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省山地灾害防治与环境保育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21日至30日,作者参加了在中国台北台湾大学召开的《海峡两岸山地灾害与环境保育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会涉及洪水及泥石流灾害防治、灾害防治体系与新科技应用、地滑与边坡稳定、坡地开发与利用和环境变迁与保育等5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温健生 《地质论评》1964,22(6):485-487
1963年10月12日,贵州省印江县凯塘公社石垭村村后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岩块崩落及地滑现象,同时该村的房屋也发出了扎扎的响声。历经十天民房下沉1.2米,形成向南东较大面积的滑动;危险区1.5平方公里,影响面积3平方公里,后一较长时间一直未稳定。现将该区的自然条件、地质情况公及发生地滑的原因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 岩石学中常把直径大于2mm 的未磨圆的各种岩石碎屑,经胶结组成的碎屑岩总称为角砾岩。角砾岩有多种类型,如压碎角砾岩、火成碎屑角砾岩、撞击或回落角砾岩、假角砾岩、地滑和滑坍角砾岩、构造角砾岩、崩坍(坍落)和溶解角砾岩、塌陷角砾岩等。在众多的角砾岩中,有一种角砾岩是与蒸发岩有关的。这种角砾岩是蒸发岩在地表或近地  相似文献   

4.
滑塌角砾岩是由地滑或滑塌作用形成的一种角砾岩,可形成于陆上或水下。这类角砾岩在地史时期分布不广,但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曾在雅鲁藏布地缝合线的南侧发现过滑塌角砾岩,它主要夹于上白垩系地层之中,角砾为大大小小的不同时代、不同岩性的外来岩块,大者可达数十米,小的仅数厘米,岩块角砾分选差,亦无圆化现象,为一套杂乱的堆积物,这套滑塌角砾岩层间还有正常沉积层和浊积岩(复理石)层。  相似文献   

5.
岩浆包裹体的成因和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林圻 《地球学报》1985,7(1):55-77
本文从下述六个方面对岩浆包裹体的研究状况及意义进行评述:1.岩浆包裹体的形成机制和分类;2.岩浆包裹体的测温研究;3.岩浆包裹体的测压研究;4.岩浆包裹体的化学成分;5.利用岩浆包裹体进行实验岩石-矿物学研究:6.岩浆包裹体可做为矿化作用指示剂。虽然有几类异常岩浆包裹体(特别是在月岩样品中)还无法加以解释,但是。岩浆包裹体可以提供大量有关岩浆结晶演化、岩浆不混溶作用、岩浆混合作用、火成侵位时挥发组分的含量、性状及演化、玄武岩浆起源、以及岩浆岩体的潜在含矿标志等重要情报。其中有些资料,从其它来源无法获得。岩浆包裹体研究已经成为现代火成岩石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独立分支,其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6.
山东微山稀土矿床成矿流体的演化及对成矿的制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东微山稀土矿是我国三大轻稀土基地之一,产出有大量金属硫化物.本文在金属硫化物中富含银,且达到工业品位.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矿床内存在四类包裹体:含子矿物包裹体、含CO2包裹体、含SO42-包裹体,以及盐水溶液包裹体.盐水溶液包裹体与舍CO2包裹体的热力学特征存在较大差异,激光拉曼分析表明包襄体中的子矿物主要为硅酸盐,硫酸盐和碳酸盐矿物,重晶石产出含SO42-溶液包裹体,盐水溶液包裹体含有H2S,少量盐水溶液包裹体同时存在SO42-,HS-.硫同位素表明金属硫化物成矿流体属于碳酸盐热液分异流体同其他来源流体混合的产物.以上资料表明,微山矿床成矿流体经历了硅酸盐岩浆期、碳酸岩岩浆一热液过渡期、碳酸岩热液期、金属硫化物低温热液期,在不同期次内挥发分的富集和存在形式不同,导致碳酸岩岩浆-热液过渡期发生稀土矿化,低温热液期发生银矿化.因此,微山矿床属于与碱性岩有关的稀土-金(银)矿床.  相似文献   

