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我区水稻种植面积达三百八十多万亩,每年中稻收割后,田块大都闲置,有六十余天的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得不到利用。留蓄再生稻能有效的利用秋季气候资源,挖掘生产潜力,是增加粮食总产量的新途径、新技术。这项工作起步不久,虽然势头很好,但究其经济效益仍未得到很好的发挥。为了使再生稻生产在我区尽快形成一种规范化的栽  相似文献   

2.
姜立鹏  李湘 《气象科技》2012,40(2):185-188
WMO信息系统(WIS)的一项重要功能是提供与数据存储位置无关的数据发现、访问和检索服务,而实现这一功能的最简便途径之一就是元数据同步。OAI-PMH协议因其简单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在元数据同步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简要介绍OAI-PMH协议的基础上,设计了WIS元数据同步功能。WIS元数据同步模块由元数据仓储、元数据提供服务和元数据收割服务组成。详细介绍了元数据仓储的组成,以及元数据提供服务和收割服务的处理流程。采用Java语言实现了WIS元数据同步功能,并进行了详细测试。其中,元数据提供服务分别通过了开源软件JOAI和OAI官方网站的测试;元数据收割服务可成功收割DLESE和德国气候中心提供的元数据。  相似文献   

3.
六月份麦收期间的连阴雨是一种灾害性天气。这种天气能使成熟耒收获的小麦发芽、变质、腐烂、给小麦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避免或减少损失,适时收割小麦,我们以当地流传的有关麦收期连阴雨的气象谚语:“清明(4月5日前后)湿了乌鸦毛,麦子水中捞”;“立夏(5月5日前后)东风摇,麦子坐水牢”:“四月初三初四(阴历)雨浇田,  相似文献   

4.
目前鹤壁市采用的麦收前在麦垄中人工套种玉米的种植方式,影响了小麦机械化收割和玉米机械化播种。根据鹤壁市的气候条件,夏玉米的播种期若定麦收后的6月10~15日,玉米优良品种生育期为90天左右,9月中旬就进入成熟收割期。因此,调整夏玉米播种期后,不仅夏玉米能适时腾茬,使冬小麦适时播种,而且当地温度条件也能满足夏玉米整个生育期的需求,同时也不影响小麦机械化收割和玉米机械化播种。  相似文献   

5.
目前鹤壁市采用的麦收前在麦垄中人工套种玉米的种植方式,影响了小麦机械化收割和玉米机械化播种.根据鹤壁市的气候条件,夏玉米的播种期若定麦收后的6月10~15日,玉米优良品种生育期为90天左右,9月中旬就进入成熟收割期.因此,调整夏玉米播种期后,不仅夏玉米能适时腾茬,使冬小麦适时播种,而且当地温度条件也能满足夏玉米整个生育期的需求,同时也不影响小麦机械化收割和玉米机械化播种.  相似文献   

6.
张道成  廖星臣 《气象》1990,16(6):1-1
一、引言 垫江地处四川盆地东部边缘,总面积为1515.47km~2,水田面积42万亩。为了改变该地多年来只种一季水稻、收割后绝大部分稻田空闲的状况,亦为了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和气候资源,进而达到增加粮食总产量的目的,有必要着重探讨气候因子与再生稻生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全国气象版图书发行站网组建会议纪要为了开拓气象版图书的发行渠道,提高气象图书的社会经济效益,更好的为气象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经中国气象局同意,气象出版社于3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气象版图书发行站网组建会议。26个省(...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家气象局召开的气象应用软件开发座谈会的精神,针对我省气象应用软件的开发尚处于自发、分散的状态,常用软件大量重复,专题软件零碎片断。为了适应计算机的迅速普及,提高气象应用软件使用的经济效益,必须加强对气象应用软件开发的管理。省局于八月七日至十一日在西安召开了我省气象应用软件开发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四个地(市)局、省直有关单位及省局有  相似文献   

9.
夏收、夏种(以下简称“双夏”)季节天气的好坏,对于早稻是否丰产影响极大。浙北地区从七月二十日开始收割早稻,特别是七月二十五日以后,早稻进入旺收,到立秋前,晚稻插种完毕。现以七月二十一日到八月十日作为“双夏”季节并以杭州和嘉兴为代表分析浙北地区的“双夏”天气气候特点及其前期500毫巴环流特征,以供“双夏”季节的气象预报与服务参考。  相似文献   

10.
3月2日早晨,浓雾笼罩整个钢城,最小能见度仅有5米左右,真有“伸手不见五指”之势,给鞍山地区的交通和电业系统带来很大困难。鞍山市气象台提前11个小时成功地预报出了这场大雾天气,并作了周密的服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难以计算的。  相似文献   

