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普通球粒陨石岩石学,化学组成及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69个普通球粒陨石进行了岩石学及化学组成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橄榄石成分(mol%Fa)-铁纹石中钴含量两维分类参数,69个球粒陨石包括25个H、20个L、17个LL、2个介于H与L之间及5个介于L与LL之间的类型。根据矿物学的分类参数及化学组成的研究,普通球粒陨石母体至少有5个,即H、H/L、L、L/LL及LL,而不是3个(H、L及LL)。每群球粒陨石的不同岩石类型之间化学成分无重大的变化,表明球粒陨石的变质作用是在封闭体系的条件下发生的。本文给出了普通球粒陨石不同化学群和不同岩石类型的平均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2.
南极格罗夫山普通球粒陨石的岩石学和矿物学特征及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南极格罗夫山地区回收的11个陨石均具有球粒结构,确定为普通球粒陨石。研究了这些陨石的岩相学特征和矿物化学特征,进行了化学群-岩石类型的划分。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11个普通球粒陨石中,4个为H群,6个为L群,1个为LL群。其中GRV 020010(LL3)和GRV 021481(H3)的两个陨石是稀少的、在我国尚末见过的非平衡普通球粒陨石。进行了陨石磁化率的测试,初步探讨了磁化率在陨石化学群分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截至1982年为止,我国已收集到球粒陨石共36次。其中顽火辉石球粒;陨石(E型)1次;高铁型普通球粒陨石(H型)11次;低铁型普通球粒陨石(L型)10次低铁低金属普通球粒陨石(LL型)3次;未鉴定或未分类的球粒陨石12次。从陨落时间频率统计,最高的年份在1976年共有5次,其次为1980年4次,1977年3次,其余年份为1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不同种类小行星母体的起源与演化信息,选取8块近期在西北非地区发现的未经过详细研究的球粒陨石,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显微结构,利用能谱仪及电子探针测试样品的成分。结果显示,NWA 7613与NWA 8340为CV3_(oxA)型陨石,另外5块普通球粒陨石的热变质程度变化更为广泛且球粒中橄榄石铁含量更高。NWA 7613(LL3)球粒中橄榄石CaO含量稍高(0.08%~0.24%),高于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小于0.05%)。NWA 6468(R4)与普通球粒陨石具有相似的岩相结构,但不发育铁镍金属,且橄榄石铁含量(Fa_(35.9~42.1))及镍含量(平均含0.23%)更高,是强氧化环境下的产物。NWA 7251(Limpact melt)具有特殊的火成结构,是大规模灾难性撞击事件产物,橄榄石铁指数(Fa_(21.4~26.7))与L型球粒陨石的橄榄石成分一致,但CaO含量(0.16%~0.31%)高于平衡型普通球粒陨石。  相似文献   

5.
普通球粒陨石数量约占球粒陨石的80%,对其开展研究有助于揭示早期太阳系的演化。本文使用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对三块普通球粒陨石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重点讨论了复合球粒的成因。研究表明,三块陨石均具典型的球粒陨石结构,其中GRV 050191与GRV 051993分别为LL3型和H3型陨石,球粒结构清晰且丰富;NWA 15005为H5型陨石,球粒可分辨,基质出现重结晶。GRV 050191与GRV 051993中矿物成分变化较大,橄榄石有成分环带,NWA 15005中矿物成分均一。根据陨石岩石矿物学特征,GRV 050191、GRV 051993和NWA 15005冲击变质程度分别为S2、S1和S3,风化程度为W1、W1和W2。复合球粒是由两个或多个球粒熔融形成的,本次研究发现的3个复合球粒,其中2个属于包封型复合球粒(CPC-1和CPC-3),1个为伴生型复合球粒(CPC-2)。SiO2-FeO-MgO相图数据表明,复合球粒形成温度窗口约为100℃。根据复合球粒中橄榄石的FeO含量变化推测越早形成的球粒,其FeO含量越低,橄榄石化学成分变化趋势表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地球早期所形成岩石的研究,人们认定原始地幔具有与球粒陨石相同的~(147)Sm/~(144)Nd和~(143)Nd/~(144)Nd比值,并用缩写CHUR表示“球粒陨石均一源区”。T_(CHUR)~(Nd)是指各种岩石源区的稀土比值与CHUR产生差异的年龄。从T_(CHUR)~(Nd)年前到现代,CHUR和岩石样品(S)的演化可分别用下述两方程表示:  相似文献   

