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汤冰 《湖南地质》2010,(5):38-39
4月10日,对于地处湖南西北角的花垣县来说无疑是一个惨痛的日子,当地的峰云矿业公司锰渣库发生溃坝事故,倾泻而下的锰渣将在大坝下生产车间中的六名工人一没而尽,最终六人全部遇难,其中年龄最大的56岁。而根据事后了解,这是一起在闭库过程中所发生的惨剧,却并非花垣所发生的第一起同类型事故,矿企生产安全问题再度引发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关兆德 《地质与资源》2015,24(3):264-270
近年来,因矿山开采技术条件不清而盲目开采,导致淹井矿难、地质灾害和环境污染事故频频发生,万硐山矿段也不例外.通过资料收集、水工环测绘、工程编录、动态观测、样品测试等手段,查明了万硐山矿段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了依据,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建议所有矿山企业充分认识到加强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勘查评价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同步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地震活动与矿井顶板事故影响关系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地震活动与顶板事故进行时空序列统计分析,得出两点新认识:(1)顶板事故与宏观地震序列有较强的频率对应,似乎是"遥相呼应";(2)相当多的顶板事故伴随有周边小震发生。推测部分原因是这些矿井位于地震带附近,部分原因是采矿卸压引发矿震,一些地震可能是宏观地震序列中的一部分。如果能够掌握,并加以利用,对于安全生产具有一定意义:对既定煤田,查找周边对矿区地应力影响强烈的地震带或断裂带,这些矿井顶板事故有可能成为周边地震带或断裂带的"应力窗",而地震带或断裂带的活动又成为煤矿地质灾害的"晴雨表"。在煤田大区,可以把顶板事故群发当作构造应力扰动的一种反映,作为大区构造应力扰动传入矿区,再与开采卸压作用叠加,引起地质灾害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各领域安全生产事故曝光度增大,设计单位被追责处理的案例越来越多,给广大设计单位和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本文通过对陕西安康京昆高速"8.10"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设计单位责任分析,对加强公路工程设计质量安全进行总结思考,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推动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事故概况2017年8月10日,陕西安康境内京昆高速公路秦岭1号隧道发生一起大客车碰撞隧  相似文献   

5.
矿体赋存于湖积区之下,地表水体较多,大理岩岩溶发育且直通地表,形成"水文地质天窗",矿坑充水条件较好。受矿山开采活动的影响,地面塌陷强烈,井下突透水事故时有发生,给矿山生产带来严重安全威胁。通过历年水文地质工作,对矿山水文地质条件及矿坑充水条件的认识不断提高;结合历年来矿山开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综合防治水措施并组织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对保证矿山安全,防止突水淹井事故的发生,确保矿山持续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孙志卿  张贤良 《河南地质》1998,16(4):286-291
因过量开采地下水而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降落漏斗形成并扩大,同时引发地面沉降,造成地质灾害发生。防治措施有:开发新的水源地,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引表回灌等。  相似文献   

7.
海底矿体开挖下的断裂带突水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井水害是因井巷和采掘工作面与含水层、地表水体或含水的裂隙带、溶洞、构造破碎带等接近或沟通而突然发生的出水事故,由于其突发性和出水量巨大的特点,常常影响矿山生产甚至造成淹井等严重后果。断裂带作为岩体内的低强度带,受矿体开挖影响常常产生断层活化现象,而有可能成为矿坑突水的通道。本文根据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海底采矿的地质条件,结合实际工况,采取数值模拟方法,对矿床开采引起断裂带活化的状况以及上覆海底粘土隔水层的沉陷变形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表明:断裂带与上盘围岩接触带是受到开采扰动强烈的地带,断裂带和上覆海底粘土隔水层的阻水效应随着采场的逐渐上移而弱化,当开采至-135m水平时,海底矿山的生产安全将受到海水溃入的威胁。  相似文献   

8.
潘希军 《探矿工程》2020,47(10):72-76
广州市良业大厦基坑支护工程存在较厚的淤泥质粉细砂层,预应力锚索锚点位置处于粉细砂层中时,锚索施工易发生涌水涌砂现象而引发基坑事故。施工过程中通过采取跟管钻进干钻成孔、墙后孔口设置止浆袋及墙后注浆的处理措施,减少了锚索施工过程中涌水涌砂现象的发生,避免了因涌水涌砂水土流失造成基坑外地面下沉而引发的基坑事故。  相似文献   

9.
盐岩地下储备库引发地表沉陷事故的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盐岩储备库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由于腔体不断收缩而导致上覆岩层发生变形,从而引起储库上部地表发生碟状沉降变形,甚至造成地表塌陷事故是盐岩地下储备库的重要事故类型之一。针对盐岩地下储备库引发的地表沉陷事故进行分析,找出了该类事故的发生机制并建立相应的故障树模型,计算得到地表沉陷事故的14种发生模式和10个基本致因事件,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并从风险分析的角度对盐岩储备库引发的地表沉降事故的后果严重性进行预测分析研究,并以湖北云应盐矿为例,假设该地区在储气库的建设或运营过程中发生地表沉降事故,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类事故后果的严重性进行风险预测,得出后果为可忽略、需考虑、严重、非常严重、灾难性的概率分别为0.24、0.28、0.29、0.15、0.04。为有效预防盐岩储备库运营引发地表沉陷事故以及在事故发生前进行损失严重性预测提供了依据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因工程施工导致地面下沉引发的工程事故日益增多。政府加大了安全生产监督力度,对建筑工程实施沉降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三种常用的城市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精度设计方法及三种精度设计方案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封孔是钻探工程的一项质量指标,封孔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矿山开采时的安全。以往曾发生过因钻孔未封好,而给矿山开采造成了很大危害的严重教训,所以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封孔工作。  相似文献   

