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基于遥感分析的城市土地定级技术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镇土地定级方法中引入遥感数据分析,提出了应用遥感数据量化定级因子,实现土地定级快速更新的可行方案。以武汉市为例,利用MODIS植被指数和陆表温度产品,准确量化环境因子对定级单元的作用,快速更新武汉市土地定级成果,缩短了更新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更新成果。  相似文献   

2.
顾及障碍空间的城镇土地定级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顾及障碍空间下测算定级单元作用分的补充修正法和障碍空间阻隔法的同时,提出了阻隔线阻隔法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并以湛江市市区土地定级为例,验证了阻隔线阻隔法.实验结果表明,阻隔线阻隔法能够有效地解决在矢量数据表达中障碍空间下定级单元作用分计算.  相似文献   

3.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分等定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基于GIS空间技术,采用Delphy法进行评价因素、因子的选取及权重的确定,运用空间分析模型确定土地分等定级单元,并加权得到各单元的总分值,最后采用总分值频率直方图法进行土地等级的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将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理论应用于城镇土地定级 ,并灵活应用最短路径算法计算某类定级因子到评价单元的实际距离 ,然后根据距离衰减公式计算该类因子对该评价单元的作用分值 ,通过评价单元上各类因子的作用分值叠加 ,求出该评价单元的土地级别 ,使得城镇土地定级更加科学合理 ,城镇土地级别范围也更加精确 ,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5.
最短路径方法在土地定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探讨了将图论中的最短路径理论应用于城镇土地定级,并灵活应用最短路径算法计算某类定级因子到评价单元的实际距离,然后根据距离衰减公式计算该类因子对该评价单元的作用分值,通过评价单元上各类因子的作用分值叠加,求出该评价单元的土地级别,使得城镇土地定级更加科学合理,城镇土地级别范围也更加精确,更加符合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用栅格数据进行图形叠置分析的方法,提出矢量数据转换为栅格数据的链拓扑法、减少栅格数据存储量的编码方法、根据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建立多因素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以及叠置评价结果的类型格网合并的边界跟踪算法,最后给出一个实例说明栅格图形数据叠置分析方法在城镇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GIS中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面积误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探讨矢量栅格化的几种形式和产生误差原因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在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误差分析方法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指出当前分析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利用结构性栅格数据进行面状要素矢量栅格化的误差分析方法,然后以土地利用数据的栅格化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常规分析方法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栅格化的误差,因为没有充分考虑栅格化误差存在空间上的"此消彼长"现象。建议采用结构性栅格数据来改善栅格化误差分析,对误差作基于格网的量化计算,并标记在单元格上。它能有效地区分"此消"与"彼长"导致的误差,使面状要素栅格化的误差分析更加全面、客观、准确,且容易进行误差的量化分析与表示。  相似文献   

8.
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是土地分等定级中的一部分,是对城镇土地质量的评定和划分。本文基于ArcEngine开发组件包,介绍如何利用ArcEngine接口多种叠加分析方法,实现城镇土地分等定级因素作用分值图的算法,提高了分等定级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定级信息系统建模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GIS的城镇土地定级信息系统在建设过程中,定级方法确定、定级单元大小确定和定级因素/子权重值的生成是关键,且三者都具有不同的确定方法,因此选择什么样的方法决定了系统建立的优劣。本文着重归纳、总结了城镇土地定级信息系统定级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了最优定级方法、最优网格单元大小划分方法和最优因素/子权重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土地影响因子单元级别划分方法——路径距离分析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地形起伏和河流等"障碍",增加了"桥头堡"效应,提高了影响因子单元定级的合理性,同时免去了传统方法中的修正体系,极大提高了土地定级的效率.并以陕西省延安市某县城区土地定级为例,利用特尔斐法确定影响因子和各因子的权重,利用ArcGIS的路径距离分析法划分影响因子的单元级别,通过多因素综合法叠加得出土地定级图.实验表明,路径距离分析法的土地定级更加合理,可用于城镇基准地价评估.  相似文献   

11.
1 IntroductionGradingurbanlandcorrectlyanddeterminingtheland priceareimportantbasicworktocarryoutthecompensationalex ploitationanddeveloptherealestatemarket.Thelandgradingmustbebuiltonobjectiveevaluationandscientificevaluationandcalculationofland quali…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rban land grading system based on the self-developed GIS software. The system establishes the system template, the relevant data structure and the empirical formulas of the affecting factor and economic data of land use. Besides, the system can calculate the service radius, sum and land grade automatically. Furthermore, it can do statistics and query on various land information and show the result of land grading with spatial and attribute data. This paper illustrates the result by giving an example of the commercial land grading of the urban area of Wuhan City by the urban land grading system.  相似文献   

