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奕麟先生是我国现代地震观测技术领域的一位开拓者.他1928年10月12日出生于上海,1951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任见习员,从此,走上了为地震科学而奋斗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2.
    
今年10月15日是赵九章先生百年诞辰。赵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空间物理学家,同时还是杰出的教育家。1950年起,赵先生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领导地球物理各学科领域进行开拓性研究,积极推动我国气象、海洋、地震、地球物理探矿等科研工作,全力为国  相似文献   

3.
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傅承义先生,1909年10月7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傅承义先生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留校任教七年,于1940年赴加拿大和美国留学,1941年获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物理学硕士学位,1944年获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1947年5月回国。解放后,傅承义先生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任研  相似文献   

4.
《地震学报》2015,(1):207
<正>章文波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 988年北京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日本京都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2005年获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作为外国特别研究员在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进行学术研究;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海外)"资助回国。就职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期从事地震学与近场强震地震学方面的研究,并承担中国科学院大学地震学与地震工程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5.
《地震地质》2001,23(1):1
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地质学家马杏垣先生 ,于 2 0 0 1年 1月 2 2日在北京与世长辞。中国失去了一位卓越学者 ,广大科学工作者深感痛惜 ,以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位科学大师的光辉生涯和非凡业绩。马杏垣先生 1919年 5月 2 2日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 1935年参加了“一二·九”运动 ,1938年加入由周恩来亲自领导的中共南方局地下党 ,同年考取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 ,194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46年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 ,1948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 ,应聘到北京大学地质系任副教授 ,195 1年晋升为教授。 195 2年院系调整时 ,他转入北京地质学院 ,先后任教研室主任、系副主任、副教务长、院长助理、副院长等职。1978年调任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他曾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先后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首批博士生导师 ,1980年被推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院士 )。马杏垣院士先后担任过国际地震危险咨询委员会委员、国际岩石圈委员会执行局委员、第六协调委员会“喜马拉雅及其邻区分委会”副主  相似文献   

6.
郑福婉  艾买提 《内陆地震》1990,4(3):287-288
1985年出版的“新疆地震资料汇编”的地震条目中,有1882年和1889年两条7级地震,震中烈度8—9度,按其震中位置,两次地震分别位于和田、墨玉县交界处和叶城县城北,均处于昆仑山前的塔里木盆地,对此存有不少疑义。为此,我们查阅了我国、美国、苏联、世界资料中心等编辑出版的地震目录,包括1956年12月中国科学院地震工作委员会历史组编辑的“中国地震资料年表”,1976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所编“中国强地震简目”;1977年“苏联新的强震目录”;1982年由固体地球物理世界资料中心N.V.Kondorskaya和N.V.Shebalin主编的报告SE—31;1983年顾功叙主编的“中国地震目录”;1987年谢毓寿,蔡美彪主编的“中国地震历史  相似文献   

7.
卢演俦  陈杰  尹功明  王萍 《地震地质》2011,33(2):239-240,238
丁国瑜先生1931年生于河北高阳县。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即任教于北京地质学院。1955年被选拔赴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深造,1959年初获得副博士学位。1959—1970年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第四纪地质、新构造方面的研究。自1966年起,他先后参加了邢台、蒲县、  相似文献   

8.
对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三段历史作回顾,分别为国家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的体制沿革变迁,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观象台早期创建;兰州地震研究所硕士点早期阶段。  相似文献   

9.
主编寄语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使期刊更加贴近读者、贴近科研,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从2021年第一期起,《世界地震译丛》更名为《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该刊于1970年5月由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顾功叙教授倡议创办、并任第一届主编,原名《科学技术参考资料·国外地震资料》。1974年更名为《国外地震》,1982年更名为《世界地震译丛》,陈运泰院士担任主编。  相似文献   

10.
回首邢台地震现场的日日夜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述了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地震前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预报研究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地震发生后地震科技人员在地震现场工作的实践活动,总结了现场工作中提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出了邢台地震现场工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地质家学,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张文佑,1909年9月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张文佑193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4年至1949年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47年兼任中央大学教授。解放后,任中国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兼任北京地质学院和北京大学教授。1953年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1955年任地学部委员和常委。1955年至1966年任国家科委地质矿产组副组长。现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石油国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的地震事业》出版发行十余年,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60年之际,仅以此文纪念主编之一,抗日老战士卫一清同志。1983年中宣部部署了编写《当代中国》丛书的任务。国家地震局负责编写地震卷,即《当代中国的地震事业》。于是已经离休的原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卫一清同志和当时的国家地震局副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国瑜共同担任主编,负责组织编写地震卷的工作。而具体的领导重担则落在了卫一清同志的肩上。我作为科研处的工作人员,被指派在卫一清领导下做日常管理事务。我认识卫一清是1964年毕业后分到中科院地球…  相似文献   