7.
在球粒陨石群中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具高度还原和独特的矿物学特征。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几乎由纯的顽火辉石、金属(含有固溶体的硅)、硫化物及少量的斜长石、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组成。硫化物矿物的组成相当复杂,普通球粒陨石(H、L及LL球粒陨石)的强亲石元素Ca、Cr、Ti、Mg、Mn、K在顽火辉石球粒陨石中呈硫化物相产出。最近我们在原有工作的  相似文献   

8.
沙漠是除南极地区之外的另一陨石样品的主要来源地。我国拥有面积辽阔的沙漠,为陨石的收集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2013年5月,在首次新疆库姆塔格沙漠陨石考察中,发现并收集到46块陨石样品,确定了3个陨石富集区:Hami、Alatage Mountain(AM)和Kumtag。对其中的10块代表性陨石样品进行了矿物岩石学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群、岩石类型、冲击变质程度和风化程度。10块库姆塔格陨石均为普通球粒陨石,其中1块样品Kumtag014(Fa摩尔百分比为9.1~48.3,相对标准偏差PMD为51.0;Fs摩尔百分比为2.8~30.3,PMD为54.2)属于非平衡型L群。依据橄榄石Fa的PMD将其进一步划分为3.4亚型,属于相当原始的球粒陨石样品。另外9块经历了明显的热变质作用,为5型普通球粒陨石,包括7块L群(Fa22.6~25.9,Fs 17.6~21.4)和2块H群(Fa 18.2~20.8,Fs 16.0~17.8)。这些陨石的冲击变质程度:5块S3型,4块S2型,1块S1型;风化程度:3块W1型,6块W2型,1块W3型。  相似文献   

9.
稀有气体及宇宙射线暴露(CRE)年龄是研究月球陨石辐射历史的重要媒介,其能够反演陨石所经历的表土层地质过程。本文收集了月球陨石的所有稀有气体浓度、同位素比值和CRE年龄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月球陨石角砾岩和非角砾岩稀有气体分别具有"三峰三谷"式和"两峰"式分配模式,且稀有气体浓度从非角砾岩、角砾岩到表土角砾岩逐渐增高;月球陨石不存在太阳高能粒子组分(SEP),但存在太阳风分馏组分(FSW)的可能;月球陨石具有两个不同的CRE年龄,分别为指代地月转移时间的T_(4π)年龄和陨石在表土层受到宇宙射线辐射累积时间的T_(2π)年龄。表土角砾岩和非表土角砾岩的T_(2π)年龄分别约为400~1000 Ma和28~60 Ma,而月球陨石的T_(4π)年龄为(0.4±0.9)Ma;月球陨石在表土层中的埋深为0~7.5 m,其宇宙射线辐射起始年龄普遍大于T_(2π)年龄。未来月球陨石稀有气体研究有望在宇宙成因稀有气体_(2π)产率模型、月球原生稀有气体和紫外激光原位稀有气体测试方法方面取得进展。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新近降落的九十普通球粒陨石进行了岩石学和矿物学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划分了9个球柱陨石的化学-岩石类型,它们是南通(H4)、枣阳(H5),肇东(L4),启东(L-LL5)、饶阳(L4)、射阳(L6)、广南(L6)、随州(L6)及导河(L4)球粒陨石。  相似文献   

11.
王松山  桑海清  裘冀 《地质论评》1997,43(3):303-309
H_s型恩施球粒陨石K-Ar年龄为4503±91Ma,~(40)Ar-~(39)Ar坪年龄为4518±8Ma,总气体年龄为4515±23Ma,等时线年龄为4505±16Ma,年龄的一致性表明该陨石未经受过明显的热扰动,它是我国首次发现的Ar保存年龄高达45亿年以上的陨石。陨石形成早期有过短期的快速冷却。陨石母体在4.66±0.04Ma时破裂。恩施球粒陨石原始捕获(~(40)Ar/~(36)Ar)_t为0.89±0.44,推测4.5Ga前太阳风中~(40)Ar/~(36)Ar近于l。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我国新近降落的几块普通球粒陨石、顽火辉石球粒陨石、新疆铁陨石和某些地球岩石的粉末样的反测谱测定,可以看出,随着陨石中Fe~o/Fe_t值增加,球粒陨石的近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光谱反射率强度,依LL—L—H—E顺序递减,吸收带趋于平缓。同一化学群的陨石,变质程度越高吸收谷越深。而地球火成岩反射谱,则依酸性、基性和超基性逐渐显示出H群球粒陨石的反射谱型。 各类陨石的反射谱特征,可用来判定行星表面和某些小行星的物质组成。  相似文献   