12.
5月28日至6月20日,贵港俨然成了 "水城":广西降雨量超过1000毫米的乡镇有3个,均出现在贵港市平南县;降雨量超过750毫米的乡镇有9个,7个在贵港.然而,在连续不断的暴雨侵袭频频引发地质灾害中,贵港市没有发生一起因山体滑坡、房屋倒塌而引起的伤亡事件.  相似文献   

13.
短短4天,完成涉及48户群众、359万元补偿款项兑付工作,没有出现一例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款截留现象,未发生一起因补偿金发放引发的上访事件,这完全得益于陕县国土资源局为每户发放的《征地附着物补偿明白卡》。  相似文献   

14.
煤层顶板的稳定性不仅是影响矿井开采技术条件中的一项主要内容,而且也是进行矿井设计与选择合理支护方法的基础。众所周知,由于顶板条件造成的冒顶事故是生产矿井中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事故。据国内外有关事故的统计资料表明,因冒顶造成的井下伤亡事故常占各类事故之首。为了分析和预测煤层顶板的稳定性,重塑顶板形成时的沉积环境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在影响煤层顶板稳定性的诸因素中,顶板岩石的性质常起着主导作  相似文献   

15.
广西佛子矿业有限公司隶属广西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桂东南有色金属工业领域最大的铅锌矿生产基地,集勘探、开采、选矿、冶炼为一体。佛子矿业公司十分注重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坚持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取得显著成效。建矿46年来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2011年,该公司的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达到了三级水平,荣获2011年度梧州市安全  相似文献   

16.
野外施工钻机分布比较分散,遍布全国各地,钻机周围的环境比较复杂。在施工过程中,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督,造成了在钻井生产过程中经常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为安全生产留下了隐患。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是一个集日常生产管理、安全防范、事故防范以及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为一体的综合性动态视频监控系统平台,它是将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视频压缩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现代科技融为一体的视频信息采集系统。在实际应用时,局生产处设立生产安全总调度指挥中心平台,各队生产处建立生产安全调度指挥中心分支平台,各队各台钻机建立信息采集前端。该系统的应用,逐步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有效的遏制了违规操作、违规上岗现象;钻探辅助时间大幅度降低,钻进综合效率也大幅度提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能源资源,煤炭开采引发诸多的生态环境问题,此外煤矿关闭后还存在矿井水酸化污染河流和地下水水环境等问题。在分析研究煤矿开采技术历史的基础上,针对煤矿生产和后生产周期存在的环境问题,基于煤炭生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提出适用于煤矿全生命周期的矿区周边供水、生态采煤用水两种模式,其中生态采煤用水模式分为矿井水灌溉系统、矿井水生物工厂两种亚模式。进一步将矿井水灌溉系统、矿井水生物工厂划分为煤矿矿井水联合浇灌、煤矿矿井水生态灌溉、煤矿矿井水无土农业栽培和煤矿矿井水生物能源4个系统,并对各个系统的特征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不仅解决了煤炭开采过程中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解决了因煤矿关闭(后生产周期)而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朱辉 《湖南地质》2009,(9):60-61
湖南省是一个矿产资源丰富的省份,各种矿产资源的开采活动十分活跃,历年来关于矿产资源开采引发的土地或地质环境破坏问题的信访问题一直是国土资源信访的热点问题。下面结合一起这方面的信访事项浅谈开采矿产资源引发土地或地质环境破坏的治理和补偿问题。  相似文献   

19.
师本强  侯忠杰 《岩土力学》2011,32(10):3053-3057
据资料统计,国内煤矿的突水淹井事故80%以上是由断层引起的,大多数是原始地质条件下的非导水断层在采动影响下活化发生突水。出于安全生产和保水采煤的需要,对采场覆岩中断层因工作面的推进而活化突水进行力学分析,研究防止断层活化突水和保水采煤的开采方法。由摩尔-库仑破坏准则得出断层的活化准则,推导出断层活化的临界倾角、断层活化时的临界开采深度和间隔式开采断层活化时工作面临界推进距离。结果表明,断层的破坏形式与断层倾角有很大关系,随着断层倾角的增大,断层的破坏形式依次表现为,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断层和覆岩一同破坏、剪切破坏和拉破坏。断层倾角越大,越容易活化。以大柳塔煤矿保水采煤为例,应用研究成果计算了间隔式开采工作面的临界推进距离,并且以相似模拟试验验证了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地下水》2016,(4)
以顾桥矿南二采区11-2煤层开采为例,通过分析其顶板砂岩赋存条件,利用FLAC3D软件中应力—渗流耦合模拟分析研究顶板砂岩裂隙水渗流场规律,从而判断该煤层开采对上覆煤层开采的影响,以及顶板突水的可能性。模拟结果表明:煤层开采过程中,如果在工作面开采初始阶段没有发生顶板突水,那么在之后的开采过程中,在开切眼一侧发生顶板突水的可能性很小,而在迎头位置危险性较大;且开采11-2煤层对上覆煤层的安全开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