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江西九江丁家山铁帽型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火 《江西地质》1998,12(3):182-188
该金矿是丁家山铜硫矿体上部经长期表生作用,氧化、淋滤、迁移、富集而形成的铁帽型金矿床。矿床具有埋藏浅、品位富、矿石类型简单、易采、易选等特点。本文对矿床地质特征、赋存状态及富集规律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
陕西凤县铅硐山大型铅锌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方维萱 《矿物学报》1999,19(2):198-205
本文讨论了陕西铅硐山大型铅锌矿床矿物地球化学特征,矿物地球化学有助于深化和认识成矿元素参成矿成晕过程中的演化与富集规律。该方法在确定矿床的找矿指示元素,确定元素的垂向分布带,提供矿床成因的地球化学证据,查明矿床的有益组分和有害组分的赋存状态与预测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陕西凤县铅硐山铅锌矿床处于秦岭褶皱系礼县—柞水华力西冒地槽褶皱带。矿床产于古岔河—殷家坝向斜南翼次级构造——铅硐山—水柏沟紧闭倒转背斜西部倾伏端。矿体受其南侧分支构造铅硐山背斜控制。正在评价的Ⅰ、Ⅱ号主矿体产于同一含矿层位,分别位于背斜的北、南两翼(图1),矿体的厚度、产态、品位等均比较稳定,远景可观。该矿床是秦岭中泥  相似文献   

4.
哀牢山南段长安金矿床是三江造山带哀牢山成矿带南段大型矿床之一,就位于甘河断裂的脆性破碎带内,赋矿岩石以下奥陶统砂岩和碎屑岩为主。目前已知各地质体内黄铁矿的硫同位素δ34S值变化范围为-3.49‰~+3.57‰,峰值集中在+1‰~+3‰;矿石与其他围岩及岩浆岩脉的硫同位素组成的对比表明,成矿热液中硫最可能源自于地层,或者部分混染了喜山期岩浆热液中的硫。矿石铅同位素组成为:208Pb/204Pb=38.722~40.649,207Pb/204Pb=15.604~15.813,206Pb/204Pb=18.788~19.761。结果显示其变化范围相对较小,说明矿石相对富集放射成因铅;矿石铅来源于成熟度较高的上地壳,显示矿床铅更可能源自区内的白云岩、碎屑岩、粉砂岩等沉积岩类。蚀变岩和岩浆岩类的铅主要显示出造山带铅源特点,暗示矿石铅源与矿区内岩浆岩相关性较小,应主要来自赋矿围岩。区内新生代岩浆活动为矿床的进一步叠加富集提供了热源和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5.
陕西几类重要铅锌矿床的矿物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文章将陕西铅锌矿分为海底喷气沉积型(即SEDEX型)、与海底喷气沉积-改造作用有关的类SEDEX型和MVT型3类.对马元(MVT型)、南沙沟和江坡(类SEDEX型)、铅硐山和二里河(SEDEX型)铅锌矿床中的闪锌矿等矿物进行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测定结果表明,3类矿床各具特点:马元铅锌矿床闪锌矿的Co、Ni、Th、Y含量较低,而Mo、Cs、Sr、Ba、T1含量较高;南沙沟和江坡铅锌矿床闪锌矿的Sn、Sb、W含量较低,而Mn、Y、Zr、In含量较高;铅硐山和二里河铅锌矿床闪锌矿的Li、Zr、CB、Ba含量较低,而W含量较高;在闪锌矿Li-Cs、Zr-In、W-Sn、∑REE-δEu、δEu-δCe散点图上,5个矿床的投点按上述3类分别集中.但铅硐山和二里河铅锌矿床与南沙沟和江坡铅锌矿床具有更多的相似性,而与马元铅锌矿床差异较大:在闪锌矿Sr-Ba、Co-Ni、Th-Y、Mo-T1散点图上,马元的投点集中于一处,而其他4个矿床的投点集中于另一处;马元闪锌矿具有十分明显的铕正异常,而南沙沟、江坡、铅硐山和二里河闪锌矿铕异常不明显,或具有负铕异常;5元素矿床闪锌矿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均为轻稀土元素稍富集的右倾型,但马元的稀土元素总量明显低于其他4个矿床.  相似文献   