7.
在东北地区按温湿差异选取12个芦苇样点,对其芦苇植硅体、芦苇中有效硅和土壤有效硅进行研究,分析土壤有效硅对植硅体形成的影响,对于植硅体形成机理和古环境重建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土壤有效硅含量和植硅体浓度在样点间存在明显差异.在芦苇的不同生长期,土壤有效硅含量差异不明显,芦苇中有效硅含量差异明显.7、8月时,植株吸收的有效硅主要用于植硅体的形成,植硅体浓度较高,且易受到土壤与芦苇有效硅含量比值的影响.9、10月植硅体浓度较低,可能由于成熟期芦苇叶片中硅含量较少而形成较少植硅体.土壤和芦苇有效硅含量的比值约为4时,硅吸收方式可能从主动逐渐转变为被动.此外,芦苇中多数形态的植硅体浓度和土壤与芦苇有效硅含量的比值呈负相关,说明土壤有效硅含量的变化对芦苇植硅体的形成有着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位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的南迦巴瓦岩群经历了高压麻粒岩相、中压麻粒岩相和角闪岩相三期变质作用.在高压麻粒岩中含有复杂的流体包裹体类型,按照捕获先后顺序有:H2O-CO2±CH4包裹体(Ⅰ型);CO2±CH4±N2包裹体(Ⅱ型);高盐度多相包裹体(Ш型);中.低盐度H2O包裹体(Ⅳ型)和极低密度气体包裹体或"空"包裹体(Ⅴ型).在基性麻粒岩中,被石榴石包裹石英中孤立分布的H2O-CO2 4-CH4包裹体,以及部分沿石榴石晶内裂隙分布的H2-CO2±CH4和H2O包裹体轨迹未穿过围绕石榴石的辉石 斜长石后成合晶冠状体,表明它们有可能是在麻粒岩相变质阶段捕获的.然而,所有流体包裹体的等容线均从麻粒岩相变质峰期P-T区间下方通过,说明麻粒岩相变质峰期捕获的包裹体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造,包括部分爆裂、渗漏和流体-矿物相互作用等.现存的富CO2流体包裹体均具有较低密度,并且往往含有明显数量CH4和N2组分,不可能是麻粒岩相变质峰期捕获的包裹体.根据富CO2包裹体与具有不同相比的H2-CO2包裹体共存推测,大部分CO2包裹体是通过H2O-CO2包裹体中H2O的选择性泄漏而形成的.Ⅲ型高盐度盐水包裹体很可能是角闪岩相退变质过程中捕获的,因其等容线与退变质轨迹近于平行,这些包裹体很可能保存了其在角闪岩相阶段捕获时的原生物理化学特征.沿矿物颗粒裂隙分布的大量Ⅳ型和Ⅴ型包裹体,应该是角闪岩相或更晚期形成的次生包裹体,代表了浅成(近地表)环境的循环流体.与世界许多地区麻粒岩相岩石普遍舍高密度纯CO2流体包裹体不同,南迦巴瓦岩群高压麻粒岩以富含H2O-CO4±CH4和H2O包裹体为特征,这可能与高压麻粒岩与高温麻粒岩产出于不同的构造环境和经历的退变质轨迹有关.  相似文献   

9.
陈永良  刘少华  伍伟  刘大有 《地质论评》2000,46(Z1):200-203
本文概括了综合信息矿产资源预测地质体单元的基本概念和划分原则.论述了在GIS(MapInfo)中自动生成地质体单元的原理.研制了基于MapInfo软件平台的地质体单元自动生成的计算机算法.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包裹体的研究受到两个方面的限制:1.作为包裹体研究的理论基础的盐—水和混 合气体的热力学相图资料并不丰富,包裹体研究的假设(恒容、封闭、均匀体系)并非无懈可击。2.可供包裹体研究的显微超微量分析的仪器和超微量化学分析方法并不完善。80年代流体包裹体界的研究人员针对这些问题作了各种尝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四点:1.合成流体包裹体的研究,不仅为包裹体研究提供了标准样,而且可作为研究热力学相图及高温高压下流体性质的工具。2.包裹体形成后的过热拉张、溶解—沉淀与再平衡的研究,为检验包裹体研究的假设以及解释变质岩、沉积岩中的包裹体研究结果提供了实验依据。3.各种盐—水体系、混合气体热力学相图的应用,使冷热台上包裹体的研究更加深入。4.各种显微、超微量分析仪器和超微量分析方法在包裹体研究中的运用获得了成分和同位素方面的信息。本文侧重介绍80年代国外流体包裹体界在理论方面的某些新进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万古金矿位于位于平江县城西南.金矿(化)体产于中元古宙蓟县系变质岩中,严格受NWW向构造破碎带控制.金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脉由含金石英脉和(或)含金破碎蚀带组成.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流体温度较低(220~ 260℃),具有多源性,并以深源流体为主.  相似文献   

12.
流体熔融包裹体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卢焕章 《地球化学》1990,(3):225-229,T001
流体熔融包裹体是一种新类型,它代表岩浆分异热液的过程。 按室温时的相态和成分可分四种:1.气相+液相+熔体相的流体熔融包裹体;2.熔融包裹体与流体包裹体共存;3.熔融包裹体周围有细小的流体包裹体群;4.含易溶盐子矿物+气相+熔融体的流体熔融包裹体。  相似文献   

