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对《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系统整理《兰室秘藏》中治疗脾胃病的相关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药物的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采用关联规则、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分析药物组合频次、关联度、药物核心组合及新方组合。结果:共纳入方剂60首,中药95味。使用频次排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陈皮、当归、升麻、炙甘草、柴胡、半夏、人参、白术、黄芪、神曲;药性多属温、寒、平,药味多为辛、苦、甘,归经以脾、胃、肺、肝、心经为主。药物组合频次排前3位的依次是当归-升麻、升麻-柴胡、当归-柴胡;药物组合关联度排前3位的依次是当归-白芍、熟地黄-生姜、当归-大黄;药物核心组合排前3位的依次是青皮-神曲-泽泻、半夏-神曲-草豆蔻、陈皮-人参-熟地黄。得到新处方4首:青皮-神曲-泽泻-茯苓-熟地黄、半夏-神曲-草豆蔻-茯苓-熟地黄、陈皮-人参-熟地黄-火麻仁、柴胡-当归-枳实-黄芪-草豆蔻。结论:《兰室秘藏》治疗脾胃病强调补益元气、升发脾阳,辨证以脏腑辨证为主,治以脾胃为关键,兼顾其他脏腑,用药以辛温升阳、分经论治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古代湖湘医家与现代医家治疗癫痫的用药规律。方法:挖掘《湖湘名医典籍精华》丛书及网络数据库中关于癫痫的医案,运用Excel 2010创建数据库并进行频次分析,采用SPSS 25.0进行聚类分析,采用SPSS Modeler 18.0、Venny 2.1.0进行关联规则与集合分析。结果:古代湖湘医家治疗癫痫的处方168首,中药226味;排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甘草、半夏、茯苓、朱砂、人参;排前3位的功效为补虚、清热、安神;排前3位的归经依次为脾、肺、心经;药物关联规则以半夏-陈皮药对支持度最高。现代医家治疗癫痫的处方93首,中药176味;排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半夏、甘草、茯苓、石菖蒲、天南星;排前3位的功效分别为平肝息风、补虚、化痰止咳平喘;排前3位的归经为肝、肺、脾经;药物关联规则以半夏-陈皮-茯苓药组支持度最高。两者药性均以寒、温、平为主,药味主要为苦、甘、辛。其共同关联药对及药组为陈皮、茯苓、半夏、甘草等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结论:古代湖湘医家治疗癫痫善补虚治本,重在补脾胃后天之本,兼顾祛湿化痰,若神机气乱,则需治神,标本兼顾。现代医家认为肝风内动致其病者多,故重视从肝论治,平肝息风。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对刘敏教授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刘教授门诊276例乳腺癌患者的首诊处方,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对其进行标准化录入,构建处方数据库,采用该系统的方剂分析等模块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处方用药规律。结果:276首处方中,排名前5位的药物为山茱萸、炒白术、炒白芍、淫羊藿、党参;药性以温性频次最高,其次为平、寒、凉、热性;药味以甘味频次最高,其次为辛、苦、酸、咸味;药物归经以肝经频次最高(2004次),其次为脾、肾经;常用的药物组合有山茱萸-炒白术、山茱萸-炒白芍、炒白术-炒白芍、山茱萸-淫羊藿、山茱萸-炒白术-炒白芍。根据药物关联规则演化得到关联规则7个,聚类处方6组。结论:刘教授治疗乳腺癌以补肾健脾疏肝为主,兼以化瘀解毒抗癌,体现了扶正祛邪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湖南省名中医治疗胃脘部病证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对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评选出的四批共174位“湖南省名中医”的专科方向进行统计,选取专业方向为“中医内科学”的名中医,收集其治疗胃脘部病证的文献,筛选相关处方,建立数据库。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药物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因子分析及复杂网络构建。结果:174位湖南省名中医中有84位专业方向为“中医内科学”。通过中国知网(CNKI)收集到相关文献60篇,处方137首;相关书籍10本,处方87首。删除重复处方22首,共纳入处方202首,包含中药237味。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甘草、法半夏、陈皮、茯苓、柴胡,药性多为温、平、微寒,药味多为辛、甘、苦,多归脾、胃、肺经,功效以燥湿化痰、清热解毒、行气止痛、疏肝解郁、补脾益气为主。药物关联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度最高的3组药物均由陈皮、法半夏、茯苓组成,其共现度均为35;疾病-药物关联分析共得到38条关联规则。对高频中药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到9个公因子和6个类方。复杂网络分析分别提取到治疗胃脘痛、痞满与呕吐的核心组方各1个。结论:湖南省名中医治疗胃脘部病证的用药特点为寒温并用,消补兼施,肝脾同调,将健运脾胃与疏肝理气相结合,并注重身心同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析现代湖湘名中医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3年5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现代湖湘名中医治疗肺癌的相关病案,使用Excel 2016、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5.0软件进行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关联规则及核心药物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11首,中药290味,累计用药频次为1690次。