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本文根据南海中部海区17个样品的~(14)C年龄测定结果,叙述了深海沉积物的~(14)C测年方法和步骤;同时对南海中部深海沉积物中生物碳酸盐中的无机碳和有机碳所测定的~(14)C年龄差别进行了讨论。认为南海中部深海沉积物中的无机碳~(14)C年龄偏老于有机碳的~(14)C年龄,但偏老程度不大。认为有机碳的~(14)C年龄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泥炭样品^14C年龄可靠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泥炭中分离出的碱不溶物、胡敏酸、富里酸等有机组分样品及未经组分分离的泥炭原样的~(14)C年龄测定,探讨了泥炭样品~(14)C年龄可靠性问题。初步认为:低灰分、低分解的泥炭,同一层位的各组分样品的~(14)C年龄,具有较明显的一致性,低灰分泥炭碱不溶物的~(14)C年龄,大多偏老于其它组分,表明其年龄是可靠的,但高灰分泥炭的碱不溶物,其年龄往往偏年轻,而胡敏酸组分的年龄则具有相对的可靠性;富里酸是最年轻的不稳定的组分,其~(14)C年龄明显年轻而不可靠,是现代碳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采用~(14)C、~(230)Th/~(234)U和电子自旋共振(ESR)等多种测年方法对西沙群岛珊瑚礁的年龄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不同测年方法得到的年龄差别很大。应用不同测年方法的原理对年龄进行了解析,结合珊瑚礁的矿物组成,推算出石岛珊瑚礁样品的原生珊瑚形成时间约为30 000 aBP;在6 000~7 000 aBP,随着海平面的下降,珊瑚矿物组分开始发生变化,并在约5 000 aBP通过碳酸盐胶结形成较为致密的珊瑚礁。本研究解释了测年方法不同得出的年龄不一致的问题,为今后珊瑚礁测年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合理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4.
西沙群岛位于南海中部,距海南岛约180浬(图1),它共由35个珊瑚礁岛、砂洲、暗滩组成,自中新世以来,发育了巨厚的珊瑚礁,它们是南海西北陆坡海平面变化及地壳运动有力的见证.石岛是西沙群岛中海拔最高的海岛,最高点海拔15米,岛上裸露已岩化的珊瑚碎屑灰岩.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14)C实验室测定过11块样品,它们的~14C年龄范围为距今8,000—19,000多年,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所曾向我们提供过一个完整的剖面,共11块样品,它们的测定结果下部的岩层比上部年青,亦即年龄与地层层序出现倒转关系.对于石岛的放射性碳剖面,目前有一些不同的见解及地质解释.为了进一步弄清楚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稀释技术^14C测年可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释技术~(14)C测年的关键在于本底气的稳定,稀释技术测定的最大年限取决于样品的含碳量。同一样品无机碳部分和有机碳部分的对比实验和不同测年方法的对比实验,都证明稀释技术测定的~(14)C年龄不但复现性好而且可靠。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早在五十年代Steemann-Nielsen就提出用~(14)C法测定海洋浮游生物初级生产力.后来此法为更多海洋工作者采用并相继发表了有关文章如Doty和Oguri 1959;Strickland和Parsons 1968等.特别是液闪技术问世以来,~(14)C法在海洋学上应用更为广泛.应用液闪技术测量~(14)C放射性强度的优点是:含~(14)C放射性样品能与闪烁液充分接触;测量的几何条件接近4π;射线在样品中自吸收少;对弱β射线的~(14)C测量效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常规方法小苯量~(14)C测年试验结果,说明利用国产FH-1915低本底液体闪烁计数器对0.5ml左右的样苯进行~(14)C年代测定,其结果能满足地质年代学要求,从而为样品量少或含碳量低的样品进行~(14)C测年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自1949年利贝(W.F.Libby)创建~(14)C测定绝对年龄以来,这一方法迅速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现在世界各国建立的~(14)C实验室达二百多个,测定的年代数据数以万计.我国自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首先建立了~(14)C实验室以来,至今相继已建立30多个~(14)C实验室,提供了1000多个考古与地学方面的年代数据.我所~(14)C实验室于1977年开始筹建,1980年建成,采用液体(苯)闪烁计数器测定  相似文献   

9.
用~(14)C(AMS和稀释技术),铀系和ESR方法对南海珊瑚礁进行了测年对比研究,表明这些珊瑚礁形成于全新世早、中期。此外,对测年方法的一些有关问题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利用石英ESR测年法对海南岛西北部出露海相地层的上部和下部进行了定年,尝试获得该出露地层的年龄范围,并探讨石英ESR法在热带海相地层年代学研究中的适用性。结果显示,上部地层年龄为(33±6.6)~(53±10.6) ka,下部地层年龄为(1 835±202)~(2 567±256)ka,反映了该地层的沉积时代基本属于更新世。根据各样品ESR信号强度与辐照剂量的线性拟合结果判断,7个样品中以最顶部和最底部2个样品的拟合度最佳,而且最底部样品的ESR信号强度随辐照剂量增大而趋于饱和,表明上部地层年龄以51±8.9 ka最为可靠,地层的底部则可能超出了更新世。本次研究是石英ESR测年法在我国热带海岸更新世海相地层的探讨性应用,其研究结果是下一步采用其他顺磁中心对该地层开展全面和深入的石英ESR测年的重要基础,同时也为更新世其他海相地层的ESR年代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沉积物中碳酸盐~(14)C年龄的可靠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放射性碳杂志上发表的300余个~(14)C年龄数据及在中国和澳大利亚进行的野外调查,对土壤碳酸盐的形成途径,稳定同位素成份,钙结核的生长速率及古气候效应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可区别出的三个δ~(13)C丰值,看来与环境和碳的来源无关.而土壤碳酸盐~(14)C年龄分布频率揭示它们形成于相对温暖-潮湿的古气候期.“老碳”的混入及土壤碳酸盐缓慢的生长速率是主要的误差来源.δ~(13)C值不能用于校正土壤碳酸盐的~(14)C年龄.  相似文献   