13.
马国庆  杜晓娟  李丽丽 《地球科学》2013,38(5):1121-1127
位场相关成像是根据实测异常与地下不同位置地质体所产生异常之间的相关系数来快速获得地质体的空间位置.现有的相关成像方法是利用球体模型来模拟地下地质体的形状,当场源体的实际形状与球体相差较大时,计算结果势必出现较大误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该方法进行改进,以不同模型来模拟地下地质体形状,计算其产生异常与实测数据的相关系数,理论上使相关系数取得最大值的模型与实际地质体情况一致.因此,改进后的方法不仅可以获得地质体的位置参数,还可以对地质体的类型(构造指数)进行估计.磁异常的相关成像计算采用异常的解析信号来完成,这样可有效地避免磁化方向的干扰,且计算公式相对简单.通过理论模型试验,证明此方法可以成功地完成位场数据的反演工作,且稳定性较高.最后将其应用于上海实测磁异常数据的解释中,获得了地下未爆炸物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4.
在磁异常解释工作中,磁性体的中心埋深和走向长度是确定磁性体的空间位置和几何尺度的主要参量,因而是异常解释的重要内容.在用似二度体模型对三度体磁异常进行选择法计算解释时,也首先遇到如何根据异常形态合理选取似二度体模型的中心埋深和走向长度的问题.对任意形状的三度体和任意截面的似二度体进行严格的理论计算将遇到数学上的困难.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初步探讨,本文对有限长的水平圆柱体进行了讨论.现提出一种根据异常的特征点——零值点的位置来确定磁性体中心埋深和走向长度  相似文献   

15.
Quetico沉积变质带中的混合岩含有两类浅色体:1.顺层浅色体:它们是在变形作用与前进变质作用中产生的.与 Quetico沉积变质物相比较,这些浅色体富含sio_2、Sr和Eu,而贫Tio_2、Fe_2O_3、MgO、Cs、Rb、REE、Sc、Th、Zr及Hf.2.切层浅色体:它们形成于区域性褶皱事件之后,此时变质温度正值其峰值.与Quetico沉积变质物相比,这些浅色体富含Rb、Ba、Sr和Eu,且LREE、Th、Zr和Hf的含量变化较大.顺层浅色体是由一种称为构造分结作用的亚固相过程所形成的.这种由应力导致的块体转移过程于Quetico沉积变质物被埋藏而发生变形时就己开始,并在岩石经受应力和非均质化的过程中一直都在持续进行,亚固相浅色体的成分是与在压溶作用下经主岩活化作用而来的石英和长石相一致的.切层浅色体是在变质带的抬升过程中由Quetico沉积变质岩的部分熔融所形成的.在浅色体侵位过程中,由于结晶分馏作用而使深熔浅色体的成分有很大变化.有些深熔浅色体保存了初始熔体的成分,并具有平滑的REE型式,而具负EU异常的那些则代表分馏熔体,其它具有正EU异常的深熔浅色体则代表长石与所俘获对熔体的聚集.  相似文献   

16.
地震相干技术的进展及其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介绍相干技术基本原理、相干算法发展历程和相干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相干技术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由于其对不连续体非常敏感而广泛应用于断层和裂缝的识别,若与其它地震技术相结合,则可以更好地识别砂体、复杂的断块构造.相干数据体能够反映地质体的空间变化,即不同能量环境下沉积的地质体具有不同的相似性,因此可以通过对相干体切片的分析来判断地质体的空间变化及当时的沉积环境,为寻找有利的储集带和隐蔽性油气藏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采用这一技术,可准确地鉴定取自液包裹体的独立子矿物.这是液包裹体研究的一个重要进展.因为从此可以常规地、准确地鉴定预先选择的液包裹体的固相. 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可测定已知起源的液包裹体的均一化和冷冻温度,还可对可能在同一液包裹体里出现的任何子矿物进行鉴定.这些相的鉴定不管在加温/冷冻试验之前还是之后都可进行.加温/冷冻试验不会影响子矿物相.这一程序完全可以比传统的液  相似文献   

18.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主要储层砂体的成因与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上三叠统延长组为例,利用层序地层学理论对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中以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两种储油砂体为主的多种成因组合进行了研究,将其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组合区、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混合区和河口坝组合区.详细刻画了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中主要储油砂体的成因类型,将水下分流河道成因砂体划分为叠加式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完整式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两类;将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复合成因砂体划分为坝上河和河上坝砂体两类;将河口坝成因砂体划分为叠加式河口坝和孤立式河口坝砂体.讨论了各类成因砂体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9.
韩磊  赖月荣  管伟 《新疆地质》2011,29(1):99-102
清水铜矿是在卡拉麦里成矿带发现的首个铜矿,为进一步圈定铜矿化体位置和产状,采用激发极化联剖装置和激发极化测深相结合方法进行勘查,成功圈出高极化体3条.对极化体进行钻探验证,查明极化体内有4条铜矿化体,同时揭露多层隐伏盲矿化体,取得理想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20.
江苏主要含矿花岗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了江苏省主要含矿花岗岩体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含量,所含黑云母的成分以及包裹体的类型等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它们大多属于岩浆花岗岩,且以I型花岗岩为主.成矿元素Cu、Pb、Zn在I型含矿花岗岩中普遍有一定程度的富集,其中以Cu的富集程度最好;Cr、Co、Ni在此类岩体中含量亦较高.广泛发育多种包裹体,尤其是发育含子矿物多相包裹体是含矿花岗岩体的重要特征.指出应加强在宁镇中段某些I型花岗岩体中寻找Cu多金属矿的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