高频药物24味(使用频次≥18次),排前10位的药物依次为甘草、黄芪、白花蛇舌草、法半夏、茯苓、白术、浙贝母、麦冬、桑白皮、半枝莲。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苦、甘、辛为主;归经以归肝、肺、胃、脾经为主,功效以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物26组,其中二联组合2组,三联组合24组。聚类分析得到核心组方5首。结论:现代湖湘名中医论治肺癌多从肝、肺、胃、脾论治,选用苦寒之品清热解毒,辅以甘温之品补益正气,治以活血散瘀、行气止痛、清热解毒、扶正益气为法,为肺癌的临床治疗提供了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蒋益兰教授治疗乳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整理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蒋教授门诊治疗乳腺癌的处方,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进行中药频次、属性、归经、功效、复杂网络和聚类等分析。结果:共纳入300首方剂,150味中药,累计使用频次为5266次,获得甘草、茯苓、百合、郁金、黄芪、半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党参、白术、枳壳、女贞子、墨旱莲、灵芝、首乌藤15味核心药物,药味以甘、苦、辛、酸为主,药性以平性为主,主要归肝、脾、肺、心经,功效以清热解毒、滋补肝肾、燥湿化痰为主。中药复杂网络分析得到核心组方药物为:百合、党参、黄芪、茯苓、半夏、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白术、郁金。聚类分析获得4首聚类方。结论:蒋教授治疗乳腺癌多从肝郁、脾虚、冲任失和入手,采用疏肝解郁、燥湿化痰、补益肝脾、调理冲任之法,可取得佳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证治准绳》中痞满治疗的用药规律。方法:搜索整理《证治准绳》中关于中药治疗痞满的医案,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采用频次计算、关联规则、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处方86首,涉及中药136味,药物总频次为752次,排前10位的中药有甘草、陈皮、半夏、人参、木香、茯苓、白术、厚朴、枳实、青皮。药性以温性为主,药味以辛、苦、甘味为主,归经以脾、胃、肺经为主。排前3位的功效为燥湿化痰、清热解毒、补脾益气。药物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药对19对,聚类分析得出核心药物组合4组,复杂网络分析获得治疗痞满的核心药物为甘草、陈皮、人参、茯苓、半夏、木香、厚朴、白术、干姜及青皮。结论:《证治准绳》中痞满的主要治法为益气健脾、温中补虚、理气燥湿、消食除胀,并注重燥湿化痰、清热解毒、补脾益气类药物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中医古籍挖掘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用药规律。方法:在《中华医典》数据库及湖南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中搜集关于采用中药内服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医案。运用Excel建立原始数据库,进行频次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 25.0和SPSS Modeler 18.0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医籍71部,医案195则,方剂195首,药物206味,累计用药频次共2561次,排前5位的中药依次为丹参、黄芪、甘草、川芎、当归。排前5位的药物功效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止咳药、解表药。药性以温、寒、平为主,药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心、肝、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显示,丹参、黄芪、川芎、甘草为核心中药。关联强度排前3位的药对依次为川芎-丹参、丹参-黄芪、丹参-甘草。频次最高的2组药物组合为丹参-川芎、丹参-黄芪。聚类分析显示药物分类有4类。结论: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需谨守本虚标实之病机,尤为注重补虚药和活血药的使用,益气活血,标本兼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研究国医大师熊继柏辨治胃脘痛的学术特点及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搜集整理学术论著、期刊论文、报纸文章中熊老治疗胃脘痛的方剂,分析其辨治特点,并利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进行用药频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利用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分析其核心组合,形成新处方以研究其组方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处方72首,涉及中药100味,多为理气药、补虚药,总用药频次875次。中药药性以温、寒、平为主,五味以苦、辛、甘为主,多入脾、胃经,肺、肝经次之。药物频次、组合和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多以甘草、陈皮、木香、砂仁、枳实、白芍、厚朴、半夏八味药的两味至五味配伍为主。结论:熊老治疗胃脘痛辨证首重分虚实,治疗注重行气止痛,处方以甘草、陈皮、木香、砂仁、枳实、白芍、厚朴、半夏为核心,通过不同配伍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徐曼曼教授治疗小儿肺炎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临床用药经验及其组方规律。