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新疆若羌县黑山地区砂金矿分布多且范围大,但砂金矿分布区内岩金找矿一直没有重大突破。2009年,吉林省地质调查院在黑山地区日吉普顶一带发现了具全岩含金的石英斑岩体。通过地表槽探初步揭露和单孔验证,该岩体均有含金显示,最高含金1.38×10~(-6)。笔者认为该含金石英斑岩体可能为附近砂金源之一。对该含金石英斑岩体特征的探讨及进一步评价将有利于该区岩金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2.
对新疆三个泉地区新近发现的几个金矿床(点)的含金石英脉及无矿地段的不含金石英脉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两者在流体包裹体特征、红外光谱特征等方面的显著差别,结合矿区含金石英脉的微量元素特征建立了该区石英脉含金性评价模型,指明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3.
天池金矿产于川甘陕“金三角”。含金层位为泥盆纪地层。该金矿具有地层、构造、岩浆活动和热液蚀变“四位一体”的控矿特征。通过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认为该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4.
高栅子银多金属矿预查区地处兴安-太行南段成矿带中的军都山岩浆岩成矿带上。经过2013年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野外地质简测和电法综合剖面测量等找矿工作,发现该区存在Au-Ag-As-Mo元素组合异常;经过钻孔验证,为银铅锌金多金属矿。初步估算,银远景资源量达到中型规模,有进一步开展找矿工作的必要。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盟北部地区由于新构造运动含金地质体长期风化剥蚀,促使金的活化。河流及其2-3级支流发育,流域广,水流充足,有利于砂金矿的迁移、富集。现代的乐山丘陵、宽阔沟谷有利于砂金的保存。该区已发现数十个砂金矿,多为河谷型,主要含金层为含粘土砂层或砂砾层。砂金富集与河谷地貌关系密切,河床弯曲的凸岸、变异部位、关门咀、迎门山等地貌是砂金富集有利部位。该区金直接来源于加里东和华力西花岗岩。结合金的来源、矿床的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指出了该区今后砂金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1.熊耳山地区找矿的新突破:小秦岭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早已被开采利用。熊耳山地区找金工作则始于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继熊耳群中发现了上宫大型金矿床之后,又发现了许多中、小型金矿床(点),因而该区的普查找矿工作,多在熊耳群中。近年来在陶湾群和上栾川群中又找到了多处金矿床(点)。小河口金矿和三合金矿具有  相似文献   

7.
达尔布特一带金找矿前景较好,为进一步扩大找矿,通过分析研究该区金地球化学与地质特征,总结出地层、构造及Au-As-Sb化探组合异常等金找矿标志,有利于找矿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8.
小秦岭金矿田已发现的石英脉有1200条以上,但目前查明的金矿脉不到总数的15%,为了加速该区含金石英脉的评价工作,我们以金硐岔9号矿脉为典型,进行了原生晕和包体方面的研究。本文是在小秦岭课题组1985年工作基础上着重探讨矿脉原生晕水平分带和三晕异常带特征,提出矿脉评价指标,供地质找矿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帕断山矿区位于兰坪—思茅中生代断陷盆地的普洱中轴断裂带上,成矿环境极为有利。通过对该区开展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分析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背景,圈定了12个综合异常,并将其划分为6个综合异常带。在Ⅰ号综合异常带的AP6综合异常处发现并圈定了4条铜矿体、1条低品位金矿体,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分析,认为该区找矿前景很好,是寻找热液充填交代型金、铜矿的有利地区,对该区继续开展工作,有望获得突破性找矿进展。  相似文献   

10.
金厂沟金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岩金矿。早在清末年间,金厂沟-五间房金矿区周边的二级水系沟谷中有大量开采砂金遗迹,建国后地质找矿经过多次反复始终没有突破。本世纪初至今,地质工作经过多次勘查与研究,发现岩金线索,采用坑探、钻探工程手段,充分使用化探找矿方法,目前已发现多条有价值金矿体,为今后在该区进一步找矿奠定了坚实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11.
湾地沟金矿床主成矿期为印支—燕山期,属于沉积—变质—岩浆热液改造型金矿床,构造控矿作用明显,通过对湾地沟区金矿体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总结了地质找矿标志,并证明该区有很大的找矿空间和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2.
