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白沙河铅锌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成矿省西缘荥经~汉源黑区远景区汉源~团宝山铅锌矿靶区。通过对该矿区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与温度的研究探讨,总结该矿区的地质特征、成矿成因与类型、成矿模式,认为该铅锌矿属于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经历了"沉积-成岩-后期热液改造-次生改造"的成矿模式,以上结论为进一步研究该矿床的成矿规律,指导下一步地质找矿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四川地质学报》2022,(3):401-405
白沙河铅锌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成矿省西缘荥经源黑区远景区汉源汉源黑区远景区汉源宝山铅锌矿靶区。通过对该矿区的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特征、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时代与温度的研究探讨,总结该矿区的地质特征、成矿成因与类型、成矿模式,认为该铅锌矿属于典型的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经历了"沉积-成岩-后期热液改造-次生改造"的成矿模式,以上结论为进一步研究该矿床的成矿规律,指导下一步地质找矿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湘西花垣铅锌矿田李梅矿区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勘查、剖面实测、构造测量,分别从成矿背景、赋矿特点、矿区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组构等方面进行了总结,进一步明确了李梅矿区矿床地质特征;对李梅矿区成矿控矿因素进行了相应探讨,分析了构造作用在矿床地质特征中的诸多响应,认为构造断裂和裂隙构成了矿区的主要导矿、容矿空间,是该铅锌矿区主要的控矿要素,而且很可能是区域成矿的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康家湾铅锌矿是湖南省水口山矿田大—超大型隐伏矿床,近十多年来,矿床东部深处进行了大量地质勘查工作,矿床地质特征发生了变化,发现了第二找矿空间,新增铅锌资源储量规模达到中型。通过系统总结矿区地质特征,全面分析成矿地质条件与控矿因素,提出了“背斜+两刀”的成矿模型,升华了水口山地区铅锌矿床找矿理论,对成矿有利靶区进行预测,指明下步找矿主攻方向。研究结果认为硅化破碎角砾岩带仍然是重要的找矿标志,兼顾探寻碳酸盐岩古溶洞、构造裂隙带中发育的小而富铅锌矿体,深部寻找矽卡岩型盲矿体依然潜力较大,铜等高温元素可作为今后重点勘查方向。同时,矿区东部新盟山等地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5.
渝东南都会铅锌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都会铅锌矿是渝东南地区老厂坪铅锌矿带中重要的矿床之一,自明朝万历年间便有开采记录,许多地质工作者在该地区开展了多次铅锌矿找矿勘查工作,表明该地区具有较大的找矿前景。前人从矿床地质特征、物质来源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初步认识:①矿床成矿受地层、岩性组合的控制,矿体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白云质碳酸盐岩中;②成矿元素主要可能来源于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清水塘铅锌矿地层、岩体、围岩、矿体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硫同位素分析,结合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成矿温度、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探矿因素分析,认为本矿床类型为与岩浆侵入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交代-充填型铅锌矿床,但成矿与出露印支期岩体关系不大。从卫片、重力资料、地表蚀变均推测矿区南西深部存在隐伏岩体,且矿体深部向南西侧伏。本区岩浆热液可能与深部隐伏岩体有关。  相似文献   

7.
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深部找矿重大突破及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2期接替资源勘查工作,南京栖霞山铅锌矿区深部找矿取得重大突破,新增铅锌金属储量达到大型规模;铅锌矿体中铜、金、银含量明显升高,可圈出铜、金、银工业矿体;矿床地质特征随深度增加发生明显变化,显示成矿温度向深部逐渐升高,岩浆作用的痕迹愈加明显。对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该矿床属于岩浆热液为主的多源中低温热液矿床。矿区深部仍有较大找矿空间,栖霞山铅锌矿有望达到超大型规模。  相似文献   

8.
李付兵 《云南地质》2015,(2):215-218
龙洞铅锌矿位于滇东北铅、锌成矿区,矿体受断裂构造带控制,为碳酸盐岩中的中—低温热液脉状铅、锌矿床,矿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  相似文献   

