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系统收集整理研究李大庄勘查区钻孔、测试化验和三维地震资料,分析区内天然焦形成原因,研究其物理特征、在测井曲线参数和三维地震方面的识别参数等。针对区内天然焦赋存特征,利用天然焦相关识别参数分析其赋存特征,提供本区及邻近区域内天然焦识别依据,对开展天然焦勘查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太原西山杨庄勘查区天然焦样品的大量测试资料进行研究,针对本区天然焦赋存的特点,阐述了野外进行天然焦与煤研究的工作方法,确定了其区分参数特征,对开展天然焦和煤炭地质勘查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岩浆的侵入破坏作用,使得煤层结构复杂化,煤、天然焦和岩浆岩交叉混合在一起,降低了煤层和天然焦的可采性,开采条件变复杂。一直以来天然焦伴随煤炭一起勘查,其勘查线距也遵从煤炭相关规范,而实际开采天然焦采区的设计与井下实际的采区布置相差较远。以安徽淮北天然焦矿井为例,对该矿的探采对比情况进行探讨,认为勘探阶段针对天然焦矿层勘探钻孔间距和勘探线距,无法满足矿井实际开采需要,适宜的勘查工程线距至少为50~100m。  相似文献   

4.
济宁市保有煤炭资源储量123.9亿t,其中天然焦4.1亿t,约占山东省的一半。随着几大天然焦赋存煤田周边勘探找煤工作的深入,天然焦的资源储量还将增加4亿~11亿t,最终济宁市的天然焦资源储量将达8亿~15亿t。如何综合利用天然焦将直接影响济宁市乃至山东省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并关系到“节能降耗”的能源战略和矿区的服务年限。  相似文献   

5.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尤为重要,然而天然焦长久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我国天然焦资源丰富,在苏鲁豫皖四省毗邻地区的煤矿开采中经常发现由于岩浆岩侵入,煤层受到烘烤而变质为天然焦的现象。广泛采集苏鲁豫皖四省毗邻地区天然焦样品,在描述天然焦宏观及显微特征的基础上,对天然焦开展工业分析、地球化学特征、自燃倾向性和焦尘爆炸性等方面的测试与分析,采用美国TA2100热分析仪测试典型样品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天然焦的宏观物理特性、显微组分特性与煤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总体上各项分析指标与无烟煤没有明显的界线,天然焦与同地的残留煤相比,其挥发分产率降低、C/H比大幅提高;天然焦变质程度达到或高于无烟煤阶段,不易自燃、焦尘无爆炸性。燃烧特性测试结果表明山东菏泽赵楼天然焦样品具有较强的反应活性,并根据天然焦的特性探讨了利用方向,认为其在制作型煤、合成氨、碳材料、生产水泥以及CO2地质封存等方面具有利用价值或潜力。   相似文献   

