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质学基础”是各高校地质学专业开设的第一门导论性课程,对于培养专业兴趣、构建专业知识体系是至关重要的,也是地质学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最理想的一门课程。“四个自信”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将“四个自信”思政元素融入“地质学基础”课程是地质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重要举措。论文从地质学专业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地质学基础”课程融入“四个自信”思政元素的必要性、天然优势和提取“四个自信”思政元素的途径及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文原载苏联”科学与生活”1955年第6期间答欄,係该刊读者所提关於动力地质学研究什么及发展远景怎样一问题的答覆。作者是苏联地质矿物学博士高尔什科夫教授,原题为“动力地质学”——编者动力地质学在地质科学这一广大领域内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翁文灏(1889—1971)是近代我国著名科学家。他是我国第一位地质科学博士;长期担任解放前最大的地质机构——全国地质调查所所长;组织领导并具体从事了我国早期区域地质、矿产地质的基础调查和科学研究工作。他在地质学、地理学各领域都有很大贡献,尤其在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地震地质学、沉积学、矿床地质学、山志学、地图学等方面颇多建树。他是“燕山运动”等概念和理论的创立者。他是最早从事地震地质考察和研究的中国学  相似文献   

4.
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学类各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引领同学们进入地球科学殿堂的启蒙课。普通地质学内容覆盖面很宽,涵盖了地质学各个分支学科的基础知识,又是一门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培养入门者的地质学思维和构建地质学知识结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普通地质学“小班课教学”研讨式授课模式从转变教育理念开始,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达到课堂、讨论、实验、野外四位一体,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动力与探索精神;培养和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思考、交流表达和团队合作等能力;达到综合性、高层次、复合型地学人才培养目标,切实提高了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传统地质学的“将今论古”方法使地质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且还将是今后地质学发展的指导思想,但面对资源、环境、减灾等人类在二十一世纪的主要问题,地球科学所面对的问题时,地质学家首先应该改变或者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如果以地球演化的同一性原理来认识地球,则“将古论今”的方法对解决地球科学面临的挑战人有重要的意义。以历史地质学的方法和视角,研究地质过程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过程,以及这种过程在今天和明天的演化趋势,及其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将是今后一十时期地质科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莫斯科大学地质系增加了“地质环境保护”专业.学制五年.专业的基础课是:物理、化学、数学和地质学.前五个学期与“水文地质”专业一起听课.地质基  相似文献   

7.
2002年9月,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地学部大地构造分部赞助,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召开了一次构造学研讨会。2003年4月美国在网上以“构造地质学与大地构造学的新航程”(new departures in structural geology and tectonics)为题,发布了会议讨论的核心内容和理念。2003年10月在西北大学召开的“21世纪新构造地质学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专家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我国地质学基础研究人才战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地球系统科学对地质学基础研究人才的需求, 对我国40余所高校、8个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地质学人才存量、结构、培养状况和14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07名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全国现有4418人从事地质学基础研究工作, 年龄峰值为41~45岁, 人数随年龄降低而大幅度减少; 地质类博士毕业生占全国当年博士毕业总人数的比例从1993年的8.76%下降到2003年的4.7%.研究结果表明, 我国现有青年地质学人才数量呈急剧下降趋势, 未来5~10年地质学基础研究人才远不能适应地球系统科学发展、国民经济建设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需要.为了加强地质学基础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和规划, 实现从地学大国走向地学强国的战略目标, 提出了设立“国家自然科学育才基金”、创新地质学青年拔尖人才培育模式和改善人文环境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蒙飞 《广西地质》2013,(7):60-61
“耶”是一个衬词,义是侗族的一种歌舞,因为这种歌舞“耶”声不断,人们就以“耶”来命名这种歌舞。“多”是侗语,有“唱、跳”之意;“多耶”就是“边跳舞边唱歌”的意思。侗族民间也把“多耶”称为“团歌”、“踩堂歌”。不论男女老少,不论尊卑宾主,只要乐意,就可以手牵手围在一起载歌载舞。多耶活动,早在宋代就有记载:“辰、沅、靖等蛮,仡伶……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前导之”。  相似文献   

