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题记:申勇胜同志是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矿勘院副院长兼一分院院长,优秀共产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省级优秀地质专家。我跟他同事16年,在一分院领导岗位上共事3年。他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谦虚和蔼的为人态度、勇于担当敢于奉献的精神深深地印入我的脑海、融入我的灵魂中,时刻激励着我们这些继续奋战在找矿第一线的地质人。在这个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质勘查业成立于50年代,在地质工作者当中,许多共产党员处处带头,刻苦学习、刻苦钻研、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涌现了一大批李四光式的科学技术专家和一大批李正海式的劳动模范,始终保持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80年代以来,国家对地质行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一部分地质人员因年老退休,一部分转入市场开展多种经营,还有一部分继续从事地质勘查工作,党员队伍结构也随着地勘队伍结构的调整而发生较大变化。在新形势下,地勘单位共产党员如何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些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地勘单位党建工作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秋叶     
我是一名地质绘图员,从事地质事业已经18年了,但说来惭愧,做一名地质工作者的我却从来没出过野外,每到五月份,就看着野外分队的同志忙碌地准备行李物品,出野外,几个月后再见到他们有的黑了,有的瘦了,就这样过了一年又一年,有时看到他们收队回来显得很疲倦,就问他们在外面是不是很苦,他们总是淡淡的一笑说:“还行”。我不禁有些向往,想象着那山高、树绿、鸟鸣画一般的野外生活。今年机会终于来了,因工作需要我被分到了第四分队,开始了我向往已久的野外工作。  相似文献   

4.
近日,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基金委员会作出决定,13名青年地质工作者荣获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黄汲清青年地质科学技术奖分野外地质工作者奖、地质科技研究者奖和教师奖三类。  相似文献   

5.
各理事单位、各分支机构: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河南省地质学会决定对王泽众、温彦等六十名离、退休地质工作者颁发“地质工作突出贡献奖”,以表彰他们在我省地质科技、地质找矿中做出的突出贡献。号召新一代地质工作者向老一辈地质工作者们学习,继续发扬“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的三光荣优良传统,在新时期的地质工作中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6.
埋藏在十万大山里的故事 刘叔过去是个地质工作者,后来从事文学创作连创佳绩,成了一名作家,和我住在一个大院里.已经退休的他有一颗年轻的心,常常和年轻人在一起天南地北地畅谈,每次畅谈我都能从他那里得到不少收获.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的发展是与地质工作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没有地质工作者的付出,就没有新中国的工业化.在纪念新中国地质工作50周年之际,我们专访了原地矿部部长朱训同志,他深情地回顾了献身地质的经历,以及对未来地质工作的期待.从老部长的悠悠回忆中,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些为新中国的发展而手执地质锤、放大镜和指南针等简单工具在深山大川中不倦探索、艰苦跋涉和无私奉献的数以万计的地质工作者的身影,并被他们那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深深感动.  相似文献   

8.
大小兴安岭的白山黑水间留有他前行的足迹,广袤的龙江大地上回荡着他坚定有力的声音。“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地质工作者,只想做好我的本职工作,为我热爱的地质事业尽一份力。”面对这样一个终日与深山岩石打交道的“冷门”行当,一项平均需要19年才能找到一个大型矿床的寂寞事业,30年如一日,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用踏踏实实的行动诠释了自己的诺言。  相似文献   

9.
在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有一位从事煤田地质勘探工作26年的地质工作者。在大山之间、茂林之中、平原之地,伴随着一双登山鞋、一把地质锤,他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时光。如今人到中年,他仍在最基层的地质队从事着最基层的地质工作。他,就是多次获得省煤田地质局"优秀党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2004,(1):15-16
提到农业地质,人们不应当忘记这个名字:爱尔。1916年这位年轻的英国剑桥大学地质系教授对土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世界工业的飞速发展,产生的废物会污染土壤。当他将一些土壤放到实验室研究时果然印证了他的设想。作为地质学家,他认为消除土壤侵蚀的关键应是首先采用地质方法进行调查,根据  相似文献   

