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由于硼(B)在自然界中分布较集中,平均丰度低,而且~(11)B和~(10)B之间质量差大,分馏效应显著,故元素硼及其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指相标志来判定硼来源和沉积环境。龙湖钾盐矿区是呵叻高原钾盐矿在老挝境内最主要的矿区之一,ZK309钻孔在龙湖矿区具有代表性。对该钻孔盐岩上覆碎屑层的硼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分析,B含量56×10~(-6)~103×10~(-6)(wt.%),平均值为73×10~(-6);δ~(11)B的范围为+7.44‰到+11.62‰,平均+8.96‰,介于海水的δ~(11)B值(+39.5‰)及陆相地下水的δ~(11)B值(-3±5‰)之间,B的含量指示中盐段岩盐层沉积后期曾明显有水流体的活动,这种水流体表现出偏向于淡水、咸水混合水特征,而B同位素研究说明粘土矿物的吸附作用是δ~(11)B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硼资源主要来自沉积硼酸盐矿床,其硼同位素组成携带着丰富的成矿及蚀变信息。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及统计全球沉积硼酸盐矿物δ11B值,分析发现硼酸盐矿物δ11B值主要受硼源、硼酸盐结构、pH值、后期蚀变及瑞利过程影响。不同试剂合成及不同盐湖产出的硼酸盐矿物δ11B值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硼源是决定δ11B值的第一要素。同一矿床及全球沉积硼酸盐矿物间δ11B值均表现出钠硼酸盐(硼砂、三方硼砂、贫水硼砂)>钠—钙硼酸盐(钠硼解石、硼钠钙石)>镁硼酸盐(多水硼镁石、柱硼镁石、库水硼镁石)>钙硼酸盐(硬硼钙石、板硼石、白硼钙石、三斜硼钙石)>钙—镁硼酸盐(砷硼镁钙石、水方硼石),这与硼酸盐矿物中BO3/BO4比值及卤水pH值有关。原始沉积硼酸盐后期埋藏过程经历的蚀变反应会改变δ11B值:(1)次生硼酸盐矿物δ11B值比原生硼酸盐矿物低2‰~4‰,这是由于脱水反应中11B倾向进入流体相;(2)次生硼酸盐矿物δ11B值比原生硼酸盐矿物高0‰~1‰,这是因为瑞利过程中10B优先进入固相造成后期沉积硼酸盐矿物δ11B值升高0.3‰~2.5‰;(3)后期流体作用会显著改变δ11B值,主要表现在硅—锶硼酸盐矿物δ11B值与原生硼酸盐矿物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汪强等在题为"茅台地区酱香白酒硼同位素比较研究"一文中采用ICP-MS检测茅台地区不同厂家生产的酱香型白酒中11B/10B比率,得到的11B/10B比值为0.8713~1.0610,此值之低,值得怀疑。采用离子交换的方法提取硼后,采用VG354热电离质谱计和基于加石墨检测Cs2BO2+离子测定硼同位素的方法,初步测定了茅台地区浓香型与酱香型白酒的11B/10B比值分别为4.0184和4.0437(δ11B=-7.9‰和-1.6‰),落在地球物质硼同位素组成正常变化范围内,基本是可靠的,与汪强所报道的异常低的结果存在极大差别。对汪文中造成测定的11B/10B比值异常的可能原因进行的分析表明,汪强的测定结果是不可信的。  相似文献   

4.
沉积物硼(B)同位素组成可以反映其地质成因及经历的地质过程,因此在许多领域的研究中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通过对位于柴达木盆地碱山背斜顶部的SG-1b钻孔沉积物(7.3~1.6 Ma)水溶组分的B同位素研究,发现钻孔沉积物B含量在38.55~172.3μg/g之间,平均含量为87.6μg/g;δ~(11)B值的变化范围在3.61‰~16.26‰之间,平均值为10.65‰,B含量与δ~(11)B值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分析表明,受到碱山背斜构造隆升以及晚新生代以来气候干旱化的影响,柴西古湖逐渐咸化萎缩,沉积环境以及碳酸盐含量、粘土矿物含量及其矿物组合等也在发生变化,B含量和δ~(11)B值自钻孔底部向上的逐步增加以及后期的急剧增加,与水溶离子含量以及矿物和粒度等的变化一致,这说明柴达木盆地晚中新世以来湖泊沉积物的B含量和δ~(11)B值可以很好地反映研究区气候和湖水的演化过程,共同指示了研究区自7.3 Ma以来气候的持续干旱化和湖水盐度的逐步增加,以及3.3Ma以来干旱化和湖水浓缩过程的加剧。  相似文献   

5.
