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8 毫秒
1.
钻井泥浆和消油剂对合浦珠母贝稚贝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合浦珠母贝稚贝为测试对象,比较了三种钻井泥浆和消油剂的96h急性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钻井泥浆对合浦珠母贝稚的半致死浓度大于10^5mg/L;三种消油剂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258mg/L,4469mg/L和2545mg/L。  相似文献   

2.
在室内条件下,以珠母贝(Pinctada margaritifera)稚贝作为实验对象,设置10、12、14、16、18、20、23、26、29、31、33、35、37℃组和常温组(27.3~30.6℃,CK),研究珠母贝稚贝温度适应性。结果表明:10、12及37℃条件下,珠母贝稚贝存活12d、15d及48 h;稚贝适宜存活温度为15.3~33.4℃,最适宜存活温度为23~31℃,低温和高温敏感起始点分别为26和31℃;稚贝适宜生长温度为17.8~33.1℃,最适生长温度为29~3 1℃;温度对稚贝水层分布和生理产生影响,35℃时稚贝在水面以上的分布显著高于其他组,10~14及35~37℃组稚贝活动、摄食能力差,16~33℃稚贝运动、摄食能力好。  相似文献   

3.
在实验室条件下探讨氨氮胁迫对马氏珠母贝(Pinctada martensii)血细胞密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溶菌酶(LSZ)、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氨氮(1.25~40 mg/L)胁迫3 d后,马氏珠母贝血细胞密度随氨氮浓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当氨氮浓度超过5 mg/L时血细胞密度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差异极显著(P<0.01);2)血清SOD活性随实验氨氮浓度(1.25~40 mg/L)的增加而明显下降,在较低氨氮浓度(1.25~5 mg/L)时,SOD活性高于对照组,氨氮浓度超过10 mg/L时,SOD活性低于对照组,各实验组SOD活性与对照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当氨氮浓度为1.25~20 mg/L时,马氏珠母贝血清CAT活性随氨氮浓度的增加而升高,除氨氮1.25 mg/L组外,其余各实验组血清CAT活性较对照组极显著升高(P<0.01),当氨氮浓度为30~40 mg/L时,血清CAT活性呈急剧下降趋势,且低于对照组(P<0.01);4)马氏珠母贝血清LSZ活性随实验氨氮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氨氮浓度为10 mg/L以下时,血清LSZ活性高于对照组,当氨氮浓度为20 mg/L以上时,血清LSZ活性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5)氨氮浓度为1.25~10 mg/L时,马氏珠母贝血清ACP活性随氨氮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1),当氨氮浓度超高20 mg/L时,马氏珠母贝血清ACP活性随氨氮浓度的增加急剧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1)。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珠母贝早期发育阶段最适存活和生长条件,于2013年5—6月在珍珠贝养殖场进行不同海水盐度对珠母贝直线铰合期幼虫、壳顶期幼虫和稚贝生长及存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珠母贝直线铰合期幼虫存活适宜盐度为2285—3886,最适盐度为2719—3502,壳长增长的适宜盐度为2043—4123,最适盐度为3110;壳顶期幼虫存活适宜盐度为2310-3914,最适盐度为2719—3502,壳长增长的适宜盐度为2029—4009,最适盐度为3110·3502;稚贝存活适宜盐度为2064—3910,最适盐度为2719—3502,壳长增长的适宜盐度为1938—4130,最适盐度为2719—3110。  相似文献   

5.
【目的】克隆合浦珠母贝(Pinctada fucat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pfser1基因,探讨该基因的组织表达及其在天然免疫过程中的作用,以及与生物矿化过程的关系。【方法】通过RACE技术获得pfser1基因的全长,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其序列结构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pfser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检测健康合浦珠母贝在被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MG1655刺激后和在贝壳损伤修复实验中pfser1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合浦珠母贝pfser1基因cDNA全长为1240 bp,包含1035 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4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的功能结构域含有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Serpin家族保守结构域。pfser1基因在合浦珠母贝各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外套膜边缘膜中表达量最高;大肠杆菌MG1655刺激后,该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在贝壳损伤修复过程中,pfser1基因表达先升高后受到抑制。【结论】pfser1基因所表达的蛋白参与了合浦珠母贝的天然免疫应答过程,并与生物矿化过程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是 90年代初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 DNA多态性检测方法。其特点是简便快捷、一次可探测多个位点 ,无需知道被检 DNA的核苷酸序列信息。这一技术已被广泛用于动植物的研究 ,但在软体动物类的应用 ,国内外的报道都较少。本文报告用 RAPD技术检测我国最重要的海产珍珠贝之一——合浦珠母贝 (Pinctada fucata)基因组 DNA多态性的研究结果。1 材料和方法1 .1 实验材料合浦珠母贝分别采自北部湾和大亚湾的野生种群 ,两地各用贝 3 0个 ,贝龄 1~ 4…  相似文献   

