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以怀疑的眼光回顾了有关大气中CO_2增加引起的可能气候效应的争论。对一般认为的十种谬误或未经证实的论点进行了讨论,它们是: 1.模式比数据好; 2.政府认可即等于科学证实; 3.气候变化将表现出不连续性; 4.随气候变率气候变化的增加; 5.过去100年的变暖趋势清楚证明CO_2增加引起气候变暖正在来临; 6.破记录的高温表明CO_2增加引起升温,破记录的低温表明临近一个冰期; 7.CO_2的间接的气候效应比直接效应更重要; 8.即使许多模式建立者不能预测下一年度的气候,农民制定农业生产计划时仍使用气候变暖的预测; 9.由于树的生长期很长,森林尤其易受气候变暖的危害; 10.砍伐森林相当于使土地沙漠化。  相似文献   

2.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温室效应及其引起的气候变化,对于农业生产、能源结构、沿海建设和商业贸易等各个领域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波及到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已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观测表明,工业革命前大气中的CO_2浓度约为275ppmv,目前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了70ppmv,据预测,到2030年,大气中CO_2的浓度可达600ppmv,除CO_2外的其他温室气体,如氧化二氮、甲烷、氟里昂和臭氧,它们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更快,把它们的温室效应换算为相当  相似文献   

3.
1.引言假设太阳能的供给常年不变,全球气候变化就是由大气的重要成份(CO_2,水汽和臭氧)与大气的其它成份的比例的改变引起的.另外,自然界诸如火山等事件以及人类活动也会把尘埃和气溶胶(气雾)排入大气,这对气候也会产生重大影响.相对而言,排入大气的CO_2影响并非很大,而火山爆发所喷放的尘埃对气候产生的短时间影响则要严重得多.再则,矿物燃料和木材的燃烧对大气混浊度和雾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因此也就严重影响到了大气质量.大气混浊及雾的形成,使得地球反射率增高,大量太阳能量被反射回去,造成高层大气的平衡温度下降.一般说来,这类影响还不像“矿物燃料燃烧引起大气CO_2增加,从而由于温湿效应造成环境温度上升”这种大家所熟悉的论点为人们所了解.  相似文献   

4.
一、气候对CO_2浓度变化的敏感性模拟试验使用大气环流模式,可以得到有关各种气候要素对CO_2浓度增加的敏感性的最完整的信息。这种模式可查明气候变化的基本物理机制,和提供气候要素地理分布的有关资料。为了更有效地研究气候的敏感性和气候变化的基本物理机制,除了使用环流模式以  相似文献   

5.
李丽 《气象科技》1980,(1):41-41
美国海洋大气局发表了一篇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CO_2)增加将会带来什么后果的综合报告.这篇报告是为美国环境科学情报中心提供的.报告指出:1850年以来,大气中CO_2的含量增加了8-27%(以工业时代以前的CO_2含量的估算为准);1958年以来增长了5%.但上述CO_2的增加对  相似文献   

6.
大气中CO_2含量升高引起的气候变化是目前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地球变暖是不少科学家的共同看法.本文根据赵宗慈估算的CO_2含量增加1倍时对我国气候的可能影响,分析了这种变化对农业热量资源及农业生产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积温将增加无霜期延长,种植界线向北推移,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区域间差异较大,三北地区为增产趋势,华南为减产趋势.  相似文献   

7.
利用Mauna Loa和南极站点月均观测大气CO_2和δ~(13)C资料分析了大气CO_2浓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发现大气CO_2浓度年际变化与ENSO呈正相关而与火山喷发指数呈负相关。大规模火山喷发能够降低强ENSO对大气CO_2浓度的年际变化的影响,不仅与喷发强度有关,还与持续作用时间有关。ENSO与火山喷发共同影响大气CO_2浓度年际变化,而分析期间内的El Chichon和Pinatubo喷发后大气CO_2和δ~(13)C年际变化的差异则受ENSO和火山喷发的强度以及两者的相对起始时间的影响。δ~(13)C分析结合Keeling Plot计算表明,ENSO对大气CO_2浓度年际变化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生产量的变化,而火山喷发对其影响则通过因温度降低和海洋施肥效应所引起的海洋吸收增加。  相似文献   