6.
巨野煤田天然焦、无烟煤综合方法划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中,唯独对天然焦没有明显的分类指标,在巨野煤田勘查过程中,通过对天然焦,无烟煤的宏观鉴定,煤质化验测试指标,镜下显微镜测定结果,测井曲线物性特征等方法的分析研究,对其划分问题取得了多在数,依据、获得了良好地质效果并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7.
岩浆侵入区煤层厚度的利用,可采边界的确定,煤与天然焦界线的划分,天然焦块段及级别划分,储量估算等问题都是煤田勘查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巨野煤田及其邻区丰富的地质资料,结合一些岩浆侵入矿区的开采揭露情况,首次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些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论淮北矿区天然焦资源及开发利用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淮北矿区天然焦资源储量、分布特点及规律、物理化学性质及特征,提出了淮北矿区天然焦开采工艺和开发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安图县是吉林省大型矿泉水基地之一,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矿泉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和保护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在介绍了资源概况基础上,对勘查、保护和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提出了勘查、保护和开发建议,对安图县矿泉水资源勘查、保护和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山东省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于2006年对潍坊市北部沿海地区(283km^2)进行了天然卤水资源勘查,本文对区内勘查资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分县市区估算了天然卤水资源储量,论述了开采现状及开采存在的突出问题,计算了天然卤水现状开采规模的静态和动态开采年限,分析了天然卤水资源供需形势的严峻性,提出了合理的开采规模及静态和动态开采年限,为政府宏观决策开发卤水资源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丰富,在矿泉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和保护方面已做了较多的工作。本文在介绍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基本情况、饮用天然矿泉水资源概况和开发现状基础上,分析了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的经济效益,展现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远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以往矿山天然焦生产相关资料的分析研究基础上,对天然焦的基本特征、矿床的赋存特征、成因类型、岩浆侵入对矿体的影响等进行了探索研究,进而对天然焦成矿的基本规律有了初步认识,为今后天然焦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电磁法综合探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针对地下隐伏资源勘查对大深度、多参量电磁法技术的发展要求,利用天然场音频大地电磁的大深度探测及人工场激电法的多参量探测,在对分布式的场量接收和大功率的发射仪器硬件研制,以及数据处理资料解释研究基础上,成功研制了阵列天然场电磁法探测技术及混场源电磁法探测技术系统。经矿区试验应用表明,阵列天然场电磁法探测技术系统具有轻便高效大深度探测的特点,适宜于不同地貌景观尤其是困难条件下隐伏资源的大深度探测,而混场源电磁法探测技术系统不仅可获取大深度的天然场电阻率信息,还能获取人工场激电信息,可广泛应用于金属矿资源、地下水资源及油气资源的勘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北方石炭-二叠系煤层中普遍存在煤炭天然焦化现象,目前,对无烟煤和天然焦之间的划分原则存在不统一,给地勘阶段无烟煤和天然焦的划分造成较大的困难,势必影响煤炭资源量估算及煤炭加工利用。文中从煤岩学角度提出了一系列无烟煤和天然焦的识别特征,以期更加准确的识别无烟煤和天然焦,经实践验证,该煤岩识别特征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可供后续地勘阶段无烟煤和天然焦划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枣滕地区天然焦热爆性及工业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焦按结构、构造和爆裂特征可分为4类。块状焦、砾状焦、柱状焦、砂状焦。试验结果表明:热爆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形态各异、大小不等的气孔,孔内的CO_2、CO、CH_4等气体若骤然加热,就会引起膨胀爆裂,若将天然焦制成粉或预热,则可扬长避短,用于各种工业用途。  相似文献   

16.
以杨谈勘查区勘查成果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论述了区内岩浆岩的侵入特征及其对煤层的影响。区内岩浆主要以岩床形式由西南向东北侵入煤系,岩性主要为闪长玢岩,厚度呈南厚北薄的特点。区内共有7层煤不同程度的受到岩浆侵入影响,多沿煤层顶、底板侵入。岩浆侵入加大了含煤地层厚度及煤层间距,同时使煤层的变质程度进一步加深,局部变质为热变煤或天然焦,煤层灰分、碳含量增加,挥发分、氢含量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7.
宋继叶  秦明宽  蔡煜琦  王健菲  张煜晖  张晓  林双幸 《地质论评》2024,70(3):2024030016-2024030016
能源安全(尤其是核资源)的重要性在当今更为彰显,掌握世界主要铀资源和产铀国的勘查开发现状与投资环境,对我国天然铀企业进行海外铀资源勘查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最新数据分析认为:纳米比亚铀资源丰富,主要勘查开发铀矿类型为侵入岩型和表生型;2010—2022年,纳米比亚天然铀产量整体不断增加,增幅度达到72%;铀资源勘查开发的进展主要体现在资源量新增、找矿空间拓展、潜在类型的发现以及部分暂停矿山重启等。纳米比亚总体上是开展铀资源勘查开发投资环境较优的国家,建议未来以我国现有企业控股矿山为中心,逐步辐射其周围地区乃至纳米比亚全境,分“三个层次”、采用“三种模式”进行纳米比亚铀资源勘查开发。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天然焦储量约3.34亿吨,占全省煤炭储量的2.4%,而滕县煤田天然焦储量占全省的76%。目前,在天然焦尚不能综合利用的情况下,它的存在不仅给煤炭储量计算带来一定困难,而且将直接影响到矿井的设计与开拓。因此,在井田勘探阶段,查明天然焦的分布范围是非常必要的。为此,1984—1985年间,我们在滕县煤田许楼井田利用区内 T_3波动力学特征进行了识别天然焦的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9.
确定可以作为饮用天然矿泉水开发的水源地,除需进行专门的矿泉水水源地勘查工作外,还需提出矿泉水水源地资源保护与卫生防护带的划分及保护方案,作为开发过程中资源保护与卫生防护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煤田地质》1989,1(1):20-20
车集井田勘探对象是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煤层,以无烟煤为主,储量丰富。由于后期辉绿岩侵入,形成大量接触变质成因的天然焦,储量占16%。因而,天然焦研究成了勘探中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