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和GIS技术,构建福建省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 Td )和4个等级冻害指标(-2℃<Td≤0℃、-3℃<Td≤-2℃、-4℃<Td≤-3℃、 Td <-4℃)发生频次空间分析模型,根据荔枝冻害评价指标,对漳州市荔枝种植区进行区划。结果表明:1)漳州市荔枝种植区可分为微冻害区、轻度冻害区、中度冻害区、重度冻害区,其中最微冻害区、轻度冻害区、划区结果与实际荔枝种植分布较吻合;2)漳州市荔枝种植微冻害区、轻度冻害区主要分布在漳州市东南部及西北部低山丘陵,中度冻害区、重度冻害区主要分布在适宜区以西海拔较高区域。  相似文献   

2.
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和GIS技术,构建福建省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Td)和4个等级冻害指标(-2℃Td≤0℃、-3℃Td≤-2℃、-4℃Td≤-3℃、Td-4℃)发生频次空间分析模型,根据荔枝冻害评价指标,对漳州市荔枝种植区进行区划。结果表明:1)漳州市荔枝种植区可分为微冻害区、轻度冻害区、中度冻害区、重度冻害区,其中最微冻害区、轻度冻害区、划区结果与实际荔枝种植分布较吻合;2)漳州市荔枝种植微冻害区、轻度冻害区主要分布在漳州市东南部及西北部低山丘陵,中度冻害区、重度冻害区主要分布在适宜区以西海拔较高区域。  相似文献   

3.
李秀存  易燕明  苏志 《热带地理》2003,23(2):123-125,133
利用广西88个气象观测站1960~2000年冬季冻害站数资料,通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开展、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MHAT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广西冬季冻害的时空特征、变化趋势、突变、周期性.得出结论:广西冬季冻害主要有2种分布型态:(1)全区偏多(少 )型;(2)桂东北及部分江、河流域偏多,其余偏少型.冻害站数呈减少趋势,在1985~1 987年前后出现突变点,其变化周期不明显,但年际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4.
应用1971~2000年长春气象站10月至次年3月的逐日降水量、气温资料以及相应的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对资料的统计分析,给出了确定长春市发生强冰雪冻害天气的标准;根据对36个历史个例的高低空环流形势的分析,建立了4种强冰雪冻害的天气概念模型:冷涡型、深槽型、浅槽型、锋区平直型;进一步分析了长春市冰雪冻害天气的物理量场、要素场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清江流域气候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清江流域气候资源的独特性及其形成原因,为充分开发当地的气候资源,根据气象条件适宜、经济价值高和市场需求量大等指标,提出了重点开发项目;并针对清江河谷气候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冬季的低温冻害的特点,对利用气候资源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低温冻害是柑桔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我国亚热带地域广阔,地形复杂,由于地形、水体、自然小气候的存在和共同作用及受人工栽培的影响,某一定范围能有相对暖的冬季和相对较高的最低气温,从总体上降低了可能对柑桔栽培构成威胁的各级低温的出现频率,因而扩大了亚热带柑桔栽培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7.
于强 《地理研究》1992,11(3):95-97
本文将地形因子参数化,建立了柑桔冻害低温与测点海拔高度、遮蔽度、山体遮蔽长度和地势倾斜度之间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8.
霜冻是作物在春、秋两季的生长时期内最常遭受的自然灾害之一.1953和1954年春的晚霜冻,曾使山西、山东、河南三省正在拔节、抽穗的小麦遭受严重冻害,产量降低.受冻的作物除小麦外,尚有果树、瓜类、蔬菜等;受害的地区也不限于华北.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曾在1953和1954年冻害发生后,组织调查队在山西中南部小  相似文献   

9.
霜冻是作物在春、秋两季的生长时期内最常遭受的自然灾害之一.1953和1954年春的晚霜冻,曾使山西、山东、河南三省正在拔节、抽穗的小麦遭受严重冻害,产量降低.受冻的作物除小麦外,尚有果树、瓜类、蔬菜等;受害的地区也不限于华北.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曾在1953和1954年冻害发生后,组织调查队在山西中南部小  相似文献   