9.
西藏那曲县格玛铅锌矿床位于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中东部,是该地区新发现的一个中型规模多金属矿床。矿体赋存于中侏罗统马里组变质粉砂岩、变质砂岩和绢云(黑云)长英角岩中,围岩蚀变强烈,硅化、角岩化与成矿关系密切,受燕山晚期岩浆岩及NEE向与NW向断裂控制。通过对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围岩蚀变及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分析了矿床的控矿要素、矿床成因及成矿物质来源,初步判断该铅锌矿属于接触交代-热液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10.
浦城银坑铅锌矿产于早元古代麻源(岩)群南山(岩)组、大金山(岩)组变质岩与花岗岩体的外接触带内,矿体明显受北东向断裂构造控制,呈脉状分布,北东向断裂为区内主要控矿构造,矿体总体沿北东向断裂两侧分布,而北东向断裂具有多期次活动特征,成矿物质来自早元古代含矿地层和燕山晚期岩浆热液,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硅化破碎带蚀变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1.
马元铅锌矿含矿构造带特征及矿床成因讨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陕西马元铅锌矿产于扬子板块北缘碑坝穹隆构造周缘灯影组上段。矿化受角砾状、裂隙状白云岩和放射状横向断裂组成的构造带控制。矿化强度与构造角砾岩发育程度和藻屑白云岩厚度成正相关。晚震旦世灯影期,通过基底断裂及裂隙通道产生的海水循环系统不断地萃取并吸收基底杂岩中的Pb、Zn等有用组份,运移到台坪相被藻类吸附,铅锌矿初步富集。灯影世末期,基底隆起产生灯影组容矿构造系统,同时形成构造热卤水活化、迁移吸附在藻屑白云岩中的铅锌等成份形成含矿热液,并在容矿构造带中充填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2.
在总结国外近年来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有关成矿金属来源的研究进 展的基础上,对白银矿田的矿石和斌矿流纹岩进行了铅同位素分析研究,发现白银矿田的成矿金属元素可能是岩浆流体和循环的热液流体混合的结果,岩浆流体主要提供Cu,Zn,Fe等金属元素的来源,循环的热液流体则从陆壳物质和大洋沉积物中淋滤出Pb.  相似文献   

13.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法研究金顶铅锌矿成矿时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矿物的裂变径迹年龄分析可有效地用于热液矿床成矿时代的研究。对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成矿年龄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文以架崖山矿段为代表,采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方法测定了金顶铅锌矿床的成矿年龄。结果表明:金顶铅锌矿床的成矿期在渐新世,其后遭受了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热扰动。  相似文献   

