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土地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资源之一,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将为人们了解掌握区域土地开发利用合理与否提供科学信息。作为重要商品粮基地的甘肃河西地区,土地农业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文章通过土地资源农业开发利用程度评价研究,初步分析研究了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特点,旨在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 中国典型地区沿海滩涂资源开发 》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志康 《地理学报》2005,60(5):879-879
《中国典型地区沿海滩涂资源开发》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沿海滩涂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专著。它是在总结分析国内外翔实的沿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资料和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沿海滩涂土地资源的不同类型、数量、分布、利用结构、利用水平、利用潜力、存在问题以及战略对策等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同时,根据人口、资源、环境条件的发展变化预测与土地利用约束条件分析,提出了滩涂土地资源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方案,展示了发展利用前景。为充分合理利用我国沿海滩涂土地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概括起来该书具有以下主要…  相似文献   

3.
人口、土地、粮食是当今世界十分关注的问题,闽清县也不例外。因此,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闽清县的土地资源,是扩大改革开放,加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课题。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土地适宜性评价和土地需要量预测结果,经综合分析研究,闽清县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战略应当瞄准以下几个方向。一、根据自然和经济条件,因地制宜,搞好土地利用布局闽清县地貌类型多样,地形垂直变化大,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差异明显,因此必须因地制宜搞好土地利用布局。1.工业用地布局闽清县工业发展应以扶持,振兴陶瓷业为重点。近几年来,内外墙饰面砖等建筑…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掌握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内部各类用地的结构与布局、土地利用效益等内容,实现城镇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控制城镇规模,本文采取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城镇土地利用的典型特点和存在问题。结果表明,自治区城镇用地在数量与结构、土地利用强度水平、土地利用协调状况及地利用潜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优化。因此,建议在今后城镇用地土地开发利用过程中,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优化城镇用地结构与布局,盘活城镇存量用地,提高土地再开发成效,促进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5.
针对浙江省人多地少的严峻现实,分析了陡坡地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陡坡地资源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的途径:提高资源利用率,发挥区域优势,实行立体开发、分层布局,重视生态建设,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云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云南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环境条件,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作了简述。在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要实现云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必须提高认识,转变土地开发利用观念;因地制宜,调整用地结构;开源节流,实行土地整理;加强基础建设,改善土地开发条件;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土地集约经营水平;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土地管理和监督;控制人口增长,调节土地需求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永涛 《地理研究》1994,13(2):98-98
本文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的角度,对研究区域土地系统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并对区域开发和发展战略进行初步的探讨。通过对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对比,选择系统动力学方法进行土地人口承载能力的研究。提出了研究区产业结构构成及分区开发布局,并对开发措施和各区的发展战略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8.
面向空间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开展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技术研究,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党中央提出的“五位一体”发展思路顺利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空间开发利用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对土地开发建设影响显著的因子,运用分步式算法测算适宜建设用地规模及分布,确定土地合理开发强度及分布区域,通过分析现状开发状态与合理开发状态之间的差异评价区域承载状况。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开展案例研究,结果表明:现状开发状态与合理开发状态之间的关系能够有效地反映土地资源承载开发利用的状态;同时以承载建设开发行为为明确承载对象,有显著的政策指向,为精细化、差异化制定空间格局优化调控政策提供了可能。本文从面向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优化应用出发提出的承载力评价路径,可为中国制定和完善承载力评价相关技术规范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祝功武 《热带地理》2008,28(1):32-36
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各种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方式,及由此引起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问题,地表格局被剧烈改变的问题和对地区生态、环境和景观的影响,据此论述珠三角土地整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进一步提出构筑生态网络、保护战略性空间资源、适度还塘还涌等土地保护和整理的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海南岛土地资源的利用条件与开发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气候条件,地貌类型,地表基质,土地开发史,交通网络与水平设施布局,经济形势与政策对海南岛土地利用的影响,据此指出未来土地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向是:1继续发挥热作优质;2土地开发重点宜西移,南移;3调整土地利用结构;4更多地服从市场导向;5贯彻“持续”原则。  相似文献   