10.
长江三峽和清江河谷冬暖的成因及其与柑桔生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长江三峡和清江河谷(以下简称河谷地区)的柑桔有无冻害发生,除了山脉的屏障作用外,还有受西南暖槽控制的天气气候学原因.求出河谷地区1977年1月低温冻害的重现期至少是25年一遇,该地区柑桔产量的周期为27年左右的长周期.经过比较指出,我国应该充分利用这里的气候优势,建立大面积柑桔生产基地,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一、地形气候评判法 在广大山区范围内,如何选择柑桔树安全越冬基地县?其方法和途径很多。本文采用地形气候评判法,以鄂西山区为例,其程序如下: 1、选定地形气候类型:根据调查,柑桔树在冬季受寒潮或冷空气南下,遭受冻害。同时,冬季辐射冷却降温,受到睛冻威胁。对此,采用合适地形气候类型,可以减轻两种冻害,使柑桔树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2.
农户既是承灾体也是防灾抗灾的主体,因此农户在面对灾害时的风险承受能力对减轻低温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以云南高原部分农户为研究对象,选取巍山县、陆良县、彝良县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农户低温冻害风险承受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综合评价法结合对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农户风险承受能力综合评价值为3.21,属于中等水平,农户风险承受能力还有待提高;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值为心里稳定性灾损预期复苏力;三个样本区域复苏力大小表现为陆良县巍山县彝良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某路段路基进行野外观察、钻探调查以及室内试验研究,结合研究路段工程地质条件,对不同路基形式:隧道、桥涵、路堤、半挖半填路基以及低路堤的冻害特征进行了研究,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合理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吴宜进  预先瑞 《地理科学》1998,18(2):190-195
论述了清江流域气候资源的独特性及其形成原因,为充分开发当地的气候资源、根据气象条件适宜、经济价值高和市场需求量大等指标,提出了重点开发项目;并针对清江河谷气候资源利用中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冬季的低冻害的特点,对利用气候资源的风险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地形与霜冻     
1953年作者曾对华北地区小麦春冻的情况作了分析和研究,1954年5月下旬曾去张北调查了苜蓿的冻害,1955年2月下旬及1955年12月至1956年1月又考察了华南热带的霜冻。本文拟就调查所得和见闻所及,对地形与霜冻的关系,略加阐述。至  相似文献   

16.
地形与霜冻     
1953年作者曾对华北地区小麦春冻的情况作了分析和研究,1954年5月下旬曾去张北调查了苜蓿的冻害,1955年2月下旬及1955年12月至1956年1月又考察了华南热带的霜冻。本文拟就调查所得和见闻所及,对地形与霜冻的关系,略加阐述。至  相似文献   

17.
由南极苔藓样品中分离到一株木霉菌株NTYM-0112,利用传统分类学与ITS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相结合方法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并对其抑植物病原菌活性、范围及对植物抗盐、抗寒的诱导作用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属于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对稻瘟霉菌(Pyricularia oryzae...  相似文献   

18.
利用阿克苏温宿县冬季核桃种植区内外和本地气象站观测数据,分析果园内外和气象站温度的日、月和季节变化,并采用回归模型建立果园内温度预报方程。结果表明:(1)冬季观测点S1和S3日均气温和最低气温变化基本上呈现"三峰两谷"型,S1均低于S3,且有较明显的区域性特征。(2)S1与S3日均温度、最低温度之间的关系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预测性。(3)利用模型和实际观测初步得出温宿地区核桃越冬冻害监测气温四级预警指标,为当地政府科学指导生产,减轻或避免冻害对核桃生产的影响提供依据。(4)冬季月平均温度一般在-9℃以上,且S1S3,对核桃越冬较有利;月极端温度、季平均温度S1比S3均偏低。  相似文献   

19.
沙冬青抗旱、抗寒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0,自引:15,他引:35  
由于长期在恶劣生境中生长,沙冬青逐步形成了与环境相适应的典型的超旱生结构。研究其抗旱机理表明:其根、茎、叶都通过其特有的结构实现抗旱、脱水,提高水的利用率;其水分生理指标表明沙冬青具有很强的抗旱性;其体内的可溶性糖、脯氨酸、保护酶系统在抗旱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沙冬青所具有的典型的超旱生结构也是其抵抗冬季严寒的主要方式之一;其根、茎、叶中存在着抗冻蛋白,对抵御冬季冷冻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体内的脯氨酸在抗寒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0.
邵永久  刘立成 《中国沙漠》2000,20(Z1):95-97
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又名草麻黄,为小灌木,常呈草本状,属麻黄科、麻黄属。麻黄为重要的药用植物,是提炼麻黄素的主要原料。它以其发达的根系、较强的抗寒、耐干旱和根蘖能力生长于荒沙坨沼地带,常呈单优群落或麻黄-白草(Pennisetum Centrasiaticum)群落,在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新疆等地均有分布。沙地麻黄人工栽培是沙漠化治理和沙产业开发的重要有效途径,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必须按技术规程要求栽植才能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