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队根据钻探施工某些特定工艺的要求,设计了一套扩孔工具。这种工具可以用于孔内某一孔段的扩孔工作。例如,水文孔抽水层段孔径的扩大;扩大止水孔段直径,增大止水孔段套管外环间隙,提高水泥止水效果。另外,它还可用于铣削孔内套管或岩心管严重受损的端部,为丝锥打捞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2.
塔河油田TK665CH井卡拉沙依组锻铣侧钻水平井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益平 《探矿工程》2012,39(4):31-34,38
近年来,在塔河油田老区直井基础上进行177.8 mm套管开窗(149.2 mm井眼)侧钻是主要开发方向之一。石炭系卡拉沙依组锻铣开窗存在循环压耗大,铁屑上返排量窗口窄,铁屑容易在锻铣套管上窗口堆积,易发生铁屑憋泵、缠刀、退刀困难,侧钻时地层压实性好,机械钻速低,井壁掉块卡钻,穿越两套压力体系井漏,摩阻扭矩大等复杂情况。在TK665CH井石炭系卡拉沙依组177.8 mm套管锻铣开窗侧钻施工中,通过钻头、钻进参数、导向马达、钻具组合的优选,轨迹的监控以及针对性的泥浆技术,侧钻获得成功,为塔河油田老井改造及定向侧钻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桑树坪煤矿采取地面注骨料和井下注浆技术治理奥灰(奥陶纪灰岩)岩溶陷落柱时,施工的3个常规检查钻孔出现严重的水砂突涌现象,封孔难度极大,采取向孔内下入木楔、反丝止浆塞等方法均封孔失败。针对此难题,提出带压顶替注浆封孔技术,首先,向孔内注入大于套管体积的清水以确保孔内通畅,避免砂粒填充至套管内,导致封孔深度未达到套管以下稳定岩层;之后,采取低泵量向孔内多次循环注入大于套管体积的稀水泥浆;最后,待水泥浆凝固后,采取小直径钻头钻进至套管外以检查大孔径钻孔的封孔质量。该技术成功应用于3个常规检查钻孔封堵工程,实践发现:先期注浆封孔水泥浆液水灰比宜选取1︰1,单次候凝时间宜选取3~4 d,延长水泥浆候凝时间,可提高钻孔封孔质量。此技术适用于井下狭小空间作业,可防止孔口涌水涌砂,避免孔内水砂高速流动,确保封孔质量及人员安全,为封堵类似水砂突涌钻孔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工程钻遇地层非常复杂,地层破碎、膨胀缩径,坍塌、掉块严重,多次出现卡埋钻等事故,同时复杂地层取心率偏低。WFSD-2孔在取心率很低井段,为补取岩心运用套管开窗侧钻技术;而在WFSD-4孔施工中,套管内出现卡钻事故,为绕障采用套管开窗侧钻技术。介绍了复杂事故井套管开窗侧钻从准备到实施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套管开窗侧钻的成功应用为后续工程实施节约了时间和成本,对今后类似作业具有很好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兴荣  夏炎 《探矿工程》2021,48(S1):125-129
王洼103-1号水文地质钻孔施工过程中出现沉砂卡钻,在处理卡钻事故过程中又使套铣筒也被卡在钻孔内,强力起拔套铣筒,造成断裂,且断口不平整、倾斜靠边,形成了极其复杂的孔内事故。事故原因是泥浆中含沙量过大所致。另外处理钻铤卡钻时下入的表层套管直径偏小,也给后期处理事故造成了很大困难。根据孔内事故特点,制定了先起拔表层套管,更换大直径表套,再套反套铣筒、钻铤的处理方案。为此专门设计制作了起拔表层套管钻进的主动钻进钻杆、钻头;设计加工了加长套铣筒、扶正事故套铣筒的扶正工具等,及时成功处理好了本次超复杂卡钻事故。本文详细论述了钻孔事故的处理过程及措施,总结了事故教训和处理经验,对于处理类似卡钻事故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水文钻孔及水文长期观测孔,必须将抽水层与观测水位层段以上的含水层进行隔离。隔离的方法很多,在50年代采用多层套管,即每抽一次水需下一层套管,因而套管用量很大,规格繁多;60年代后采用胶囊同往止水,简化了钻孔结构,节约了大量管材,但需加工一套止水工具,操作麻烦,成本高,还没把握。我们在采用胶囊止水过程中曾发生过很多问题,如孔径大,其胶囊压缩不能达到止水目的;又如在起拔套管时将胶  相似文献   

