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海丰梅隴震群概况 规模巨大的莲花山断裂以北50~60度东贯穿海丰全境。同时,又有北西向的河源——海丰断裂和东西向的高要——惠来断裂在该处与莲花山断裂交汇。组成若干构造的网络结点(图1),历史上海丰发生≥5.0级地震三次。近年来小震不断。自1972年建立梅陇地震台以来至1980年共记录地震800余次。1981年小震活动更加频繁。全年共发生地震两多千次。其中2月26日Ms=3.0级、3月14日Ms=3.0级、4月9日Ms=3.9级三次较大。每次较大地震发生前都有一系列的密集小震活动。这三次地震的震中位于海丰梅陇东南4~5公里的坡平附近。地震发生在下侏罗纪砂页岩地带。下半年震中(二级左右)沿北东向逐渐向海城、公平等地迁移。  相似文献   

2.
新疆沙湾地区从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至一九七六年四月底,发生小震群。一九七六年元月小震活动达最高峰,其后逐步缓慢衰减,至四月中、下旬基本趋向稳定。在近四个月的时间内,共发生小震1000多次,其中Ms≥0.8级的地震785次。一天中最高可记录到Ms≥0.8级的地震69次。整个序列中最大震级为3.6级。根据能量E=10~(11·8 1·5M)(尔格)计算,整个序列共释放能量8.7521×10~(17)尔格,约相当一次4.1级地震。  相似文献   

3.
1986年2月9日、3月1日、8月16日在黑龙江省德都县龙镇附近相继发生5.0级、5.4级、4.8级和5.5级四次中强地震.对于这几次中强地震我们是有不同程度的预报意见的我省从1973年地震台网投入观测以来,共记到省内发生的Ms(?)5.0级地震五次(不包括深震)除1986年龙镇附近发生的四次中强地震外,还有当时属于我省的新巴尔虎右旗的5.1级地震1984年以前,我省小震活动主要分布在我省西部的嫩江断裂附近和东部依舒带北端的萝北地区西部地区小震频度和强度都高于东部(见表1)  相似文献   

4.
安徽三分区小震活动水平的统计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马尔可夫(Markoff)模型对安徽的霍山区、淮河中游区和沿江江南区的小震活动水平进行统计预测,结果显示,一年之内霍山地区一般会发生Ms≥2.5级地震,发生Ms≥3.0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淮河中游区和沿江江南区一般会发生Ms≥2.0级地震,有可能发生Ms≥2.5级地震。淮河中游区发生Ms≥3.0级地震可能性不大,沿江江南区发生Ms≥3.0级地震可能性则很小。  相似文献   

5.
姜秀娥  丁鉴海 《中国地震》1993,9(2):190-192
1.1992年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概况 1992年我国共发生Ms≥5地震31次,其中,大陆地区16次,台湾地区13次,南海海域2次。大陆地区最大地震为7月30日西藏拉萨6.5级地震,台湾地区最大地震为4月20日花莲6.8级地震。大陆地区Ms≥5的16次地震除东部福建、黄海、台湾海峡(大陆架内)各发生一次5级地震外,其余13次都分布在东经105°以西地区,其中西藏4次、新疆4次、甘肃1次、青海1次、四川次、云南2次。  相似文献   

6.
1、我国地震活动概况 1989年我国共发生Ms≥5.0级以上地震36次,其中6级以上9次。大陆地区最大地震为1989年4月16日和4月25日四川巴塘2次Ms≥6.0级地震。台湾地区最大地震为1989年8月3日的Ms6.0级地震。就大陆地区而言,5级以上地震主要分布在四川、山西、云南、新疆、西藏、甘肃、青海、内蒙和宁夏。 1989年我国地震活动时、空、强的分布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①大陆地区中强以上地震频度、强度仍显示出较高水平,释放的总能量已超过1次Ms7.0级地震的能量。1988年11月以来我国中强地震活动的频度明显增加,澜沧-耿马2次7级以  相似文献   

7.
周至小震群活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2年6月28日至30日,陕西关中周至县南面发生了一次小震群活动,共发生小震和微震77次,释放的地震波总能量为1.11×10~(13)尔格,相当于一个M_L=3.5级地震。1.小震群活动的主要特征(1)这次小震群中包括M_L>2.0级地震6次(其中M_L=2.9级地震2次);M_L=1.0  相似文献   

8.
1.引言丹江口水库自1967年11月开始蓄水。1970年1月起,库区一些特殊地段开始出现了明显的地震活动,并分别于1972年4月3日和1973年11月29日发生了林茂山3.5级(Ms)地震和宋湾4.7级(Ms)震群活动。  相似文献   

9.
1988年6月2日、3日道孚县东西乾宁地区相继发生了Ms=4.5级、Ms=5.0级和Ms=4.0级的强烈地震。地震使挪乌托至八美街一带的房屋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坏。发生这次强烈地震的乾宁地区位于鲜水河断裂带的中部(图1中沿鲜水河断裂分布的长方形斜线区为震区范围)。是近年来国家地震局和四川省地震局重点监测和估计将发生强烈地震的地段之一。应该说,这是一次意料之中而震级略为偏低的地震。  相似文献   

