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底石油管道溢油的生态风险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与油轮事故相比,由海底输油管道泄漏造成的溢油风险并未被人重视。作者通过石油泄漏风险、生态危害、风险防范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海底石油管道溢油的生态风险,以期为海洋石油开采、海底石油管线输运等海洋工程提供环境影响评价参考。在海底石油管道设计、运营等分析基础上,将海底石油管道泄漏风险来源归结为腐蚀、外力损伤、工程质量、海底水文泥沙地形地貌等方面。认为海底输油管道泄漏造成的生态风险包括:海洋生态结构失衡、景观生态价值下降、沿岸人类的健康风险等几方面。并就海底石油管道泄漏的风险提出了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2.
美科学家从卫星数据中整理出新海底图据报道,从美国海军和欧洲航天局1995年早些时候公布的卫星数据整理出新的海底图可能有助于改进石油和矿产探测,提高气候预测的准确性以及更好地理解大陆漂移。这些海图是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的沃尔特·史密斯和斯克里普斯海洋...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经济大国,由于陆地窄小,岛上资源极其贫乏,因而日本政府一贯重视海洋开发。在日本政府部门中,有12个省、厅(相当于我国的部、局)为促进海洋开发拨出专项经费。 一、海洋油、气开发 日本早在1891年就在日本西海岸新泻县尼濑海底成功地挖出石油。日本1888年成立日本石油株式会社,1941年成立帝国石油株式会社,1952年成立石油和可燃性天然气资源开发审议会,1954年制订第一个五年计划,1955年  相似文献   

4.
今年三月,中国海洋地质学会在上海召开了海洋环境、工程地质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地质矿产部、石油工业部、国家海洋局和高等院校十余个单位二十余名代表,会议由杨启伦秘书长主持.地质矿产部赴美“海底不稳定性”考查组就美国有关海底灾害地质调查研究的情况作了重点介绍;石油工业部海洋石油勘探局海上工程处的代表介绍了在渤海反承包石油井位工程地质调查的项目,要求和具体做法,并展示了调查报告样本;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和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综合研究大队的代表也就此项内容介绍了各自所做的工作,并出示了有关实地调查资料.  相似文献   