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徐教授治疗小儿肺炎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病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证型、药物等相关信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V2.5)”,采用软件集成的药物频次统计、规则分析及熵聚类等数据挖掘算法,分析其治疗小儿肺炎气道黏液高分泌的用药经验。结果:共纳入168首处方,中药148味,其中使用频次≥20次的有32味,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炒苦杏仁、生石膏、陈皮、姜半夏、茯苓;通过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使用频次≥30次的药物组合有19个,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生石膏-炒苦杏仁、黄芩-炒苦杏仁、蜜麻黄-炒苦杏仁、桔梗-炒苦杏仁、桑白皮-炒苦杏仁;通过熵层次聚类分析算法发现30个关联系数>0.02的药对、12个核心药物组合及6个新处方组合。结论:徐教授治疗小儿肺炎气道黏液高分泌以“祛痰”为基础,以“肺脾同治”为原则,分期论治,以化痰止咳类药物为核心,寒温并用、用药轻灵,辨证加入祛风、健脾、行气、补益、温化、润燥之药味,统计分析结果与专家临床辨证论治心得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吴力群教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吴教授门诊的63 例CVA患儿的处方信息,对中药进行频数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纳入192首中药处方,涉及135味药物,其中频次≥77次的中药有11味,前3味依次为炒莱菔子、生甘草、瓜蒌。关联规则15条,置信度最高的关联规则为茯苓-白芥子,炒莱菔子-白芥子,炒莱菔子-葶苈子,炒莱菔子-地龙、辛夷,黄芪-太子参、炒白术,胆南星-海浮石、橘红,瓜蒌-桑白皮、胆南星等;支持度最高的关联规则为炒莱菔子-苦杏仁,炒莱菔子-茯苓,瓜蒌-苦杏仁,炒莱菔子-银柴胡,炒莱菔子-辛夷等。聚类分析得到3类药物。复杂网络分析显示,法半夏、陈皮、炒莱菔子、瓜蒌、甘草、苦杏仁、胆南星、茯苓、蜜紫菀等20味中药之间的关联程度最高。结论:吴教授治疗儿童CVA用药味数较少、用药种类较为集中,常用处方为加味六安煎加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宋鲁成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并整理宋教授2021年1~5月诊治冠心病的门诊病案,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处方中药物的频次、性味、归经、药对组合进行统计,进行关联规则分析与新方分析。结果:共纳入处方124首,中药173味,其中高频使用药物(≥30次)25味,频次居前10位的药物分别为党参、黄连、郁金、清半夏、炒薏苡仁、苏木、木香、柴胡、黄芩、厚朴。药性多属寒、温,药味多苦、辛、甘,归经以肝、脾、心经为主,演化出核心药物组合14组,潜在新处方7首。结论:宋教授治疗冠心病以虚、痰、瘀、热、毒为基础病机进行相应组方用药,擅用自组方参夏合剂和经方小柴胡汤,临床注重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常克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用药经验,总结其治法规律。方法:收集常克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病案,将药物及剂量等相关信息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平台(V2.5),采用软件集成的用药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及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算法,分析其治疗小儿咳嗽的用药经验,总结治法规律。结果:筛选出病案127 例,处方127首,包含药物共计174味。通过频次统计得出常用药物59味(使用频次≥10次),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杏仁、黄芩、射干;通过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得到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73个,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黄芩-杏仁、射干-杏仁、黄芩-射干;通过熵层次聚类分析算法发现11个关联系数较高的潜在药对及11个新处方。结论:常克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的常用方法为复宣降、消痰气、调寒热、利咽喉,变法为利小便、泄肠热、清肝热。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分析中医药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00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28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中药复方治疗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的文献,分析中药的性味归经、功效、频次、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及聚类等。结果:共纳入文献98篇,处方103首,中药197味。频次≥20次的中药有18味,排前10位的依次为葶苈子、茯苓、白术、黄芪、大枣、甘草、泽泻、桂枝、半夏、薏苡仁。四气以寒、温、平为主;五味以甘、苦、辛为主;归经以肺、脾、胃经为主。排前3位的功效依次为补虚、利水渗湿、化痰止咳平喘。用药频次≥20次的中药组合有37组,排前4位的依次为茯苓-葶苈子、白术-茯苓、茯苓-黄芪、大枣-葶苈子。支持度≥25%的核心药物为黄芪、白术、茯苓、甘草、葶苈子、大枣、桂枝、泽泻。中药聚类分析提取到4个核心组合。结论: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多属晚期,以气血阴阳俱虚为本,饮停胸胁为标,病机多虚实夹杂。