6.
张十八铅锌矿床位于江西彭山地区,铅锌矿床赋存震旦系硐门组地层中,区内出露有二云母碱长花岗岩与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组成的复式岩体。矿石铅同位素^206Pb/^204Pb的变化范围在16.756~17.936,平均为17.519,^207Pb/^201Pb的变化范围在14.809~15.620,平均为15.484。矿石铅的M值在9.47~9.65内窄幅波动。铅同位素的Doe和Zartman的模式图解以及△α-△β-△γ图解中所显示的矿石铅特征表明,矿床铅不是单一来源的正常铅,而是混合型多来源的异常铅,主要富上地壳铅的特征,又部分具有少量深源铅的特征,并且具有造山带铅的特点,成矿作用与燕山晚期的板块作用所产生的岩浆作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7.
西范坪斑岩铜矿的次生富集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3000余米岩芯的观察研究。发现西范坪斑岩铜矿床存在完整的氧化带,氧化剖面由上向下可以分为氧化带,次生富集带和原生带。原生矿石的裂隙越发育,原生矿化强度越大,则其次生富集作用越发育。应用质量平均方法计算了氧化过程中铜的迁移规律,提出在次生富集作用中铜队了发生垂向(由上向下)迁移外,也存在侧向迁移(带入或带出)。在矿床中部,由于铜的垂向富集和侧向带入而形成富矿石和厚大矿体,因此次生富集对西范斑岩铜矿床富矿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兴安岭南段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多金属矿床成矿带,对其成矿物质来源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区域成矿规律的总结。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典型矿床的矿石矿物进行了硫、铅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闪锌矿、方铅矿、毒砂、黄铜矿、辉钼矿等硫化物的δ34S值主要变化范围为-6‰~4‰,平均值为0‰,峰值出现在0‰~2‰,呈塔式分布;无明显的重硫、轻硫富集,说明硫源较单一;矿石矿物及岩石的206 Pb/204 Pb、207Pb/204Pb、208Pb/204Pb值的变化范围主要集中在18.13~18.74、15.38~15.68和37.1~38.93,其平均值分别为18.38、15.54和38.09。同时,数据结果显示:成矿带的东部与西部存在较为明显的铅同位素差异,西部矿床中铅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造山带演化线附近,而东部矿床中铅主要集中分布在上地幔和造山带演化曲线附近。  相似文献   

9.
经对陕西省凤县铅硐山矿床原生异常的分带性及分带指数进行研究,认为铅硐山矿床原生异常具有明显的分带性,全向序列(从上到下)为:SHg—Zn—THg—Asn—Cd—(Cu—Ga、Ge)—Pb—Ag—As2、Au。分带指数具有明显变化规律,分带指数可用于深部及外围成矿预测。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额济纳旗老硐沟金矿原生矿化与闪长玢岩脉和似斑状花岗闪长岩株有关.金-多金属矿脉产于蓟县系平头山群白云石大理岩中,主要受近E-W向和NWW向断裂控制.氧化-淋滤型金矿床的形成,乃是原生低品位金矿化和次生淋滤富集两个过程的结果.在目前采深50m的淋滤带中,金多富集在距地表10~30m范围内.氧化矿石的矿物组合为臭葱石+砷菱铅矾+褐铁矿+针铁矿+砷钙锌石+羟砷锌石+自然金+自然银+石英+蛋白石.  相似文献   

11.
通过我国氧化矿石伴生银赋存特征的系统研究后指出,银以独立银矿物为主,少量为离子吸附银和类质同象银。银矿物组合及矿化系列、产出形态、结构、粒度及嵌布类型与原矿的成矿溶液性质和氧化程度有关。铅、锌、铁氧化物和残留的硫化物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银的配分受矿石氧化强度、矿物组合及嵌布形式控制。这一研究成果为有效提高银的回收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In infiltrational uranium deposits in the zone of supergenesis, uranium ores occupy a definite position within the epigenetic zonation series arising in consequence of paragenetic changes imposed upon the already formed rock and succeeding each other spatially in an orderly sequence. The following four zones were determined and mapped: the zone of surficial oxidation in the outcrops themselves; the zone of horizontal oxidation, along aquifers and below the ground water table, invariably confined between some two epigenetically unaltered water-impervious horizons; the zone of uranium accumulation over unoxidized rocks and in contact with the zone of horizontal oxidation (this zone consists of three sub-zones; gray low-grade ores, black ores, gray ores); unoxidized rocks. — IGR Staff.  相似文献   