7.
玉泉煤业15101高抽斜巷疏放水钻孔止水阀门保护措施不到位,掘进放炮崩掉止水阀门,造成放水量无法控制,水流严重冲刷巷道,矿井安全受到威胁。由于钻孔向上仰角为70°、且水压大,采取多种封堵钻孔的方法均未成功,最后在原钻孔孔口外露套管部分外加装一个套管短接,用速凝水泥加麻丝止水,短接两侧各焊接一块钢板,采用锚杆把短接套管固结在巷道顶板上,一次处理成功,最后在短接上安装阀门,做到控制性放水,确保了矿井安全,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我队在二道沟矿区勘探一大型金伯利岩体,投入了大量的钻探、坑探工程。由于设计不尽完善,施工中一钻孔于80米处垂直打穿坑道平巷边部。为了补救钻孔,我们设计加工了φ193/152mm阶梯肋骨扩孔钻具。将扩孔钻具送入坑道,与钻孔中钻杆相连接,开动钻机分别向上、下扩孔。其中向上扩孔600mm,向下扩孔300mm。将一根φ146mm套管(长240mn)两端各焊接两个可调螺杆之螺母,再分别套上压紧盘。送入坑道,先将套管上端插入平巷顶板新扩钻孔内,再把套管下端放进底板所扩钻孔中,调整好套管,将干海  相似文献   

9.
碎软煤层钻进过程中易发生喷孔、塌孔,造成钻孔深度浅、成孔率低,严重制约碎软煤层瓦斯高效治理。随着“以孔代巷”、递进式抽采等瓦斯治理模式的兴起,煤矿对碎软煤层瓦斯抽采钻孔成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碎软煤层钻孔深度、钻孔精度和成孔率,以满足煤矿安全、高效、精准瓦斯治理的需要,提出煤矿井下碎软煤层双管双动空气定向钻进工艺方法。针对该钻进方法涉及的关键钻具和钻进工艺,根据煤矿井下空气螺杆钻具规格和通过性试验,分析确定外管套管、内管螺杆钻具、领眼钻头以及扩眼器等钻具级配;通过理论分析螺旋钻进煤粉颗粒运动速度,优化套管螺旋叶片螺距、头数等参数;根据钻进排粉需求、空气螺杆钻具用风要求,计算双管钻进用风量、风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排粉规律和最佳钻进工艺参数,最后通过现场钻进试验,验证双管双动钻具级配和钻进工艺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增加风量比增加转速提高排粉效果更明显;钻进时套管转速40 r/min时,对应风量应最小达到500 m3/h,内管钻具滑动定向造斜完成后,应尽快复合钻进排粉,当风量低于400 m3/h时,应当充分回转扫孔排渣;采用?90 mm领眼钻头+?120 mm扩眼器+?73 mm空气螺杆钻具+?73/35 mm宽叶片螺旋钻杆的内管钻具+?140 mm套管钻头+?120/96 mm反螺旋套管的外管钻具组合,采用风量1 000 m3/h、风压1.25 MPa以上的风源、转速40~120 r/min的工艺参数,钻孔深度达到350 m以上、套管护孔深度168 m以上,钻孔轨迹可控制在煤层内,有效提高了钻孔深度和精度,为碎软煤层随钻护孔精确钻进提供新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直径(直径168~600mm)工程孔,不仅需要良好的止水效果,而且还需要对钻孔的套管进行有效固定。基于直接通过套管加压注灰技术的分析,开发研制成功了钻孔固管止水注灰器。该钻孔固管止水注灰器利用弹簧的无压释放特性,在注浆泵的作用下将上部水泥浆液压入钻杆,使之流入接头的注灰通道内,水泥浆液顶开锥形顶,弹簧被压缩;而当注浆泵不再工作、无压力作用时,锥形顶在弹簧的反作用下顶住灰浆通道,靠锥形顶的锥面封严灰浆通道,使灰浆不会反流到钻杆内。5.12大地震后发现,在同一地区,使用该技术的钻孔套管均未发生变形,其它套管则出了不同程度的变形,由此可见该技术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护壁技术是解决复杂地层钻探难题的关键技术之一。介绍了一些特殊的套管护壁技术在WFSD-4号孔钻探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在小间隙条件下下大直径套管技术、复杂钻孔活动套管护壁取心技术和用于强缩径地层的两阶段下套管固井技术等。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决常规突水通道封堵救灾工程中工程量大、施工工期长、易发生次生灾害等技术难题,研制了动水大通道封堵控制注浆专用钻具、保浆袋囊等装备,研发了速凝高强快速封堵注浆材料,设计了钻孔控制注浆封堵施工工艺,提出了采用钻孔控制注浆钻具定点放置保浆袋囊,使用速凝高强注浆材料实现动水条件下过水大通道的快速可控封堵新思路,形成了一套钻孔控制注浆封堵突水通道的新工艺、关键技术及配套设备。通过现场应用,该技术具备快速、可靠、费用低等优点,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3.
根据水文地质人员提供的抽水试验工程设计,我队于1985年底在福建省平潭县竹屿标准砂矿区施工了大口径钻孔进行抽水试验,由于钻孔结构设计不合理,发生了套管事故,处理时间长达40天(不开夜班),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原设计抽水试验钻孔结构如附图,左图为抽下层水的钻孔结构,右图为抽上层水的钻孔结构。采用冲击钻进法成井,以200kg吊锤冲击φ273mm套管,用带有阀门钻头的取样简捞取砂心,打穿上层砂进入海泥层(隔水层)后留下φ273mm套管11.4m护壁,以下改φ219mm钻进至孔深24m终孔,留下φ219mm套管  相似文献   