8.
大气CO_2升高的一个重要的直接效应是促进植物生长。为了了解和预报自然物种及生态系统对CO_2增加的响应,需要有新的或修正的模式方法。由于在未来100年内,大气中CO_2将增加1倍,有效的模式将成为预报响应(如生产率的变化,植物群落组成的变化及分离的碳含量的变化)的重要手段。作为研究CO_2对植被直接影响的综合计划的一部分,对模拟植物和生态系统响应的要求进行了讨讨,主要的要求是(a)一种模式的复杂程度要与一般的生态知识相适应,主要是CO_2响应函数的处理;(b)建立预报植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对CO_2响应的模式;(c)评价由CO_2决定的模式参数的敏感性和不确定性,次要的要求是建立评价模式所需的资料条件的框架。  相似文献   

9.
大气中CO_2的容积含量一般为0.03%,即320PPm。从本世纪以来浓度已有了增加并在继续增加,增加速率还有增长的趋势,大气CO_2含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矿物燃料使用量增加(研究表明,大气中CO_2含量的增加大约相当于矿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CO_2的50%),人类活动的增加和更多的开发利用也增加了CO_2的释放。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人类活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的影响问题在近二十年来被许多气候学家所注意。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中最受注意的是 CO_2增长的效应。许多观测及分析研究已经证实,大气中  相似文献   

11.
1 引言世界气候变化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人类生存发展。对于一个地区来说,为使减灾对策正确可行,首先应弄清当地历史灾情以及当地气候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给第2次世界气候大会的报告指出,近千年来大气中CO_2浓度一直稳定在280±10PPM,17世纪工业化以后才上升,1958年达到315PPM,1990年达到353PPM,超过了近12万年最高值(300PPM)。预计未来几十年还要增加1倍以上。80年代估计,CO_2加倍会使平均气温升高1.5~4.5℃,最新估计要升高3.5~5.2℃。我们面临的是地质时代以来最剧烈的温度变化和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2.
朱乾根  侯定臣 《气象科学》1990,10(2):201-207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总趋势是地面气温逐渐变暖*[1],虽然40—60年代有一些小的波动。一般认为当代气侯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CO_2及其它温室气体的增加。而CO_2的增加,又主要是由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后煤、石油等矿物燃料的燃烧所造成的。然而也有不同的看法,Woodwell[2]详细讨论了生物圈变化的极重要的潜在作用,他认为到上世纪末采伐森林和扩大耕地已经成为大气中CO_2的第二种来源,它在数量上和迄今由于使用地下燃料所造成的CO_2源相当,因此应该重新评价现有CO_2的循环模式。图1是Robock[3]1985年给出的包括植被在内的气侯反馈图,植被通过与大气成份、反射率、蒸散等过程的反馈而与气候相互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研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和物理过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还必须研究人类活动对这些过程的干扰。本文将分四个问题对此进行简单介绍和评述。  相似文献   

13.
一、引言全球气候系统包括大气、海洋、陆地表层和冰雪圈,它们在长时间尺度内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在过去的几年里,北美、澳大利亚、中国、欧洲和南美都发生了干旱,世界性气候在变暖,洪水泛滥和某些地区的骤冷,都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些天气异常现象可能与气候系统的变化有关。尽管还缺乏充分的证据,对复杂的气候系统也缺乏很好的了解,但人们普遍认为气候变化与大气成份中CO_2、N_2O、CH_4、O_3和氟利昂含量的不断增加有关。为此,世界气象组织(WMO)和联合国环境计划署(UNEP)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总  相似文献   

14.
利用景德镇温室气体监测站CO_2观测数据,分析了景德镇地区2017年12月—2018年11月大气CO_2浓度变化特征,同时对其浓度进行了筛分,以剔除污染数据,使其更具区域代表性。研究表明:景德镇地区大气CO_2浓度昼降夜升,早上最高,傍晚最低;春季最高,秋季最低;春、夏季NNE、NE、ENE风向,秋季NE、ENE风向以及冬季W、WSW、SW、SSW、S风向上CO_2浓度较高。同时,春、夏和秋季大气CO_2浓度大致随风速的增加而不断降低,冬季风速对大气CO_2浓度无明显影响。筛分后数据显示景德镇地区年均大气CO_2浓度为422.1×10~(-6),浓度日均值年振幅73.96×10~(-6),夏半年CO_2浓度低于冬半年。  相似文献   