7.
以黑、白、红、黄4种壳色马氏珠母贝选育系F6代为亲本,选取4种壳色最纯的雌雄个体各1个,采用解剖授精法和双列杂交的方法繁育子代,建立了6个杂交组合,包括4个自交组及12个正反交组。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壳色由背景色基因和前景色基因共同表达而成,位于不同的基因位点上;经过连续7代选育的4种壳色纯化度较高,壳色可以稳定遗传给下一代,其遗传规律比较复杂。黄色和白色为马氏珠母贝的背景色,白壳色贝存在母系遗传,若为隐性纯合含致死基因,黄色相对白色为显性;黑色和红色为马氏珠母贝前景色,相对无前景色为显性,黑色与红色共显。  相似文献   

8.
为制备马氏珠母贝免疫活性肽,以马氏珠母贝全脏器为原料,利用体外模拟消化的方法对其进行酶解,然后通过超滤系统收集分子量小于3 ku的酶解液。采用细胞培养方法,以体外免疫活性为指标,利用Sephadex G-25凝胶柱层析、Capto Q强阴离子交换色谱等对马氏珠母贝酶解液进行分离纯化与筛选,获得2个具有免疫活性的肽段,利用电喷雾静电场离子阱串联质谱分别对2个活性肽序列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一个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5.0,肽序列为Ala-Arg/Pro-Met;另一个别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4.0,肽序列为Val-Arg。在浓度0.3 mg/m L时,2种肽能显著促进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与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表明这2种肽均具有较好的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9.
光合细菌在马氏珠母贝育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光合细菌(下简称PSB)作为饵料添加剂在马氏珠母贝育苗中的饵料效果。结果表明:(1)单独投喂PSB,幼虫能生长发育并附着变态形成稚贝,但其长速,稚贝总育成率均低于单独投喂单胞藻的对照组;(2)用PSB与单胞藻混合投喂,幼虫的长速,稚贝总育成率均高于对照组;(3)添加PSB后,在眼点幼虫附着前不换水,幼虫的长速和眼点形成率均高于换水;但在眼点幼虫进入附着期仍不换水,则稚贝生长速度,总有成率均低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光合细菌(下简称PSB)作为饵料添加剂在马氏珠母贝育苗中的饵料效果。结果表明:(1)单独投喂PSB,幼虫能生长发育并附着变态形成稚贝,但其长速、稚贝总育成率均低于单独投喂单胞藻的对照组;(2)用PSB与单胞藻混合投喂,幼虫的长速、稚贝总育成率均高于对照组;(3)添加PSB后,在眼点幼虫附着前不换水,幼虫的长速和眼点形成率均高于换水;但在眼点幼虫进入附着期仍不换水,则稚贝生长速度,总育成率均低于换水;(4)当PSB菌液密度为10×10-6个/cm3时,PSB投喂量以每天25×10-6为最佳,稚贝总育成率达到26.6%,而对照组仅为4.6%。  相似文献   

11.
用静水式试验方法评价和比较了两种钻井泥浆的水可溶部份对斑节对虾仔虾、罗氏沼虾仔虾、虾虎鱼和剑尾鱼等4种水生动物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泥浆水溶性成分对班节对虾仔虾、罗氏沼虾仔虾、虾虎鱼和剑尾鱼的半数致死浓度均明显大于10000mg/L(1%),但斑节对虾仔虾对泥浆水可溶性成份的敏感性高于其余3种动物,适于钻井泥浆毒性试验。可以认为在试验条件下两种泥浆是无急性毒性的物质,但由于泥浆组成的复杂性,综合评价泥浆对水环境的影响时,需探讨其对底栖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油废水、有害的废泥浆以及其他一些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严重污染周边土壤环境。本次调查以沾化县境采油区为重点,采用了专项地质环境调查、人力浅钻、渗水试验、淋滤试验及土壤监测等方法;查明了油气污染物的污染类型、污染机理、污染程度和迁移变化趋势,并提出治理与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3.
油页岩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油气资源,测井技术是油页岩矿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该文依托姚庄地区油页岩矿钻孔的测井工作,通过对典型钻孔zk002的测井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得出测井曲线的变化与岩层有机质含量的关系,识别出地层岩性,并定出含油页岩层厚度,其结果与地质岩心钻探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测井技术能较好地识别含油页岩层。  相似文献   

