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鱼肉液体制曲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在鱼鲜酱油的酿制中,采用鱼肉液体制曲提高蛋白利用率并利用制曲过程去除鱼腥味。探讨了制曲温度,制曲时间,种曲添加量对鱼肉液体制曲的影响,分析了液体曲的蛋白酶活力和制曲过程对鱼腥物质三甲胺(TMA)的消除情况。结果表明,制曲温度为40℃,制曲时间为24h,种曲添加量0.4%为最佳制曲条件,此时,液体曲的蛋白酶活力为245Iu/mL,制曲过程对甲胺的去除率可达74.7%。  相似文献   

2.
以蓝圆鲹为原料,酶解蓝圆鲹鱼肉蛋白制备小分子肽。运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蓝圆鲹蛋白酶解的工艺条件,探讨了酶种类和添加量、液固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对多肽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木瓜蛋白酶,添加量为0.10%,液固比2∶1,酶解温度54.4℃,酶解时间3.18 h下,多肽提取率为32.35%。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乳酸菌为发酵菌株,对辣木叶中的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进行发酵富集。【方法】对2株报道产GABA的商业菌株及两株实验室筛选产GABA的菌株进行筛选,得到最适发酵菌株。对辣木粉添加量、谷氨酸钠(MSG)添加量、初始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并选择MSG添加量、初始pH、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进行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发酵条件。【结果】4种乳酸菌产GABA能力大小依次为植物乳杆菌LK-1植物乳杆菌S35耐久肠球菌干酪乳杆菌LK-1,利用植物乳杆菌LK-1发酵辣木叶,GABA的含量可高达152 mg/L。经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确定GABA的最佳发酵条件为辣木叶粉添加量为质量分数4%,MSG添加量为4g/L,初始pH6.5,发酵温度为35℃,发酵时间72h。在此条件下发酵辣木液GABA质量浓度可高达209mg/L,比未发酵的辣木液提高1.45倍。【结论】利用植物乳杆菌LK-1发酵辣木叶能大大提高GABA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米曲霉产中性蛋白酶的适宜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米曲霉产蛋白酶的分布,优化了米曲霉产中性蛋白酶的适宜培养条件以及培养基的最优组成。研究发现米曲霉产中性蛋白酶的能力为最强。米曲霉产中性蛋白酶的适宜培养条件为:m(麸皮)∶m(豆粕粉)=4∶1,水的质量分数为60%,培养基中各无机盐质量分数为:KNO30.2%,MgSO40.05%,Na2HPO40.13%,pH值为6.0,接种量为每10 g培养基接种1.0×108个孢子,最佳培养温度为30℃,最佳培养时间为48 h。在此培养条件下,最高酶活力达3 999.2 U.g-1。  相似文献   

5.
以鲢鱼蛋白为原料,采用5种不同复合蛋白酶(P1,P2,P3,P4,P5)进行酶解,综合研究了复合生物酶酶量、酶解时间、pH、酶解温度等对鲢鱼蛋白酶解降血压肽ACE活性抑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酶P1酶解降血压肽对ACE抑制率经体外检测为88.08%,具有最佳的酶解效果。对应最佳条件为:酶量25 IU/mL,酶解时间2 h,pH7.0,酶解温度60℃。  相似文献   

6.
提高鲮鱼鱼糜弹性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影响鲮鱼鱼糜弹性的主要因素和加工工艺条件。研究时采用漂洗鱼肉、添加谷氨酰胺转氨酶以及二段加热方法等工艺来提高鲮鱼鱼糜的弹性。结果表明 :将鲮鱼鱼肉漂洗 2次 ,添加质量分数 0 .2 %的谷氨酰胺转氨酶作为弹性增强剂 ,采用在 4 0℃温度缓慢凝胶化 3h后加热至90℃保持 30min的二段加热方式 ,可明显提高鲮鱼鱼糜的弹性。  相似文献   

7.
酶解法提取鱼油的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蛋白酶酶解法从黄鳍金枪鱼(Thunnus albacares)加工的下脚料———鱼头中提取鱼油。以鱼油提取率和感官特征为指标,通过正交优化实验设计,获得了胰蛋白酶提取鱼油的最佳酶解工艺参数:酶解温度45℃,酶添加量1.5%,料液质量比1∶1,酶解时间4 h,酶解pH 8。在该条件下,鱼油的提取率为4.34%,理化指标除过氧化值外均达到SC/T3502-2000的粗鱼油二级标准,多不饱和脂肪酸总含量高达38.47%,其中DHA和EPA的含量分别为23.63%和4.84%。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培养温度、pH、光照、种龄、接种量以及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对破囊壶菌ThraustochytriumroseumMF2生长及其产DHA的影响。结果表明 ,T roseumMF2生长及其产DHA的适宜条件为 :培养温度 2 5℃、初始pH值 6~ 7、种龄 4 8h、接种量 4 %、培养时间 4d ,生物量达到 1 0 4g L ,DHA产量达到1 2 6 6mg L。  相似文献   

9.
在单因素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利用JMP 7.0中的神经网络平台,在接种量、初始pH、发酵时间和装液量等4个方面对黑曲霉CICC 2475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以期获得高酶活力的β-葡萄糖苷酶。结果表明:接种量约11.0%、初始pH值5.6、发酵时间130 h以及装液量70.0 mL条件下,黑曲霉发酵产β-葡萄糖苷酶的酶活力达到最大值118.73 U/mL,与单因素优化前61.01 U/mL相比,酶活力提高了48.61%。  相似文献   

10.
在室内条件下,通过单因子实验和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鱼汁、海泥抽出液和人尿对小环藻(Cyclotella sp.)种群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50 mL的培养体积下,当鱼汁添加量为2~3 mL时,小环藻生长效果最好,相对生长率(K)较对照组升高了33.3%,平均倍增时间(G)降低了34.9%,但随着浓度升高,藻细胞开始出现死亡。海泥抽出液添加量为20 mL时,K值最大,较对照组增加35.6%,G值下降了25.15%。人尿添加量为10 mL时,K值最大,较对照组增加17.9%,G值下降了15.77%。统计分析表明,鱼汁、海泥抽出液和人尿对小环藻实验种群的生长均有极显著影响。海泥抽出液对小环藻影响大,其次是鱼汁和人尿。正交实验表明,在鱼汁、海泥抽出液和人尿的添加量分别为2.5、15.0和1.0 mL的组合实验组,小环藻的生长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