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早在1938年,张文佑、陈家天二人的迁江合山大陇煤田地质调查中将来宾县河里至北泗一带的三迭纪地层命名为南洪页岩、马脚岭灰岩、北泗灰岩及红高岭层。并确定“南洪页岩”、马脚岭灰岩、北泗灰岩属下三迭统,红高岭层属下三迭统或中三迭统。文中并指出上述地层单位之间为连续沉积。1943年张文佑、徐煜坚将红高岭层定为上三迭统,属卡尼克期随之将北泗灰岩定为中三迭统。1956年“中国地  相似文献   

2.
贵州汪家寨矿,煤系为晚二迭世宣威组(狭义)和汪家寨组,含煤三十余层。上覆岩系为下三迭系砂页岩及灰岩;下伏岩系为晚二迭世早期的玄武岩组及早二迭世茅口阶、栖霞阶的厚层灰岩。矿区区域地质构造概况见图1。汪家寨矿位于大河边向斜的北部,地层产状随井田不同部位而异。目前开拓范围内,煤层走向大致为北东40°,倾向南东,平均倾角14°。   相似文献   

3.
广西合山煤田含煤地层为晚二迭世合山组,地层以灰色、黑灰色燧石灰岩为主,夹炭质页岩、灰色泥岩和煤层。含煤5~7层,煤层薄、结构复杂,灰分、硫分均高。除二、五煤底板为铝土岩、硅铝岩外,其余顶底板均为燧石灰岩或燧石层。   相似文献   

4.
一、地层岩性简述:我队五分队于今年四月份在南丹益兰某矿区开始钻探。该矿区的矿体,主要以整合的形式充填于榴江组下部炭质页岩,及顶板为泥灰岩与底板为矽质层之接触部位的互层。从柱状图剖面来看,地层从上到下大致是:泥灰岩(底部为含矿带)——炭质页岩(主含矿带)——炭质页岩及薄层矽质层互层(含矿带)——矽质层(个别部位顶部含矿)。  相似文献   

5.
黔中铝土矿是泛指贵州中部及中西部沉积式铝土矿。其成矿时代,为中石炭世及下二迭世。前者分布在修文、清镇、织金、贵筑等地;后者分布在开阳、瓮安、黔西、大方等地。该区与矿床有关的地层全由沉积岩组成。现由老至新,简列于后(图1): (1)下寒武统:灰色页岩及砂质页岩。  相似文献   

6.
王允 《江苏地质》2020,44(3):265-270
荷花山大型铅锌矿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是该矿集区内最新类型的典型矿床。矿区出露一套以砂页岩、硅质岩、灰岩为主的沉积岩地层,由F1断层、F2断层、褶皱和朱村断陷盆地以及热液共同作用,使早—中三叠世灰岩中发育构造溶解垮塌角砾岩,矿体赋存于其中。通过沉积成矿、热液成矿和岩浆作用等成矿规律的分析,认为荷花山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前景,荷花山铅锌矿床受晚期岩浆热液的影响,铅锌进一步富集。荷花山铅锌矿床与沉积作用和热液作用关系较密切,岩体侵入对荷花山矿床进行了破坏和改造,并形成少量的闪锌矿和方铅矿。荷花山矿床位于铜陵矿集区内,其成矿规律与矿集区其他矿床的成矿规律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其独特的成矿规律丰富了铜陵矿集区的成矿理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将我队几年来工作的实际资料,对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作一介绍,希同志们批评指正。一、矿田地质简述:矿田内所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中泥盆纪,上泥盆纪仅在向斜盆地内局部保存,下泥盆纪莲花山组砾岩、砂岩夹页岩厚约357米;四排组页岩厚384米。中泥盆纪郁江组砂岩及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1—2层铁质粉砂岩,厚409米;东岗岭组灰岩,泥质灰  相似文献   

8.
赵家骧 《地质论评》1944,9(Z1):35-40
川省中部及西部之三叠纪地层可分上下二部;下部为飞仙关层,以紫色页岩为主,属下三叠纪,上部为嘉陵江石灰岩,属中三叠纪,一部或属上三叠纪,飞仙关层之下部或为薄层灰岩,即玉龙山石灰岩。至川东鄂西一带,则本纪岩层性质适於  相似文献   