13.
赵九章先生是一位开拓性的科学家,眼光看得远,只要国家需要就干。他的领导艺术和组织才能也是众所周知的。1950年4月6日,中国科学院建立地球物理研究所,任命赵九章为所长,下属气象、地磁、地震和物探4个组。在赵九章所长领导下,4个组都得到了重大发展,以致分别发展为大气物理、  相似文献   

14.
《地震地质》1986,8(4):62
1966年3月8日河北省邢台地区隆尧县马兰、自家寨一带,发生了6.8级地震;相继于3月22日又在宁晋县东汪一带发生了7.2级地震,值此邢台地震发生二十周年之际,于1986年10月7日至12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了“邢台地震二十年纪念暨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及有关研究所、北京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国家地震局系统等118个单位近300名代表。收到学术论文近百篇  相似文献   

15.
地质学家马杏垣教授,应辽宁省地震学会理事长卢造勋邀请,于9月24日来辽宁省地震局做了题为"岩石圈地球动力学研究"的学术报告.马杏垣先生,是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名誉  相似文献   

16.
编者按     
《地震》2012,(2):3
我国用于地震监测预报的大地形变测量始于1966年邢台地震后,从这个时候起,陈鑫连先生投身地震监测预报,结下不解《半生震缘》,硕果累累。先生以其深厚的理论素养,奠基地壳形变学科,开创动态大地测量研究领  相似文献   

17.
由山西省地震局、临汾市政府、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和历史地震专业委员会联合筹备的“1 30 3年山西洪洞 8级地震 70 0周年纪念暨陆内盆地与强震活动研讨会” ,于 2 0 0 3年 9月 1 7日~ 1 8日在山西省省会太原市召开 ,9月 1 9日~ 2 1日进行了野外地震地质和 1 30 3年地震遗址考察 ,中国地震局副局长赵和平 ,山西省副省长梁滨 ,临汾市副市长高清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国瑜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坪以及来自全国的近 1 0 0位科学家参加了研讨会。在 1 30 3年洪洞 8级地震纪念会上 ,邓起东、高孟潭和苏宗正等 3位研究员就1 30 3年洪洞地…  相似文献   

18.
1948年山东威海地震再调查和参数校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4 8年 5月 2 3日山东威海附近发生一次强烈地震。李善邦先生将该地震震级定为 6级 ,震中位置定为北纬 37 7°、东经 1 2 1 9° (中央地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1 971 ) ,该位置位于海中。在此以后的各种版本地震目录中 ,都沿用了这一震中位置。自 1 983年以后的各版中国地震目录中 ,又同时给出了微观震中 (顾功叙等 ,1 983;谢毓寿等 ,1 985、1 989;汪素云等 ,1 999)。微观震中为北纬 37 2°、东经 1 2 1 8°,在陆地上 ,位于文登西。宏观和微观震中之间相差 0 5°。同一地震同时给出两个震中位置 ,且相差较大 ,在认识和应用等方面造成了…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2日T14:28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2008年5月13日T5:00江苏省发生滨海ML3.8地震。滨海地震是否是由汶川地震触发的、可指示滨海附近中短期内将发生中强地震的"诱发前震"?基于此,本文进行了如下研究:①统计南北地震带及中国台湾7.3级以上、日本7.5级以上大地震;②统计①中大震发生后3天时间(72 h)内,华北中南部地区发生的M_L 3以上地震;③统计大震发生后1年内在M_L 3地震附近地区(距震中350 km以内)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④对上述3组地震是否存在链式关系进行统计研究,即研究特定条件下的A—F—B链式地震现象在华北中南部的预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目前所拥有的统计资料,无法确定2008年5月13日滨海M_L 3.8地震是由汶川8级地震诱发的"前兆地震"。  相似文献   

20.
李善邦先生是我国地震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地球物理勘探和地磁场测量等方面的先驱者之一。李先生1980年4月29日与世长辞,至今已有5年了。 李先生于1902年出生于广东省兴宁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926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在南京中英中学任教一年后,因患肺病,回原籍疗养,并任兴宁县一中教务主任。1929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