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对覆盖黄河口滨海湿地的PROBA CHRIS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包络线去除变换,采用6种常用的基于光谱特征空间的监督分类算法对变换前后的影像数据进行滨海湿地典型地物分类,通过目视对比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比较变换前后的分类结果,评价包络线去除方法对该类算法影响的效果和能力。结果表明,包络线去除方法能够提高部分监督分类算法针对滨海湿地典型植被类型的区分和识别能力;但由于滨海湿地内具有面积较大的裸滩和浑浊水体,这两类地物在影像中的光谱特征相近,而包络线去除方法并不能解决二者的误分问题,因此并不能提高该类算法针对CHRIS高光谱遥感影像的总体分类精度。  相似文献   

2.
面向分类的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分析了高光谱遥感的特点、影像数据的应用现状,针对高光谱遥感影像处理、分类的现状及遇到的困难,对高光谱遥感影像数据的分类特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对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的支持向量机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分析指出了支持向量机分类法的优越性,最后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许晨  卢霞  桑瑜  何爽  刘景选 《海洋科学》2023,47(7):1-11
为提高遥感影像融合质量,提升资源一号(ZY-1 02D)高光谱遥感影像滨海湿地植被分类精度,提出将ZY-1 02D高光谱影像与空间分辨率为10 m的哨兵2号(Sentinel-2)影像进行Brovey融合,并通过搭建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对ZY-1 02D高光谱影像和Brovey融合影像的滨海湿地植被进行分类,与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BP神经网络分类算法进行精度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经Brovey融合后,AlexNet、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BP神经网络算法的植被分类总体精度分别提高15.60%、7.00%、14.80%和10.00%,Kappa系数提高了21.35%、9.93%、18.97%、12.85%;基于Brovey影像融合与AlexNet算法的植被分类精度最高,总体精度为92.40%,Kappa系数为89.42%。空谱融合配合AlexNet卷积神经网络有效解决了高光谱遥感影像在滨海湿地植被分类应用中精度较低的问题,为滨海湿地植被资源动态监测提供技术和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4.
高光谱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过光谱匹配进行地理目标识别成为可能。围绕光谱分解、分类以及匹配算法进行研究,设计了一套规范实用的高光谱数据库系统,构建了高光谱影像样本库。提出了基于高光谱影像数据库进行地理目标识别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高光谱影像包含有丰富的地物类别信息,但由于受分类方法等因素的限制,这些信息并不能得到充分的挖掘。组合分类器由于可以实现各分类结果信息的互补,因而总有着较各单分类器效果更好的分类性能。将组合分类方法引入到高光谱影像的分类实践中,并对组合的关键问题一组合规则进行探讨,提出了混合组合规则的概念。实验表明,利用该组合分类方法对高光谱影像进行分类,可以得到良好的处理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CHRIS高光谱遥感影像,发展了一种结合地物光谱特征和多纹理空间特征信息,采用双全链接的8层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分类算法对滨海湿地高光谱影像进行遥感地物分类,并在黄河口滨海湿地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1)基于测试样本数据,联合光谱特征和K-L变换的纹理特征信息,采用DCNN模型方法展现了高的分类精度,精度高达99%;2)利用光谱特征和全纹理特征的精度比仅使用光谱特征和光谱特征联合K-L变换后纹理特征的分类精度低。利用K-L变换后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的DCNN分类精度达到99.38%,相比于使用全纹理特征信息的精度提高了4.15%;3)基于验证图像,发展的DCNN分类方法精度优于其他算法,DCNN方法总体分类精度为84.64%,Kappa系数为0.80;4)相比于浅层分类方法,本文发展的DCNN模型分类算法保证了所有地物类型的分类精度更加均衡,保持了主要地物类型的分类精度几乎不变,同时提高了滩涂和农田的精度。基于DCNN模型,潮滩和农田的分类精度分别达到79.26%和56.72%。比其它浅层分类方法提高了2.51%和10.6%。  相似文献   

7.