9.
南京地区栖霞组的界线和化石分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南京地区早二迭世栖霞组化石丰富、种类繁多,是我国南方发育最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栖霞组最早称栖霞石灰岩(李希霍芬、1882年),泛指南京东郊栖霞山附近五通石英砂岩与龙潭煤系之间的一段海相地层,时代为泥盆纪。其后,经李四光和朱森,李四光,黄汲清,陈旭,李毓尧,李捷和朱森等人不断详细研究,才将船山灰岩与孤峰层之间的一套灰岩层确定为栖霞组范围,自下而上划分为臭灰岩、下硅质层、栖霞灰岩(狭义)、上硅质层四部分,并建立四个筵类和三个珊瑚化石带(见下表)。时代相当于早二迭世。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区在锡石-硫化物型锡矿床普查找矿方面,利用黄铁矿化、磁黄铁矿化标志,无轮对盲矿体的寻找和对暴露出地表含矿破碎带的查明,都获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仅是黄铁矿化、磁黄铁矿化的性状及其在普查找矿中应用的某些认识和点滴经验的概括.一、矿田地质概述矿田处于古陆西南缘,呈北北西向断陷带中的复式褶皱中.褶皱背斜中有自北东推向南西的逆掩断层和若干垂直于轴向的横断裂.地层主要为泥盆纪的灰岩建造与矽质页岩建造,其上覆以石炭二迭纪的灰岩建造和三迭纪的页岩建造.  相似文献   

11.
贺兰山北段煤田位于贺兰山断褶带的北部。贺兰山断褶带居于鄂尔多斯地台之西,阿拉善台块之东,是一个南北向的狭长带。贺兰山北段煤田包括了乌达矿区内的素赫土、教子沟、五虎山等几个井田。在其周围出露的地层有前震旦系,震旦系,寒武系。区内出露的地层有奥陶系灰岩及不整合在它上面的煤系地层。后者的中石炭统本溪群,厚790一1128米。以页岩为主,夹石英砂岩及砂质页岩,并含有薄层石灰岩4一6层,中上部含煤10一12层,均不可采。上石炭统太原群厚226米,以砂质页岩,页岩,砂岩等组成,并夹薄层石灰岩、泥灰岩、钙质页岩等多层,且含可采及不可采煤层15层;下二迭统山西组厚100米,以页岩、砂岩、砂质页岩组成,并含有可采煤层4层。砂质页岩内含有较多之铁质结核。煤系上复地层有二迭系的石盒子组、第三系的细砂层与砾石层、第四系的冲积层与黄土等组成。   相似文献   

12.
十多年来,铜陵地区的地质工作进展很大,有不少新的发现,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本文着重讨论矿床的控制因素和对矿床的认识,以期对今后的找矿有所助益.区域地质铜陵地区位于江南古陆与淮阳、张八岭古陆之间,下扬子台褶带中部,由印支-燕山褶皱隆起和燕山断裂凹陷组成.区内构造发育,浆岩活动频繁.志留系至三迭系均有分布,发育浅海相、滨海相碎屑岩占优势的志留纪、泥盆纪地层,以碳酸盐为主的石炭-二迭纪及早中三迭世地层,累计厚度约3000米.本区北部为侏罗-白垩纪火山岩.印支运动使区内地层成形一系列褶皱构造,构造线呈北东方向,大致平行排列,由西向  相似文献   

13.
一、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内出露石炭纪及二迭纪地层.石炭纪地层全部为石灰岩,按岩石性质自下而上分为五层,最下的C_l层为硅质薄层灰岩,厚148米;其上C_2层为条纹灰岩,厚26米;再上逐渐变为C_3层,为致密细条纹灰岩,厚仅9米;C_3层之上为C_4层(主要合矿层),岩石为粗粒结晶白云岩,厚50米;最顶部C_5层为大理岩状及乱网状灰岩,厚16米.C_3层属中石炭纪,其上下的灰岩则分别属于上、下石炭纪.二迭纪地层共分四层,自下而上为P_1基底砾岩,厚83米;P_2为页岩,厚35米;P_3为灰岩层,厚250米;顶部P_4为玄武岩,厚600米.此外,尚有第四纪的残积、坡积及冲积层.  相似文献   

