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当今海洋地质调查作业中,声学通信技术、ADSL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局域网络通信技术等现代通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对应用到的几种主要现代通信技术原理及其应用实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信号调制方式自动识别的谱相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对于通信信号分析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这里介绍了调制识别的谱相关方法,并讨论了利用该方法进行调制识别的方法和过程,还在硬件上初步实现了该算法。测试结果表明,当信噪比为5dB以上时,该方法对大部分调制类型的识别正确率可达90%以上,有很好的实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了计算机远程通信的应用现状和自行开发软件的必要性之后,从环境、结构、功能和实践等方面系统介绍了一个最新开发的远程通信软件。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四种常用分析方法的评价,介绍了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及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地震通信网络在安全方面采用的措施,如操作系统安全策略,路由器安全策略,防火墙,VLAN技术,IDS入侵检测系统等,同时,对地震通信网络未来安全的一些措施进行了探讨,浅议了双网计算机,物理隔离技术,网络隐患扫描技术和PKI技术,期望地震通信网络安全问题能够得到各个方面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浅析GIS通信本地网管理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张发勇  李才仙 《地球科学》2002,27(3):329-332
通信本地网是我国公用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管理工作以往一直是由人工完成的.要做好通信本地网的管理与维护工作, 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建立GIS通信本地网管理系统, 实现电信公司通信本地网的规划设计、工程施工、运行维护管理与统计分析等的计算机化, 为各相关部门提供多专业、多层次、多目标的综合服务.详细介绍了通信本地网管理的现状, 从基于管理、人员、电信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 阐述了建立GIS通信本地网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详细介绍了在建设系统时需要考虑的各种技术问题: 系统设计原则、系统应该遵照的标准、涵盖的资源、系统主要功能、数据管理模式、数据库选型、硬件选型和GIS平台的选择等.还介绍了基于MAPGIS平台开发的通信网络地理信息系统在全国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通信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文明,同时也给人们的生存环境产生了一定负效益,使城市电磁辐射环境趋于复杂和恶化。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介绍了善于城市电磁辐射环境评价的方法。着重分析了目前城市主要几类电磁辐射源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状况,最后提出了电磁辐射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应志春  邓赛文 《岩矿测试》1991,10(2):125-127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实验室环境的异种机星形网络。运用异步串行通信技术,通过RS-232串行接口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主机与分析仪器的计算机、实验室微机连接成计算机网络并开发了六种通信软件,有效地解决了实验室异种机数据通信的问题。文中对这种网络的结构、通信线路的连接方式、通信软件的功能和汉字信息传输的原理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陈明英  杭在全 《水文》2005,25(5):51-54
本文介绍在《超短波通信电路设计手册》的基础上,如何考虑设计中的抗干扰措施,这些措施包括:从抗干扰要求出发,调配系统方程参数;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选择有利于抗干扰的设备技术指标;发挥天线的抗干扰作用。在通信电路设计中采取的抗干扰措施,和改善设备的抗干扰措施,是水文遥测系统抗干扰的两个重要方面,缺一不可,系统设计者应该引起充分注意。  相似文献   

10.
结合塔里木河南勘探公司网络改造工程,介绍通过电信VPN增值服务和IP语音技术,在网络数据通信的基础上实现语音通信,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阐述采用SJA1000 CAN总线控制器,设计远程自动抄表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实现方法。以该方法为基础,设计了CAN总线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接口电路、通信协议、数据帧格式,最后基于CAN总线通信的楼宇集中控制器和多用户CAN节点的硬件电路以及软件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12.
现场总线是用于自动化系统最底层的现场设备或仪表互联的通信网络。CAN是现场总线中的一种,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和较强的实时处理能力。微机LPT并行口具有增强工作方式(EPP),可以进行双向快速数据传输。用CAN控制器SJA1000设计实现计算机并口LPT与CAN总线通信,介绍了并行口EPP方式的信号定义,寄存器工作时序及利用EPP模式进行数据快速双向传输的方法。给出了通信接口电路的设计方法和CAN总线与并行口EPP模式的通信程序,并对通信程序进行了的调试与验证。  相似文献   

13.
由于计算机在地质研究中的大量运用,传统地质图件的数字化成为目前许多应用的主要 数据来源。作者在文章中主要讨论利用数字化仪输入地质图件的基本原理,数据转换以及坐标变换的核心技术和在Windows环境下,如何用Visual Basic6.0开发数字化仪通信程序。最后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数字化仪通信实验程序。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强夯法在某工程中的实际应用,通过采用多种检测方法,证明强夯法是处理开山碎石回填土地基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同时,通过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在强夯施工过程中应采用信息化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电磁波随钻遥测技术在钻井中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需要了解的井下信息越来越多,泥浆脉冲随钻信息传输难以满足智能化钻井要求。钻井液气体较多时泥浆脉冲方法也难以应用,而电磁波随钻遥测技术作为一种替代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概述了电磁波发射传输的基本方式,对比分析了螺线管发射、环形线圈偶合与直接偶合方法的特点。同时,简介了国外电磁波随钻测量技术发展史、应用情况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楼宇的智能化底层的需求与数据流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以现场总线CAN为基层通信网络的总体方案和各类组网节点的设计,重点介绍了系统的不同类型报文结构和应用层的通信协议,在网络的安全管理方面采取了特殊措施。该方案可供门禁、报警、巡更和停车场等物业管理方面的底层网络设计中参考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Windods系列操作系统引起的网络故障为主线,对Windows的组网模型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同时以网络的软件故障分析为重点,较为系统地探讨了逐层剖析网络故障的方法,并把在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中的一些实际经验介绍给读者。在案例中分析了由Windows98(第二版)引起的一个网络常见故障问题。  相似文献   

18.
项立斌 《安徽地质》2013,(4):318-320
介绍网络RTK的基本原理及影响其收敛效率的相关因素,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指出网络RTK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为网RTK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Climate change films are relevant to geographers working in sub-disciplines, such a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climate science and visual studies. This paper assesses the usefulness of climate change films in light of ongoing debates in science communication and climate change communication about the best-known and most popular movies. Using a handful of English-language films as a sample, the paper asks how the usefulness of climate change films is to be determined if not by sole reference to the accuracy or truthfulness of factual information. The paper demonstrates that all types of films (from award-winning science documentaries to Hollywood blockbusters) have been debated and critiqued, especially in regard to scientific verisimilitude and image integrity. Usefulness is therefore not a matter of film type. Nor is it simply a matter of accuracy, because films containing inaccuracies have their supporters as well. The paper evaluates usefulness in terms of the work that climate change films do and the methods they use. I argue that the two key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usefulness are teachability and integrity. In conclusion, I reinforce calls to detach the issue of usefulness from accurate science per se. Useful films are educative, truthful and trustworthy, in ways not always intended by filmmak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