13.
含砷难浸金矿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郑存江 《陕西地质》2003,21(1):88-98
文中介绍了焙烧预氧化、加压预氧化和细菌预氧化含砷金矿预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工业应用实践。总结了含砷难浸金矿的化学预处理技术、电化学预处理技术和微波预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这些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粤北瑶岭钨矿矿化类型多样性与叠加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粤北地处南岭钨锡成矿带的西南部,区内已发现众多规模大小不同的矿床(点),组成了著名的钨矿化集中区.瑶岭是其中一个中型石英脉型黑钨矿床,由于长期开采,瑶岭钨矿山原保有的黑钨矿资源储量濒临枯竭.2004年,在矿区南部碳酸盐岩与花岗岩岩体的接触带附近发现了夕卡岩型白钨矿化,不久又在矿区中深部的花岗岩体中发现了受断裂构造控制的构造蚀变型白钨矿工业矿化,揭示了钨矿化类型的多样性和叠加性.通过对区内不同类型钨矿化分布规律总结,将为钨矿化集中区新一轮的钨矿地质找矿工作提供新启示.  相似文献   

15.
萨瓦甫齐铀矿床不同地段层间氧化带的氧化还原程度是不同的。利用诸如w(Fe3+)/w(Fe2+)、w(Ra)/w(U)和有机炭等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萨瓦甫齐铀矿床层间氧化带的地球化学特征,即矿床西南部层间氧化带氧化程度较弱,表现为全硫(∑S)、总铁(TFe)和矿石的铀质量分数低;而矿床中部及东北部层间氧化带氧化程度较强,尤其以东北部突出,它们的全硫、总铁和矿石的铀质量分数均高。铀矿化强弱明显与层间氧化带的氧化还原程度有关,层间氧化带的氧化程度越强,铀矿化则愈强;反之,则弱。  相似文献   

16.
广西珊瑚钨锡矿田的原生分带及矿化富集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指导深部、边部生产勘探及开采工作,对珊瑚钨锡矿田的原生分带及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珊瑚钨锡矿田产出有钨锡石英脉、钨锑萤石石英脉和含钨石英角砾脉3种矿化类型,这3类矿化在水平上以长营岭隐伏花岗岩为中心,从东向西形成了单侧分带;钨锡石英脉矿床在垂向上呈"五层楼"形态分带模式;原生矿物组合分带呈亲氧和挥发性元素在上,亲硫元素在下的"逆向"分带,即上部富锡,中部富钨,下部Cu、Zn、Ag增加的规律;矿化富集同围岩的岩性、矿脉脉辐、矿脉产状形态等多种因素有关,造成了矿化分布极不均匀。根据矿床的原生分带特征和矿化富集规律,推测在矿床的深部仍然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7.
国家辉 《地质与资源》1996,5(4):266-278
本文分析了金在表生氧化带的地球化学性状,具体研究了桂西北地区超微粒浸染型金矿典型矿床表生氧化带中金的氧化淋滤和富集——矿体及矿石特征,气候条件,矿体赋存标高、剥蚀深度及具体出露情况,地形、地貌及水文地质条件,氧化带发育情况及氧化壳类型,矿体形态、产状、厚度和品位变化——以及保存条件等。总结出该区氧化矿形成的十项有利条件,并以此为基础对本区该类型金矿氧化矿的找矿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分配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凯怡 《地质科学》1981,(4):360-367
有关白云鄂博铁稀土矿床中稀土元素的组成特点和赋存形式,我所在六十年代曾作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大批数据。本文主要是利用这些数据,对该矿床中的稀土元素特别是其中的Nd、Sm、Eu的分配特点作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洞中拉铅锌矿床稀土元素的研究,判定矿石与地层(灰岩)有着相似的稀土元素特征,同时矿石与侵入岩也有着密切的关系。矽卡岩全岩的稀土元素分布模式表现出承袭了侵入岩的分布模式。稀土元素相关的特征值变化表明,在成矿过程中,成矿温度逐渐降低,成矿环境从相对还原的条件向相对氧化的条件改变。  相似文献   

20.
贵州水城 - 纳雍锰矿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水城-纳雍锰矿属表生氧化锰类的锰帽型矿床。通过对锰矿石和矿胚层岩石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等地球化学的研究,均具有热水沉积的特征,硅质灰岩、含硅质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是锰帽型矿石最主要的矿胚层。它们是在茅口晚期黔中台沟相带内中-低温热水中沉积的,锰质主要来自茅口期玄武岩。纯硅质岩仅见于地表,是含硅质的矿胚层岩石,在地表经强烈氧化作用形成氧化锰矿石同时产生的"副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