13.
Along with rapid global urbanization, cities are challenged by environmental risks and resource scarcity. Sustainable urban planning is central to address the dilemma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cosystem protection, where the use of land is critical. Sustainable land use patterns are spatially explicit in nature, and can be structured and addressed using spatial optimization integrating GIS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prominent sustainability concerns in land use planning and suggests a generalized multi‐objective spatial optimization model to facilitate conventional planning. The model is structured to meet land use demand while satisfying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society and economy. Unlike existing work relying on raster data, due to its simple data structure and ease of spatial relationship evaluation, this research develops an approach for identifying land use solutions based on vector data that better reflects the actual shape and spatial layout of land parcels as well as the ways land use information is managed in practice. An evolutionary algorithm is developed to find the set of efficient (Pareto) solutions given the complexity of vector‐based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The proposed approach is applied in an empirical study of Dafeng, China in order to support local urban growth and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spatial optimization can be a powerful tool for deriving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land use planning strategies. A comparison to results using a raster data approach supports the superiority of land use optimization using vector data as part of plann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14.
从构建能直接用于空间分析及辅助决策的栅格中间层数据入手,将其划分为地形基础因子、地形特征、专题应用栅格中间层,用层层递进的栅格中间层数据驱动空间分析全流程,并依据影响因素确定性与否,提出二值化与模糊综合评判分析方法,进而形成栅格中间层支持的空间分析解决方案,以期为地理空间辅助决策提供更加完备的数据支持,减少空间分析处理的技术难度,实现从数据到知识的转化,提高空间分析辅助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县级土地利用图斑层包含利用类型、耕地类型、坡度等级、种植属性等多属性信息,将县级土地利用矢量数据集成栅格化形成全国无缝的多尺度、多专题栅格产品存在一定技术难度。本文针对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栅格产品应用需求,探讨了多属性综合编码、全国基础地理网格框架、栅格化产品数据模型、矢量栅格化等技术方法,建立了全国土地利用栅格产品生产流程,开展了全国多尺度、多专题土地利用栅格产品生产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实现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土地利用矢量图斑多属性信息集成栅格化和全国多尺度、多专题土地利用栅格产品工程化生产,可为今后的国土调查土地利用栅格产品生产和共享应用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6.
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分析城镇土地定级、基准地价评估、宗地评估、基准地价更新中所涉及的各种信息及其处理方法的基础上,从系统设计原则、功能模块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类设计等几个方面对面向对象的城镇土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集成的概念框架研究   总被引:96,自引:6,他引:96  
李清泉  李德仁 《测绘学报》1998,27(4):325-330
本文对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研究与发展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三维空间数据的特点以及数据模型集成的必要性。结合三维GIS在城市、地质、海洋等领域的具体应用,提出三种三维空间数据模型集成:用于城市三维构模基于TIN和CSG的集成模型;用于地质,海洋等领域的基于八叉树和四面体格网的混合模型;具有一般性的矢量栅格集成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18.
景观格局是研究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景观指数分析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生态系统服务、森林监控、城市蔓生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应用广泛。现有许多景观指数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不仅导致信息冗余,还将影响结果解译的清晰性和准确性。同时,已有研究主要针对栅格数据,针对矢量数据的景观指数分析研究较少。为解决上述问题,以广州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为例,在矢量数据格式下计算了44个常用的景观指数,并运用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相结合的多元统计分析法,提取了6个核心景观指数,这些指数描述了广州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6个维度:景观破碎度、平均斑块面积、平均形状复杂度、空间分散度、形状复杂度差异和土地类型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9.
城区土地定级研究是进行城区地价评估的基础.运用特尔菲法选取定级因素、因子并确定权重;借助GIS强大的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管理、分析功能,计算影响因素、因子的分值和定级单元的分值,并进一步对土地级别进行了划分;通过GIS的制图功能对定级结果以图形化的方式输出.  相似文献   

20.
工程地质三维空间建模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工程地质研究的主要三维空间对象(勘探区域三维地质剖面体)进行了规范化的构造描述,对当前主流三维空间建模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专业建模对象的构造特点及三维数据模型适用表达对象的不同特性,融合单元分解表示(CE)、构造实体几何(CSG)和边界表示(B-Reps)三种数据模型的建模思想,以及栅格模型的基本体元划分机制和数据组织方式,以不规则五面体为基本分析单元,采用面向对象方法构造模型内各娄对象,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的三维矢量与栅格混合模型,实现了勘探区域三维地质剖面体的惟一性拓扑表达,并给出了可视化方案。分析了几例基于此模型的工程地质应用,借以验证该模型在工程地质领域内应用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