由于硼(B)在自然界中分布较集中,平均丰度低,而且11B和10B之间质量差大,分馏效应显著,故元素硼及其同位素组成可以作为判定硼来源的指相标志和沉积环境。老挝龙湖钾盐矿区是呵叻高原钾盐矿在老挝境内最主要的矿区之一,ZK309钻孔在龙湖矿区具有代表性,通过对该钻孔盐岩上覆碎屑层的硼元素及其同位素的分析,B含量(56×10-6~103×10-6, wt.%),平均值为73×10-6;?11B的范围为+7.44‰到+11.62‰,平均+8.96‰,介于海水的?11B值(+39.5‰)及陆相地下水的δ11B值(-3±5‰)之间,B的含量认为中盐段岩盐层沉积后期曾明显有水流体的活动,这种水流体表现出偏向于淡水、咸水混合水特征,而B同位素研究认为粘土矿物的吸附作用是?11B降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柴达木盆地盐湖卤水及其沉积物的硼同位素研究成果,并从pH值、离子浓度、物源补给等几方面对盐湖卤水及其沉积物的硼同位素组成进行了探讨。强烈的蒸发作用可以导致盐湖卤水的pH值降低,从而使δ11B值相应地升高;卤水中的B可能会随碳酸盐的析出而进入到固相中,因此Ca2+浓度和Ca/Cl比值较高的湖泊,其卤水的δ11B值一般都比较高;盐湖卤水及其补给水源的δ11B值与B/Cl比值具有中等程度的负相关关系,这种特性也可以用来指示河水中硼的来源;当易风化的硅酸盐矿物经剥蚀迁移并最终在湖泊中沉积时,盐湖沉积物的δ11B值会因这些低δ11B值的物源加入而变低;此外,强烈的化学风化会使湖泊中沉积较多的细粒粘土矿物,由于粘土矿物的吸附作用也会使得盐湖沉积物中的δ11B值偏低。关于柴达木盆地盐湖硼同位素的研究,不仅可以为盐湖的形成、演化及成盐成矿规律的研究提供可靠依据,而且可以为盐湖资源评价及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海陆相蒸发岩硫同位素值变化和地球化学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硫同位素作为一种稳定的同位素,几乎遍布各种自然环境,出现于地质上所能跨越的所有温度范围。自然界中,不同环境下δ~(34)S值的差别可达180‰。研究表明,蒸发沉积硫酸盐的δ~(34)S值可以代表相应水体的δ~(34)S值,通过研究蒸发岩中的δ34S值,结合其它指标,可判断沉积环境,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研究成矿作用过程,为重建古地理古环境提供依据。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总结了硫同位素分馏的影响因素及其在地球化学方面的应用;分析了陆相盆地蒸发咸化过程中水体δ~(34)S值的变化特征;对比研究了部分海陆相盆地硫酸盐δ~(34)S值特征,并指出对陆相盆地,不同类型的水体中δ~(34)S值变化趋势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曾承  吴鑫  钱晨阳 《盐湖研究》2010,18(1):21-28
湖积物中不同无机碳酸盐矿物常常混杂在一起,其氧同位素组成(δ18O)差异会影响碳酸盐δ18O环境信息提取的可靠性。不同矿物之间δ18O差值明显且幅度不一。20~25℃时生成的白云石比共生的方解石富集18O可能为0‰~9‰不等,亦或方解石比白云石可能更富集18O达0‰~12.3‰。常温状态,相同条件下形成的文石δ18O值较方解石高出0‰~1‰,或者方解石较文石δ18O值高出0‰~4.47‰。镁方解石中MgCO3的mol百分含量每增加1%,其δ18O值相对于纯方解石δ18O值增加0.06‰~0.17‰。在利用碳酸盐δ18O进行气候及环境研究时,不能根据某种差值进行校正,而应进行单矿物测试。由此,对不同无机碳酸盐矿物的分离及同位素测试、推算方法进行了归纳和述评。  相似文献   

9.