13.
准确限定球粒陨石的Ca同位素组成对于研究太阳星云物质演化和行星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选取7块典型的球粒陨石,包括3块CV3型陨石(Leoville、Allende和Vigarano)、1块CM2型陨石(Murchison)、1块CO3.2型陨石(Kainsaz)、1块EH4型陨石(Indarch)以及1块H4型陨石(LaPaz Icefield 03601),进行了Ca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其中,Kainsaz、Leoville和LaPaz Icefield 03601共3块陨石的Ca同位素组成是首次报道.结果显示:(1)在增大样品量以规避"样品量效应"的情况下,我们对CV群球粒陨石Ca同位素组成进行更加精确的制约,δ44/40Ca的平均值为0.45‰±0.04‰(n=3,2SE);(2)碳质球粒陨石的Ca同位素组成相对于硅酸盐地球偏轻,从CV群(0.45‰±0.04‰,2SE)、CM群(0.73‰±0.04‰,2SE)到CO群(0.78‰±0.03‰,2SE)逐渐变重,可能与不同化学群陨石中富钙铝难熔包体(CAIs)丰度的变化有关;(3)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和普通球粒陨石的Ca同位素组成与硅酸盐地球(BSE)组成一致,证实它们可以作为地球初始的组建物质.本研究丰富了球粒陨石Ca同位素组成数据库,有利于正确认识球粒陨石的Ca同位素组成及变化原因.  相似文献   

14.
陨石年代学研究中常用定年工具包括短半衰期和长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体系,其中前者可以给出陨石形成的相对年龄,而后者则可以给出绝对形成年龄。在长半衰期体系中,PbP-b法是目前能获得高精度可靠年龄的最有效方法。普通球粒陨石Sem arkona是最不平衡的LL3.0型陨石,受后期热变质的影响很小,因此其年龄研究对反演陨石起源有重要意义。在本文中,对Sem arkona中球粒用不同的化学浸洗流程,并测定浸洗溶液和残渣中UT-hP-b同位素组成,其中浸洗后的残渣均给出相对较高的206Pb/204Pb比值,表明其中含有较多的放射成因Pb同位素组成,这些残渣构成PbP-b等时线,给出年龄为(4566.9±5.8)M a,M SW D=26,与207Pb/206Pb模式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尽管Sem arkona陨石可能经历了后期蚀变的影响,但前人对陨石变质温度的研究结果表明,热变质温度并未足以使球粒中Pb同位素体系重置,因此获得的年龄代表Sem arkona陨石球粒的形成年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5块南极格罗夫山普通球粒陨石(中国第19次和第22次南极科考回收)进行岩石学、矿物学分析,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基础数据。研究表明这些陨石均为平衡型陨石,其中有5块为H群,其余为L群。除GRV 051869和GRV 021491经历较强冲击变质作用、具有S4型的冲击变质程度外,其他陨石的冲击变质作用轻微,主要集中在S1和S2型。这些陨石的风化程度普遍较轻,仅GRV052076达到了W3型,其他为W1和W2型。主要矿物成分分析表明,组成H群和L群的最初始星云物质可能是相同的,陨石的主要差别是由于两个群陨石各自所处环境的不同所造成。L群平均球粒半径大于H群球粒半径,可能为球粒形成过程中星云温度变化不均一或者不同类型球粒分不同时期形成。另外,研究表明橄榄石中的Ca含量可以作为一个反映陨石热历史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16.
对43个无球粒陨石测试了硫的总丰度,二十个钙长辉长无球粒陨石总疏的范围为870μgS/g—3700μgS/g中值为118μgS/g。古铜钙长无球粒陨石的范围是:1490—32400μgS/g,硫的中值为2340μgS/g。奥长古铜无球粒陨石的范围是:130—3170μgS/g,中值为1280μgS/g,四个辉玻无球粒陨石的范围是740—2540μgS/g顽火无球粒陨石含有任何无球粒陨石族中大的硫丰度最范中值为1940μgS/g。 2450—8580μgS/g,中值为6020μgS/g。6020μgS/g一个单一的纯橄无球粒陨石其硫丰度为360μgS/g。无球粒陨石含硫量变化范围大反映出这些独特的地外物质的规模很小的非均质特征,其原因主要是硫化物矿物颗粒的分散所致。  相似文献   

