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从文艺心理学视角来看,刘勰关于文学史观的心物关系,表现为对各种文体在“通变”之时的复古情怀;刘勰关于文学本质论的心物关系表现为亦儒亦道的文心在“原道”之际的儒道兼综。  相似文献   

2.
当宛若片片“水泥森林”的幢幢高矮不一的楼房,把都市天空“挤窄”之时,都市和城镇的人们愈来愈明显地感到.他们应该拥有的绿色愈来愈少了.头顶天空的绿色亦愈来愈小了。由于绿色的缺乏,维持都市中的碳和氧的平衡遭到了破坏,大气的净化、噪声的降低、城市气候的调节亦遭到了破坏,人们的忧虑和不稳定情绪增加了。为此,人们掀起气势浩大的“绿色运动”——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范畴的含混为讨论和研究带来诸多不便。“意识形态终结论”不过是西方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散布的一股“烟雾”。所谓“意识形态”范畴 ,即指一定阶级基于自己特定的历史地位和根本利益 ,以理论形态表现的对现存的社会关系的思想、情感或行为准则的体系  相似文献   

4.
“3S”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GP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遥感技术(RS)的统称和技术集成,是当今构筑信息化、数字化的重要技术手段。“3S”技术能使数据的采集、变化通过图形及属性快捷地、直观地表现出来,为生活生产、研究决策提供便捷的服务。 “3S”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才进入我国,目前已广泛地应用在土地、林  相似文献   

5.
“围村林”是随着土地承包责任制的推行逐步发展起来的。视土地为生命的广大农民,取得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后,一手抓种植,一手抓养殖。他们惜土如金,不遗余力,即便村边薄地也倍加爱护。但是,当时由于对畜禽管理不规范,猪、羊、鸡到处乱跑,村边地头庄稼往往有种无收。迫于无奈,他们就在这些地里栽上树苗,为其穿上“保护外衣”,使之逐渐长大成材,这便是“围村林”的由来。 2004年以来,宁陵县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保护耕地的一系列规定,加大土地开发复垦力度,有组织有步骤地整治“围村林”,积极补充可耕地,严守基本农田…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潢川县国土资源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同时,坚持执行基本农田用途管制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把基本农田保护作为不可逾越的红线,通过以“控”节地、以“治”换地、以“整”增地,念好“控、治、增”这一切实稳定基本农田的“三字经”,从源头上狠抓基本农田管护,确保了全县7.56万公顷基本农田面积稳定。以“控”节地。该县在加快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大力倡导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控制项目建设占用耕地。对于新上的项目建设用地,由县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县计划、建设、财政等部…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通知》指出:“要查找和解决影响党群、干群关系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使群众切实感到党风和干部作风有明显改进。”当前,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形势下,认真贯彻落实这一要求,对我们搞好行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当然也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根本指针。学…  相似文献   

8.
以区分公共利益和非公共利益实行不同土地补偿标准的“双轨制”,自实施以来,暴露其理论上的缺陷及实践中的缺乏可操作性。其根本出路在于以市场为导向,让市场的杠杆“撬”动征地,让价值规律平衡土地征收诸方面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前学术界把系统方法引入水文地质学,提出了“地下水系统”的概念,而且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关于“地下水系统”及有关的术语、名词还比较混乱,其含义亦不清。作者从研究问题的实际出发,从地下水资源开发与管理角度,提出比较完善的“地下水系统”概念及组成,以期讨论。  相似文献   

10.
梁山县破解"双保双赢"难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梁山县正确处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关系,积极破解“双保双赢”难题,切实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和复垦力度,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实现了保护耕地与保障发展的“双保双赢”。  相似文献   

11.
刘勰倾注其毕生的追求与思索而创作的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正是其美学生命与心理体验的显现。刘勰将其在独特的人生旅途中获得的心理体验贯穿于《文心雕龙》的文道论、创作论、鉴赏批评论和文体论之中,其中,"割情析采"中的鉴赏批评论蕴含了刘勰的"觇文见心"的同情体验、"贵古贱今"的孤独体验以及这两种体验的实践与超越,这些共同构成了其丰富深刻又灵动精妙的心理体验与美学生命。  相似文献   