宋粤华 《盐湖研究》2004,12(2):68-69
自然界硼有两种稳定的同位素--11B和10B,硼是易溶元素,主要富集在地球表层的各类岩石和水体中,在地幔岩石中含量较低.在水、岩交换体系中,硼是非常活跃的元素,硼没有价态的变化,在自然界中硼存在很大的分馏,在各种地质过程中,硼具有高的活动性,因而硼同位素被用于研究矿床和岩石形成,地幔、地壳和水圈中元素地球化学循环,古海洋古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污染等.硼的分析、分离方法以及硼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是硼同位素应用研究的基础;同时,硼的分析、分离方法以及硼同位素分析测试技术的研究又会进一步推动硼同位素研究领域的扩展.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地理》2021,44(4):934-942
选取艾比湖流域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为研究对象,结合流域水文地质资料,利用野外调查、室内试验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流域不同水体氢氧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艾比湖流域降水δ~2H和δ~(18)O变化范围分别为-148.2‰~-34.5‰和-20.16‰~1.20‰,流域大气降水线斜率为6.69。降水δ~(18)O值与气温呈正相关关系,与降水量在夏季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2)地表水δ~2H和δ~(18)O变化范围为-101.0‰~-17.0‰和-14.54‰~0.29‰,其中8月最大,其次为5月和10月。博尔塔拉河同位素值从上游到下游沿流程逐渐增加,而精河沿流程变化趋势不明显,河水δ~(18)O与气温存在正相关关系。(3)地下水δ~2H和δ~(18)O值的范围分别为-85.0‰~-65.5‰和-12.18‰~-9.05‰,平均值分别为-75.5‰和-11.00‰。博尔塔拉河区地下水同位素值从上游到下游沿流程逐渐增加,精河区沿流程变化趋势不明显。艾比湖流域水体稳定同位素的测定,为阐明流域水文过程提供同位素证据,对变化环境下有效利用水资源,维护流域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硼在自然界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1B和^10B,天然丰度分别为80.22%和19.78%。10B对具有强辐射能力的伽马射线具有良好的阻挡作用,^10B的热中子的吸收截面大,在多种领域均有广泛应用。扎仓茶卡盐湖沉积硼矿床^10B含量均值高于天然丰度值,富硼镁石矿石硼含量高,杂质少,属优质硼矿资源,具有特殊的社会经济价值,具备核用硼源加工供应基地的基本条件。在总结扎仓茶卡盐湖硼矿富10B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对硼的富集及其同位素分馏机理进行了必要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的组成与空间分布规律可为研究地下水补给及深入认识水循环过程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基于青海湖沙柳河流域浅层地下水样品的氢氧稳定同位素数据,通过空间插值法和δD-δ18O线性关系法,分析了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空间分布特征及地下水补给关系。结果表明:沙柳河流域中下游地区浅层地下水δ18O与δD值分别为-8.54‰~-6.02‰和-58.6‰~-34.6‰,平均值分别为-6.79‰和-41.8‰;δ18O值在流域空间上表现为西北、中部高,南北低的特征;流域西北和中部地区地下水主要受降水补给,补给来源单一、蒸发作用强是该区域地下水同位素值较高的原因,降水→地下水→泉水是其主要补给、排泄关系;流域北部、南部地区地下水与降水、河水、泉水等水体水力联系密切,不同补给来源的平滑作用是该区域地下水同位素值较低的原因,其补给、排泄关系主要为降雨→河水→地下水→泉水(或降雨→地下水→泉水→河水)。  相似文献   

13.