10.
“地票”,是在我国现行的城市与农村土地双轨制度之下,寻求破解城市用地紧张、城乡差距加大的一种土地改革试验。通过农民集中居住等方式,省出来的农村建设用地,经过复垦之后,可以成为虚拟的建设用地指标,“飞”到城市,增加城市的建设用地。这项制度设计叫“增减挂钩”,其中的建设用地指标俗称“地票”。  相似文献   

11.
赵锡文 《地质论评》1980,26(5):456-457
“海侵”(transgression)是地质学中经常使用的名词。它的意义是指。由于海平面的相对上升而使海水侵入到以前是陆地的地区。美国《地质辞典》所给的定义是:“海侵[地层学]海在陆区上的展布或扩展以及这种前进所造成的证据(例如,不整合的沉积在较  相似文献   

12.
医药地质学取得新进展治疗糖尿病的新药“生命均衡液”通过动物试验“生命均衡液”是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莫珉发明的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新药。近期在涿州市有关单位和有人士的大力支持下,顺利通过动物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和长期毒性试验证明,“生命均...  相似文献   

13.
“工程地质学基本理论及理论体系”研讨会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4.
由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庞雄奇教授主编的“地质过程定量模拟”一书由石油工业出版社于 2 0 0 3年 5月出版。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地质过程定量模拟”研究方面的教科书 ,也是北京市 2 0 0 2年研究生精品教材建设项目成果之一。该书汇集了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 ,尤其是我国学者在地质过程定量模拟研究领域内取得的创新成果 ,反映出当前这一学术前沿领域的先进水平。“地质过程定量模拟”可以说是地质学发展进入新世纪后与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所产生的第一部教科书 ,标志着地质学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到来。“地质过程定量模…  相似文献   

15.
青年构造地质学专家──刘俊来刘俊来,1960年12月生,天津市静海县人。1982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分别于1985年、1989年获构造地质学硕士和矿床学博士学位,现任长春地质学院构造地质学副教授。刘俊来博士学术思想活跃、具有创新精神。近年来他...  相似文献   

16.
1982年11月在湖北省孝感地区召开了“全国环境工程地质学术座谈会”,这次会议是由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它是近几年来第一次云集国内工程地质教学、科研,生产单位的专家、教授、学者的一次盛会。主要是共同探讨环境工程地质学的概念、学科范畴、发展方向和当前开展环境工程地质工作的重点和建议。无疑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环境工程地质学已经破土萌芽,而且必将随着“四化”建设的进展茁壮成长。会议涉及的学  相似文献   

17.
叹序号 刊名 刊朋 国别 文种BIUIOgffPby flld In巾X O(LOOIOgy 月刊 乡\国 芙文地质学题求与索引本馆有:1978一c.G。。titl。s W。eklx 周刊 英国 英文地学题录周报3.3el(ISll UIOhg1CC1卜川rltlr。(Nlw8erics)季于 英国 英文英国地质学文献(新篇)本馆有:1976一1.Blbllocraohv of Econ>mlc treolo。v W P,;Iked f~—“-‘“”8‘“y’‘J”“—“”““”“““““—““1”SJ 人X厂叫是四灭义经杆地质学义献题灭本馆有:1978一。 beo八bstf。CtS匕:bedlmefltOIOgy p月回}英国 英文地学文摘,E辑:沉积学G.Ueosclenc。…  相似文献   

18.
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编辑和出版的“构造地质学术语汇编”一书的中译本第一部分(第一册),已经在我国翻译出版了。该书共分三部分,第二部分(第二册)中译本将要出版,第三部分(第三册)有待翻译出版。“构造地质学术语汇编”第一部分为地壳的大型构造和地质建造方面的术语,共452个,包括六组术语:第一组为地台及其构造单元,80个术  相似文献   

19.
在地学研究中,经常会碰到大量的地质学名词术语。统一和规范这些术语,对科技信息的传播、科研成果的交流、学者之间的沟通、文献的检索大有裨益。下面这篇短文,提出了将Propylite规范定名为青磬岩的建议。本刊希望该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大家能够就地学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开展学术讨论。欢迎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到本刊“学术争鸣”的栏目中来。  相似文献   

20.
《河南地质》2009,(9):50-50
最近,互联网上出现了一个流行语:“被××”。值得警惕的是,“被××”现象,在土地开发利用中也有露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