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是要求各乡(镇)街道国土员迅速组织力量对辖区内各地质灾害易发的公路沿线、乡村道路、旅游景点、山塘水库、江河流域沿线、居民点、中小学校等进行一次全面的防灾巡查和排查工作。二是切实加强群测群防工作。对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全部查验一遍,对群测群防点的监测责任人、报警信号和撤退路线再次实地检查落实,保证群众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安全撤离。三是积极做好应急调查和抢险救灾工作。  相似文献   

2.
信息荟萃     
<正>河南省12个县(市)荣获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称号本刊讯2009年12月9日,国土资源部公布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和通报表扬优秀群测群防员的名单。河南省共有12县(市)和12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乡级人民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职责,更一步理顺乡、村、群测群防员之间的工作职能,规范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流程,完善预案编制、“三查”、信息报告、值班及管理台帐等相关制度,健全“县、乡、村和群测群防员”四级防治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4.
近年异常气候导致暴雨等极端天气增多,频发的地质灾害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每逢防汛时节,地质灾害防治就自然提上各级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因为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就像一群"隐藏在我军中的敌人",它不但摸不着,而且其一旦暴露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我作为一名指挥员,面对深甽这个特殊的山区重镇该如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保一方群众平安,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做好的一项政治使命.  相似文献   

5.
2009年12月9日,国土资源部公布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名单和通报表扬优秀群测群防员的名单。河南省共有12县(市)和12名个人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6.
辽沈大地     
《国土资源》2013,(4):62-63
营口大石桥市获评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近日,大石桥市顺利通过国土资源部第四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验收,被评为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大石桥市地质构造复杂,地质灾害种类较多,包括泥石流、崩塌、滑坡、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全市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50多处,受地质灾害威胁人口2300余人,受威胁住户近740户。多年来,大石桥市政府始终把保护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为一  相似文献   

7.
正时入5月,汛期将至,雨水增多,我省进入了地质灾害多发时期。显而易见,立即行动起来,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已成为摆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面前的重要任务。应该看到,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据统计,全年共发生地质灾害29起,其中滑坡2起,地面塌陷25起,泥石流1起,地裂缝1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23.7万元。与2012年相比,灾害发生起数下降42%,直接经济损失下降85%。全年共组织搬迁避让受威胁群众887户3500多人;中小学校两所,涉及师生1000多人。依靠群测群防,成功避让地质灾害21起。  相似文献   

8.
一是制定防灾预案。淄川区制定下发了《2005年汛期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将6—10月份划定为重点防范期,明确了汛期易发生地质灾害点的分布、影响范围,提出了防范对策和措施。二是建立健全群策群防网络。实行地质灾害防治乡镇政府负责制,国土资源部门统一管理,水利、农业、林业、交通等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建立区、镇、村三级群测群防网络,将灾害点的监测和防治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单位,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三是建设防治队伍。组建地质灾害监测队伍,完善预警机制,做到快速反应;组建地质灾害抢险队伍,一旦出现灾情立即出动;组建救灾队伍,遇到灾情后,能使重要的生产、交通等尽快恢复,使人民群众的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相似文献   

9.
我国幅员辽阔,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又多分散在偏远山区,治理难度大,防治任务重,要完全对这些灾害隐患点进行治理,财力不允许,也不可能,完全依靠专业测绘队伍进行专业监测,也不现实。群测群防是一种简单、易于掌握的地质灾害监测手段,并且可以弥补专业监测的不足。文章对群测群防的建点原则和方法、监测方法进行介绍,并对地质灾害发生的预...  相似文献   