中医药治疗此病多以甘温益气补虚治本,苦寒泻肺利水治标,同时兼以温阳化气。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中药灌肠治疗肛窦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从建库至2020年10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发表的中药灌肠治疗肛窦炎的文献,筛选相关处方,将方剂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进行统计,分析药物使用频次、四气五味、归经,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组方规律。结果:纳入71首有效处方,包含114味中药。高频药物排前8位的分别是:黄柏、黄连、苦参、蒲公英、甘草、大黄、金银花、赤芍。药物归经以肝、胃经为主,四气中以寒性药为主,五味中以苦味药为主。得到18对常用药对,排前5位的是:黄柏-苦参、黄柏-蒲公英、黄连-黄柏、黄柏-大黄、黄柏-赤芍。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0组,新处方5首。结论:中药灌肠治疗肛窦炎的药物以清热药为主,佐以止血、化瘀、消肿、祛风、通络等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探析刘以敏治疗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1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刘以敏门诊治疗小儿ITP的病案,应用古今医案云平台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其治疗ITP的用药频次、药性归经、核心处方等。结果:共纳入处方120首,中药136味,其中使用频次较高的药物有仙鹤草、当归、小枣、甘草、茯苓、黄芪等,功效以收敛止血、解毒为主,性味以平性、甘味为主,归经以脾、肺、肝经为主,高频药物组合主要有甘草-仙鹤草、当归-仙鹤草、小枣-仙鹤草等。聚类分析获得核心处方4首。结论:刘以敏治疗小儿ITP首辨虚实,用药平和,多从血分论治,常用收敛止血、解毒之药,调血亦祛邪,兼顾补血活血、补脾益气,虚实同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总结全国名老中医邵长荣教授从肝论治咳嗽的临床用药经验和规律。方法:收集邵教授门诊治疗咳嗽的有效病案121个,包含处方121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中的频数分析、复杂系统熵聚类、关联规则等方法,挖掘分析邵教授从肝论治咳嗽的处方用药规律。结果:对录入的121首处方进行分析,其中涉及中药131味,用药频次>25次的有30味(柴胡、前胡、川楝子等),核心药物组合76个,强关联规则98条,其中具有强关联的药对8个(柴胡-前胡;川楝子-延胡索;赤芍-白芍等)。结论:邵教授从肝论治咳嗽多以疏肝理气、平肝顺气、柔肝敛气为主,体现了其疏肝气以治咳的观点和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辨证论治思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詹强教授基于“平秘论”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5月1日詹强教授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门诊病案,建立相关数据库,运用Excel、SPSS Modeler、SPSS Statistics软件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结果:纳入241首处方,得到21味高频中药,使用频次排名前5位的药物依次为炙甘草、大枣、当归、路路通、川芎;药物四气以温、平、寒为主,五味以甘、辛、苦为主,归经以肝、脾、肾经为主;二项关联规则共得到21条,聚类分析共得9类;核心组方为当归、川芎、路路通、黄芪、杜仲、炙甘草、大枣。结论:詹强教授治疗气滞血瘀型腰痛的用药以平秘为法,气血为先,药以行气活血,兼温肾补肝,身心同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V2.5),分析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用药规律,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CNKI中采用中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验案,筛选出方剂组成、剂量完整者,录入系统软件,分析其中的用药规律。结果:选取验案102篇,筛选出方剂47首,涉及中药145味。方中黄芪出现的频次最多,其中出现频次14以上的药物中活血化瘀药物占50%;出现频率最高的药对为黄芪+鸡血藤。演化得到核心组合6个,新处方3首;置信度>0.9的关联规则包括红花→黄芪,桃仁→当归,葛根、黄芪→鸡血藤等。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CNKI数据库筛选出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方剂进行分析,得出组方用药以活血化瘀通络、补中益气为主;基于熵层次聚类算法的新方以补气活血、化瘀通痹为主,进而揭示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用药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关于中药熏蒸治疗LDH的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药物的频次、性味、归经,基于关联规则和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核心药物组合等遣方规律。结果:共纳入处方150首,涉及中药171味。使用频.次≥30次的药物有18味,排前10位的分别为红花、伸筋草、透骨草、川芎、当归、威灵仙、独活、牛膝、桂枝和川乌。药性以温、平、寒为主;药味以辛、苦、甘、咸为主;归经主要归肝、心、肾、脾和膀胱经。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物组合19组。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得到核心药物组合12组与新处方6首。结论:中药熏蒸治疗LDH多采用祛风湿、活血化瘀之药,兼以补益肝肾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