10.
11997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地震活动实况1.1河北省地震台网1997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共记录到地震963次,1997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共发生2.0~2.9级地震173次,3.0~3.9级地震10次,ML≥4.0级地震2次,最大地震为1997年5月25日宣化ML4.7级地震,见图1。1.2从1997年河北省及京津地区的这些地震活动情况可以看出如下特点:①小震频度低:自1994年以来,小震频度一直处于低值。1997年更低,仅有963次,比年均小震频度低40%。3.0级以上地震自1992年以来也一直处于低值活动期,1997年为10次,比去年低37%。②地震能量释放低:地震能…  相似文献   

11.
<正>1研究背景2017年11月18日淮安ML 2.1地震发生后,该区域小震活动频繁,累计记录小震活动200余次。该地区地震活动水平弱,无5级以上历史地震活动记载;20世纪70年代有仪器记录以来,小震活动年均记录约1次。虽然此次小震活动强度不大,但频次增强显著,而且部分地震造成当地震感强烈并伴有轰隆声,产生了一定社会影响。此次地震增强活动位于苏北盆地西北部的洪泽凹陷内,该凹陷西北毗邻鲁苏隆起,南部直抵张八岭隆起,东南受建湖隆起所限,东北为淮安凸起所隔,具南陡北缓的半地坡性质。  相似文献   

12.
今年4月30日14时17分新疆乌恰县两发生6.0级地震,具体参数如下: 发震时刻:14~h17~m40~s 震中位置:39.6°N,74.4°E 震级:(Ms) 6.0 地点:乌恰县西吾合沙鲁乡 据了解,此次地震乌恰、喀什等地有感。主震后统计至5月3日12时止共记到Ms2.0级以上余震26次,其中,4.0—4.9级3次;3.0—3.9级2次;2.0—2.9级21次,序列衰减较快。  相似文献   

13.
2010年4月14日玉树地震:一个有前震的破坏性地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10年4月14日早晨,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地震面波震级达到7.1级(Ms7.1,http://www.csndmc.ac.cn;矩震级Mw6.9,  相似文献   

14.
特大地震是指Ms≥8.5地震.最近2012年4月11日在印尼苏门答腊地区又发生8.6,8.2级地震.这样一来,从2004年12月到2012年4月底为止,在印尼苏门答腊地区已发生6次8级以上地震,包括3次特大地震,其地震活动剧烈程度是罕见的.这进一步说明:亚洲特大地震活动中心已迁移到这一歹字型构造体系的尾部,它将规范(影响或控制)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亚洲大地震活动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海城-岫岩地震序列的精准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9年11月29日,北京时间12点10分39秒(04:10:39 UTC)在我国辽宁海城-岫岩地区发生了一次Ms5.4地震.这次地震是继1975年2月4日海城Ms7.3地震之后该地区发生的震级最大的一次地震.区域性的辽宁数字地震台网记录了这一序列的前震、主震与 余震.本文运用该台网的记录资料,用双差法对海城-岫岩地...  相似文献   

16.
近区有震异常与无震异常的判别——前兆测量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省溧阳地区1979年7月9日发生Ms 6.0级地震,震前有多种前兆变化;后于1981年3月及1982年3月相继发生了Ms 3.3及3.6级地震,距震中很近的溧阳台钻孔应力仪也记录到了明显的前兆异常。但溧阳台于1983年3月又记录到一次明显的异常,却无地震与其对应。这就出现了如何判别近区(数十公里范围内)有震异常与无震异常的问题。根据前兆实测资料,笔者拟对这个地震预报探索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作一粗略探讨。  相似文献   

17.
1987年全球发生Ms 7.0级地震14次,比本世纪以来的平均水平(18次年)低.地震频次高于去年,但能量释放总和低于去年.14次地震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最大地震是12月1日在阿拉斯加湾发生的8.1级地震.1987年在我国发生Ms 5.0级地震29次,高于本世纪以来的平均水平(14次年).在29次地震中,大陆占19次,台湾占10次,最大地震是1月24日在新疆乌什发生的6.4级地震.在西北地区发生15次中强地震,占大陆中强地震的79%,这表明西北地区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18.
2003年6月10日托克托MS4.2级地震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6月10日,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发生Ms4.2级地震,结束了1999年9月12日和林格尔Ms4.2级地震后呼和浩特地区ML≥3.0级地震持续45个月的异常平静。托克托Ms4.2级地震后,呼(呼和浩特)一包(包头)盆地中小地震活动显著增强,而相邻的临河盆地中小地震活动微弱。通过阴山地震带中强地震前中等地震活动特征分析,推测托克托Ms4.2级地震具有中强地震前显著地震性质。  相似文献   

19.
2008年3月21日,新疆于田(35.6°N,81.6°E)发生Ms7.3地震,震源深度33km.这是继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后,青藏块体西部边缘发生的又一次7级以上大地震.本次地震距2008年1月9日西藏改则6.9级地震约480km.  相似文献   

20.
杨马陵  苏乃秦 《内陆地震》1997,11(3):287-288
1地震情况简介1997年1月21日~4月16日,新疆伽师县境内连续发生7次6级以上强震,截止6月12日共发生Ms6级以上地震7次(均发生在不到3个月内),Ms5级地震6次,1级以下地震5593次。伽师强震群发生在1997年度全国11个地震危险区之一的新疆西部地震危险区内。1996年3月19日在距1997年震区以北几十公里处曾发生6.9级强烈地震。这次强震群活动出乎意料地发生在覆盖层很厚的盆地内,无地表破裂出露,发震构造目前尚不清楚。7次地震分布在20×30km2的范围内,震源相当集中。就总体地震活动而言,属于强震群类型,但对每次6级以上地震的活动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