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省5大铀矿田深部构造环境定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付湘 《铀矿地质》2002,18(1):56-61,55
本文通过综合运用莫堆霍面、居里面、褶皱基底、结晶基底等资料分析了江西省的深部构造背景,研究了省内5大铀矿因(即相山矿田、盛源矿田、桃山矿田、河草坑矿田、白面石矿田)产出的区域深部构造特征,揭示了铀矿田定位的深部构造环境,为富大铀矿远景区预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江西于都银坑银多金属矿田地质特征与找矿远景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金淦 《江西地质》1995,9(4):259-266
于都银坑银多金属矿田是一个有良好找矿远景的地区。近年来在该区已找到中型隐伏富银矿一处,并提交了勘探报告,此外,还在该区找到了富铅锌矿一处及发现了一些找矿远景较好的矿点和异常。该文在总结矿田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的基础上,对矿田找矿远景进行了初步分析,旨在进一步扩大矿田找矿战果。  相似文献   

3.
四川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区祖母绿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在我国最大规模的硬岩型稀有金属矿区——四川省甘孜州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区中发现有祖母绿产出。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显微鉴定及电子探针分析测试等方法,矿区中首次发现的祖母绿有2种产状,一种是产于粗晶绿柱石边缘未见独立晶粒;另一种是呈细晶状与绿柱石共(伴)生。A号脉粗晶绿柱石边缘Cr_2O_3、CaO含量明显增高,分别为0.40%~0.63%及0.12%~0.41%,表现为祖母绿成分特征。总体表现为Cr_2O_3、FeO含量较高且含量变化较大,同时V_2O_3含量低,与大多数祖母绿矿床成分特征一致。Cr、Fe为本区祖母绿主要致色元素,可能来自于已发生变质作用的三叠系西康群砂页岩或中基性岩脉,Be、Si、Al等主要元素则来自于侵入的酸性花岗岩或伟晶岩。通过与各类型祖母绿矿床的对比,并结合区内构造背景、地层、岩浆岩及其矿物特征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认为,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区深部存在成矿流体源区的可能性,值得进一步开展深部探测,指导深部找矿。  相似文献   

4.
一、矿田地质概况本矿田位于矿区一级褶皱——五子山复式背斜西南倾没端,与老×矿田同受矿区二级褶皱老卡背斜控制(图1).矿田北以老熊硐断层与老×矿田分界,南至大苍山一带,西至××大断层,东至龙头寨,面积达数十平方公里.矿田因受东西向断层分割,以及矿化特征的不同可分为卡新、鸡心脑、龙树脚三个矿段.花岗岩接触带之夕卡岩型多金属矿床集中分布于卡新矿段若干地区的两平方公里范围内(见图1).现将该矿段的地质概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地学前缘》2017,(5):283-298
江西相山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火山岩型铀矿床的发育地区之一,近年来在其深部发现了大量的铅锌矿脉,为进一步确定铅锌矿与铀矿床的成因,本文利用蚀变矿物进行39 Ar-40 Ar法测年及C-H-O同位素特征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研究资料,得到了矿田铀铅锌多金属矿化年龄并构建了矿田的成矿模式。铅锌矿的形成时间为137.5~138.3 Ma,铀矿床的成矿时间为(132.6±1.3)Ma、(122.8±1.1)Ma,结合流体包裹体特征,判断铀矿床具有两期成矿特点。成矿流体与成矿物质大部分来自于赋矿火山-侵入杂岩岩浆,变质水和大气水参与了成矿作用,深部(幔源)富铀流体物质的后期加入是矿田形成铅锌与铀两种不同矿化类型的重要原因。相山矿田的铀与铅锌矿化同属一个成矿系统,是矿田火山-岩浆热液成矿系统活动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卡房矿床位于个旧矿田东南部,矿区花岗岩为致矿岩体,以往对花岗岩的研究也较多,对花岗岩的定名为: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或者黑云母斜长花岗岩等等。通过对卡房花岗岩进行系统的岩矿鉴定和电子探针分析,发现长石为碱性长石(钾长石和钠长石),钠长石的An值均小于等于5。因此最终确定卡房岩体花岗岩为碱长花岗岩。而这种碱长花岗岩由富挥发分的岩浆形成,液态不混溶作用广泛发育于岩体顶部附近,是锡多金属矿富集成矿的主要分异方式,钠长石的An值可部分作为花岗岩成矿属性的评价标识之一。  相似文献   

7.
西藏发现富锂镁硼酸盐矿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绵平  刘文高 《地质论评》1982,28(3):263-266
笔者等在西藏盐湖科学考察中,首次发现张张盐湖(扎仓茶卡)硼矿床,经初步研究,定为新类型镁硼酸盐矿床(1964年),以后又补作物质成分、地层等综合研究,进而提出该床矿为富锂镁硼酸盐矿床。  相似文献   

