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于各地正在试点探索的增加建设用地的办法,国土资源部一方面希望能从中提炼出有益经验,作为下一步制度改革参考;另一方面,却又对试点办法与现行土地管理制度的冲突"心里没底". 1月11日,2013年的全国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表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地需求的新道路就是"1+8"组合政策:"1"就是每年的建设用地增量安排,近几年每年下达计划约700万亩;"8"就是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的8条途径,分别是"农村土地整治、增减挂钩试点、低丘缓坡开发、工矿废弃地复垦、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闲置土地处置、科学围填海造地和未利用地开发".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建设用地计划管理工作的意见》,并下达了《陕西省2017年土地利用计划》,要求按照"先存量、再流量、后增量"的顺序安排年度计划指标,提出流量存量计划使用面积与新增用地计划1∶3挂钩机制。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明确,各地在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使用中,城乡增减挂钩完成面积、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面积和存量建设用地盘活面积,均按照1∶3的比例挂钩使用新增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县域范围内统筹建设用地,实现乡村建设用地的减量与城镇建设用地的增量挂钩平衡,是破解"双保两难"的重大创新。文章以浮山县为例,根据国土资源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县情及其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趋势,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的目标、规模、速度、步骤、方法展开研究,揭示了民情差异性的客观存在与复垦置换整体性的利益追求之间的矛盾;得出了差异性管理、多样性供给;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建设新型城镇、接纳集聚民众;教化民众、认知趋势;科学择居、避免浪费等统筹的内容和方式之结论。  相似文献   

4.
新形势下存量土地再利用方式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新增建设用地形势"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是土地利用方式转变的方向,浙江省在《浙江省国土资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用地规模‘总量控制’、新增建设用地‘节流减量’、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增效’、批而未供土地‘减量加速’、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利用等工作,实现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全省土地利用将面临新的形势,即以少量新增建设用地撬动存量建设用地。在经济转型阶段,保障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新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广西全州县多举并措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创新方式破解工业发展与用地矛盾,取得了良好效果。从低效利用入手"寻"增量。近年来,该县在福坪工业园区建成62 000平方米的标准厂房、长达3.5千米的园区主干道、360套总建筑面积15 000平方米的公租房及总投资达12亿元的4家企业生产生活设施,有效缓解了土地供需矛盾,盘活存量土地占园区规划用地总面积的18%。从空间入手"拓"增量。该县大力提倡建设高层建筑,  相似文献   

6.
正低效用地整治的出路在哪?只有向"存量"要"增量"。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的推进,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近年来,兰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扎实推进闲置低效用地"三年清零行动",紧紧抓住"亩均论英雄"改革这个突破口,出台一系列政策,全力做好节约集约用地,推进低效用地清理整治,显著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2017—2019年,共消化批而未供土地7138.86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5324.86亩,低效用地再开发7769.42亩。  相似文献   

7.
据有关资料,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目前,河南省每年的建设用地大约需要40万亩,而国家分配的建设用地指标仅有17万亩,缺口较大.而且这一情况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那么,化解这一矛盾的途径何在?对此,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郭庚茂提出了良策,那就是--"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即现有国家下达的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主要用于保障国家和省重点建设项目需要,一般普通项目的用地指标由各市县从盘活存量土地中挖潜解决.  相似文献   

8.
菏泽市采取五项措施节约年度建设用地指标为了把有限的建设用地指标用在重点急需建设项目上,发挥用地指标的最大效能,在坚持有保有压、集约高效、内涵挖潜、盘活存量的原则下,菏泽市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严格管理。市政府制定了《关于保障工业项目用地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投资强度、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化率等集约用地指标。二是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用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通知》,提出坚持"三个必须",即新增工业建设用地投资强度必须达到100万元/亩,对地方财政贡献每年每亩必须达到5万元以上,项目必须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和环…  相似文献   

9.
正2016年以来,山东省聊城市国土资源局严格按照上级推进房地产去库存的政策要求,积极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推进房地产用地去库存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全面创新用地机制。按照"全市统筹,分类管理,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对该市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集中管理、统筹安排,形成了用地指标跟着好项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东阳市全面落实国家"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效率"要求,逐步探索出一套好用、管用、实用的东阳做法,推动土地利用方式从依赖增量向存量盘活转变,节约集约综合考核连续三年金华第一,全省前列,集约高效用地成效初显。近期,东阳市因为节约集约用地成效突出,获得了浙江省政府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100亩奖励。一、"摸家底"掌握土地大数据东阳市以第三次土地调查契机,开展历年土地清查,通过外业调查、图形数据、属性数据、分类数据等  相似文献   