12.
黄麒 《海洋与湖沼》1992,23(5):492-497
讨论了~936)Cl的成因、~(36)Cl断代法的原理及测试方法。自1987年以来,应用该方法测得柴达木盆地尕斯库勒湖和大浪滩湖石盐的沉积年龄,并与~(14)C,~(230)Th和古地磁测年法所测得的年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均在误差(1δ)范围内相吻合,表明石盐的~(36)Cl断代法是可行的,获得的年龄数据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3.
~(14)C测年已为海洋研究工作广泛应用,但由于时有不合理取样或在运用数据时没有充分考虑各种海洋环境和动力因素,因而产生无法使用数据作合理解释的现象。本文试从海洋样品本身和海洋各种营力作用分析各种数据差异的来源,认为海洋环境特别是海岸带环境的复杂性是造成海洋样品~(14)C测年数据差异的主要原因,它可能影响样品的代表性或使数据解释时得出错误结论.并指出在运用年代结果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地质地理和各种营力作用因素。  相似文献   

14.
高明德 《海洋科学》1986,10(6):8-12
~(14)C断代的误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手段本身来说,~(14)C断代法已是一种成熟的方法。但是,由一些因素造成的误差却影响着~(14)C断代成果的应用,甚至引起人们对方法本身的价值产生怀疑。因此,讨论有关~(14)C断代的误差问题,自然就成为~(14)C断代工作者与使用这些资料的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  相似文献   

15.
许志峰  王明亮 《台湾海峡》1993,12(2):130-135
本文通过巴士海峡和菲律宾海沟两侧表层海水~(14)C 含量水平的测量,详细地介绍了海水~(14)C 含量测量的取样、制样流程、测量方法,并提供所获结果:测区高纬度海域表层海水~(14)C 含量水平略高于现代碳标准;低纬度海域表海水~(14)C 含量低于现代碳标准,是深层海水上涌与表层水混合的结果。从而说明海水的~(14)C 含量测量不仅有年代学意义,而且是海洋监测及海洋水文学研究的重要核素之一。文章还指出进一步开展菲律宾海沟中-南段海域表层、深层海水~(14)C 浓度变化梯度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海水养殖碳循环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浮游生物为主体的受控生态实验表明,溶解无机碳和DOC分别占海水碳贮库的89.75%和10.25%;在有机碳贮库中,浮游生物碳占5.43%,细菌碳占7.39%,表明细菌在海水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可从虾池样品分析获进一步证实。在食物链(14)C标记实验中,生物对碳吸收率随饵料密度增加而增加,由于饵料利用率的变化,应注意选择最适的饵料密度。鱼虾混养的~(14)C示踪实验表明:营养元素不断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转移,各种生物样品~(14)C放射性活度平均百分比分别是,扁藻84.63%,卤虫8.99%,长毛对虾0.97%,棱鮻5.42%。  相似文献   

17.
辽东半岛全新世海平面变化及近5000年来的地壳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14)C样品年代测定资料讨论了辽东半岛全新世以来的海平面变化,并用数理统计法对5000年以来的地壳运动作了研究,发现与现代形变场的资料是一致的。说明现代地壳运动具有继承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重论述应用锂法对我国几个海区和陆地的地质钻孔样品进行~(14)C断代的实验流程,同时报道了1985年和1986年期间我实验室用液烁仪测出的部分样品的年代数据。最后论述了为提高合成苯的产率在实验中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对南海北部B106站柱状剖面进行了高分辨率孢粉与藻类研究,部分样品作了AMS14C年代测定。根据孢粉成分的变化将南海B106站从下至上划分了3个孢粉组合带,依次为:1带(294~194 cm)以Pinus-Quercus(常绿)-Gramineae-Polypodiaceae-Pterdium-Dicranopteris为主孢粉带;2带(194~94cm)以Pinus-Quercus(常绿)-Polypodiaceae-Pteridium-Dicranopteris为主孢粉带;3带(94~4 cm)以Pinus-Polypodiaceae-Pteridium-Quercus(常绿)-Dicranopteris为主孢粉带。并相应恢复了南海北部11 000 aBP以来3个植被、气候、古环境演替阶段,结合AMS14C测年资料,对B106站柱状地层时代划分作了讨沦,为南海古气候、古环境演变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13万年来南沙沉积物中的剩磁记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长355 cm的南沙NS93-5钻孔连续取古地磁样品281块,进行沉积物磁性特征的研究。详细的岩石磁学结果表明,沉积物中以低矫顽磁力的磁性矿物为主,剩磁携带者主要是磁铁矿类矿物,但同时存在少量赤铁矿和磁赤铁矿等。钻孔191~206、232~248和292~308 cm记录的剩磁磁倾角出现较小的负值,根据氧同位素地层学和14C测年、火山灰层年龄,计算其对应的沉积年龄分别为65.87~68.7、73.4~80.8和108.4~113.6 kaBP。其中108.4~113.6 kaBP的剩磁异常可能是布莱克(Blake)事件在南沙沉积物中的记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