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俞加康大师主要业绩:1、上海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车站建筑总体负责人):2、上海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总体设计总负责人),3、明珠线一期工程(设计总监):4、莘闵轻轨线工程(总体设计总负责人):5、明珠线二期工程(城市环线东半环)(总体设计总负责人):6、共和新路高架工程(含地铁1号线北延伸)(总体设计技术总负责人)  相似文献   

2.
成都地铁2号线地下水壅高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拟建的成都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为例,采用三维地下水流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地下水位壅高的情况,模拟内容包括单独考虑2号线和同时考虑1、2号线两种情况。通过分析研究认为成都地铁2号线工程地下水的壅高值在0.035~0.298m之间,将会对一些中、低层建筑物的安全和防水性能相对较差的地下室或地下停车场的正常使用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勘察设计》2011,(2):91-91
2009年6月3日,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1号线和2号线)获国务院批准。地铁2号线已进入“工可”勘察和抗震评估阶段,目前正推进“工可”报批。地铁2号线初步计划2012年开建,如果各项前期报批手续进展顺利,可能还会提前至明年底前动工,力争2016年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4.
《探矿工程》2006,33(6):29-29
广州市2006年计划投入254亿元资金,推动包括轨道交通、电网、居民用天然气、生活污水处理等多项城建工程的建设。2006年广州共有8条轨道交通线同时开工建设,年内实现地铁三号线36.1km全线开通,四号线“新造-冲尾”段建成开通,还将同步建设地铁五号线、六号线、广佛轨道交通、广深客运专线等。2006年将在电气基础设施方面投入30.4亿元,包括在新城区完善电力主网,在旧城区进行电网扩容。同时,将铺设一些高压管线和中压管网。此外,还将投入资金,改造改善城市道路交通和生活污水处理等。  相似文献   

5.
《探矿工程》2008,35(3):27
地铁7号线将于2008年内开始动工修建。地铁7号线起点设在北京西站,规划线路长27.3km,设17座车站,在北京西站与9号线换乘,规划线路从北京西站出发,向东途经两广大街、牛街、菜市口、虎坊桥、珠市口、磁器口、幸福大街、广渠门、双井、四方新区等区域,终点位于原焦化厂厂区附近。从7号线线路图中可以看到,整条线路几乎沿两广大街而行,且主要服务于南城,据悉该线路将是为1号线减负运行的又一东西轨道交通大通道。  相似文献   

6.
深圳地铁5号线穿越深圳北东向断裂束的主要断裂之一九尾岭断裂,在主断裂下盘发育多条次生断裂和共轭断裂。断裂自身稳定性、断裂带及影响范围带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征对地铁线路的选择和影响是关键因素。通过断裂自身稳定性、地应力、区域构造活动性、断裂带工程水文特性方面综合分析了其对深圳地铁5号线的影响。得出断裂自身稳定性较好,但其影响范围内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渗透系数大,地铁施工易导致掉块、坍塌、涌水等问题,应高度重视。对类似工程的勘察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岩土力学》2008,29(10)
目前成都地铁公司召开了地铁2号线首个盾构标段工程的第一次工地例会,首个盾构区间工程土建工程开工在即。“作为地铁2号线首个全面开工的盾构标段工程,天府广场站-东门大桥站盾构区间在施工中要穿越红星路下穿隧道,从东门大桥处过锦江,通过成都商业繁华的春熙路,因此施工难度相对较大,要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做好管理和施工,必须在开工前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8.
黄强兵  彭建兵  邓亚虹  范文 《岩土力学》2010,31(9):2882-2888
基于西安地裂缝成因、基本特征和未来活动趋势分析,通过几何缩比为1:5的地裂缝活动模型试验和地裂缝活动对盾构隧道影响的数值模拟计算,研究了西安地铁2号线隧道正交穿越地裂缝带的设防参数。通过分析地裂缝年平均活动速率和历史最大活动量,确定了与地铁2号线相交的各条地裂缝的最大垂直位移量的预测值和设计建议值。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正交条件下地铁隧道在地裂缝活动地段的设防宽度为60 m,即上盘为35 m,下盘为25 m;沿隧道纵向地裂缝两侧地层变形规律呈现台阶状突变变形,隧道纵向设计可将上盘视为整体下降来考虑;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必须分段设缝以适应地裂缝的变形,其分段长度在地裂缝主影响区按10 m进行设防,在一般影响区可按10~15 m进行分段设防。研究结果可为地铁隧道穿越地裂缝带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南京地铁二号线茶亭站基坑施工的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德荣  李文培  周斌 《岩土工程技术》2010,24(2):101-104,F0003
地下工程施工受到地质条件及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风险比地面工程要复杂的多。为避免施工事故发生,对施工进行风险管理是非常必要的。结合南京地铁2号线茶亭站基坑工程,基坑工程建设施工风险进行了识别。运用风险评估矩阵法对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确定了各种风险因素的级别。结合工程实践经验、专家分析以及相关理论,针对地铁车站基坑工程施工风险提出了相应的预控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的腐蚀性严重影响地铁的安全运营,正确评价地下水的腐蚀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以深圳地铁11号线为例,对全线30个工点627个地下水水质分析样本进行统计,得到整条线路地下水腐蚀强弱分布状态。结合线路通过区的填海和海水侵入背景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具有典型的海水侵入背景下的地下水侵蚀性与海水侵入(包括填海区)范围密切相关,地铁地下结构宜按干湿交替环境进行钢筋腐蚀等级判别。该研究为滨海城市海水入侵区地铁线路地下水腐蚀性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9月22日,同方数字城市城市交通部中标天津地铁2、3号线综合监控系统工程,中标金额1.8亿元人民币。该工程包括天津地铁2、3号线44个车站、1个控制中心、2个车辆段、2个停车场的综合监控系统,涉及线路全长约52公里。天津地铁2、3号线是天津市委为大力发展天津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天津市经济发展,解决天津市民出行难等问题的重点工程。  相似文献   