运用质谱技术 ,测定了南极中山站至 Dome A剖面 1 998/1 999年度表面雪样氧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 ,表面雪样氧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相当大 (- 2 2 .5 1‰ - - 5 0 .6 7‰ ) ,且具有随距中山站距离逐渐增大、海拔高度逐渐增加而逐渐减小的趋势。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表面雪样氧同位素组成与距中山站距离、海拔高度和纬度存在着很好的相关性 ,这实际上反映出稳定同位素组成和温度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盐湖硼、氯同位素组成和相应的水化学参数关系的讨论,揭示了盐湖卤水中硼、氯同位素组成变化与盐湖卤水演化之间的关系。盐湖卤水的硼同位素组成主要是与盐湖补给水的硼同位素组成和 Ca 离子含量有关,氯同位素组成是受卤水的蒸发程度所控制。硼、氯同位素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辽东古元古代变质硼矿床是我国最重要的硼矿资源,然而由于该区物质组成多样,构造演化复杂的特点,导致对于硼矿的物质来源、构造环境及成矿过程的认识存在很大差异。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辽东硼矿床经历了早期的盐湖硼酸盐沉积阶段及晚期构造热事件引起的变质作用阶段。当前的研究认为古元古代辽东地区处于活动大陆边缘,且发育大量的钙碱性岩浆活动,这与第三纪以来的大型硼酸盐沉积矿床形成的构造环境及岩浆活动相似。结合现代盐湖体系下的硼酸盐沉淀物理化学条件讨论辽东地区古元古代沉积硼酸盐特征,根据硼同位素组成探讨物质来源及构造环境,发现辽东地区的硼矿床存在钠硼解石、硬硼钙石两种硼酸盐的沉积,硼同位素组成显示其硼源应来源于俯冲板块下蛇纹石及海相沉积物的脱水作用释放的硼,这种硼随钙碱性岩浆活动及热液活动在局限海盆中蒸发形成含水硼酸盐。  相似文献   

16.
第四纪察尔汗地区石盐沉积中的氯同位素组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基于Cs2Cl+离子的正热电离质谱高精度测定氯同位素方法(在95%的置信水平时,测定精度为0.02%),测定了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ZK─8904钻孔原生石盐和次生石盐中氯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五万年以来察尔汗地区氯同位素组成δ37Cl的变化范围为-1.157~-0.379‰(SMOC).根据氯同位素,组成的变化规律并结合ZK─8904钻孔中氢氧同位素组成,推断出在此期间察尔汗盐湖至少经历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淡化,冰后期和增温干旱期的两次湖水淡化对现代盐湖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复证了该地区的古气候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西部中国沙棘(Hippophate rhamnoides sinensis)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沙棘叶片δ13C值在-30.40‰~-24.91‰之间变化,平均值约为-27.62‰,属于C3植物。随纬度和经度的升高,中国沙棘叶片δ13C值明显升高,而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中国沙棘叶片δ13C值与温度没有明显的关系,随蒸发量和日照时间的升高而升高,随降水量的升高有降低趋势,具有明显的气候意义。表明中国沙棘具有较高的水分利用效率,水分是控制中国沙棘δ13C值变化或生长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采自西藏班戈错Ⅱ湖晶间卤水的模拟自然蒸发,发现在NaCl和KCl析出过程中,析盐矿物对硼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尤其是KCl。同时,伴随着NaCl和KCl的析出,硼同位素在液相和固相之间发生了明显的分馏。值得注意的是,在KCl析出过程中,固液相之间发生了硼同位素的反分馏现象,即11B倾向于进入KCl。  相似文献   

19.
黄土高原黄土稳定同位素与古季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奖励 《中国沙漠》1998,18(3):273-282
黄土高原黄土-古土壤完好地记录了过去环境信息,进入90年代以来,在利用碳、氧同位素作为气候替代指标研究古植被、降雨量、古环境温度及古季风演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文章就这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作了综合分析与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