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土地变更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和方法,按新土地分类标准对现有土地利用调查成果进行全面更新,做到图、数、实地相一致。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查清土地资源情况,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满足土地管理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1992年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以下简称土地详查)成果应用和历年土地变更调查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结合当前国土资源管理的要求,笔认为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以下简称土地更新调查)应切实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地籍调查成果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地籍工作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土地管理生存、发展的立足之本;地籍调查又是地籍工作的基础,地籍调查成果不仅为土地登记、土地评估提供了法律和科学的依据,而且也对社会经济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一是为领导提供了决策依据,如我市通过90年与94年二次土地详查,经过统计资料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查清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对认真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加强国土资源的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摸清土地资源状况,掌握我国土地类型、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的详细情况,1983年11月,原农牧渔业部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土地资源调查工作会议,部署了全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到1996年,历经十多年的努力,第一次比较详细地掌握了全国范围的土地利用数据。在此基础上,以后每年的10月份都进行一次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以保持调查成果的现实性。但由于当时技术手段的限制和每年变更调查时人力、财力投入的不足,调查成果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管理和实际工作的需要。从2004年开始,在河北省政府的部署下,由河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实施了新一轮的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工作,此次的调查工作采用了航空、航天(RS)高分辨率的影像资料,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高精度的定位仪器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数据库建设等3S现代化技术手段,极大提高了调查成果的可靠性,为国土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到今年底我省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将大部分完成。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已经结束,如何充分发挥土地调查成果的作用是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本文就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成果类型,结合土地调查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进行了土地调查信息共享和应用模式研究,提出了基于数据中心的面向服务架构的数据共享模式和基于系统维护子系统的数据安全机制,探索了实现土地调查数据全方位安全共享的模式,并总结了土地调查成果在土地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准确掌握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保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的现势性,每年底需进行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更新土地调查数据库。近年来,各类标准的更新,3S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土地变更调查的操作更趋数字化、成果更趋多元化,迅速变革的同时也暴露出问题的存在。本文结合宁夏2011年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介绍了土地变更调查的工作流程及其关键环节,阐述了土地变更调查的发展历程和“二调”后土地变更调查的新变化,在分析土地变更调查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今后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城镇土地调查是第二次土地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城镇土地调查成果的质量,制订科学实用的成果核查方法是保证成果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城镇土地调查过程和成果特点的分析以及结合广东省土地调查工作实际情况,就城镇成果核查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土地调查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政策性、技术性都很强。引入监理机制,是加强测绘监督管理、保证成果质量的重要手段。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许多地区引进了监理机制以保证调查成果的质量。这里仅介绍总结了监理工作的方法和经验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首先阐述了土地调查成果核查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基于DOM的土地调查成果核查的步骤,并运用于河南省二调成果的核查当中.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精度高、确定的外业调查目标明确,且现势性较高等特点,有效地减少了外业核查图斑量,提高了土地调查成果核查的效率和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9.
黄玉侠  潘磊 《现代测绘》2009,32(6):23-24
开展农村土地调查省级预检是我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重要一环,是保障我省土地调查成果真实、准确的重要手段,是保证调查成果质量的有效措施.本文结合实践,对外业检查方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外业检查的流程、方法,为开展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省级检查验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测绘前置在城镇地籍调查中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张掖市二次土地调查中采取“测绘前置”方式的做法、成效等实证分析,参考国外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结合地籍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在城镇土地调查中广泛采用“测绘前置”方法的可行性,提出了在农村土地调查中试点推行“测绘前置”思路,对进一步加快二次土地调查进度,提高成果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通讯》2009,(22):26-2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 为确保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的真实准确,按照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国家级核查工作的统一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批而未用”土地的核实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在日常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武汉市第二次土地调查的基础情况、技术路线、调查方法及调查成果,并从日常国土资源管理的工作需求出发,分析了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浅谈第二次土地调查统一时点变更的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时点变更是第二次土地调查的收官工作,也是确保第二次调查成果质量的重要环节。做好统一时点变更工作对保证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的现势性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实践,对统一时点变更的技术方法进行了讨论,为开展统一时点变更工作及日后年度变更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任务与特点,阐述了土地详查与第二次土地调查在调查技术手段,土地分类标准,面积量算与检查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差异,以利于更好的理解与掌握第二次土地调查中的相关技术要点,提高土地调查的效率与成果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一、引言目前全国有85%以上的城镇地籍调查成果是利用常规测量方式取得的,这部分地籍调查成果给日常地籍管理工作中的图件查询、变更调查、数据资料更新、城镇土地结构变化分析等项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将常规地籍调查成果转化为数字化地籍调查成果,我们先后尝...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通讯》2010,(20):26-32
土地调查是《土地管理法》、《土地调查条例》规定的一项基础调查工作,是获取土地基础数据的重要途径。为准确掌握2010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实际变化情况,保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成果现势性,按照《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国发[2006]38号)的要求,部署开展2010年度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7.
《河北国土资源》2005,(6):44-45
日前,由蔚县国土资源局承担的《蔚县蔚州镇城区土地定级估价报告》经省国土资源成果奖励委员会评审,获2004年度省国土资源优秀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尹鹏程  李钢  黄亮  蔡先娈 《测绘科学》2014,39(11):85-90
基于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理念,依托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构建国土资源全过程全要素监测监管体系是当前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主线.第二次土地调查已经部分实践城乡一体的地籍管理理论,文章基于城乡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组织管理模型,给出了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建库模式,并从数据更新维护机制、国土资源全要素管理体系建立两个方面对基于城乡一体的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应用模式进行了探讨,以促进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库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广州增城市为例,介绍了应用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联合开展农村宅基地权属调查及规范农民建房摸底调查的一种全新工作方法,通过实践应用,得出联合调查这一新方法可以极大地加快工作进度,提高成果质量,节约政府财政成本,减少扰民.  相似文献   

20.
杨永崇 《地图》2001,(2):23-25
一、地籍调查成果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地籍调查成果资料 地籍调查通过测量和调查某一城市(镇)内每一宗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以及四邻等基本情况,为土地管理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