12.
郭峰  吴会杰 《探矿工程》2012,39(8):79-81
以北京地铁14号线将台路站饱和粉细砂~中粗砂层暗挖通道为例,阐述了水平导向高压喷射注浆工法在饱和粉细砂层地铁修建中的应用。实践证明,该方法既能规避不安全环境,又能有效起到止水效果,为同类项目施工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线地铁站换乘路线更短、更顺畅,连通商场、写字楼、酒店本刊讯近日,笔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北京新建的地铁线路正试点轨道交通一体化设计和建设,包括去年底开通的地铁6号线、10号线等线路的多处站点。北京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称,因为北京以前的地铁、公交和房屋建设体系是相对独立的,2006年之前是偏重建筑,2006年至2008年偏重交通。为了让市民能够更加便利地出行,现在开始整合建筑和交通,将轨道交通一体  相似文献   

14.
《岩土钻凿工程》2014,(4):30-30
“福州-风坂220千伏线路开断进公园变工程”顶管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并进入关键性施工阶段,有望在春节前完工。建成后将为地铁1号线提供运营用电,并为五四、华林片区提供充足、可靠的电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潘昭晖 《湖南地质》2010,(10):52-53
9月下旬,经营建材生意多年的张先生,在红星商圈附近寻找街铺,“我想找个可以做旗舰店的好铺面。五一商圈近年修建地铁,这对南城商业中心的红星商圈,是巨大商机。相信5年后,城市的新商业中心在南城省府一带。”  相似文献   

16.
刘树佳  张孟喜  吴惠明  李林 《岩土力学》2013,34(Z1):399-405
针对上海地铁11号线上、下穿越既有地铁4号线的多线叠交复杂工况,构建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研究在不同净距、不同土仓压力、不同注浆量下新建隧道盾构穿越对既有隧道管片变形的影响。根据模拟结果和实测数据,结合因素正交分析,提出多线叠交隧道施工影响系数的概念。研究结果表明,在新建隧道穿越既有隧道的过程中,新旧隧道之间的净距在影响系数中所占权重最大,土仓压力次之,注浆量权重较小。研究成果可为多线叠交盾构隧道施工微扰动控制技术以及隧道变形计算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王芳  贺少辉  刘军  曹瑞琅 《岩土力学》2012,33(Z2):289-296
在盾构隧道基础上结合浅埋暗挖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地铁车站和盾构隧道施工之间的矛盾。北京地铁14号线试验段采用外径为10 m的土压平衡盾构修建,试验段上的车站结合PBA法(洞桩法)扩挖而成。综合运用预测地表沉降的经验公式、相关统计资料和规范,以及数值模拟方法,对大断面盾构隧道结合洞桩法修建地铁车站的施工过程进行地表沉降分析。结合北京地铁车站地表沉降控制基准值和现有地铁车站地表沉降统计数据,提出较为合理的地表沉降控制标准,并按照三级控制的管理方法,分级分步进行地表沉降控制,研究结果对指导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的关键工程西四环暗涵即将完工。2007年9月19日记者从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心获悉。南水北调北京段年底完工。2008年4月试通水的计划能按时完成。据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副主任讲,位于五棵松地铁站下方的暗涵顶部,距离地铁底板仅3.67m。所以工人施工时非常谨慎。据了解,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的总干渠起点位于房山区北拒马河。终点为颐和园内的团城湖,全长80.4km。  相似文献   

19.
俞加康大师事迹   俞加康大师主要业绩:   1、上海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四站建筑总体负责人);   2、上海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总体设计总负责人);……  相似文献   

20.
成都地铁卵石层中盾构施工开挖面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规划和修建地铁,在此期间,部分城市在地铁建设中遇到了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的砂卵石土层,特别是正在建设中的成都地铁1、2号线,区间隧道几乎全部从卵石土层中穿越,根据设计,成都地铁1、2号线部分区间隧道采用加泥式土压平衡盾构法施工。利用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时,开挖面支护土压力控制是保证掘进顺利进行的关键,目前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砂土和黏性土,关于卵石土盾构隧道开挖面变形与破坏的研究很少。基于此,根据卵石土具有强烈离散特性的特点,利用颗粒离散元数值方法,对卵石土层土压平衡式盾构施工中开挖面支护应力不足引起开挖面的变形及破坏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隧道开挖面变形及破坏问题。研究结果显示:(1)开挖面极限支护应力远小于土体原位静止土压力;(2)开挖面失稳后,开挖面前部的滑动块为一曲面体。这为卵石土地层中盾构开挖面控制压力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