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浙江省一直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发展农业生产的首要位置,力争走高产、高效、优质的农业发展道路。按照浙江省农用地生产能力与评价方法得出的浙江省农用地理论、可实现产能和实际产能3个层次的产能是整个耕地的生产能力,其作物除了粮食作物外,还有经济作物。因此。核算结果与人们通常认为的粮食的定义,  相似文献   

2.
<正>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最重要的资源。但是随着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所需的住宅、工厂、城市交通建设等不断扩张对土地的占用,使得城市周边相当部分的耕地,尤其是高质量的耕地,都在逐年的减少,耕地的负荷也越来越重。目前,辽宁省的人均耕地面积少,质量不高,已成为影响全省粮食安全和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粮价飞涨,粮食危机蔓延全球,粮食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确保粮食增产,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过程,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农村耕地抛荒问题.它不仅影响粮食生产安全,而且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影响农业现代化和实施城乡统筹的进程.那么如何治理农村耕地抛荒?  相似文献   

4.
<正>兰溪市是传统农业大市,耕地数量居金华市第一。近年来,兰溪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牢记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坚持“保数量、提质量、管用途、防违法”一体推进耕地保护工作,近两年净流入耕地5600余亩,坚决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筑牢底线根基。  相似文献   

5.
正要确保粮食安全,稳定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必须要有数量足够和质量良好的耕地作为保障。提高耕地质量和确保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保障我国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必然选择。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守耕地红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农用地(耕地)产能核算是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和农业统计数据,再分层次、分区域建立耕地质量与产量的核算模型,最后完成耕  相似文献   

6.
<正>"民以食为天",粮食事关国运民生,粮食安全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压舱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不断进步,粮食安全已由供给短缺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的稳定阶段。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安全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耕地保护也在不同时期面临着不同问题,并针对不同问题出台了相应的制度和政策。根据耕地保护制度的特点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我国耕地保护制度的形成和演变  相似文献   

7.
今春,一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在我国持续蔓延开来,严重威胁着粮食主产省份的收成.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农业仍然是整个国民经济中最薄弱的环节,耕地持续减少、淡水资源短缺、金融和科技支持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等,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的冲击,这使得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 今年"土地日"的主题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一主题的确定,不仅符合当前农业的实际,对今后农业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拥有充足的耕地资源,而高标准基本农田是耕地的精华部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温家宝总理指出:"保护耕地,就是保护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耕地最要紧的是保护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8.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目前已有多个国家传出限制粮食出口的信息。眼下,粮食安全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  相似文献   

9.
正严格的耕地保护和合理的粮食生产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研究小组从农村耕地管理、地区自然条件、耕地种植效益、耕地规模化利用、耕地保护补偿机制等方面分析当前广西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由于历史发展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土地利用问题较多,随着社会发展,土地整治越发显得重要.2012年3月,国务院授权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提出了2011年至2015年土地整治的目标、任务.土地整治是一项惠及全民,保持社会经济平稳发展,确保国家安全的工程,全社会应该积极支持,全力推进全国土地整治. 土地整治事关国家安全 土地安全事关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占重要地位,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受人口增长、社会发展、自然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土地开发强度过大,土地利用零乱、破碎、低效;耕地质量偏低、粮食生产能力不强,这些因素对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保障不利.本世纪中叶,我国人口将达到高峰,人均耕地临近警戒线,我国的粮食安全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面对16亿人口高峰的到来,有必要对农业生产用地、建设用地、环境保护用地等做出长远筹划.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是党中央基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按照中央的部署,既要注重耕地数量上的保护,也要注重耕地质量上的保护,只有提高耕地质量,才能提高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和粮食质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耕地是农业生产的载体,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因素,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政治、经济稳定。在耕地后备资源有限,建设用地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势下,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耕地面积、质量、用途、投入、产出进行同步控制,努力提高现有耕地有效利用水平,是现阶段不容回避的问题。本文仅作粗浅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耕地变化区的气候背景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我国耕地变化区的气候背景,对于了解耕地资源的生产能力,评价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效果,实现耕地资源保护和粮食安全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全国耕地空间变化的基础上,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日照时数三个方面,研究耕地增加区和减少区的气候背景,并将其进行比较和分析,以期为国家保护耕地资源和发展农业生产等提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末至2008年4个时段,耕地减少区比耕地增加区的年平均气温高0.45~1.05℃,年降水量高56.77~79.59mm,年日照时数少45.80~98.83h。耕地显著减少区比耕地显著增加区的年平均气温高0.81~1.85℃,年降水量高85.69~305.26mm,年日照时数少86.96~207.85h。在四个时段中,我国耕地重心逐渐北移且海拔升高。若海拔高度不变,耕地增加区比耕地减少区北移0.5-1个纬度,耕地显著增加区比耕地显著减少区北移1-2个纬度;若纬度不变,耕地增加区比耕地减少区,海拔升高100~200m,耕地显著增加区比耕地显著减少区,海拔升高150~350m。随年份增加,耕地增加区和显著增加区与耕地减少区和显著减少区在水分条件上的差别越来越大。这些结论对于研究我国粮食生产能力、评价耕地占补平衡、调整产业布局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目前已有多个国家传出限制粮食出口的信息。眼下,粮食安全再度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耕地是我国最为宝贵的资源。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疫情面前,我们更能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耕地保护的重要论述是多么具有远见卓识。因此,要时刻绷紧耕地保护这根弦,才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抓紧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综合考虑国内资源环境条件,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安全战略。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逐步让过度开发的农业资源休养生息,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这也是文件中的一大亮点。在粮食生产"十连增"的大好形势下,容易让人对粮食生产形成模糊认识:粮食年年增,是不是可以松松劲、歇口气了?产量比较稳,基本农田是不是可以减少一些了?但我们必须思考,目前生产的这些粮食是否都安全?生产这些粮食的代价是什么?在这种粮食生产格局下,我们的耕地保护制度如何统筹生产和生态两条红线,解决"有的吃"和  相似文献   

16.
加强土地监管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已刻不容缓.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且不可替代.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我省人均耕地面积1.29亩,低于全国人均面积;2007年,我省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1.22亩,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2007年我国人均仅有1.38亩耕地,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耕地是我国最宝贵的资源,也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为守好这些"保命田",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作为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的重要制度保障和依据,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战略任务迫切需要我们创新耕地保护管理方式和考核监管手段。  相似文献   

18.
耕地是粮食生产最主要的物质基础,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最主要前提。近年来,越来越突出的农村耕地抛荒给粮食生产安全敲响了警钟,也使土地管理工作成效受到影响。据调查,浙江省舟山市2010年底耕地抛荒面积为1.17万亩,抛荒率达5.62%;湖南某县耕地抛荒面积达4.5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23%;四川省武胜县2008年抛荒耕地3.2万亩,占全县耕  相似文献   

19.
正休耕不仅关乎生态保护,还涉及耕地保护、粮食安全、农民生计等一系列问题,必须在做好休耕规划的基础上有序开展。耕地休耕首先要摸清耕地家底,特别是不同质量等别的耕地的粮食单产水平,以及全国耕地的总的粮食生产能力是多少。只有保持一定面积、质量和  相似文献   

20.
近日,河南省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全省各地严格耕地用途管控,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倾向,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意见》严格耕地用途管控。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强化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永久基本农田要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保障小麦、玉米、稻谷三大谷物的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