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县(市)站远程终端机上的业务操作系统进行菜单化、自动化处理,系统人机交互界面优美,使用灵活方便,适用于各县(市)站。  相似文献   

2.
针对预报业务改革后县站的实际资料条件和具有的优势,通过地(市)台选用日本传真降水数值预报作预报因子,区(县)站选用本站温、压、湿要素作为预报因子,两者相结合制作分片客观定量降水预报的方法,为区(县)站根据市台指导预报和本站要素制作本地降水客观定量预报,提供了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是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要求构建的“三站四网”中的区域天气观测站。目前,各地已建成部分加密自动气象(雨量)站,这些观测站多建在远离城区的乡镇或深山库区。地(市)县两级气象部门要从三方面保障加密自动气象俑量)站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4.
甚小天线终端卫星通信吉林省气象局德良中国气象局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实施主计划中的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中明确指出,建设一个卫星通信主站,29个区域和省级站,284个VSAT地(市)级站。现就站做如下介绍,谨供读者参考。VSAT是英语ver...  相似文献   

5.
他们是怎样保持基础业务高质量的侯马市气象局的调查王安民(临汾地区气象局041000)山西省侯马市气象局是1991年由国家一般站改建为国家基准站的。全局共有干部职工19人,其中在岗人员14人,从建成基准站投入运行以来,这个局的领导始终把基础业务建设放在...  相似文献   

6.
天水市局全面完成市—县网络建设任务天水市气象局1996年7月全面完成市县网络建设任务,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年7—10月)进行无线数传试验。引进技术和设备,进行市台—北道站的无线远程数传通信试点工作,效果不理想。第二阶段(1995年9—12...  相似文献   

7.
郑婧 《气象与减灾研究》2008,31(1):I0001-I0001
2007年10-12月,江西省出现大雾的日数(全省每日15站以上的大雾)共有3d(表1),与常年相比明显偏少。其中11月20日为江西入秋以来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大雾天气过程,全省共44个县(市)出现大雾,其中27个县(市)能见度小于500m,万载、上饶、德兴等6县(市)能见度不足100m。  相似文献   

8.
地县预报业务结构调整之我见崔学祯,贾效忠(临夏州气象局731100)随着气象部门改革不断深化,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地(市、州)台与县站预报业务量如何调整、人员如何配备才趋科学和合理,已成为气象部门急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临夏州气象台1990-1993...  相似文献   

9.
1大雾天气过程2001年10~12月我省共出现了5次大雾天气过程(表1)。2暴雨天气过程2001年10~12月,我省出现了1次大范围暴雨过程,时间是11月1日20时~2日20时。这次过程共有25站出现暴雨、7站出现大暴雨。暴雨落区主要在宜春、南昌、上饶3市和抚州市北部,大暴雨出现在浙赣线东部。这次过程的暴雨站数、大暴雨站数均为我省历史同期(1950年以来)之最。表12001年10~12月大雾天气过程一览表时间站数(站)主要落区10月10日24赣中、赣南、赣西北、赣东北10月24日25全省11月1…  相似文献   

10.
1引言9210工程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该业务系统由卫星通信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及话音网络系统三部分组成,这三部分是相辅相成的。以数据地球小站(PES)为基础的卫星数据网连接国家、省、地(市)级的计算机局域网构成星型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气象信息的共享、高效应用和统一管理。同时以电话地球小站(TES)为基础的卫星话音网连接国家、省、地(市)级的程控交换机系统,构成网状的话音网,实现地(市)以上气象部门的话音通信。本文介绍卫星通信网络系统的结构、特点。功能。2卫星通信系统概貌卫星通信就是地球上的…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气象局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影响全省业务发展的省一市一县高速通信传输问题,提出了“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建设思路。从2003年11月份开始建设省-市宽带网,到2005年6月份建设市-县宽带网。目前全省已全部建成省-市-县(站)三级2Mbps SDH光纤数字专线宽带网络通信系统,并采用X.25专线和无线GPRS为备份线路。  相似文献   

12.
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投资建设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9210工程),目前在全国正处于安装、调试的关键阶段,沈阳区域气象中心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已安装验收完毕,并投入试运行。9210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是国家级(NICC)、区域级(RICC)、省级(PRCC)、市/地级(CIMs)计算机局域网(LAN)和以甚小口径(天线)地球站(VSAT)卫星通信技术为基础的卫星数据网结合而成,通过卫星数据网构成一个覆盖全国的星形拓扑结构的计算机广域网(WAN)。国家信息控制中心(NICC)是9210工程的核心,它担负整个广域网…  相似文献   