11.
彭文英  刘念北 《地理科学》2015,35(5):558-564
采用单项指标估测,分析了首都圈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及其限制性,提出了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策略。首都圈水资源及建设用地生态适宜量限制了人口承载能力,京津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已基本达到饱和,环京津的冀东、冀中地区承载潜力还较大,冀北地区应紧缩开发空间而拓展生态空间。首都圈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及人口发展战略分区为:首都圈北部生态屏障建设区,人口限制发展;中部都市功能优化区,人口控制增长;东部人口产业沿海集聚区,人口鼓励增长;南部绿色空间优化区,人口适度增长。首都圈的健康发展,应实施差异化的土地利用及人口发展政策,整体提升人口承载力,并加大区域统筹力度,科学、合理地引导人口的空间分流和聚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性和限制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封志明  杨艳昭  游珍 《地理研究》2014,33(8):1395-1405
以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性评价为核心,建立土地资源限制性与限制度模型,从全国、分省、分县等三个不同尺度,全面评估近10年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及其时空耦合规律,定量揭示中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程度及其空间格局与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 1949年以来中国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趋于增强; 2010年与2000年相比,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由42.87下降到34.50,土地资源限制度在降低。② 分省的人粮关系趋于好转,大多省份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处于较低水平; 2010年与2000年相比,分省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整体呈降低趋势。③ 2000-2010年分县粮食盈余地区在增加,人口超载地区在减少,人粮关系趋于改善; 2010年和2000年相比,基本不受土地资源限制的分县单元由60.27%增至70.63%,基于人口分布的土地资源限制度整体较低,且近10年呈降低趋势;土地资源限制度整体上东部强于西部、南部强于北部、泛黄河流域强于长江流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业地理和土地利用的近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周立兰  余之祥 《地理学报》1990,45(2):146-153
近十余年来,中国农业地理与土地利用的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农业地理丛书的编写,完成了中国农业地理总论和21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农业区域地理著作;承担全国综合农业区划、自然区划、农业各部门与农业技术条件区划,进行了农业区划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对农业发展战略与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国情研究;为促进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以因地制宜为原则进行农业各部门生产布局研究;1/100万土地利用图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研究。上述研究是持续而广泛的,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很大进展。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本区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土地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5.
统筹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分区与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法、统计分析法,基于1996年黑龙江省以地形、地貌自然条件为标准分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详查结果,分析2004年末黑龙江省各地市的土地利用状况、土地资源分布的地域差异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按照国家统筹区域发展战略决策和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定位的要求,选取2004年末黑龙江省各地市主要用地类型面积比和地均社会经济产值、人口密度等11个指标,利用SPSS11.5的层次聚类计算并结合定性分析,将黑龙江省分为七大土地利用区,提出土地利用方向、战略对策与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从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将改变云南省生态环境的大背景出发,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对澜沧江流域退耕还林前后农户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利用强度及空间分布3个方面进行定性研究,探讨了退耕还林工程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的影响,并得出如下结论:(1)退耕后农户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变得更为复杂,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面积增减、利用类型变更、空间分布变化及土地利用组合方式变化;(2)退耕还林工程如果只是将当地原有的生产、生活体系打破而又没有建立起合适的替代体系的话,其综合效益的发挥将受到严重影响。建议提高农户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是当前切实发挥和巩固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的关键;减少农户生产、生活对土地的依赖才是长远之策。  相似文献   

17.
新疆耕地资源卫星遥感调查数据分析研究   总被引:8,自引:12,他引:8  
乔木  徐曼  岳健 《干旱区地理》2002,25(4):309-314
依据卫星遥感调查结果。分析新疆耕地资源类型(包括现耕地和后备宜耕地类型)的数量、质量、分布组合特点以及中低产田产生的原因及其后备宜耕荒地的限制因素,提出新疆耕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中低产田治理的总体构思与设想。  相似文献   

18.
It is of speciall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the northeast mountain region of Yunnan province to map rationally out the strategy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This paper has detailedly analysed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land resources,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land use,and the potentialities of land utilization in the region.The paper provides scientific basis for mapping correctly out the strateg y of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land resources in this region.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异及开发时序模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该文运用数理统计分析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和类型的空间分异特征与分布规律,构建以投入产出比为基础,并以耕地转化潜力系数、耕地后备资源密集度系数加以修正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模型,得到江苏各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时序。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根据开发时序模型提出江苏省各地区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20.
珠江口两岸耕地景观破碎化定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利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FRAGSTATS3.0对珠江口两岸耕地资源进行景观破碎化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岸耕地资源碎化程度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珠江口东岸高于西岸,深圳最高,番禺耕地地块数量破碎化与珠海耕地地块形状破碎化程度最低;地貌结构是两岸耕地资源破碎化差异的主要内在因素;快速城市化与工业化占用大量耕地资源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两岸耕地资源空间分布特征与耕地资源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