14.
使用胶球止水,孔径与套管之间的间隙、胶圈的式样,直接影响到止水工作的难易程度。施工钻孔孔径与止水套管之间间隙越大,则胶圈止水越易进行。使用环状或灯笼状胶球是比较理想的形状,容易在孔内运动,而且止水效果良好。但在我队施工的150m/m钻  相似文献   

15.
针对传统施工程序无法解决坚硬岩石止水环隙很小(仅3 mm)钻孔的同径止水及分层抽水试验问题,以山西某水文地质参数井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和室内综合试验的方法,对同径止水方案、材料、技术、分层抽水等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同径止水装置经过特殊的“外掏内缩”设计与制作,使止水外环间隙由3 mm增大到8.5 mm,解决了“极小止水环隙”下的同径止水问题;经抽水检验,止水效果良好。(2) 在孔外一系列试验的基础上,定制的止水材料和选择的止水组合与本孔的适应性强,下管风险小,实施过程相当顺利。(3)专门设计的分层导水管路,其上串接的隔离封水胶球与止水套管柱内设置的锥形隔水接头相互契合,封水可靠,形成了两套独立的导水管路,满足了上、下含水层分层抽水试验的工况。研究结果可为类似水文地质参数井开展同径止水或分层抽水试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周强 《河南地质》2012,(4):38-38
日前,从淮南矿业集团新庄孜矿传来喜讯: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施工的新庄孜矿“地面至-612m瓦斯抽采钻井”,已成功穿过D20槽采空区,并下入井内套管、固井成功,刷新了全国煤矿行业大口径钻孔封堵采空区的记录。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四队施工的“地面至一612m瓦斯抽采钻孔”是新庄孜矿四期瓦斯抽采系统改造项目中的重点工程,也是淮南矿业集团历史上难度最大的大口径瓦斯钻孔。  相似文献   

17.
我中队在钻探施工中,遇到一种覆盖粘土达百米以上的地层,在这类地层中,起拔套管困难,并花费大量时间,例如有一个钻孔,施工时间98天,而起拔套管的时间竟达108天之多。后来在一个钻孔中为起拔102米φ146毫米套管,历时半月,基台木顶断三根无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取紧贴套管用φ89毫米钻具打一小钻孔,开足泵量冲孔,经二个大班顺利的取出套管。又在另一个钻孔中,为起拔147米φ146毫米套管历时25天无效,仍紧贴套管采用φ108毫米钻具打小钻孔办法,经五个大班又顺利的取出套管。此后又应用几次,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随着油气田开发,各种不同因素造成油套管出现变形、损坏和腐蚀等问题,严重影响油气田正常生产。华北工程测井分公司采用MID-K电磁探伤与多臂井径测井技术结合进行套损监测,不仅可以判断油套管变形特征,确定管壁的损伤腐蚀程度,而且可以检查井内管柱结构,评价套管损伤速度及寿命预测。目前该技术在大牛地、麻黄山、杭锦旗、新疆等区块广泛应用,累计成功测井70多井次,成功解决了大批生产井内存在的井漏、油套管腐蚀、损伤、结垢及管柱变形等工程难题,在油套管损伤部位综合治理和改造、提高油气井产能、增加油套管的使用寿命、降低修井成本等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我队针对起拔套管困难,采用了水压割管器,经多次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操作方便,时间短,效果好,解决了起拔套管的困难。例如一九七三年在××勘探区,9~1钻孔终孔深度500.13米,下有四种规格套管护孔;φ168~22米、φ146~70米、φ127~180米、φ108~35米为飞管,总计长度307米,曾先后分段采用水压割管器割取,仅用五天时间就全部把套管起拔上来。有的工人同志赞扬说:“割管器,真是好,割的快,效率高,分段割,很省劲,野外队,好制造”。由于水压割管器构造简单,操作方便,我队所有的机班长一般都会使用。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抽水试验钻孔还是水文地质长期观测孔,都必须将抽水层段或观测段以上的含水层进行封闭隔离。隔离的方法很多,50年代主要采用多层套管隔离,套管用量大,施工复杂。60年代后改用胶圈止水。简化了钻孔结构,节约了大量管材,但操作麻烦,要加工一套止水工具,成本高,效果还没把握。遇孔径大、孔壁破碎时,胶圈压缩后不能达到止水目的;又如起拔套管时要将胶圈松开,在倒扣时,往往将止水接头倒开掉入孔内;或因胶圈压缩后的劲头很大,松不开,在起拔套管时胶圈掉入孔内,下钻具冲扫时,钻具被卡造成孔内事故。为此,我们改进了封闭止水的方法,采用同径钻进、超早强水泥造壁缩径止水法,通过10多个钻孔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