14.
华东-高岭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陶维屏 《地质论评》1966,24(3):188-196
一、矿区地质概况矿区内地层自老至新有:中下泥盆统茅山组石英砂岩;上泥盆统五通组石英砂岩;下石炭统高骊山组砂页岩;下二迭统栖霞组灰岩;下二迭统孤峰组砂页岩;中生代建德亚群火山岩系;第四系湖相沉积层、冲积层及少量山麓堆积。本区除第四系及建德亚群与下伏地层、孤峰组与栖霞组间有明显的不整合外,其余均  相似文献   

15.
<正> 下扬子盆地在早、中三叠世,古地理位置处于华北古陆与江南海隆之间,为一温暖清洁的陆表海,沉积了以碳酸盐岩为主的海相沉积物。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灰泥灰岩、粒泥灰岩、颗粒灰岩、准同生白云岩以及泥、页岩等。 据殷鸿福(1986)资料,华北地台及扬子地台在晚二叠世的古纬度分别为9.8°N及1.7°N。晚二叠世至早、中三叠世,它们先后拼合于西伯利亚及华北,有一定的向北位移,仍在热带圈内。早、中三叠世动植物群分析表明:华夏特提斯区(包括扬子省)早三叠世早期  相似文献   

16.
渝南与黔北铝土矿含矿岩系的下伏地层都为韩家店组页岩或黄龙组灰岩,顶部为炭质页岩,两地完全可以进行对比,应该具有一致的沉积时代。根据含矿岩系下伏灰岩中的牙形刺Streptognathodus oppletus和Streptognathodus gracilis化石,灰岩时代应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含矿岩系的时代可由下伏灰岩和上覆栖霞组来进行限定。结合其他资料,认为渝南与黔北含矿岩系的沉积时代应为早二叠世晚期(相当于Kungurian期)的梁山组。  相似文献   

17.
西藏冈底斯西段措勤地区三叠纪牙形石生物地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西藏措勤县江让乡敌布错北缘的碳酸盐岩地层原来认为是中二叠世"下拉组",然而,最新的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研究否定了这种认识。在这套碳酸盐岩地层中识别出了三叠纪的4个牙形石带(组合带),即:Neogondolella carinata带、Neospathodus triangularis-Ns.homeri组合带、Chiosella timorensis带、Paragondolella inclinata-Pg.polygnathiformis组合带。牙形石动物群的对比研究表明,新建的嘎仁错组的时代为早三叠世印度期至中三叠世拉丁期末期,珠龙组采样层段的时代为中三叠世拉丁期末期至晚三叠世卡尼期的早期。  相似文献   

18.
某地锡矿是重要矿区之一.本文主要着重阐述矿田、矿床的分布规律,与锡矿床有关的火成岩及岩浆期后作用过程的特点.一、某锡矿区及其中矿田矿床的分布规律该锡矿区大地构造位于滇桂台向斜之西缘.区内主要的地层为中三迭记灰岩、上三迭纪页岩和石灰岩,其中以前者分布最广并为区内锡矿床的围岩.该地区主要的地质构造轮廓(图1),由三个北北东向的一级褶皱构成,由西向东,依次为向斜、背斜和向斜褶皱,南部深断裂以南则有变质岩系出露.  相似文献   

19.
论浙北的龙潭组与堰桥组的界线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正> 近年来,对浙北晚二迭世龙潭组的划分,主要有二种意见:一、认为晚二迭世龙潭组的下界,应划在最高一层含Neomisellina的砂质灰岩,与其上覆长石石英砂岩之间,或在长石石英砂岩之底;二、晚二迭世龙潭组的下界,划在孤峰组硅质页岩与其上含硅质,钙质的炭质页岩之间。 浙北的龙潭组分布于吴兴和长兴县。长兴县煤山煤田延伸到安徽省广德县境内的牛头山和新抗地区,本文做为一个地质整体,一并论述之。  相似文献   

20.
<正>1地质概况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特提斯构造域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地体中南部。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多底沟组(灰白色大理岩、结晶灰岩,夹泥灰岩、灰黑色砾屑灰岩、砾屑泥晶灰岩)和下白垩统林布宗组(上部为岩屑砂岩、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粉砂岩与炭质板岩互层;下部为炭质板岩、炭质页岩夹粉-细砂岩,含生屑泥晶灰岩)。岩浆岩以侵入岩为主,在浅部呈岩脉产出,深部存在含矿斑岩体。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