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简述亚欧新陆桥在我国境内基本概况及旅游潜力估价的基础上,从青海旅游资源特征出发,探讨了青海旅游业在新陆桥中国旅游业中的特殊地位及青海旅游业发展在青海经济开发中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河西走廊在古丝绸之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亚欧大陆桥开通之后,河西能否依桥再现辉煌,必须从古丝路与新陆桥的特点出发,作对比研究。本文分析了沿海和沿桥的历史特点与现状,提出了河西经济发展应采取的积极主动对策,即主动上桥、逼桥赐惠;人车分离与千方引客;西进东出、走出封闭。  相似文献   

3.
大陆桥江苏沿线地区旅游资源评价与旅游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深入分析大陆桥江苏沿线地区的徐州、连云港两市旅游资源、旅游动力和旅游市场的基础上,概括出其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并就旅游经济运行机制、系统开发、形象驱动等基本战略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太中铁路与贯穿黄土高原新大陆桥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太中铁路对完善新亚欧大陆桥未来多端束状联运网格局,即利用即将竣工的内铁路形成陆路最短的陆桥北通道--贯穿黄土高原的新陆桥,以及对改善中西部路网结构、打通晋陕宁直达铁路、形成国家大能源经济区、促进沿线中心城市和出海港口建设等方面,论证了其可行性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太中铁路对完善新亚欧大陆桥未来多端束状联运网格局,即利用即将竣工的神黄铁路( 朔黄段) 形成陆路最短的陆桥北通道———贯穿黄土高原的新陆桥,以及对改善中西部路网结构、打通晋陕宁直达铁路、形成国家大能源经济区、促进沿线中心城市和出海港口建设等方面,论证其可行性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环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文章分析了青海湖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问题:青海湖水位的持续下降,水面萎缩;河道断流,渔业资源灏临灭绝;鸟岛连陆、萎缩,鸟类数量急剧减少;草场植被退化、土地沙化及水土流失、洪水、泥石流的加重等,提出了青海湖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治理对策: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健全法制;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地区农业结构调整,创造湖区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发展生态旅游业以及加大资金投入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中国30个省区2001-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SBM模型测度各省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厘清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效应。研究表明:中国旅游业碳排放效率的空间关联渐趋紧密,网络发育程度日益完善,但距理想状态仍有差距;各省区网络中心性指标分异性逐步减小,上海、北京、江苏等省区排名稳居前列,重庆、福建、内蒙古等省区排名波动上升,宁夏、青海、山西等省区排名相对滞后;网络整体呈核心区由东部沿海向中部及西南地区持续扩展,而边缘区范围逐步收缩态势;网络密度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呈正相关,与旅游业碳排放效率差异构成负相关关系,网络等级度和网络效率则与之相反,网络中心性各指标的提升均能显著增强旅游业碳排放效率。  相似文献   

8.
提高游客满意度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以青海省国内游客为研究对象,运用五级态度量表量化游客满意度评价项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总体满意度以及游客重游率等方面开展综合测评.研究表明:国内游客对青海各旅游环节的满意度评价总体上处于满意和一般之间,旅游总体满意度评价较高,游客重游青海的潜力大.  相似文献   

9.
河南旅游业发挥开放带动功能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必须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当前河南旅游业内部及相关行业之间存在着诸多阻碍其分展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河南旅游业能否健康,真正发挥开放带动功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闽东山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寿平 《福建地理》2004,19(1):47-49,63
闽东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山海旅游资源,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基础。本文通过对闽东旅游资源的分析及评价,阐述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加快闽东旅游业发展的若干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旅游业和交通业的互动与整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交通是决定旅游业发展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基本要素,而旅游业对交通的贡献率高,二者的互动作用非常明显,其互动作用表现在:旅游业拉动了交通业的发展,交通的改善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二者相互促进,良性发展。通过理论阐述旅游业和交通业的互动关系,提出了旅游业和交通业的整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旅游影响研究是旅游地理的重要研究内容,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是研究旅游影响性质及程度的重要途径。以海南省海口市和三亚市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海滨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的感知程度及其对旅游业的态度,比较了不同人口学特征及与旅游业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和对旅游业态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张彭嘉先生是盐湖地球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研究员,是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委员,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理事,青海省环境学会顾问,1984—1991年任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31年2月生于天津市,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石油及天然气地质专业。张彭嘉先生从事盐湖地球化学研究四十多年,曾多次组织并参加全国盐湖资源调查,证实了我国盐湖具有多大富全特色,查清青海盐湖中蕴藏大量钾资源,为其后建设青海钾肥生产基地提供了依据。在长期的科研实践中,开拓了盐湖年代学、盐湖古气候古环境、盐卤稳定…  相似文献   

14.
李熙波  雷寿平 《福建地理》2004,19(2):26-30,34
建瓯市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发展自然、人文旅游潜力巨大。而且即将破土动工的国家重点工程黄衢南高速公路贯穿建瓯境内,将给建瓯市旅游业带来新的契机。本文通过对建瓯旅游资源的分析及评价,阐述建瓯旅游业发展的有利及不利条件,并提出发展建瓯旅游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九九七年十一月二十日至十一月二十一日,由中国科学院办公厅档案处、兰州分院办公室主持,组织中国科学院国家级评审员、青海档案局国家级评审员及中国科学院院级评审员组成的七人档案目标管理考评小组对中国科学院盐湖研究所进行档案达标考评,经评审小组M天认真严格的考评检查,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综合档案室,以93.5分的成绩达到国家二级档案目标管理标准。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综合档案室达国家二级标准@杜祥芝$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相似文献   

16.
《盐湖研究》2007,15(4):31-31
近期,以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为技术支撑的“青海盐湖提锂及资源综合利用”国家级产业化项目提锂新技术取得了成功,这标志着高镁锂比盐湖卤水提锂工业化生产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旅游互动机理探析--以腾冲县旅游发展为例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所在,是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主要因素之一,文化差异越大,能为旅游业所利用的文化资源也就越多;旅游业的发展又能为文化的发展创造条件,文化与旅游业的发展在多个层面上存在着互动关系。从影响旅游业的文化层面出发,分析了文化与旅游业的相互关系,认为文化与旅游能够实现互动发展,通过腾冲的实证研究,对文化与旅游的互动关系作了进一步说明。  相似文献   

18.
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旅游业持续发展初探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本文在分析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特点的基础上,指出要促进景区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资源环境的大力改善,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其的选择。根据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和要求,本文对天池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论述。  相似文献   

19.
韦素琼 《福建地理》2003,18(4):41-45
本文在龙岩市旅游业发展条件、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在全省以及全国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下,对龙岩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进行定位和预测,同时提出实施目标的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新疆入境旅游市场竞争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提出旅游业市场竞争态模型,运用此模型可以定量分析、对比旅游市场的现实竞争状态,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研究,确定本地区在旅游高超中的地位,明确现在和未来市场竞争的优势和劣势,为地区旅游业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应用这一模型,分析了新疆入境旅游的客源市场竞争态及省内各地区目的地市场竞争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