14.
云南保山核桃坪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保山核桃坪铅-锌矿为一中型铅-锌矿床。矿体赋存于上寒武统核桃坪组,主要受近SN向的层间断裂(F1)及次级断裂构造控制,岩石(性)控矿也十分明显,成矿作用与矽卡岩化密切相关。通过对该矿床地质特征的系统分析以及对矿床围岩蚀变、控矿因素的深入研究,认为该矿床主要矿化作用是深部高温成矿流体贯入并与围岩发生矽卡岩化蚀变,随后发生矿化作用。矿床应属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5.
在高压热水实验条件下,利用有机流体和无机流体对秦岭洛坝热水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中的硅化灰岩、千枚岩、硅质岩和生物碎屑灰岩进行了Pb-Zn元素的驱替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囤压和驱替压力条件下,流体对成矿元素的迁移能力存在明显差异,在围压由45 MPa→15 MPa→9.8 MPa的条件下,千枚岩在无机流体中Pb,Zn的淋滤率由0变为0.019%,4.1%和12.21%,0.15%;在有机流体中由0变为0.278%,4.524%和12.37%,0.19%;淋滤率表现为增涨的趋势;碳酸盐岩在无机流体中Pb,Zn的淋滤率由0.034%,0.02%变为0.53%,0.45%;在有机流体中由0.049%,0.03%变为0.53%和0.45%,Pb-Zn的淋滤率均有上升的趋势;围压和驱替压力的降低有利于流体对铅、锌成矿元素的迁移.有机流体较无机流体更易于活化迁移铅、锌成矿元素.4种岩石类型的淋滤率分别是:对Pb是硅化灰岩千枚岩硅质岩生物碎屑灰岩,而对Zn是硅化灰岩硅质岩生物碎屑灰岩千枚岩.硅质岩、硅化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与千枚岩在矿床的形成中可能分别起到了矿源层、储集层和盖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留书塘铅锌矿矿床特征及资源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阐述了留书塘铅锌矿主矿体的特征,并将留书塘主矿体与桃林铅锌矿上塘冲、银孔山矿体特征进行了详细对比,认为特征极为相似.在此基础上,用类比法对主矿体的深部远景进行了预测,认为远景巨大.同时,对矿区及其外围的资源评价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西成铅锌矿化集中区热水沉积成矿作用的岩矿证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光 《甘肃地质》2002,11(1):32-43
热水沉积成矿与正常沉积矿床在矿质来源和成矿机制上有很大的差异 ,反映在岩矿石结构构造上也有明显的差异性。虽然都有特征的沉积韵律条带、纹层构造 ,但由于热水沉积成矿矿质浓度大而形成了稠密而富集的组构 ,二者可区分。通过对西成铅锌矿化集中区两类热水沉积矿床的岩矿石组构进行论证 ,认为他们不但以上述特征区别于正常沉积矿床 ,而且各自也有差异 ,厂坝式矿床在组构上保留了原始沉积富而大的特点 ,虽有矿物粒度在变质作用中重结晶加粗的富集过程 ,但没有完全破坏原始的热水沉积构造。毕家山式矿床也具有原始沉积特点 ,但在改造过程中有热液叠加交代充填的现象 ,而原始沉积特点则又可区别于热液矿床 ,硅质岩的结构构造就是明显的证据。  相似文献   

18.
陕西凤太地区铅-锌、金成矿规律及找矿选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勘查实践,在系统分析凤太矿田已有地质资料及近年来铅锌、金成矿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凤太地区铅锌、金的成矿规律进行了剖析。认为同沉积期的热水活动是最主要的铅锌成矿作用,并形成了金的初始富集,后期构造岩浆活动是金成矿的主要地质作用。同时,依据综合研究和新的铅锌、金找矿信息,通过分析对比凤太地区已知矿床的成矿环境和控矿要素,指出了在凤太地区寻找铅锌、金矿床的找矿预测标志,提出了有关铅锌矿床进一步勘查找矿的5个有利找矿区域及3处隐伏矿的主要勘查靶区和有关金矿床勘查找矿的2个有利找矿区域及4处主要勘查靶区,这为在该矿集区进一步开展铅锌、金矿床的勘查找矿工作提供了依据与方向。  相似文献   

19.
陕西略阳柳树坪金锌矿床是"勉-略-宁"三角地带碳酸盐岩型矿床,通过野外调查与地质资料分析,对该矿床的地质特征、主要控矿地质因素、成矿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柳树坪矿区成矿与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多重因素有关,其中震旦系断头崖组、九道拐组碳酸盐岩富含金、铅、锌等金属矿产,是该矿床的主要矿源层;印支—燕山期形成的沿九道拐向斜南北翼发育的构造破碎带基本控制了区内矿体的空间展布;同时燕山期中酸性浅成小岩体对金、锌、铅等元素活化、富集作用较强,为重要的控矿因素。综合分析认为柳树坪矿床为沉积层控-构造热液改造型金锌矿床,具有较好的金、锌等多金属矿产资源潜力。   相似文献   

20.
塔里木西南缘MVT型铅锌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塔里木板块西南缘塔木、卡兰古、乌苏里克、卡拉牙斯卡克等铅锌矿区的矿物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类型单一,多为流相包裹体,成矿流体具有低温、中高盐度、高密度特征、是富含Ca^2 ,Mg^2 ,Na^ 离子及有机烃类物质和硫化氢气体的热卤水。矿化剂主要是Cl^-离子,可与北美典型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类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