方涛动指数(SOI)呈负相关。表明树轮δ18O序列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大尺度的大气环流信息。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认知神农架地区树轮稳定氧同位素在过去气候变化研究中的潜在价值,为进一步气候重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价值动态过程,利用市场价值法、替代工程法、旅行费用法和成果转移法等方法,评估了神农架大九湖湿地11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神农架大九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为35.81亿元,是2018年神农架林区生产总值的1.25倍,价值量大小依次为:水资源供给休闲娱乐大气调节调蓄洪水降解污染释放氧气固碳土壤保持科研教育生物栖息地维持物质产品。另外,水资源供给、休闲娱乐和大气调节3个服务功能价值占主导,占价值总量的97%,为大九湖湿地保护修复和生态补偿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该文归纳我国区域旅游6种开发模式,提出需要重视区域旅游功能系统导向模式,认为促进区域旅游功能系统演进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变化、人文演进、利益博弈、制度创新和交通变迁。我国大三峡区域旅游功能系统急剧演进,神农架林区旅游发展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战略选择。神农架必须壮大以旅游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抓住进入中西部旅游经济圈的机遇,创新旅游产品,提高竞争力,在国际化进程中展示区域个性,打造“神农架”旅游品牌,通过参与区域一体化进程,促进区域营销。最后,根据实例剖析认为,旅游功能系统演进将影响旅游经济组团的空间结构演变、区域旅游发展的战略转型、旅游产品的创新、区域旅游营销合作面的拓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区域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内在机理与培育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旅游产业生态集群是适应旅游产业生态化发展要求的最优空间布局模式,它以特有的空间结构和生态内涵区别于一般产业集群。本文以湖北省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为例,从集群组织体系的构建和生态持续力的培植两方面提出了旅游产业生态集群的培育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在鄂西神农架山区的红桦林中,进行的孢粉组合与植被关系,及其森林植被历史的实验研究。在孢粉统计中、计算了各种类成分的百分频度、浓度、“R”值及其置信区间。论证了由华山松林——红桦林的植被变化过程,各种植物成分间的生态关系。实验证明,研究当地现代花粉与植物间数量关系,以校正化石花粉数值,对于用孢粉学方法研究历史时期的植被与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神农架北坡表土常见花粉的R值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根据表土孢粉分析和植被样方调查的比较研究,获得了神农架北坡表土常见花粉的R值,常绿阔叶树花粉一般具有较低代表性,R值变化于0.70左右,绝大部分落叶阔叶树花粉也具有较低代表性,R值变化于0.68-0.88之间,但桦,桤木和槭却表现异常,针叶树有气囊花粉具有明显的超代表性,R值变化在1.35-2.44之间,松表现最为强烈,草本植物花粉的R值变化较大,代表性较差,影响R值的因素很多,植物的生态特性,花粉特征,花粉源距离,花粉产量,地形等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以来环境考古》是朱诚教授及其研究团队近20年在长江流域进行环境考古科研工作的心血结晶,得到国内外同行的认可。该专著共分十一章:第一章总论长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环境考古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晚冰期以来湖北神农架大九湖地区环境演变的泥炭地层记录研究成果;第三章至第十章分别介绍了长江上游、中游和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以来考古遗址时空分布与  相似文献   

16.
祁桂杰 《中国地名》2013,(11):33-35
神农架是目前国内已知发现白色动物最多的地方之一,曾在此先后发现过白熊、白麂、白苏门羚、白猴、白蛇、白獐、白喜鹊,甚至还有纯白色的乌鸦等众多“白化动物”,成为继“野人”之外的第二大谜,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兴趣和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神农架大九湖四万年以来的植被与气候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大九湖6 m长连续沉积岩芯剖面(DJH-1 孔) 7 个样品的AMS14C年龄测定和151 块孢粉样品的鉴定分析, 揭示了神农架区域4 万以年来植被和气候演变。末次冰期阶段大九湖附近发育森林草地或草地-草甸植被。MIS 3 晚期, ~42-39 cal ka BP之间, 气候相对干冷, 发育森林草地;~39-31 cal ka BP 之间, 气候较为湿润, 草甸扩张并伴随低海拔阔叶树种的发育。MIS 2 阶段, 草甸组分中蒿属显著增加, 高海拔可能分布有荒漠草地, 气候极端干冷;该时期植被带垂直下降达到1000 余m, 按垂直温度递减率推算, 冰盛期阶段该区域温度下降约7℃左右。从冰消期开始, 森林植被开始扩张, 北温带、暖温带和亚热带乔木组分依次增加。约在9.4-4 cal ka BP之间, 演变为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林, 属全新世适宜期;从约4 cal ka BP以来, 北温带阔叶和针叶树开始增加, 气候趋于凉干。通过对比区域高分辨率的洞穴石笋及高纬冰芯氧同位素记录, 表明神农架区域植被环境变化对气候变化敏感, 并记录了H1, YD气候突变事件;进一步体现出该区域气候环境演变主要与北半球太阳辐射控制的东亚夏季风强度变化有关, 且与北半球高纬气候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对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为集聚型分布态势,空间差异明显;总体呈"散点状与组团状"分布特征,集中于鄂东和鄂中地区,且主要沿公路、铁路等交通干道及城市周边分布;其空间分布密度具有多中心集群分布趋势,表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分布格局;其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自相关性,规模相似地区在空间上趋于集聚,热点区与冷点区呈现出"面状"分布特征,其中,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荆门、孝感等鄂中地区和武汉,冷点区主要分布在宜昌、恩施、神农架等鄂西地区和鄂东北地区。相关分析得出,农业水平、人口规模、交通设施和资源禀赋是影响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中全新世7~6ka东亚季风气候的高分辨率石笋记录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基于神农架青天洞石笋两个230Th年龄、582条纹层计数和183个氧同位素数据,重建了7~6ka B.P.期间平均3年分辨率的δ18O变化序列。持续约580年振幅达1.8‰的δ18O在平均值-9.66‰上下波动,指示了东亚季风降水强度的长期演化趋势和高频振荡信息,大致划分为4个百年尺度旋回。青天洞与阿曼石笋δ18O记录的对比表明,东亚季风和印度季风在百年或更短时间尺度上同相位变化,可能反映了两地季风气候受统一的印度洋/太平洋大尺度水汽循环控制。功率谱分析揭示出163、81、16和11年的周期,大致与树轮Δ14C百年至数十年尺度太阳活动变化周期相同。  相似文献   

20.
选择处于典型季风区中国内部湖北神农架地区青天洞一支具有连续清晰年纹层发育的石笋样品(QT6),通过精确的年纹层计数,结合高精度230Th年龄,建立2 592~1 225 a B.P.期间长达1 367 a的石笋δ18O时间序列。石笋δ18O记录的17个持续时间在80 a左右的峰谷旋回,与格陵兰冰芯δ18O记录具有非常好的一一对应关系,说明在年代际尺度上石笋δ18O同样能反映区域性气候变化,可能的机制是北高纬温度的变化通过大气传输影响热带辐合带(ITCZ)的迁移,从而影响东亚季风的强弱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