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文中 《测绘学报》1997,26(2):160-167
本文提出了描述地理信息系统中几何特征位置不确定性的一个通用模型,从1维到N维,在每1维中,GIS中的特征被划分为点,线段及线性特征。由于GIS中数据含有误差。这些特征在GIS中位置未必与其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位置一致,而其真实位置只是在围绕着GIS中量测位置的某一个区域内,本文提出的模型给出了这些区域的统计描述。  相似文献   

2.
在建立涉及土地测量的地理信息系统时,测量点误差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坐标的可靠性,在诸多的因素中,取决于取得坐标的时期和测量它们的技术。在很多的应用中,边界线比点的位置更让用户关注。而且,用户只知端点可靠性与被确定的线段有联系,而没有定量地测量不确定,是连线的可靠性。本文建立这样一个模型,并说明如何将之修改为判定公式和特殊情况下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分别利用直线、圆曲线与多项式曲线的拟合空间曲线实体,估计出拟合曲线与真实曲线之间的模型误差,建立包含模型误差与法线方向位置误差的曲线综合误差带模型。并通过算例证明了含有模型误差的综合误差带模型能更好地反应圆曲线的位置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直线特征的对尺度变化和旋转变化不敏感的遥感影像和GIS数据自动整体配准方法。该方法利用在变换模型转换后GIS数据中参考线段上的端点和影像上对应特征线段的距离为零建立相似性测度,以共线条件方程作为变换模型,通过改进的霍夫变换进行优化求解,同时得到变换模型参数即外方位元素和匹配结果,实现了遥感影像和GIS数据的自动配准及遥感影像的外部定向。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配准精度。  相似文献   