11.
正《国土资源部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实施土地内涵挖潜和整治再开发战略,"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750万亩、农村建设用地整治900万亩、历史遗留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300万亩。这是建设用地供给思路的重要转变,旨在引导城乡建设用地从立足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挖潜,通过推动建设用地在城镇和农村内部、城乡之间合理流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2012,(2):14-17
土地利用工作1.节约集约用地促供应。全面清理核实辽宁省2007-2010年批准的8万公顷建设用地批后供应情况,到2011年底供地率为93%,排名全国第一。广开源。组织开展了全省废弃地、低效利用地、未利用地等"三类用地"和低丘缓坡的调查工作,下发了"三类用地"开发利用指导意见。2011年供应土地中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同比增加  相似文献   

13.
正"今年以来,我县完成征地800多亩,通过招拍挂出让土地692.3亩,实现财政收入5.0116亿元。"近日,针对土地利用综合改革成效,通许县县长耿国庆如是说。土地利用综合改革不仅能有效扩大耕地增量,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和用地储量;而且可以盘活存量建设用地,能够提高建设用地有效利用率;还能适当增加土地征收储备,加大对储备土地的前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节约集约用地正酝酿重大突破。一是各地的丰富实践推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机制加快创新。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后,各地节约集约用地涌现大量的创新实践。例如:广东通过旧城镇、旧厂矿、旧村居改造,创新存量建设用地制度,充分盘活存量土地,既节约了土地,又拉动了内需,促进了转型升级,改善了城乡面貌,产生了很好的综合效应;上海提出"总量锁定、增量递减、存量优化、流量增效、质量提高"的"五量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时期,在"中国基本资源国情没有变、资源在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总体态势没有变"的"三不变"背景下,建设用地快速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用地的需求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单纯依赖增量土地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自然资源进入了存量挖潜、提质增效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6.
市县动态     
《浙江国土资源》2018,(4):60-64
杭州市江干区规范建设用地开竣工管理为全面推进建设用地开竣工管理从"事后查处"为主向"事前防范"转变,杭州市国土资源局江干分局以房地产项目为重点,依托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加强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事前监管"工作机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是建立预警制度。依托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监管系统,建立工作台账,并加强与规划、建设部门的沟通联系,及时掌握项目审批进度。对开竣工进度较慢的项目,及时书面提醒。2018年,  相似文献   

17.
朱敏 《国土资源》2016,(7):24-25
正7月14日,大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了一场解读"停车场用地管理和产权登记等相关政策"的新闻发布会,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三份文件的起草背景以及主要内容。《大连市市区停车场建设用地管理实施办法》该《办法》是大连市停车行业"1+X"系列配套文件之一,文件对停车场建设用地管理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大连市计划未来3至5年,在城市中心区建30万个公共停车泊位,实现"一车一位"。该《办法》对停车场用地管理进行规范,明确了招拍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土地资源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文以"十一五"时期为例,分析了全省土地资源的需求数量和供给能力,认为土地供给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但同时要转变土地利用方式,控制增量,盘活建设用地存量,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1鄄城县节约用地取得的成绩 近年来,鄄城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1996-2006年,鄄城县GDP平均每年增长11.47%,工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3.23%,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年增长101.09%,财政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13.51%,而建设用地平均每年只增加0.67%,走出了一条土地资源节约型的新路子。全县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耕地总量保持了动态平衡,建设用地总量没有出现无序增长,实现了节约集约用地和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各地重大建设项目用地供求矛盾异常突出,给国土部门带来了既要保资源又要保发展的双重压力。以我市为例,省政府每年下达新乡市的年度计划指标仅约6000亩,分解到我市的用地指标每年不足500亩,而我市实际用地每年超过2000亩。2010年以来,新乡市调整用地政策,用地指标不再向县市区下发,主要保障重点项目用地,这样就使得我们必须创新工作模式,解决用地指标供需不足的矛盾。为此,我市坚持"规划引领节约集约、挖潜创新提升节约集约、制度设计保障节约集约"的原则,科学编制规划,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