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绍堂  王果  潘洁晨 《测绘工程》2016,25(10):42-48
在介绍测量机器人隧道变形自动监测系统的原理及结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分析方法,综合分析测量机器人隧道自动监测系统在隧道结构自动化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分析表明,测量机器人隧道变形自动监测系统具有精度高、实时、动态、全天候智能远程遥测的优点,在地铁和隧道工程安全监测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其局限性是只能逐个单点定期监测,增加工程监测的成本。因此,控制成本、开发多点监测功能并全面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是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隧道变形自动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基于测量机器人(TCA2003全站仪)开发的隧道变形自动监测系统的功能特点。分析了系统在南京地铁变形监测中的应用情况和精度。实际应用表明,系统测量效率高,数据传送准确无误,自动测量成果无论在平面或是高程方面都能达到很高的精度。在实际应用中取得的良好效果,可为同类工程的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国内正在建设的特大型悬索桥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索塔实时自动变形监测系统为例,详细论述了基于Leica TS50智能型测量机器人实时自动变形监测系统的组成和实现方法。实践证明,虎门二桥坭洲水道桥索塔实时自动变形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智能型测量机器人的在线控制、实时测量和数据处理、实时查看和显示变形信息。该系统可适应现代工程变形监测实时性、持续性、自动化的发展要求,对多种类型的工程自动化变形监测项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水利、交通、建筑等行业大型工程对自动化变形监测的需求,利用测量机器人能自动完成目标精确照准、读数的特点,研发基于测量机器人的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文中详细介绍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组成、功能模块以及工作流程,通过工程测试验证该系统架构和相关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基坑变形的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目的,拟开发自动化监测系统.采用C#语言,使用GeoCOM接口技术通过串口操控测量机器人自动测量,同时计算机实时荻取测量机器人的测量数据,并通过监测系统进行数据的智能处理、分析及输出,实现测量内外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6.
测量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的自动变形监测,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使用计算机配合专用软件对测量机器人进行控制,实现测量机器人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因此,良好的数据通讯技术尤为重要。测量机器人与计算机的数据通讯技术主要包括有线和无线两大模式,对两种模式下不同的传输方法进行研究,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以期为基于测量机器人的不同工程自动化监测通讯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变形监测逐渐成为行业应用的新趋势。针对大型基坑固有的特点,采用常规观测方法费时费力,难以保障监测精度。在采用混合基准点网布设的基础上,设计了基于测量机器人的大型基坑自动变形监测系统。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自动化、高精度变形监测,实时提交变形监测数据,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于类似监测项目具有积极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下工程变形监测特点,在物联网三层架构技术和测量机器人技术的基础上,以C#编程语言和SQL sever数据库为开发平台,借助GeoCOM开发包,通过远程控制测量机器人对地下工程进行自动化变形监测工作。在物联网三层技术架构自动化变形监测系统应用服务层中,介绍了提高数据处理精度的实时差分技术原理和围岩净空收敛分析方法。成功地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变形监测领域,保证了地下工程的安全服务;而这一系统设计思想更可为同类工程安全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自本世纪初以来,伴随着测量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以测量机器人为核心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在工程、局部地壳形变和大型工程的施工放样中的应用日趋成熟。本文探讨了移动式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系统的特点、适用工程对象、数据处理解算模式、监测方案和数据后处理方法,并以实际工程案例,介绍了整个工程的监测方案设计、作业过程以及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10.
简单介绍了TCA2003测量机器人的技术组成及编程环境,着重研究了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自动化系统的组成和软件设计,对所开发的机载专业应用软件的主要功能、工作界面以及应用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