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0 毫秒
1.
用国家气象中心1995-1997年6-9月份的T106数值预报产品,运用统计,分析的办法,对晋中市11个县市的温度,降水,风向风速的24,36,48,72h的预报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建立了《晋中市分县气象要素短期预报系统》,本文统直接挂接在MICAPS系统下,自动处理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制作晋中市11个县市的温度,降水,风向风速的24-72h滚动预报,预报结果以晋中市区域图为底图显示,该系统运行稳定,速度快,对各气象要素均有较高的预报水平。  相似文献   

2.
郑家骅 《四川气象》1996,16(4):58-61
针对四川暴雨频发,灾重的特点和防汛气象服务准确及时,全程系列的要求,设计四川省暴雨预报警报服务系统,要在暴雨探测,通信、预报,综合信息,灾害评估和防灾对策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省级信息发布中心和决策服务政府专线,充分发挥中期预警,短期消息、临近警报,应急体制“四度设防”的功能效应急体制加强主体作用,完善联防机制,健全组织结构,提高运行效果,取得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环青海湖地区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简称DEM),在此基础上,应用山地气候学理论研究了坡度,坡向,高度,地理位置等对该地区一年内不同季节可能太阳直接辐射(Q)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地区平均Q值,春季为323KJ.cm^-2,夏季为378.7kJ.cm^-2,秋季为225KJ.cm^-2,冬季为166KJ.cm^2,在研究区域较小时,太阳辐射随高度、纬度的变化不明显,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而坡度和坡向对Q空间分布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其影响的大小随着一年内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对于环青海湖地区而言,冬季影响最大,其次分别为秋季,夏季和春季,区内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异冬季达170U.cm^-2,而夏季仅为19KJ.cm^-2,环青海湖地区Q分布特征是,湖南山地小于平均值,湖北山地大于平均值,而湖边平址草地等于平均值。  相似文献   

4.
太阳紫外线辐射及其生物效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兑 《气象》2001,27(4):54-57
紫外(UV)辐射在太阳幅射光谱中的谱区范围是在100-400nm间,其能量仅占太阳辐射总量的8%,按照不同波长线所起的生物作用,可分为三部分,紫外线A段(UV-A),波长320-400nm,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6%,这部分生物作用较弱,主要是色素沉着作用,紫外线B段(UV-B),波长290-320nm,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1.5%,此段对人体影响较大,主要作用是抗佝偻病和红斑作用,是引起民皮肤癌,白内障,免疫系统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紫外线C段(UV-C),波长100-290nm,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0.5%,由于几乎完全被臭氧层吸收而不能达到地面,以人工发生的紫外线灯进行实验,这段紫外线具有最大杀菌力,对机体细胞也有强烈的刺激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5.
林之光 《气象》1997,23(3):20-24
文章探讨了城市对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影响规律,指出了城市气候是异于周围农村气候的人工气候岛,例如城市热岛(气温),雨岛(降水量),干岛(相对湿度)等。特殊的城市条件会给城市造成灾害,例如高温灾害,城市洪灾,城市风灾,酸雨,酸雾,光化学烟雾等,城市还有它它自己特有的气象现象,如城市热岛环流(乡村风),城市是地球上的主要大气污染源,在这个人工污染岛中居住,对居民的健康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当地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气候资源,提高高纬度地区蔬菜复种指数,方法取材简单,用料成本低,增温效果明显,延长作物生育期,管理方便,适于间,混,套种,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2002年小麦生育期间,气候反常,出现了多年罕见的暖冬暖春现象,致使小麦生育期提前;生育中期降水偏少,旱象严重,株高降低,分薛成穗率小;穗分化中后期遭受2次晚霜冻害,小穗数数明显减少,灌浆初期阴雨连绵,光照不足,小穗成粒小,灌浆后期光照充足,日较差大,干热风出现迟,强度弱,对粒重增加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8.
王长金 《贵州气象》2002,26(2):39-41
气象部分作为防雷主管部门,要推动防雷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尽快进入到依法管理的正常轨道,通过依法规范市场行为,经济行为,技术行为,才能使防雷事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各级防雷工作者必须高度树立“防灾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以认真负责,积极追求的精神无私奉献于防雷事业,以高度的工作热情,不犹豫,不观望,不等待,不争论,不畏难,大胆地依法管理好防雷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地推动防雷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桐柏位于南阳市东南部。自南阳市的邓州往东,地势逐渐增高,由海拔8m增到到1000m以上。因此,在偏南或西南气流影响下,桐柏处在迎风波,由于地形抬升,使降水增大。桐柏西部是向西扩开的嗽叭口,由于狭管效应,此处降水加强,是桐柏的一个暴雨中心。位于县境南部的本站和月河,南邻1000m以上的山脉,由于山脉胎升作用,迎风波降水量加大,该处暴雨,特大暴雨次数和雨量,均为全县之冠,为桐柏第一暴雨中心。  相似文献   

10.
根据当地防灾减灾工作需要,利用丰富的单站气象、台风、潮位资料,分析了台风暴潮发生的规律,将有关台风划定关键区,进行分类,定出2型4类,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筛选处理,建立了适合本县使用的8组预报方程,并制作了预报方程操作平台,使用简单、操作方便,所用因子物理意义清楚,符合自然规律。为此,所建的预报方程相关系数平均为80%左右,最高的达90%,最低的也有66%,经显著性检验,效果极显著。利用1998、2000年的12个台风l12个样本试报,预报结果与实况准确率为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