在光谱规则分类算法(Spectral Rule-based Classifier, SRC)基础上考虑大气校正对遥感影像光谱反射率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改进光谱规则的分类算法(Modified Spectral Rule-based Classifier, MSRC),从地物光谱响应曲线和光谱指数两个方面来修正光谱规则集,通过规则细化和补充、阈值改正优化光谱类别。以珠江三角洲海岛(佳蓬、淇澳)和海岸带(荃湾、惠东)的Landsat 8影像作为实验数据,对比了大气校正前后波段反射率和地物光谱响应曲线,分析了改进后MSRC算法的地物分类结果和精度,并与原SRC算法、最小距离分类(MDC)算法、最大似然分类(MLC)算法、支持向量机分类(SVM)算法、神经网络分类(NNC)算法以及基于光谱指数的算法等多种地物分类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4组实验数据的MSRC算法分类结果总体精度分别为87.66%、82.38%、77.67%和80.05%,高于SRC、MDC、MLC和基于光谱指数的分类算法,在无需人工标注训练数据集的前提下接近SVM和NNC算法的分类精度。MSRC算法适用于海岛和海岸带的Landsat 8多光谱遥感影像。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光谱数据中内在的非线性流行结构,分析了LLE低维嵌入算法的基本原理,给出了该算法的计算步骤。介绍了模糊ISODATA分类算法的基本思想,在计算目标函数中,利用测地距离代替欧氏距离,对模糊ISODATA分类算法进行改进。利用两套PHI高光谱影像数据,在LLE低维嵌入结果上实现了ISODATA分类实验。结果表明:LLE低维嵌入后的数据能够降低ISODATA影像分类的迭代次数与计算时间,提高分类的效率;与原始ISODATA分类算法相比,改进的ISODATA分类算法能够更好地挖掘类别之间的自组织关系,提高分类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高光谱遥感影像维数高、数据量大、波段之间的相关性强,分类时易出现"Hughes"现象,因此在分类过程中如何有效减小数据处理过程中的计算量,又保证原始数据重要的地物信息不丢失具有重要的意义。压缩感知理论可通过远低于耐奎斯特的采样率和少量观测数据实现信号的精确重构,具有对硬件读写要求低、图像恢复效果好等优势。通过利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压缩感知算法对黄河口地区的高光谱影像进行图像重构,然后分别采用SVM算法、最大似然法以及神经网络分类法对重构后的影像进行分类,并对分类结果的精度分别从空域和小波域、不同的测量值等维度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1)压缩感知理论重构后的影像保留了原始影像的基本信息,保证了分类精度;(2)SVM算法的分类精度最好,空域和小波域的分类精度基本一致;(3)分类精度随测量值的增加先逐渐提高,然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联合光谱和纹理特征的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先通过计算灰度共生矩阵得到纹理影像,然后将纹理波段与光谱波段进行叠加形成一幅多波段影像,再使用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对该影像进行分类,从而得到最终的滩涂提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滩涂及周边地物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面向应用的成像光谱数据分类技术,旨在从根本上、全方位地削弱各种不利因素对分类精度的影响。该项技术主要包括利用IEM算法获取更为精确的类别分布信息,采用禁忌搜索算法进行原始特征空间的降维,运用基于混合规则的组合分类器来判断待识样本的类别标签。实验表明,按照该方法进行成像光谱数据的分类处理,可以得到很高精度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2.
基于Tabu搜索的高光谱影像特征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高光谱影像的分类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降低特征空间的维数,又能保证原始数据所包含的丰富地物信息,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繁琐的工作。在分析了传统降维方法所面临问题的基础上,将禁忌(Tabu)搜索算法引入到高光谱影像的特征选择研究,指出由于Tabu搜索算法所具有的良好全局寻优能力,因而在该类影像的降维研究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实验表明,将Tabu搜索算法获取的波段进行高光谱影像分类,在求解的时间和分类结果的精度上都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低通滤波器对类别可分性的改善原理,指出将其应用于高光谱影像分类有利于获取更为准确的类别分布信息,进而提高影像分类精度。最后通过实验对低通滤波器在高光谱影像分类中的表现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融合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结果的高光谱遥感影像分类新方法——众数赋值分类法。采用ISODATA非监督分类方法对高光谱遥感影像进行分类,并对非监督分类结果的图斑进行标记,同时用最大似然法(ML)和支持向量机(SVM)法进行监督分类,然后以监督分类结果对非监督分类后各斑块进行类别赋值。方法是:统计每个非监督分类斑块中由监督分类所获得的各类别像元数及所占比例,将非监督分类斑块的类别赋予所占比例最高的监督分类结果的类别,最终获得高光谱图像分类结果。研究表明:(1)非监督分类类别数量大于10时,其与ML分类结果融合的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均较监督分类法的分类结果好;(2)ML和20个类别的ISODATA分类结果融合的总体精度最高,为87.35%,比单独ML的总体精度高约2个百分点;(3)SVM和10个类别的ISODATA分类结果融合的总体精度提高最大,较SVM的总体精度提高近3个百分点;(4)随着非监督分类类别数量的增多,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呈现由低到高再到低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分类方法的选择对于成像光谱数据的分类精度有着直接影响,然而由于成像光谱数据的特点,使得分类器的选择变得十分困难。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分类规则的成像光谱数据分类方法。实验表明,按照该方法进行成像光谱数据的分类处理,可以得到很高精度的分类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黄河口湿地为研究区,应用覆盖该区域的CHRIS高光谱遥感影像,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物光谱可分性的滨海湿地高光谱影像波段选择方法。该方法利用研究区的7种典型地物的110余条现场实测地物光谱曲线,通过分析比对地物两两之间的光谱可分度,确定地物类型之间的光谱可分区间,基于此选取CHRIS高光谱影像的地物分类特征波段,应用三种经典的监督分类方法(支持向量机法SVM、人工神经网络法ANN和光谱角制图法SAM)开展利用全波段的和利用本文方法选择特征波段的分类对比实验。结果表明:(1)基于光谱可分性特征波段的方法较全波段分类精度有所提高,其中ANN分类精度最高,为82.52%,较全波段分类精度提高了约为5.1%;(2)芦苇、水体、黄河水和裸滩4种地物的识别能力高,生产者精度都在80%以上;(3)碱蓬的用户精度提升最为明显,约在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