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共建倡议和国际产能合作对全球基础地质矿产信息的重大急迫需求,实施"‘一带一路’基础地质调查与信息服务计划"。该计划建立并依托国际合作平台,与世界各国地质学家合作,在跨境成矿带基础地球科学研究、地质调查科技创新、基础地质调查国际合作以及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领域取得一系列进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际合作与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推动国际合作数据规范化、审批流程化和成果共享化,全面提升外事管理、国际合作、信息服务、数据分析效率等能力迫在眉睫。以地质调查国际合作信息化业务体系建设为目标,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分析方法、数据库等信息手段,以国际合作数据流为驱动,设计了国际合作业务数据模型,通过Flex富客户端技术研发用户交互界面,调用天地图API接口实现国际合作数据空间化。经过研发与升级完善,完成了国际合作三层体系架构信息系统平台的搭建,实现了对全局国际合作各类出访来访计划的申报、下达、执行、成果汇交全流程管理。基于WebGIS技术辅助国际合作计划的可视化管理与精准信息服务,利用移动通讯技术实现国际合作业务办理信息提醒与督促,是信息化技术在国际合作管理、服务中的全新尝试。国际合作业务信息化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国际合作管理和服务能力,有效推动了国际合作成果的共享共用,通过数据分析,可以为国际合作管理与业务发展提供信息支撑与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依托广西自身的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和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暨推介展示会这个国际大平台,秉持着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理念,面对前景美好的东盟各国矿业市场,广西正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地质调查局自2003年以来,把对外国际合作作为服务全球地球科学研究、国际产能合作、建设世界一流新型地质调查局的重要抓手,利用双边合作项目协议、人员交流与国际培训、矿业合作平台(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等)和区域/专业业务合作研究平台等,与全球50多个国家广泛开展地球科学和地质勘查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促进了国际地学的发展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地质调查能力的提高,也极大地  相似文献   

5.
基于文献计量的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研究态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藏高原以其独特性及其对全球环境、生态、气候的重要影响,成为国际科学重点关注的地区和研究对象。回顾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的发展历程,以1980—2014年35年来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的SCI论文为分析对象进行定量统计和数据挖掘。总结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研究从萌芽到快速发展到趋于成熟的发展阶段、国际合作已经成为青藏高原领域研究的主要组织模式;分析青藏高原国际合作学科领域从单一化到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变化;比较主要国家青藏高原领域国际合作研究和自主研究的变化;并提出中国在今后继续加强青藏高原国际合作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国际岩石圈计划的新进展王军芝聂高众(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国际岩石圈计划(ILP)是当代固体地球科学规模最大的多学科国际合作计划。它自1981年开始实施,迄今已吸引6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参与。我国是最早加入该计划的国家之一。经国际地球...  相似文献   

7.
"十一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与世界经济相互联系和影响日益加深,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巩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解决与周边国家在能源矿产资源等方面扩大境外合作运输大通道问题,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需要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谋划我国陆上新国际大通道,经初步研究提出以下7个可供选择的陆上新国际大通道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8.
《地质论评》1983,29(6):589-589
由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国际地质合作计划全国委员会与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构造委员会、国际地质合作计划第“92”号项目(太古代地球化学)工作组、国际岩石圈委员会第三、四工作组和国际地质合作计  相似文献   

9.
本文概要介绍了有关国际水文组织,我国水文部门在参加国际政府间或非政府间多边合作以及双边水文合作等方面情况,以及在参加国际项目、传播国际水文的科研成果、国际交流和教育合作等领域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辽宁地质》2012,(11):59-59
近日,科技部面向全国公开遴选了20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申报的“测绘地理信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作为我周首个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获得认定。这是科技部对于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肯定,作为国际科技合作发展的里程碑,揭开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实施了20年之久的国际岩石圈计划是全球固体地球科学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国际合作计划。它是20世纪地学革命的产物和延伸,也是新世纪大陆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基础和先导。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我国东部大陆岩石圈因其在不同地质时代发育有各类大陆岩石圈地幔的罕见特点,受到了学术界强烈的关注,从而构成了80年代以来我国地球科学前沿领域一个突出的研究热点,吸引了众多的科学家投身其中。  相似文献   

