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南峰地区的雅鲁藏布江,与其东侧骈行南流的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简称横断山区纵谷),在青藏高原东南部切出了一系列峡谷。这些峡谷成为印度洋暖湿气流北进青藏高原的重要通道,其中南峰地区的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最重要的。这样,南峰地区可视为  相似文献   

2.
南迦巴瓦峰地区地貌的基本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峰耸立于藏东南群峰之上(照片1,2),其峰体被雅鲁藏布江下游大峡弯所环绕(照片3)。这样便构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岭谷高差悬殊的高山峡谷地貌。高山成为气流的屏障,峡谷则成为气流的通道,致使当地的自然条件十分独特,垂直带谱齐全,自然资源相当丰富。本文在两年考察的基础上,试就南峰地区高山峡谷地貌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3.
南峰地区河流深切,山地破碎,高差常在200O米以上,第四系主要出露在一些宽谷中。现就当地广泛出露的湖相层、全新世自然环境变迁和新构造运动报道一些情况。 (一)湖相层 南峰地区米林—大渡卡(大峡弯入口)雅鲁藏布江宽谷段和尼洋曲下游宽谷中常出露有厚达一二百米的砂砾层,其中  相似文献   

4.
南迦巴瓦峰(简称南峰)的前两次(分别于1981年春和1983年2—4月)登山科学考察活动巳报道过。1983年5—9月又作了一次规模更大的综合性科学考察活动。这次有50人参加,他们来自全国22个单位分属26个专业(其中新增加的专业有地磁、岩石化学、变质岩、泥石流、鸟类、古冰川和雪害等),并有科教电影组和电视录象组参加。这次考察路线选择在南峰峰体(照片1)、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照片2,简称大峡弯)及峰体外围的诸山口,重点调查以往没有考察过的空白地区,并对1982年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南峰地区以河流下切深,群峰耸立,相对高差大,地形陡峭为特点。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印度洋暖湿水汽自南向北输送的理想通道。南峰扼此通道之咽喉,降水丰沛,天气多变。降水多,地形陡峭,给雪崩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为攀登南峰带来了严重的困难和威胁,也为登山气象保障带来了新问题。迄今为止,南峰峰顶仍未留下登山队员的足迹。  相似文献   

6.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峡谷的地貌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杨逸畴 《地理研究》1982,1(1):40-48
雅鲁藏布江下游作发夹形的奇特大拐弯,并构成深峻的峡谷。本文根据实地考察的资料,阐明大峡弯的地貌特征,并结合地质构造的分析,认为包括大峡弯在内的雅鲁藏布江是适应不同方向断裂构造发育的先成河。大峡弯不是河流的袭夺弯,雅鲁藏布江曾经由东向西流的看法是没有根据的。  相似文献   

7.
南迦巴瓦峰地区的雅鲁藏布江大峡弯,是青藏高原东南部一个南北向大槽子,印度洋暖湿气流经此槽子长驱北进,这对青藏高原的天气和气候影响显著。因而雅鲁藏布江大峡弯的通道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南迦巴瓦峰(以下简称南峰)地处我国西藏东南部。这里是东西向的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向的横断山脉和北西西向的念青唐古拉山脉的汇聚地带。雅鲁藏布江下游围绕南峰作急转弯后南流,这便是举世闻名的大拐弯峡谷(附图)。耸立于群山之上的南峰海拔为7756米(照片1),而大拐弯峡谷海拔低于2000米,甚至只有数百米(照片2);山高谷深,高差达5000—7000米。因此南峰地区是世界上地形对照最为强烈,河流急拐,水流最为湍急之处,当地地形复杂,山川壮丽,自然条件独特,资源丰富,凡此种种皆为世上所罕见。  相似文献   

9.
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的南迦巴瓦峰(简称南峰)是高大雄伟的喜马拉雅山系东段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她是东喜马拉雅山唯一至今未被人类征服的处女峰。南峰地区处于喜马拉雅山和横断山、念青唐古拉山脉的汇合处。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河流雅鲁藏布江  相似文献   

10.
1982—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组织的登山科学考察进行于南迦巴瓦峰(简称南峰)地区,计有22个单位,26个专业,100余人次参加,可说是一次规模相当宏大的山地综合科学考察。 这里所指的南峰地区是以南峰为中心,北至易贡—倾多一线,东为倾多—波密—金  相似文献   