17.
王桂琴  缪秉魁  林杨挺 《岩石学报》2015,31(9):2724-2736
荷叶塘为一块我国降落的原始3型普通球粒陨石,因此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对荷叶塘陨石光薄片及粉末样品的岩石学、矿物学和全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为这块陨石的深入研究提供重要基础数据。研究表明荷叶塘陨石具L3型陨石岩石学特征,具典型的球粒陨石结构,球粒清晰,球粒结构类型多,基质重结晶程度低,组成模式为:球粒80vol%,金属和硫化物含量为5vol%,基质15vol%。矿物化学成分表明,该陨石球粒以Ⅰ型(贫铁型)球粒为主,橄榄石Fa0.41-34.1(PMD=51),低钙辉石Fs1.82-27.2(PMD=88),Wo0.18-3.13(PMD=103),铁纹石中Co含量平均0.62%(PMD=20),矿物成份不均一程度高,橄榄石矿物结晶颗粒内部化学成分变化大,呈正环带分布,与岩浆型结晶顺序一致,球粒与基质及间隙物成分明显不同,表现为不同物质来源。化学成分全岩分析结果显示,荷叶塘陨石亲石、亲铁元素含量均为L型陨石特征。依据以上岩石矿物学和化学组成特征,依照陨石亚分类参数,将其类型划分为L3.4型普通球粒陨石。冲击变质程度S2,风化程度W1。研究结果表明荷叶塘陨石为一块受后期水、热蚀变和风化影响较少的原始类型陨石。组成矿物成分极不均一,在矿物晶体内部,球粒内部及球粒与基质间均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亳县(LL4)球粒陨石中,全岩的难熔亲铁元素相对于难熔亲石元素贫化。贫化过程发生于陨石物质凝聚的早期阶段。球粒和基质中微量元素分析表明难熔亲石元素被高温凝聚硅酸盐捕获,而Ni、Co和Au主要进入金属相。  相似文献   

19.
王松山 《地质科学》1987,(4):364-373
40Ar/39Ar年龄谱是研究陨石冲击事件的重要资料。根据对55块陨石40Ar/39Ar冲击年龄和陨石暴露年龄的分析,发现陨石的冲击年龄与陨石类型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据此,将陨石冲击事件划分为九期。其中3900-4000Ma、470-540Ma和小于65Ma是陨石母体的三个重要演化阶段。阶段Ⅰ、Ⅱ和Ⅲ(冲击年龄大于30亿年)主要涉及高钙型无球粒陨石。所有球粒陨石的冲击年龄均小于30亿年。陨石暴露年龄因类型而异,铁陨石最大,石铁陨石次之,石陨石最小。  相似文献   

20.
普通球粒陨石是目前发现数量最多的陨石,对认识早期太阳星云演化和太阳系物质成分具有重要的意义。Northwest Africa (NWA) 15004是一块非洲西北部新发现的普通球粒陨石。本次研究使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探针以及扫描电镜等分析仪器对该陨石进行详细的岩石学、矿物学及球粒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陨石球粒轮廓较为模糊,基质重结晶明显,橄榄石平均Fa值为25.4 mol%(PMD为2.65%),低钙辉石的平均Fs值21.3 mol%(PMD为3.95%),硅酸盐矿物化学成分较为均一,根据岩相学及矿物学特征将其划分为L5型普通球粒陨石。橄榄石和辉石颗粒发育波状消光和面状破裂,且观察到有熔融囊的出现,表明该陨石受到S3以上的冲击变质作用。球粒的成因和形成的星云环境需要准确的球粒类型划分,球粒按结构类型分类较多,但其化学成分均一,该陨石所有球粒的橄榄石辉石的Mg#约为74.5,均为Ⅱ型富铁球粒,结合“CIPW标准”计算基质化学成分均为A5型球粒。利用共生单斜辉石和斜方辉石矿物对成分特征计算得到NWA 15004陨石热变质平衡温度为814℃,说明该陨石母体经历了较高程度热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