李建华 《矿产与地质》2007,21(2):141-144
马泉金矿床是受近EW向礼县-白云-山阳区域性深大断裂南支——礼县-洮坪断裂或层间挤压破碎带控制的中-低温热液矿床,目前已发现9个矿带。通过对其中四号矿带的勘查验证,对四号矿带的地质特征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归纳总结。研究认为,矿带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在矿区内发育的三条主要断裂构造严格控制着四号矿带的三条金矿体的空间展布及产出规模,找矿标志较多且明显,并认为,四号矿带之东西两侧延伸部位及其深部尚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根据对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已有找金线索的系统整理、找金条件的分析、金与其他成矿元素关系的研究及地表原生晕金含量平面分布图的编制,结合地质条件分析,指出了5个找金远景地段。据此预测结果,最近在其中的3个地段中取样13件,金含量在0.2~2.2g/t之间的样品有7件。因此通过进一步的地质工作,大厂矿田内找金有望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石碌铁、钴、铜多金属矿集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石碌矿区是铁、钴、铜、镍为主的多金属矿集区。在综合分析研究前人找矿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深部找矿思路,通过地质、物探、化探等地质勘查,指出了北一—花梨山、南矿—朝阳和近外围(鸡心、武烈、金牛岭)等三个铁、钴、铜(金)矿找矿预测靶区。经钻探工程验证,达到了预期找矿效果,对下一步的勘查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根据野外实际地质资料及室内研究工作,对青龙沟金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机理及找矿标志进行了综合分析与归纳。深入地阐述了东矿区和西矿区的金矿化带及矿体特征,明确了找矿标志和找矿方向。研究认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应属于中-低温热液构造破碎带型金矿床,应向该矿区的NW和SE方向加强深部找矿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夏甸金矿床位于胶西北金矿矿集区,成矿作用受区内招平断裂带控制。随着夏甸金矿床找矿工作向深部发展以及地质勘查资料的充分积累,定量化的成矿预测研究成为夏甸矿区深部找矿工作的重要突破点。文章采用面向深部找矿的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原理,基于多源勘查数据构建三维地质模型进行控矿地质因素的三维定量分析,获取反映成矿规律的成矿信息,以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三维预测模型,并应用于夏甸金矿深部找矿。最终得出的相关三维模型和控矿地质因素能为成矿作用研究提供定量的数据支撑,圈定的立体找矿靶区对于夏甸矿区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李宏伟 《矿床地质》2018,37(1):67-80
目前对西秦岭阳山金矿带勘查评价正在加速进行,为了进一步查明该矿带成矿规律和找矿潜力,指导矿田深部勘查找矿工作,武警黄金第十二支队在矿区开展了深部矿产调查和研究。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最新的地质、地球物理勘查和室内综合研究,分析和总结了阳山金矿带主要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以及各因素的控矿机制。研究显示:区内的北东东向、近东西向断裂系统多沿葛条湾-草坪梁复背斜南翼层间褶皱岩层薄弱面或不同岩性接触面发育,在成矿过程中起到通道作用,限定了矿体的展布,为主要控矿因素。在明确找矿标志的基础上,以安坝矿段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地质建模找矿信息量法进行了定量成矿预测,共圈定出深部找矿靶区4处,为矿区下一步的勘查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福建雷潭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潭金矿处于华南褶皱系闽东断拗带的周宁-华安断隆带中段,成矿作用与石英闪长岩和断裂构造密切相关;矿体受NE、NW、近EW向断裂带控制;围岩蚀变以硅化、绢英岩化、黄铁矿化最为重要,它们与金矿密切相关。文章较详细地阐述了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矿床的控矿因素,指出了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西藏贡觉县各贡弄铜金矿区铜金矿产出地质特征进行介绍,并对其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的关系予以阐述,指出该矿区与西藏玉龙斑岩铜钼矿同处一带上,典型面状蚀变特征明显,富集的Au、Ag、Cu、Pb等亲Cu元素来自大小不等的斑岩岩株,显示本区有进一步寻找斑岩型铜金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杨库村铜矿的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围岩蚀变及矿床成因、成矿控矿条件的分析研究,并与相邻已知矿区进行对比,结合近几年的工作成果,阐述了杨库村铜矿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