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ARM嵌入式系统在海底大地电磁信号采集中的应用研究初探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按照现代地电探测仪器的特点和技术要求,首次将ARM嵌入式系统引入地电信号探测领域.建立了基于ARM的海底大地电磁数据采集系统.面向系统开发过程。提出ARM嵌入式系统实现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初步尝试实现了地电信号数据采集仪器的低功耗、小型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采用程序驻留内存技术,利用系统的硬件中断和时钟中断,在微机上研制成功了实时处理系统。该系统具有前后台处理功能,能够在主机CPU中同时运行多道程序,使数据采集、事件检测、数据转存、地震定位等均能进行实时处理。该系统可用于区域遥测地震台网和地方遥测地震台网的实时处理。  相似文献   

3.
设计了一套单机地震数据采集软件系统NCDAS.文中描述了该软件的总体结构、各任务块的功能、事件检测算法以及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4.
地电观测专用高精度数据采集器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地震地电前兆观测,研制基于ARM9平台和32位模数转换器ADS1281的地电观测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实现了高精度和低噪声采样.本文给出地电观测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实现和系统指标测试结果.该系统采样率可设置为1次/s至100次/s,1至6通道任意配置,通信协议符合中国地震局地震前兆台网专用设备网络通信规程,可以满足地震地电传感器信号采集和网络接入需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FPGA及DSP的测井遥传信号解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合化测井数据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采用了可靠性较高的compactPCI总线结构以及FPGA、DSP等技术,软件采用了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利用FPGA和DSP技术实现了测井遥传信号的解码,保证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能够满足测井采集的要求.系统已在现场应用,验证了设计方案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套单机地震数据采集软件系统NCDAS。文中描述了该软件的总体结构,各任务块的功能,事件检测算法以及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7.
地震数据采集器中以太网接口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INTEL公司生产的RISCCPU SA1110,提出了使用Cirrus Logic公司生产的单片IEEE802.3网络控制芯片CS8900来拓展地震数据采集器的网络功能,以实现系统的以太网接口。文中详细介绍了SA1110与CS8900的硬件接口设计。  相似文献   

8.
滕云田  周鹤鸣 《地震学报》1996,18(1):132-134
电磁波数据采集系统膝云田,周鹤鸣(中国北京100081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主题词电磁测深,数据存贮,数据传输,井深计数,数据采集电磁波层析技术在工程探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观测仪器系统主要由发射机、接收机和数据采集系统三部分组成.在目前的电磁波...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适用于地震行业的低成本通用地震数据采集器,阐述了该仪器的工作原理、硬件结构和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0.
矿山及煤矿井巷工程建设需要超前探测技术的有力支持,目前使用的超前反射波探测技术需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了巷道掘进条件下有限空间三维反射波数据采集系统及其现场工作技术方法,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用于矿山巷道掘进地质条件的反射波超前成像预报技术系统,包括现场硬件系统和处理软件.并应用实际生产中,为矿山、隧道、地铁等地下工程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地震时数据传输系统存在时延高、安全性较差及数据传输拥堵等问题,提出并设计基于Python的地震时大数据拥堵实时传输系统。系统硬件主要由视频转码模块、Python交互平台、数据流传输模块和系统维护模块几部分组成。利用解协议、解封装、解码、视频数据存储、编码、封装等实现视频转码;利用Python交互平台实现测点与地震数据监测中心之间的交互;结合CDMA传输方式与VPDN组网方式作为无线传输模块;由区域中心运维管理和通知下发等单元组成系统维护模块。系统软件分为收包与发包两种数据传输模式,以收包为主完成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响应速度快、延迟低,且安全性较为优越,解决了地震数据拥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地电场观测的低功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基于野外无人职守观测的工作模式,在对网络化地电场观测系统进行初步讨论的基础上,采用软硬件结合的方法,对降低地电场观测仪器(主机)功耗的主要技术实现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讨论,采用该方法可以将系统功耗降低到2 W以下,基本达到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3.
针对无人值守地震台站逐年增加,运行维护模式不佳的现状,设计一种远程电源监控系统,采用远程电源控制模块,设计软件通过TCP/IP协议,在仪器出现死机时,远程实现设备的断电重启。本文对该系统的设计思路、硬件构成进行描述,并简要介绍软件功能设计、监控告警以及该系统在无人值守台站的应用。实践证明,该系统可有效解决因仪器死机造成的观测数据缺记,为地震专业设备的可靠运行和及时维护提供依据与保障,为今后地震台站,特别是无人值守台站的维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浅层地震勘探数据拟同步采集时差分析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理想的地震勘探数据采集,其硬件系统采用多道同步方式实现,保证多路信号的时间或相位一致性.理论时差分析表明,就地震信号的初至时刻来看,多路同步采集系统也存在系统误差.浅层地震勘探数据记录道数少,采用单个A/D模数转换器件通过逻辑系统控制实现少量地震道的多路循环分时采集,在满足采样定理所需采样频率和不增加地震信号初至系统误差的前提下,可以以较少的硬件成本实现浅层地震信号的有效采集,这种采集方式我们称之为有效拟同步采集;通过实践证明了其采集方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The Millstone Hill Incoherent Scatter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MIDAS) is based on an abstract model of an incoherent scatter radar. This model is implemented in a hierarchical software system, which serves to isolate hardware and low-level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details from higher levels of the system. Inherent in this is the idea that implementation details can easily be changed in response to technological advances. MIDAS is an evolutionary system, and the MIDAS hardware has, in fact, evolved while the basic software model has remained unchanged. From the earliest days of MIDAS, it was realized that some functions implemented in specialized hardware might eventually be implemented by software in a general-purpose computer. MIDAS-W is the realization of this concept. The core component of MIDAS-W is a Sun Microsystems UltraSparc 10 workstation equipped with an Ultrarad 1280 PCI bus analog to digital (A/D) converter board. In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a 2.25 MHz intermediate frequency (IF) is bandpass sampled at 1 s intervals and these samples are multicast over a high-speed Ethernet which serves as a raw data bus. A second workstation receives the samples, converts them to filtered, decimated, complex baseband samples and computes the lag-profile matrix of the decimated samples. Overall performance is approximately ten times better than the previous MIDAS system, which utilizes a custom digital filtering module and array processor based correlator. A major advantage of MIDAS-W is its flexibility. A portable, single-workstation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can be implemented by moving the software receiver and correlator programs to the workstation with the A/D converter. When the data samples are multicast, additional data processing systems, for example for raw data recording, can be implemented simply by adding another workstation with suitable software to the high-speed network. Testing of new data processing software is also greatly simplified, because a workstation with the new software can be added to the network without impacting the production system. MIDAS-W has been operated in parallel with the existing MIDAS-1 system to verify that incoherent scatter measurements by the two systems agree. MIDAS-W has also been used in a high-bandwidth mode to collect data on the November, 1999, Leonid meteor shower.  相似文献   