12.
刘敦一  董树文 《地质论评》2006,52(3):431-432
国际地学计划(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Programme,IGCP),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五大科学计划之一,亦是联合国系统(the United Nations system)唯一的国际地学计划。该计划由UNESSO和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IUGS)于1972年共同发起,并于1974年正式实施至今,全球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千名地球科学家积极参与,其主要优势在于拥有一个覆盖基础研究设施和高水平人力资源的世界网络。截止到2005年底,已批准实施了295个项目,其中254个区域性与全球性的地球科学研究项目已先后完成。国际地球科学界普遍认为IGCP是对各国科学家开放的固体地球科学领域内一项最为成功的计划,为地球科学家进行项目合作提供了一个国际平台,是最为引人关注的UNESCO科学计划之一。  相似文献   

13.
国际合作对于提升中国地球科学家的成就和影响力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定量分析其作用,对2001~2010年期间中国地球科学家在美国地球物理协会(AGU),出版物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及论文的引用率数据进行统计.统计结果显示,在AGU出版物上发表论文最多的前50位中国地球科学家中,96%的人与国外科学家进行过合作研究,并且国际合作研究论文的引用率也远远高于国内科学家独立研究成果,被引用率最高的前10名中国地球科学家的论文均有国际合作背景的研究.这表明,开展国际合作对中国地球科学家提升其学术成就和增加影响力是非常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多边地质经济技术合作,是指由国际组织(国际金融机构、联合国、地区性经济合作组织等)组织的有两个国家以上人员参加的地质经济合作。笔者根据自己1982以来担任UNDP有关项目的项目主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项目)、参予世界银行在非洲项目的竞争招标,以及近两年来参予组织协调UNDP援华的地勘项目实施的一些体会,加以初步总结,以期对促进多边地质经济技术合作的开展有所裨益。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15.
正粤港澳大湾区概念自2015年正式提出以来,逐步引发了国内国际学界、政界、商界和普通百姓的高度关注和热议。从近40年粤港澳经贸合作关系演进来看,已经走过了1.0的"前店后厂"阶段、2.0的CEPA阶段以及3.0的自贸区试验区创新合作阶段[1]。随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框架协议》的实施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出台,将开启粤港澳合作的4.0阶段。  相似文献   

16.
近日,以“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加强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为主题的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管理工作会议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大会紧扣当前国土资源领域面临的新形势,系统总结了“十一五”国土资源科技与国际合作工作,统筹部署“十二五”工作任务,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  相似文献   

17.
郭慧  李亚萍  王学明 《中国地质》2018,45(3):638-639
正1968年由美国等多个国家启动的深海钻探计划及后续的国际大洋钻探计划、综合大洋钻探计划和正在实施的国际大洋发现计划是地球科学领域内迄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历时最久的大型国际合作研究计划,我国于1998年加入该计划。40多年来,科学大洋钻探在全球各大洋共完成钻井3000余口,累积取芯超过40万m。研究成果验证了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理论,创立了古海洋学,揭示了气候演变的规律,发现了海底"深部生物圈"和"可燃  相似文献   

18.
"十二五"开局,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迈出了"走出去"战略的第一步,实施了国土资源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西北部艾萨山地区铜多金属矿"与"北部省博罗卢拉地区铁铜矿远景调查"项目,具有很大的探索性和挑战性。为保持重要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该院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9.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国际形势和我国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对矿产资源的强劲需求形势,重塑我国矿业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是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必然选择。本文选取了22个战略性金属矿产,对我国矿业国际合作特征和境外资源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将我国矿业国际合作的发展历程分为探索起步期(2004年以前)、快速增长期(2004~2013年)和转型发展期(2014年至今)。目前,我国矿业国际合作已经实现了规模化发展,以非洲为投资重点地区,多个矿种在全球矿业格局中已占有一席之地,但还存在投资结构可持续性不强、矿业公司竞争力不足等诸多问题。建议加强中国矿业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将国际矿业合作纳入国家总体安全战略统筹规划,并开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供应地,重视战略性新兴矿产资源全球提前布局,以实现我国矿产资源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地球科学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为了对国际地球科学发展态势特别是中国地球科学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开展多层次分析,通过构建地球科学发展态势“宏观—中观—微观”定量研究框架,从产出规模、合作网络、研究主题、主题热度和国际影响力等多维角度开展基于文献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2012年以来全球地球科学保持着较为活跃和稳步向前的发展态势,中国在产出规模、发文机构、合作网络、高被引论文以及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基于国内外地球科学战略计划与定量研究结论,从学科战略系统规划、国际深度科技合作、国际前沿科学计划主导、学科领域数据中心建设、新技术工具再研发和学科融合创新发展几方面出发,提出未来中国地球科学发展应加大中长期学科战略研究与系统规划、促进高水平国际深度科技合作与交流、策划发起中国领导国际前沿科学计划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