15.
近十年来,气候异常现象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也成为许多国家和世界气象组织80年代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除了海—气相互作用引起的气候异常之外,许多科学家还注意到一个更危险和潜在的因素,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_2)和甲烷(CH_4)含量的迅速增长将导致对流层大气的增暖。 CO_2的问题及其对社会的影响的重要性正受到美国等许多国家和国际科学组织的重视。下面介绍领导国际气候研究计划的组织——联合科学委员会成员之一,气象学家P.J.韦伯斯特教授及有关近几年来人们研究CO_2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即所谓CO_2——气候问题)的  相似文献   

16.
地球大气中CO_2浓度的增加已引起了人们对CO_2对植物的影响,尤其是对世界粮食供应的未来展望的兴趣。水稻是一种主要的粮食作物,人们对CO_2浓度在水稻生理生长期和整个生育期方面的影响了解相对较少,而这是一个水稻品种对一特定地区环境适应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一个当代改良水稻品种(Oryza sativa,品种 IR-30)在两个对照的光周期下对不同CO_2浓度的响应。在整个生育期中,水稻植株生长在置于室外、采用自然光照并由计算机控制环境条件的人工气候室中。室内的CO_2浓度分别为160、250(低于环境浓度)、330(环境浓度)、500、660和900(高于环境浓度)μmol CO_2/mol 空气。在1987年,整个试验进行了两次。第一次即早稻试验在营养生长阶段内延长了光周期,而第二次即晚稻(LPR)试验只利用自然出现的光周期。在两个试验中,营养生长期的主茎叶片发育速率均比生殖生长期的主茎叶片发育速率快,同时在营养生长阶段,出叶速度随CO_2处理而加快。在晚稻试验中,与等于环境CO_2浓度和低于环境CO_2浓度的处理相比,高于环境CO_2浓度处理下的水稻幼穗分化和孕穗期出现较早,且整个生育期缩短。这种随CO_2浓度上升而产生的植物发育加速现象与CO_2引起的营养生长阶段内主茎叶片的减少有关。相对于晚稻试验,在早稻试验中水稻植株发育对CO_2的响应的减弱是由人为延长光周期迫使生殖生长发育阶段推迟引起的,在高于环境浓度处理中更是如此。鉴于全球大气中CO_2浓度的持续增大,CO_2导致的发育加速和全生育期缩短可能会成为一个参与挑选水稻品种和安排特定地区农事活动的水稻学家和育种学家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大气本底及其监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勤模 《贵州气象》1994,18(4):25-30
1问题的提出当今气候变化问题,已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门话题。一谈起气候变暖或环境恶化,人们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由于工业排放、人口增加、滥伐森林、植被锐减而引起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由于电冰箱的使用而导致的大气中氟里昂含量的增高;南极臭氧洞的加深以及平流层臭氧含量的减少等等,这实际上就把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同大气中微量气体成分浓度问题联系在一起了。因此,要研究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进而对气候变化进行预测,首先就要知道大气的基本状况,尤其是那些被称为温室气体的大气微量气体成分如二氧化碳、一氧化…  相似文献   

18.
1 引言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CO_2急剧增加。根据1990年的监测,其浓度已达353ppm(parts per million的缩写,意即百万分之几)。比工业革命时期(公元1750~1800年)增加近25%,高于16万年以来的任何一年。目前每年仍增加1.8ppm(相当于0.5%)。 2 气候构想 气候构想是在大气环流模式(GCM)2×CO_2气候模拟结果和使古气候复原的基础上做  相似文献   

19.
前言当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从大气中吸取CO_2。它们对CO_2的利用率可作为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指标。如果植物周围的大气处于静止状态,那么CO_2的流动只是由分子扩散而引起。然而,CO_2通常总是由边界层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以来,由于人类活动造成大气中CO_2和其他具有温室效应气体的增加,已使全球气候出现了明显的变暖趋势,对全球各地的气候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利用沈阳、营口等地近80多年的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本世纪以来我省气温、降水的变化情况,并与全球气候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