13.
用多元回归分析作暴雨的长期预报牛桂萍,黄祖英(陕西省气象台西安·710015)1资料分析及处理把陕西省98个台站按所在地区分成4个片:即陕北片:包括榆林、延安、铜川三个地区共28个站,关中酉部片:宝鸡市、咸阳地区、百安市酉部台站共26个站,关中东部片...  相似文献   

14.
王位德  欧艺 《广西气象》2005,26(A02):69-70
通过对1961~2000年4~6月份贵港三县(市)暴雨过程进行总结,归纳出现暴雨前的一些主要特征,探讨用本地气象要素变化指标与天气系统、数值预报产品及指标站资料作暴雨预报的方法,并建立贵港市暴雨预报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杨兴明  王凌 《四川气象》2002,22(3):61-62
气象远程教育培训系统省级站(二级站)是气象远程培训系统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分析省级站(二级站)的功能和设计目标的要求,提出了该项目系统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格尔木市气象局成立于1985年,现与格尔木市防护雷电管理局、格尔木市人工影响天气管理局合署办公。辖5个职能科室、4个直属事业单位和沱沱河气象站、伍道梁气象站、小灶火气象站、诺木洪气象站、都兰县气象局等5个气象站(局),其中沱沱河气象站和伍道梁气象站是海拔4500米以上的国家一类艰苦站。目前,全局开展地面测报、高空探测、农业气象、太阳辐射、酸雨观测、天气预报、生态监测、气象科技服务等气象业务,是全省气象部门业务门类最为齐全的州(地、市)级气象局。  相似文献   

17.
秦皇岛地处河北省东北部,是环渤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在近几年京津冀地区减排效果较好的情况下,于2019年1月出现了多次持续细颗粒物(PM2.5)污染过程。因此本文利用耦合了数值源解析模块ISAM(Integrated Source Apportionment Method)的区域空气质量模式RAMS-CMAQ(Regional Atmospheric Modeling System–Community Multiscale Air Quality),对2019年1月秦皇岛地区PM2.5进行模拟,并将PM2.5质量浓度高于(低于)75 μg m-3的时段划分为污染(清洁)时段,分别探讨了两个时段本地排放源对秦皇岛市PM2.5质量浓度的贡献情况,并且进一步探讨了秦皇岛各区县及外地排放源对秦皇岛市4个国控环境监测站点(第一关站、北戴河站、市监测站、建设大厦站)PM2.5质量浓度的区域传输特征。结果表明,秦皇岛地区PM2.5质量浓度整体呈“南高北低”式分布。清洁时段,PM2.5质量浓度受本地贡献较大,青龙县、卢龙县大部分地区贡献为40%~50%,海港区、抚宁区、北戴河区、第一关区及昌黎县大部分地区贡献在60%以上;4个国控环境监测站点受跨界输送贡献占34.7%~41.6%。污染时段,秦皇岛市本地贡献相对于清洁时段整体下降10%左右,当地大气污染受到跨界区域传输影响增加;而在4个国控站中,北戴河站、第一关站受到跨界输送贡献分别下降1.0%和2.3%;市监测站、建设大厦站受到跨界输送贡献分别上升2.9%和2.0%。  相似文献   

18.
介绍MICAPS系统的虚盘映射和FTP两种文件接收方式,两种方式相关文件参数不同及使用方式的对比。单收站未能收到气象资料时,通过对文件接收方式实现参数的自动修改,利用MICAPS系统FTP文件传输功能从分组交换网实现省(市)到县接收气象资料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应用线性分析,小波分析、M-K突变检验等方法对湘西自治州1960-2013年各县(市)日照时数地域分布特征、年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湘西自治州近54a年均日照时数总体呈减少趋势,但只有个别站表现较为明显。年日照时数从地域分布来看,总体东南多西北少,但在不同的月份有不同的特征,与省内同纬度台站比较,湘西自治州各地日照时数在冬半年偏少明显;各县(市)年日照时数存在较为明显准2a、准5a、准16a、准28a时间特征尺度;M-k突变检验,总体平均值在1970s后期存在一次明显的突变,但个别县(市)部分站突变不明显;湘西自治州日照时数各季节的变化与控制本地天气系统的季节变化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1暴雨天气过程2001年7~8月全省每天≥10县、市的暴雨天数有4d(表1),与历史同期相比,属偏多年份。而9月份没有出现≥10县、市的暴雨日,与历史同期相比,属偏少年份。2高温天气过程7~9月是我省的盛夏季节,2001年的盛夏我省出现了2个时段的高温天气过程:7月1~12日和7月20~31日(表2、表3)。其中7月20~31日的连续过程每天都有≥29站的最高气温超过了35℃,持续时间之长居历史同期第6位。另外,7月11日和30日2d,除井冈山和庐山外,全省其它县、市的最高气温均超过了35℃,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