10.
他中等个子,操四川口音,脚穿解放鞋,上楼梯一步三台阶。这精力充沛的汉子就是2010年获得全国地质灾害防治优秀群测群防员称号的广西融安县国土资源局地环股股长杨进文。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广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以及管理现状,分析了目前广西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全体村民请注意,我村北部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发生小面积坍塌,可能会发生大规模崩塌,请大家做好撤离准备!"伴随着广播响起,同时村级群测群防员敲击铜锣奔走相告,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应急行动拉开序幕。15分钟后,危险区域内应撤离的近20名群众转移到安置点。这是7月4日上午,鹤壁市在淇县灵山办事处赵庄村举行的市县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演练的现场。本次演练,模拟数日来淇县连降暴雨,局部累计降雨量已超过百年一遇,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2月,国土资源部通报表扬了501名"全国地质灾害优秀群测群防监测员"、100名"全国百名特别优秀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员"和10名"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大杰出监测员",广西共有8位同志获全国地质灾害防治优秀群测群防监测员称号。这8位同志在自己的岗位上认真履行职责,任劳任怨,不畏艰辛地开展监测工作,及时的预报滑坡、泥石流等险情,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为弘扬他们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鼓励广大群测群防工作人员和国土资源战线上的所有同志向优秀群测群防监测员学习,进一步推进和深化创先争优各项活动,本刊将陆续刊出这8位全国地质灾害防治优秀群测群防监测员的先进事迹。  相似文献   

14.
近日,淄博市淄川区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全国第四批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淄川区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区、易发区,截至目前,全区已经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48处,占淄博市的32%。2012年以来,为做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淄博市国土资源局淄川分局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全国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有预报、有监测、有手段等"十有"标准,专门成立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5.
从2002年初到2011年3月,从27岁到37岁,整整10年,他一直战斗在防治地质灾害工作的第一线。 10年了,三江县国土资源局地环股只有一个人,股长是他,股员也是他。他一个人扛起了全县防治地质灾害专职工作的千斤重担,换来的是全县10年的平安,他因此获得了全国优秀群测群防员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6.
召开这次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的目的是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今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和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省“十一五”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全面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2011年地灾防治工作.刚才,我们表彰了全国优秀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员、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代表和全国“十杰”群测群防监测员作了典型发言;省气象局、省防办和部地环司的领导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在此,我代表省国土资源厅和楼小东厅长,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向优秀群测群防监测员表示衷心的祝贺!向国土资源部和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长期以来,对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如何依法防灾、科学减灾、提升地质灾害防御能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再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7.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防治地质灾害的斗争中,横县国土人不愧为英勇善战的斗士,不愧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忠实保护者。2009、2010年,他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全县人民,团结一心,进一步筑牢群测群防网络,成功多次组织灾害点群众避让,并先后在10处实施了地灾治理工程,创造出了连续两年没有发生一起伤亡事故的佳绩。茉莉之乡人民打赢了一场场防治地质灾害的硬仗和恶仗!  相似文献   

18.
1月17日上午,县委组织部、县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以及教育局等部门联合举办县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班,各乡镇有关负责人、规划员、土管员、水利员以及重点学校的负责人等参加培训。来自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的姜云专家结合我县实际,就山区农村房屋与校舍选址、建设中如何防范地质灾害;处在地质灾害威胁之下的村民、学校师生如何进行地质灾害简易监测、开展群测群防;在汛期台风暴雨来临时,村民、学校师生如何根据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进行临灾避让处置、开展应急救灾等科普知识进行了宣讲。[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5月6日)一、2013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情况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年共发生地质灾害29起,其中滑坡2起,地面塌陷25起,泥石流1起,地裂缝1起,死亡1人,直接经济损失123.7万元。与2012年相比,灾害发生起数下降42%,直接经济损失下降85%。全年共组织搬迁避让受威胁群众887户3500多人;中小学校两所,涉及师生1000多人。依靠群测群防,成功避让地质灾害21起。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地质环境复杂,地质灾害频发。近年来发生的比较严重的地质灾害有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汶川地震灾区特大泥石流灾害等。灾难到来时,城镇被瞬间淹没,无数鲜活的生命顷刻消失,财产损失更是无法计算。为了及时获取临灾信息,有效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措施,如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开展汛期巡查、排查灾害隐患点、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