8.
新疆祖母绿(绿柱石)矿产出地质特征与找矿矿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首次发现的祖母绿矿质地优、前景良好。对新疆祖母绿(绿柱石)矿的成矿基本地质特征进行探讨,包括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及矿体地质特征,并对与祖母绿形成有密切关系的矿物一方解石、长石、电气石和金红石等进行了找矿矿物学方面的研究。借助偏光显微镜、电子探针等方法,对方解石、长石、电气石和金红石的矿物学特征及其与祖母绿的形成关系进行了探讨,以期为该地区祖母绿(绿柱石)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徐巧 《地质与勘探》2020,56(2):265-276
内蒙古浩布高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大兴安岭南段黄岗-甘珠尔庙成矿带中部,矿田内分布有红岭铅锌矿等8处铅锌矿床。为研究该矿田内已发现的铅锌矿与锡矿的关系以及成矿系统演化特征,本文从时间、空间、成矿构造、岩浆演化、矿化分带、成矿机制等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浩布高锡多金属矿田锡与铅锌属同一成矿系统,明确了矿田以萤石矿为边界,确定了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晚期细粒花岗岩,建立了矿田"三位一体"成矿地质模型,并指出了青松沟和额吉锡盛2处多金属找矿靶区。  相似文献   

10.
川西甲基卡花岗岩和新三号矿脉的形成时代及意义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郝雪峰  付小方  梁斌  袁蔺平  潘蒙  唐屹 《矿床地质》2015,34(6):1199-1208
锂被称为21世纪的能源金属,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了普遍重视。四川甲基卡矿田是中国乃至于世界上锂矿资源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又发现了新三号矿脉。文章对矿田内唯一出露的马颈子花岗岩岩体中的锆石及岩体周围新三号花岗伟晶岩型锂矿脉中的锆石和铌钽矿物进行了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分别获得(223±1)Ma、(216±2)Ma和(214±2)Ma的数据,表明成岩成矿作用发生于印支晚期,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的形成与马颈子岩体属于同期,因而含矿围岩原定为上三叠统新都桥组不合适,定为侏倭组更合理。  相似文献   

11.
<正>矿田构造、建造和成矿作用标志及找矿富集中心圈定是矿田找矿勘查评价的核心。研究表明,矿田岩浆-热力构造因其发育程度不同或有某些特殊性,对其多有忽视。但现代成矿理论研究发现壳幔混合岩浆-热力构造叠加成矿中经常会形成富大矿田、超大型矿床或重要成矿叠加类型出现。为试图建立以岩浆-热力构造为基础的成矿构造研究和深部找矿预测新方法,我们按深度划分了五类岩浆-热力构造成矿类型:1)地热异常型-热水喷流沉积型;2)热液型;3)中  相似文献   

12.
南秦岭镇安地区发现了以白钨矿-绿柱石为矿石矿物组合的矿床新类型。为查明该矿床中首次发现的翠绿色祖母绿级绿柱石的致色机理并进一步揭示其成矿机制,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绿柱石开展了电子探针与微区X射线衍射等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区中首次发现的祖母绿级绿柱石,呈自形晶产于石英(方解石)脉中并与白钨矿共(伴)生。祖母绿级绿柱石从核部至边缘V2O3含量较高,分别为0.64%~0.98%和1.04%~1.42%,且有增高趋势。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区内祖母绿为"正常"绿柱石,同时存在Al■Me2+和Be■Li两种类质同象替换机制。V为本区祖母绿主要致色元素,来自于区内碳质板岩、金云母片岩及白云质大理岩等地层,Be、Si、Al等主要元素则来自于深部酸性岩浆岩。本次发现为该矿床中钨、铍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并为南秦岭在区域及深部继续寻找稀有金属矿指出新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3.
深部找矿预测已成为当前成矿学和成矿预测学的科学前沿和研究重点.近年来,在丰山矿田找矿研究中,不但发现了卡林型金矿和一些新的找矿线索,而且还取得一些对矿田成矿的新认识.这些新发现和新认识,为建立完善的斑岩成矿体系三维准实体模型和深部找矿预测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条件.矿田包括夕卡岩型铜金矿、斑岩型铜钼矿、热液脉型多金属(金)矿和卡林型金矿等矿床类型,它们常与燕山期花岗闪长斑岩相伴,是在同一成矿系统中形成的斑岩成矿系列,松弛化的推覆构造控制矿田成岩成矿作用.矿田斑岩成矿体系结构在矿床类型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利用这种分带性,优选找矿靶区和找矿方法,确定找矿靶位,经工程验证于深部发现铜金工业矿体.  相似文献   