11.
董洪年 《气象》1984,10(6):30-31
随着四化建设的进程,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愈来愈引起大家的关注。1983年我省农业生产获得了空前特大丰收,气象服务工作也比过去有了显著改进。为了研究如何提高气象为四化建设服务的经济效益,我们统计了去年气象服务经济效益的一些具体数字,并对气象服务的方式进行了研究,同时还对进一步提高气象服务效益的潜力进行了探讨。以下是这项工作的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12.
何维勋  舒世强 《气象》1978,4(8):36-37
当前夏玉米生产上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到了必须收割的时候,籽粒还处在灌浆阶段,为了播种冬小麦,只好割青,造成产量和品质的严重降低。发生这种情况与气象条件有密切的关系。为了科学地安排农业生产,防止割青或尽量减轻割青造成的损失,生产上很需要了解当年气象条件对灌浆的影响,估计未来的灌浆情况和予报成熟日期。为此,我们在分期播种试验中,定株分几次测定籽粒干重,成熟时测平均粒重,结合气象资料,分析气象条件对灌浆的影响,研究气象条件与灌浆的数量关系,讨论在生产上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赵秀英 《气象》1993,19(12):43-43
为了在气象期刊中推行科技期刊国家标准,中国气象局于1993年10月5日起在成都气象学院举办了为期10天的气象期刊标准化培训班。中国气象局副局长马鹤年出席了开学典礼并作了重要讲话。成都气象学院院长缪锦海、四川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秘书  相似文献   

14.
春季霜冻对石河子垦区的棉花生产是一个制约因素,霜冻越晚,危害越重.1992年5月5日的一次霜冻,由于没有做好防御工作,使石河子沿乌伊公路一线的5个农牧团场棉花受冻面积达30万亩,其中耕毁重播面积达15.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所以,春季霜冻预报的正确及其防御措施的落实,将对石河子的棉花生产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 今年5月8日,根据自治区气象台的冷  相似文献   

15.
钟云成 《四川气象》2000,20(1):17-18
超长期天气过程的两步预报方法 ,是针对预报、服务、特别是中、长期天气过程预报和灾重天气过程预报而研制的。过去在预报、服务中往往遇到当地政府部门、用户通知、询问未来 5、6天 ,半个月及一年以上有无降雨、大雨、干旱等情况 ,以便决定开会、剪彩、植树、播种、施肥、收割、防灾等时间。我们接到这样的通知 ,询问后 ,感到非常头痛 ,急急忙忙查找资料 ,套用工具、到处联络会商来答复。由于县站资料少、查找粗糙 ,工具也不完全健全 ,会商情况也难以综合 ,所以 ,预报 ,服务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我们从 1 985年开始用两步法 ,边…  相似文献   

16.
1月20日至25日,是全疆性的一次持续低温降雪天气.巴里坤草原也遭到这次低温降雪天气的袭击.测站过程降温15.1℃,刮了5级西北风,降雪0.3mm.据说在测站西面的牧区雪量可观.这样强的天气,入冬以来还没有过.由于预报准确,服务及时,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1月17日原在莫斯科附近的低压,向东南移至乌拉尔山南部,在东移过程中,得到北方冷空气的补充,在乌拉尔山东侧至中亚  相似文献   

17.
两组辐射方案对中国短期天气过程影响的比较和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比较长短波辐射方案对中国短期天气过程模拟的影响, 并进一步完善中尺度模式MM5中的辐射过程的参数化方案, 将WRF中Goddard短波辐射参数化方案移植到模式MM5中.利用移植的方案和MM5模式原有的参数化方案, 设计了两组试验方案.通过对2002年第16号台风个例和2002年12月19~24日北方降雪的个例模拟, 结果表明: 选用不同的辐射参数化方案对两个个例模拟结果具有较明显的影响, 较详细的长短波辐射参数化方案组合模拟的各种辐射量和云更加细致合理地反映地形、台风、副高和槽脊的结构和位置; 台风降  相似文献   

18.
连县地处南岭南麓,届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县内各地海拔高度差异大,地形地貌比较复杂,因而具有“春暖迟、秋寒早’助山区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9.5℃,年活动积温7130.7℃,日均温稳定通过12℃初日80%保证率是3月29日。一般认为,连县早稻适宜播种期在春分前后。但是,近年来连州、东陂等乡镇早稻采用尼龙育秧,在3月上旬播种也获得成功,而且还有增产效果。为摸清尼龙育秧的热量补偿效果及其经济效益,我局于1992年3月11日~4月6日进行了早稻育秧热量补偿试验,本文是这次试验的报上口。l试验方法采用透明白色、厚度为5个C(0.005m…  相似文献   

19.
包澄澜  李真光  梁必骐 《气象》1978,4(7):12-14
为了深入探索暴雨演变规律,提高暴雨予报准确率,中央气象局委托广东省气象局组织华南前汛期暴雨成因及予报实验研究。为此,在桂北、粤中、闽西建立了三个重点实验区,于1977年5月10日—6月30日进行予演实验。这期间华南三省区都经历了5—10次以上的前汛期暴雨过程,对其中大部分过程取得  相似文献   

20.
卫星云导风资料应用于伴随同化系统的数值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2002年6月14日00时至15日00时发生在江南、华南一带的暴雨过程为例,利用MM5伴随模式同化系统,同化常规观测资料以及卫星云导风资料,研究MM5伴随模式对降水预报的改善以及云导风资料对于提高暴雨预报的作用。设计了4种数值试验方案,试验结果表明:MM5伴随同化系统对降水预报有较好的改善作用;GMS-5卫星云导风资料的加入增加了高空风场资料,将其同化到伴随同化系统中能有效改善模式初始场,提高了降水预报质量,特别对暴雨强降水的预报起到了较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