12.
已有的空间方向关系描述模型大都针对空间单个目标,对于群组目标空间方向关系计算模型却鲜有研究和论著。为此,提出适用于群组目标空间方向关系的定性描述与定量计算模型。首先,群组目标空间方向关系定性描述模型利用带约束的Delaunay三角剖分与动态阈值“剥皮”法求得了源目标群分布边界多边形;然后,以方向关系矩阵模型为依据对其方向关系进行了定性描述与建模;其次,运用数学形态变换理论对参考目标群进行“膨胀”,求解“膨胀”后的参考目标群与源目标群的交集;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地学信息图谱相关理论实现了群组目标空间方向关系的定量计算与建模。实验表明,群组目标空间方向关系定性描述模型较好地顾及了群组目标的空间形态对空间方向关系的影响,能够对空间方向关系做出较为准确的定性判断;群组目标空间方向关系定量计算模型实现了群组目标空间方向关系的精确定量描述,且能够以形象直观的方式对群组目标空间方向关系进行可视化表达。2种模型较好地解决了群组目标空间方向关系的描述与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3.
对空间事物的表达与研究模型主要针对多粒度时空数据本身的描述,而不是描述多粒度时空对象的相关性。多粒度时空对象是一种新的时空对象表达方法,其中时空对象关系的演化过程是一种抽象的复杂的网络的过程。本文在多粒度时空对象表达的基础上,对其演化过程进行形式化定义,提出以时变网络的方法构建初步的关系演化过程模型。通过对基于时间切片的退耕还林演化过程关系的描述与表达,形成动态实时变化的网络模型,从而抽象表达退耕还林过程中的对象关系的演化过程。应用时变网络明确多粒度时空对象关系的演化过程,并对演化过程进行初步的表达和建模,可以使对象关系变化更加清晰化,提高其层次性和效率性,为今后研究多粒度时空对象关系变化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全空间信息系统是一种面向从微观到宏观的动态复杂世界的空间信息系统,其理论基础是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为了确定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的具体内容,需要确定描述多粒度时空对象特征的基本框架;为了开展多粒度时空对象的实际建模,需要明确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的建模过程。为此,本文首先从数据模型、数据管理、可视化、空间分析和实际应用5个方面,分析了全空间信息系统与传统GIS的联系与区别,从空间范畴、动态变化、复杂关系、认知与行为、可视化技术、时空大数据分析6个方面,分析了传统GIS空间数据模型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粒度时空对象的多粒度、多类型、多形态、多参照系、多元关联、多维动态、多能自主7个特点,确定了由时空参照、空间位置、空间形态、组成结构、关联关系、认知能力、行为能力和属性特征8项内容构成的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描述框架;最后在分析了传统GIS空间数据模型建模过程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粒度时空对象数据模型的建模过程和思路。  相似文献   

15.
《闻一多论稿》,就闻一多的文艺思想、新诗创作和诗美追求等方面进行了专题研究。其特色,一是关注前人研究成果,着力于学术史的清理,资料丰富;二是遵循辩证思维的方法,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寻找新的交叉地带或边缘领域,发现和研究新的问题;三是打通学科分界,从古今联系中探讨闻一多的思想转变。这本专著贯彻了创新精神,在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上做了可贵的探索,在一些问题上把人们对闻一多的认识深化了。  相似文献   

16.
群组目标空间方向关系是空间方向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相关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及研究模型进行了阐述,探讨了已有的4种模型的基本思路及其优缺点,提出了群组目标空间方向关系研究的不足以及以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闻一多的《红烛》表现出极其的浪漫和唯美的风格特点,是他从生命的琴弦上弹奏出的青春般的激情澎拜之歌。然而,追求形式和唯美并不妨碍表现内容,他在《剑匣》、《李白之死》、《秋色》、《忆菊》和《太阳吟》等诗中或表现艺术追求,或表现爱国情感等,即使其思妇诗,至少也体现出个性解放的思想。从这意义上说,闻一多的《红烛》之诗,确实是从他之“建在现实的人生的基石上”的生命里流淌出来的至情至性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
����CCD΢С�ߴ������Ӧ�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CCD??????????????С????????????巽???? ???????????????????????CCD?????????????????????С???????????;????ò??????????????????????  相似文献   

19.
公共设施是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因素,构建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对进一步提升公共设施的可达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分段累计人口的可达性模型测度武汉市不同时空的交通网络下四类典型公共设施的可达性,分别在主城区和其内部三大区域两种空间尺度下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武汉市地铁的加入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了20~40min可达的区域向20min内可达的区域转化,对于超过40min可达的区域的影响则相对较弱;地铁对汉口和汉阳区域公共设施服务效率的提升作用略高于武昌区域。武汉市未来的公共交通体系应以减少20min内常规公交与地铁的竞争关系,促进两者20~60min区间内的协作关系为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单一描述语句表达位置信息的不足,如依赖用户对单一参照物的熟悉程度、定位范围较大而不明确等,本文提出同时采用多种参照物并兼顾多种空间关系的组合描述机制,逐步逼近目标位置,同时弱化用户对参照物的认知依赖.探讨了具有结构特征及与目标物有空间关系约束等不同类型参照物的选取方法,研究了空间关系等相对位置信息的描述参数及其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