5.
付仲良  周凡  俞志强 《测绘学报》2014,43(8):827-834
为了解决摄影测量、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缺乏明显特征点给后方交会带来的难题,基于广义点摄影测量理论,提出了利用水平线、垂直线、线段与水平圆的综合多种特征的后方交会法,论述了该方法的数学模型及适用范围。模拟数据与真实数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能够极大地减少传统后方交会法对特征点的依赖,多余观测量的引入也能够在一定程度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在总结现阶段共线平动点附近周期和拟周期轨道寻找方法的基础上,在JPL星历提供的真实力模型下利用目标轨道法(Target Shooting Method)实现了Halo轨道的寻找。即利用Lagrange乘数法作为迭代工具,利用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下的分析解结果作为迭代初始值,迭代出真实力模型下的拟Halo轨道。重点构建了真实力模型下的虚拟平动点准惯性坐标系,极大地简化了轨道坐标从CRTBP模型向真实力模型的转换,加快了迭代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7.
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几何与纹理约束的线段优化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影像线段断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几何与纹理约束的线段优化算法。首先,将线段视为地物轮廓表达的一种方式,由此从同一地物边缘角度出发,提出线段断裂的几何与纹理规律;其次,提出线段优化算法,以提取线段结果为处理基元,依据线段长度确定初始优化线段,设定跟踪矩形,建立针对断裂线段的几何纹理约束模型,构建动态优化模型,并给出完整的线段优化流程。最后,通过多幅不同实际场景、不同类型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本文算法不仅能够解决由地物遮挡、边缘模糊及边缘锯齿化造成的线段断裂问题,并且在优化线段长度以及抑制线段过提取问题方面,均表现出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总结现阶段共线平动点附近周期和拟周期轨道寻找方法的基础上,在JPL星历提供的真实力模型下利用目标轨道法(Target Shooting Method)实现了Halo轨道的寻找.即利用Lagrange乘数法作为迭代工具,利用圆型限制性三体问题下的分析解结果作为迭代初始值,迭代出真实力模型下的拟Halo轨道.重点构建了真实力模型下的虚拟平动点准惯性坐标系,极大地简化了轨道坐标从CRTBP模型向真实力模型的转换,加快了迭代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9.
视频数据的地理信息提取最大问题在于动态视频图像精度的精准捕捉以及实时存储处理,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以运动向量为基底的影像式背景模型建立架构,提供外型准确完整的移动物体图像捕捉数据,同时结合动态视频捕捉的图像,采用霍夫变换、直线拟合与线段分割等步骤提取目标物的边界线段,从而获得目标物的地理信息,通过验证视频图像地理信息提取结果,可以发现本文视频动态图像地理信息数据提取技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基于地面激光雷达的单树枝干几何建模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提高重建树木几何模型精度的方法。首先,根据水平集的骨架提取方法提取目标树点云数据完整的骨架点;其次,采用最小生成树的方法对提取的骨架点构建拓扑关系;第三,根据最小二乘圆拟合法和管道模型(Pipe Theory)计算骨架点对应枝干的半径;最后,应用广义圆柱体实现单树枝干几何建模。重建得到的树木枝干几何模型在树高和胸径(DBH)参数上与真实值或实测值误差均在5%以下,且枝干最大拟合误差均小于40 mm。结果表明:本文的树木枝干几何建模方法可靠性强,且重建的树木枝干几何模型精度高,可用于森林资源管理、精准农林业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正形投影(也可称为等角投影)所满足的条件是在投影区域内某一点上长度比(微分线段投影后长度与实地原长之比)不以方向而转移,也就是向任何方向的长度比,在一定点上为一常数,两微分线段之间的夹角投影后保持不变。因此,一个微分圆的投影仍为一圆,或者一块微小面积在投影后保持其形状的相似。至于不同位置的微分圆,在正形投影中,虽然其形状仍为一圆,但其大小是不同的,这是由于在不同位置各点上长度比不同的缘故。例如,在正形圆锥投影或墨卡托投影中微分圆大小因纬度而变(如图1)。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线段断裂问题,基于不同方法线段提取结果优势互补的思想,提出一种简单的线段融合方法。首先,从边缘提取、边缘跟踪入手,对不同方法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此验证融合不同方法线段提取结果的必要性;其次,选取边缘提取、边缘跟踪差异性较大的两种线段提取方法作为融合基元,并对戴激光等提出的线段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然后,通过相位分组、端点约束、拓扑约束,构建不同方法线段的匹配模型;最后,依据线段长度优先的原则,建立线段融合决策模型。通过多幅不同类型、不同大小、不同覆盖区域的高分辨率光学卫星影像试验结果对比分析,本文方法相对于其他方法,具有线段结果完整度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真实图像和计算机生成图像的鉴别是数字图像盲取证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种真实图像和计算机生成图像的鉴别方法。借用模式识别中的二分类概念,采用图像质量评价量来建立模型,以捕获真实图像和计算机生成图像的统计差异,选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方便、实用性强、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从直线段到曲线段(缓和曲线和圆曲线)利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法测设线路横断面的原理,介绍了利用全站仪测设线路横断面的方法及步骤,实现了线路横断面测设的快速进行,为一体化作业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真实图像和计算机生成图像的鉴别是数字图像盲取证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提出了一种真实图像和计算机生成图像的鉴别方法.借用模式识别中的二分类概念,采用图像质量评价量来建立模型,以捕获真实图像和计算机生成图像的统计差异,选用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方便、实用性强、可靠性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单调链的Red/Blue扫描线求交算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基于单调链的Red/Blue平面扫描线算法。该算法针对GIS中线段之间具有连接关系的特性,将平面连接线段集分解为一组单调链,通过对单调链的粗扫描过滤和对线段的精扫描求交,减少了扫描过程中的冗余计算,提高了线段集求交点的效率。实验证明,该算法对于处理具有连接关系的线段集的求交点问题具有很高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GIS中面元的误差熵模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整个线元边缘分布的平均信息熵确定了“ε-带”的宽度,提出了线元的平均误差熵带模型,进一步扩展到面元的误差熵环模型。误差熵环的带宽取构成边界线的各线段误差熵的加权平均值。最后通过算例比较了面元的误差熵环和误差环模型,绘出了它们的可视化图形,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GIS位置不确定性模型的进一步探讨   总被引:27,自引:6,他引:21  
刘大杰  华慧 《测绘学报》1998,27(1):45-49
本文在文献「1」「2」的基础上,对线段的位置不确定性模型做了适当改进。  相似文献   

19.
首先分析了n条线段相交算法的不足,然后系统地阐述利用扫视法缩小求交线段的范围,利用点位判别法高效判断两线段是否相交的理论,从而提出了一套较为优化的n条线段求交算法。本文对其算法给出详细的分析和讨论,最后指出此算法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20.
给出了海洋测深网平差模型在观测值等精度独立条件下的可靠性计算公式,理论分析指出,当检查线数小于3时,模型可靠性不好。对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检查线数小于3的改化模型。并分析了1:1万比例尺3种水深图幅网结构的可靠性,指出检查线与测深线长度比为10%~15%对确定测深网的可靠性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