16.
一种低成本无缆地震仪采集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许多新技术被应用到地球物理仪器之中.其中,无缆地震仪采集站具有重量轻、易搬运的特点,适宜应用于如森林、沼泽、沙漠等地面状况复杂的区域,可以在复杂地质条件下方便地进行地震数据采集,是未来地震仪发展的方向.本研究研发了一种低成本无缆地震仪采集站,通过分析无缆地震仪的发展方向,确定了采集站的设计方案,该系统采用了微功耗设计,GPS授时同步与低成本晶振相结合的时钟机制,并设计了基于多项分解的软件滤波器提高24位Σ-ΔADC的动态范围,其低成本、小体积、低功耗的特点使其非常适用于复杂区域下的资源勘探,并可应用于高密度、宽方位等物探新技术当中.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微动进行勘探无需振动源,方便快捷、对环境没有干扰,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勘探方法。针对微动探测数据处理的需求,开发研制了一套可视化微动探测处理分析软件系统MSMSPAC。该软件采用C~#语言开发,主要功能包括台阵设计、台阵方位角分布分析、数据格式转换、微动有效数据段挑选、数据滤波、重采样、参数计算及频散曲线提取、编辑、合并、项目管理等功能。软件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8.
高分辨率探地雷达及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开发基于E5071B型矢量网络分析仪(VNA)的高分辨率探地雷达系统(LANRCS—GPR),该系统立足于频率域探地雷达系统的宽频带和适应性强的优点之上,充分发挥了矢量网络分析仪具有的超宽带、高精度测量等特性。该系统采用LAN方式进行系统联机控制方式,使系统组建成本低廉、易于扩展:本系统采用了计算效率高的F-K偏移方法作为实时成像方法。系统测试实验表明,该系统具有很高的探测分辨率,探测精度高,信号信噪比高,系统动态范围大,而且系统的操作灵活可靠,适应范围广,系统功能可扩展性强。该系统的研究开发为将来成品频域探地雷达系统的研发提供了理论、实验基础,同时也为电磁波传播研究及电磁探测研究搭建了一个采集数据精度高、信息量大、适应范围广、操作方便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9.
针对井下弱磁观测环境狭小,测量精度要求高,但方便实时上传数据,可实现自动测量等特点,设计并制作了一种适用于井下绝对观测的氦光泵磁力仪单片机的频率计.频率计基于Cortex-M3内核的ARM芯片,通过定时器的外部时钟模式进行定时计数,在中断函数中进行计算,得到信号频率.多次实验后,为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使用32 MHz有...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分析预报等相关专业软件访问前兆数据库时存在的性能与安全问题,本文设计了地震前兆数据库系统共享接口软件。该软件可以隔离数据库与应用程序,对应用程序的数据使用情况进行审计与控制,切断非法、低效的数据访问请求;同时,使用连接池、数据缓存和数据压缩等技术提高前兆数据的访问速度。软件无需安装Oracle客户端,易于使用,屏蔽了数据库表结构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