11.
南迦巴瓦峰(以下简称南峰)是喜马拉雅山东端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峰体似金字塔,耸立在雅鲁藏布江下游的大拐弯内侧。其地理位置为东经95°3′31″,北纬29°37′51″。南峰北与念青唐古拉山隔江(雅鲁藏布江)相望,东与横断山紧邻(见图)。山势嵯峨,冰峰林立,是我国海洋型冰川作用中心之一。1983年,笔者参加中国科学院南迦巴瓦峰登山科  相似文献   

12.
由国家体委和西藏自治区联合组成的南峰(南迦巴瓦峰的简称)登山队,继去年春天之后,又于今年3月再次侦察了攀登南峰的路线。 南峰地形十分复杂险峻,气候变化多端,冰崩雪崩频繁,攀登难度之大实为世界其它高峰所罕见,因此选定攀登路线是为明年3至5月征服这座处女峰的关键。更鉴于南峰的独特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无论在生物学上和地理学方面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科学考察和登山活动相结合,定能取得更为宝贵的科学资料。 今年登山队的成员中,除了包括有汉、藏和朝鲜族等14名登山健儿外,还有6名科考人员,他们分别属于地质、地貌、冰川、大气物理、环境化学和摄影等6个专业。登山  相似文献   

13.
关于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垂直自然带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南迦巴瓦峰(以下简称南峰)是喜马拉雅山脉东端的最高峰,海拔7782米,矗立在雅鲁藏布江大拐湾的内侧。山高谷深,极为壮观,具有相当完整的垂直自然带谱,确是研究山地自然地理问题的良好场所。  相似文献   

14.
南迦巴瓦峰地区垂直气候带及气候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南峰地区岭谷高差悬殊(达5000—7000米),这就破坏了当地的纬向气候带。与其他山区一样,南峰地区随海拔高度的不同,热量条件和水分状况差异明显,形成不同的垂直气候带。总的来说,这里属于藏东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区,但由于地势起伏变化很大,一地并存各种气候带,独成一特殊的气候生态区域。  相似文献   

15.
南迦巴瓦峰地区泥石流概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峰地区是西藏泥石流最为活跃的一个地区,属藏东南泥石流的活动中心。 前人对南峰地区泥石流未作全面考察,仅在波密—林芝段川藏公路沿线做过一些调查。1983年笔者参加中国科学院南峰登山科学考察队,考察了本区泥石流,现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丛藓科植物主要分布在北温带、亚热带及热带北缘的高山地区,其中以东亚(尤以东喜马拉雅山地)分布较为集中。南峰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丛藓科植物区系较为丰富。以往中外学者对西藏丛藓科植物有过一些报道,但在南峰地区未作过详尽工作。  相似文献   

17.
地处西藏东南部核心地带的南迦巴瓦峰(下称南峰)地区,生物区系异常丰富而复杂。横贯全区中部的东喜马拉雅-岗日嘎布山脉,把南峰地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波密,林芝和米林,南部为墨脱。由于东喜马拉雅-岗日嘎布山脉对气流的阻挡作用,使这个地域的气候在水平方向上产生明显的分异,北部为半湿润气候区,南部为湿润气  相似文献   

18.
编后语     
本期主要刊登了山地土壤方面的研究论文,并侧重选编了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土壤研究室(以下简称山地所土壤室),近年在紫色土退化、紫色土分类研究,以及山地土壤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文章。 四川紫色土面积911.3万公顷(占全省土壤面积的18.4%,不含紫色水稻土,下同)。紫色土耕地面积406.1万公顷(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6.5%),其中严重退化的占37.1%,轻至  相似文献   

19.
南峰地区的土壤已有所论述,但其中的土壤分析资料大多来源于邻区。1982—983年本人曾参与南峰登山科学考察,所得的资料及土壤标本经室内分析整理后,现试图就当地的土壤类型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20.
1982年8—10月和1983年6—9月,曾两次对南峰地区的大型真菌进行了考察,其间深入南峰以南墨脱考察,还属首次,这填补了该地区大型真菌研究方面的空白。经考察共获得大型真菌标本1628号。初步定种270种,隶属于115属,40科。其中担子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