14.
孤东油田植被演化遥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从1984-2001年多时相的TM和ASTER等遥感数据,对孤东油田近二十年来的植被演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油田开发的不同阶段对植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田开发初期,植被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使区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油井建成后,被破坏的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并向着顺向演替的方向发展,目前孤东油田的生态环境正在向着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查明昌乐县五图煤田古近纪李家崖组油页岩的分布及其品质特征,从沉积学、油气地质学等方面开展研究。五图煤田古近纪李家崖组可划分为4部分:上部含煤段(A),中部含煤段(B)、油页岩段(C)和下部含煤段(D)。该组油页岩主要发育在淡水湖相沼泽环境,油页岩发育层数较多,可达80余层,但单层厚度不大。基于对大量钻孔的油页岩厚度统计及相关的化验测试,研究发现:李家崖组油页岩总厚度在研究区中部靠近南侧F3断裂处厚度最大,向四周减薄;灰分平均含量60%左右,靠近北侧F1断裂处灰分较高;焦油产率平均约8.36%,靠近南部F3断裂附近产率较高;硫分平均含量2.14%,水分平均含量4.2%,硫分和水分含量整体表现为东南部高西北部低。综合研究可以发现,研究区中南部靠近F3的地区,油页岩厚度大、品质好,是五图煤田油页岩资源潜力区。  相似文献   

16.
根据海上溢油试验结果,结合20a来对海上溢油事故的观察结果分析了油类入海后漂流和扩散过程。经分析认为1)海面油类漂流的速度和方向取决于风和表层海流的速度和方向,海面油类漂流的速度和方向基本符合UO=UC+ζW和D=C  相似文献   

17.
 利用安塞油田可视化决策系统,将基础勘察数据油田基本图件和油井数据有效的管理起来,可作统计分析、档案更新、数据查询。这不仅对属性数据可采用数据库管理,而且通过空间数据对属性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可视化  相似文献   

18.
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来提高油气井固井二界面胶结质量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当前,针对3 000 m以浅油气井已实现了含成矿微生物的固井水泥浆技术。为了使固井水泥浆滤液中的成矿微生物在二界面处高效发挥MICP作用以提高二界面胶结质量,还需在钻井过程中利用钻井液携带CaCl2的渗透向井周地层中预先注入一定量的钙源。因此,有必要研究含CaCl2钻井液在井周地层的渗透规律,从而合理控制CaCl2的注入量和钻井成本。基于此,以当前常用的环保水基聚合物钻井液为基本载体,综合考虑钻井液渗透时在井壁处泥饼动态形成机理、井周地层物性参数变化规律以及含CaCl2水基聚合物钻井液流变性等因素,利用理论计算与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含CaCl2水基聚合物钻井液滤液沿井周地层渗透量及渗透距离的定量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模拟实验测试结果吻合程度较高,证实该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有助于为钻井生产企业合理优化钻井液和固井水泥浆施工工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煤层气L型水平井能够最大限度的沟通煤层微裂隙和裂隙系统,增加井眼在煤层中的波及面积和泄气面积,较定向井能大幅提高单井煤层气产量。在煤层气L型水平井钻井过程中,涉及钻井工艺较繁琐,通过优化井深结构、控制井眼轨迹、合理钻具组合、改进泥浆性能、提升钻井技术等方法,可有效提高了钻进效率,缩短钻进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2022年,通过TSJ3000水源钻机在沁水盆地郑庄区块煤层气L型水平井钻探实际应用,以钻井周期20.1d,完井井深2033.94m,钻机月速2991.67m,创造了华北油田煤层气该区块同类型井钻井周期和钻机月速的双记录。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金刚石绳索取心钻进普遍发生的垮塌、造浆、钻杆内壁结泥皮等问题,完成了基于聚乙烯醇(PVA)为抑制剂的无固相防塌钻井液室内研究。通过泥页岩滚动回收试验、膨润土临界加量试验、泥球浸泡试验以及电动电位测试等对比了常用抑制剂的抑制效果;通过配伍性试验确定了增黏剂及降失水剂的种类和加量;对比了不同种类的污染物对所获配方钻井液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NaCl、KCl等常规无机盐抑制剂,聚乙烯醇具有较强的抑制性,且抑制性与聚合度呈正相关;黄原胶(XC)、磺化褐煤树脂(SPNH)、磺化沥青(FT-1)可用作配制该钻井液的增黏提切剂和降失水剂;该配方钻井液可抗35% NaCl、4% CaCl2以及12%钙土的污染,能满足110℃温度范围内的使用要求,可在3 000 m深度范围内的强造浆地层、破碎地层、盐膏层等复杂地层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