11.
同志们: 今天,省政府在这里隆重召开全省地质工作会议,各省辖市政府、省直各有关单位、各地勘主管单位以及省内知名地质专家、学者和地质工作者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我省地质事业发展大计,这是我省地质界的一大盛事。刚才,我们对“十五”期间的地质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进行了表彰。在总结过去的地质工作、研究今后地质工作的这一刻,我代表省政府,向地勘单位的离退休干部职工,向全省广大地质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媒体广场     
正中国地质学会设立金罗盘奖近日从中国地质学会获悉,为满足当前地质事业发展的需要和野外一线以青年地质工作科技工作者为主的实际情况,中国地质学会设立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金罗盘奖旨在鼓励野外一线青年地质工作者立足基层,扎根野外;求真务实,注重实效;尊重客观规律,恪守科学精神;奋发进取,勇创一流;促进更多野外优秀青年地质人才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3.
<正>5月25日,全国地质勘查行业"最美地质队员"总结表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102名"最美地质队员"受到表彰,其中,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总院院长牛志刚、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勘查院副总工程师杨志强榜上有名。牛志刚,1963年出生,现任河南省煤炭地质勘察研究总院院长、总工程师。他从事地质工作三十年来,曾荣获省直优秀共产党员银质奖章,是河南省煤田地质局先进科技工作者和专业技术带头人,省地勘基金项目兼职监审专家,省突  相似文献   

14.
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先行性工作。建国以来,我省几代地质工作者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勤奋工作,甘于奉献,使我省地质事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0引言山东省地质学会是中国地质学会的省级机构,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桥梁,是发展地质科学事业的重要力量。业务主管部门为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接受山东省自然资源厅业务指导和监督。1922年2月3日中国地质学会正式成立,至今已经有100年的历史,百年来地质学会始终与中国地质事业发展同兴衰、共命运,在建国初期为经济建设提供资源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改革开放以来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地质支撑中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促进地质科技发展及培养地学人才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见证了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整个过程。百年华诞也是地质人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增强地质事业使命感和责任感难得的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16.
2012年7月26日,省有色局矿勘院副院长、优秀共产党员申勇胜同志在玉树州治多县玛可才格铜多金属矿预查项目检查工作返程涉河途中不幸遇难,因公殉职。申勇胜同志把自己的一生最大限度的奉献给了地质事业,是青海有色局技术人员中的杰出代表,是地质找矿战线上的英勇战士,他的先进事迹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有色地质  相似文献   

17.
11月25~26日.南宁市天湖酒店会议厅洋溢着节日般的气氛,来自广西各地的广西地质学会会员代表和广西国土资源厅、广西区科协、广西民政厅、广西地勘局、中国地质学会、河南地质学会、广西气象学会等16个区内外兄弟学会的代表共170多人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庆祝广西地质学会成立40周年,并举行学术研讨会。大会表彰了100名先进地质科技工作者和19名优秀论文获奖者,9名专家、教授在学术研讨会上交流了各自的学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1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颁布了。这是我国建国以来,国务院出台的第一个关于地质方面的决定;是我国地质工作进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对全国广大地质工作者送上的一份新春厚礼,具有特殊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6年初,《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使广大奋战在地质战线的工作者们沐浴在久违的春风里,地质工作在经历了多年的沉寂后再一次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二七一地质队的职工更是心潮澎湃,因为多年来该队默默地坚持地质找矿主业不动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矿业开发红红火火,基地的各方面建设也紧紧跟上,仿佛"三驾马车"一般拉动着这个老牌的地质队伍不断地前进.二七一地质队这朵历经风雨的花儿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又绽开了甜美的笑颜.  相似文献   

20.
敬爱的总理,首先请接受地质工作者的敬礼! 我们是来自全国各个地质行业最基层的地勘单位的百家队(院所)的代表,相聚在深圳参加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经验交流会。这次会议是在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由中国矿业报社和中国矿业联合会地质勘查协会组织召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