14.
下庄矿田构造岩浆演化与富铀成矿作用初探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阐述了下庄矿田的区域构造背景和该矿田的主要地质特点,认为下庄矿田构造主要特征表现为浅层次热隆伸展构造,提出浅层次热隆伸展构造岩浆演化的特定条件下,控制富大矿床的产出和分布,以及裂陷伸展构造岩浆演化控制晚期富大铀矿的形成和分布。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下庄矿田富大铀矿的成矿模式,并预测4片富大铀矿成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15.
水口山矿田矿床定位模式及找矿远景区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文章从水口山矿田所处大地构造背景及矿田构造岩浆作用分析入手,阐明了矿田内两大成岩成矿系列:Ⅰ与燕山中期中酸性侵入类有关的中温热液接触交代(夕卡岩)型铅锌铜银硫矿床,Ⅱ与燕山晚期英安质次火山-火山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铅锌金银矿床.讨论了两者间的时空关系,分析了控矿因素,总结了矿床定位模式,并结合地物化遥资料进行了矿田内找矿远景区的评价.  相似文献   

16.
相山矿田铀多金属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山矿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我们在铀矿勘探过程中,于相山矿田西部河元背、牛头山等矿区深部陆续发现多金属(Pb、Zn、Ag等)矿化现象,呈现出多金属矿的找矿前景.通过与银山、紫金山等多金属矿区对比分析,认为相山矿田具有良好的铀多金属成矿地质条件.文章对矿田的区域构造背景、深部地质环境、小岩体活动及控矿构造等成矿条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在相山矿田的中心部位或深部,可能存在大规模的铜铅锌银等多金属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7.
广东河台金矿田控矿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查明河台金矿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控矿构造形式、构造演化特征,总结了构造控矿规律,并建立了河台金矿构造控矿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可尔因矿田岩浆演化过程中锂的迁移与富集,指明稀有金属矿床的找矿方向,文章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室内岩矿鉴定及云母LA-ICP-MS原位测试,发现随着岩浆分异程度的增强,云母由镁铁质黑云母演化为硅铝白云母,以云母Mg~#/n(Li)值作为岩体分异程度指示,显示其与亲铁元素组合(V、Cr、Co、Ni)、稀碱金属(Li、Rb、Cs)、稀有金属(Nb、Ta、Sn)及稀散元素(Ga)和指示岩浆演化的元素对(Nb/Ta、K/Rb)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根据岩体结晶环境、源区类型及云母结晶时对应熔(流)体中的Li含量,将可尔因矿田岩浆-热液活动划分为3期次7阶段,进而指出矿田内第三期次一、二阶段岩浆热液活动为Li迁移与富集的主要阶段。该过程中深源Li成矿元素和热量持续供给、早阶段岩体黑云母分解、三叠系围岩混染和上侵流体圈闭促成了富Li熔(流)体的形成与就位,表明矿田内及外围寻找岩浆型锂矿和三叠系层控富锂矿体的潜力。结合Li和其他稀有金属的相关性,指明了Sn、Nb、Ta等稀有金属元素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仁里矿田位于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交汇的江南隆起造山带中段、幕阜山岩体西南缘的舌状体区域。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化类型在空间上具分带性,矿田北东部为白云母伟晶岩,西南部为锂辉石白云母伟晶岩。本文对矿田内3条代表性的锂辉石白云母伟晶岩开展了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测试结果为:SiO2含量为62.0%~78.0%(平均71.8%);Al2O3为14.8%~18.0%(平均16.1%),Al2O3/(K2O+Na2O+CaO)摩尔比(A/CNK=1.52~13.0)大于1.1,分异指数(DI)89.7~97.5,∑REE=2.07~14.8μg/g,LREE/HREE=6.90~15.9。研究表明:①仁里矿田伟晶岩为过铝质岩浆系统下高分异、富碱、富稀有金属、富铪锆型花岗质伟晶岩,锂铌钽等稀有金属矿化与磷灰石化关系密切。②锂辉石白云母伟晶岩具有良好的分带性,其结晶分异时间晚于白云母伟晶岩,我们推测伟晶岩岩浆的结晶、分异时间越长越有利于Li元素的富集;矿田稀有金属矿化组合呈现Be+Nb+Ta→Be+Nb+Ta+Li→Be+Li的演化规律。③仁里矿田锂矿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在矿田西南部,有望在进一步增加矿田钽铌资源量的基础上,提交一处高品位的大型锂矿床;在锂矿找矿工作中,尤其注意伟晶岩中的贫Nb、Ta锂辉石白云母伟晶岩地段。  相似文献   

20.
卢燃  毛景文  段超 《矿物学报》2011,(Z1):67-69
下鲍Ag-Pb-Zn矿床位于冷水坑矿田西南部。铁锰碳酸盐与矿体在空间上重叠,曾被认为是冷水坑矿田隐伏矿床的找矿标志,但在随后发现的隐伏矿床中并未显示这一特征。本文就下鲍矿床铁锰碳酸盐的特征及与成矿作用的联系展开研究,发现铁锰碳酸盐对银矿物的沉淀有着积极作用,是重要的富银矿石,为矿山采选工作提供依据,并对深入研究冷水坑矿田隐伏矿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