5.
海洋石油钻井平台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手段,其安全就位和稳定施工,与井场区海底的工程地质条件密切相关。就事关平台安全的工程地质条件预测评价技术作了研究,评价预测了与自升式钻井平台稳定作业有关的软弱下卧地层的穿插和持力、海底斜坡条件下工程地质层稳定性、半潜式钻井平台的锚固力以及不同底质条件下海底底流的冲蚀。推荐了实践有效的半经验计算公式,为海洋石油钻井平台井场工程地质条件的稳定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洋开发包括海洋及其周围环境(海洋大气、海岸、海底)的资源开发和空间利用,主要的开发活动有: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发展海洋渔业;利用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海底石油、锰结核与海滨砂矿等;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发展海洋运输与船舶业;利用海水资源,发展海水淡化和海水综合利用等。下面主要就以上几个方面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做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7.
国华 《海洋信息》1999,(11):21-22
浩瀚的海洋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矿物资源、生物资源和药物资源,其经济价值相当可观,开发前景十分诱人。 地球近一半石油在海底 地球海底蕴藏有1350亿吨石油,占世界可开采石油储量的45%。40多年来,海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发展很快。如今全世界海上油气钻井已发展到2663口,其中美国海上油气钻井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中国声学学会和中国海洋物理学会为配合石油攻关,开展海洋油田勘探、开发和海洋工程工作于1983年3月1日至4日在广州召开海底沉积层声学讨论会.来自科学院、国家海洋局、高等院校、石油部和地质矿产部等30个单位的5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海洋学会理事长、国家海洋局局长罗钰如,中国科学员学部委员、声部研究所所长汪德昭教授等,在开幕式上讲了话.他们指出:近几年来海底沉积层声学的研究在国际上普遍受到重视,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也取得进展,这次召开海底沉积层声学讨论会,围绕着如何为海上石油开发中的科学技术问题开展讨论,是很适宜的.会议组织了个几个学术报告,探讨了有关海底沉积层的声遥测识别,海底沉积物声学与力学特性的关系、非线性声学在海底探测中的应用、海洋声学仪器设备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等问题,并且交流了近几年对海底沉积层声速和衰减系数等方面取得的一些测量结果.会议归纳了以下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海底石油污染可导致长期的生态灾难。一般海洋石油污染防治技术无法用于海底环境。文章描述了一种绿色的海底石油污染生态原位修复新技术,利用沉积层生物燃料电池电催化加速降解效应,即利用海底沉积层(海泥)中的多种细菌以石油污染物为营养物,代谢产生的电子被电池正极和负载消耗掉,反过来促进细菌加速降解污染物。该技术既可在海底加速石油污染物降解速率,又可原位产生电能驱动监测仪器工作,还可用于原位监测生态修复进展,故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海洋石油天然气管道和海底电缆是涉及国计民生油气资源的主要输送载体,也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随着海上油气资源日益成为企业生产、居民生活的用能来源,海上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也逐渐成为我国能源供应体系的重要支撑,因此,海底电缆管道承担着满足用户能源需求的重任,一旦遭受破坏,不但严重污染海洋环境,而且经济损失巨大。文章从海底电缆管道管理与保护的现状出发,以相关法规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海洋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的制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马晓惠  孙洁 《海洋世界》2011,(10):32-37
海上石油污染绝大部分来自于人类活动,主要发生在河口、港湾以及近海水域、海上运油线和海底油田的周围,具体原因包括油轮相撞、海洋油田泄漏等突发性石油污染,以及含石油废水的排放等情况.不管是哪种原因所造成的海上石油污染,均给海洋和人类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石油污染是海洋环境污染中数量多、范围广、危害深的一种污染.因此,如何有效地监测和控制海洋石油污染已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研究课题.目前,监测海洋石油污染的方法主要是定点监测和航空监测.用常规的定点测量方法,很难实现迅速地大面积地完成对海洋石油污染的监测,只有用航空方法才能实现.本文就当前世界上正在使用的航空遥感海洋石油污染监测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海洋是风雨的故乡,海面上流急浪涌、飓风台风已为众所周知,但海洋底部很不平静的事实则少为人知。类似飓风的激流却一年到头都在海底爆发着,这些激流能推动着海水以每秒高达50厘米的速度流动.犹如强大的龙卷风旋转着横扫海底。它们不仅冲垮科学仪器,毁坏海底通信电缆,甚至危及石油钻井平台、某些神秘的水下世界。海洋学家把这些激流称为海底风暴。在某些海底区域中,每年爆发的海底风暴达5~10次。  相似文献   

14.
金希 《海洋世界》2011,(10):40-43
毫无疑问,钻井平台是世界上最浩大的工程之一.可以想象,一座几十层楼高的钢制“岛屿”,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固定着,在几百米甚至几千米深的海底进行作业,是一幅多么壮观的画面啊!在几十年前,人类还未大规模开采海洋石油的时候,海上钻井平台的建造都是“固定式”的.这种平台固定之后就地开采,在使用寿命的期限内不能移动,建造费用也很高...  相似文献   

15.
日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海上油气勘探开发。至今已发现430多个海底油气田,年产石油7亿多吨,占世界石油总产量30亿吨的1/4。预计到本世纪末,海洋石油产量可超过10亿吨,约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1/3。 1 海洋油气储量不断增长 据资料分析,世界海底石油可采储量为陆地的1.5倍,其储量可达1050~1450亿吨(现已探明350亿吨)。目前居前10位的国家是1.沙特阿拉伯(石油89.7亿吨、天然气  相似文献   

16.
近若干年来,海洋正在逐渐变成人类活动抛弃物(金属、石油、化学产品等等)的全球性垃圾场,这已不是什么秘密。例如:人为进入各大洋的石油是自然渗入的8倍;铅每年超过200万吨;排入海洋的化学污染物更达百分之百。虽然污染物可以随着海流飘散到很远的距离,或沉入海底,或聚积在海洋生物体内,在此过程中污染物也可能会被破坏、溶解,部分地变得无害,然而,就目前来看,人类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海底矿藏的不断发现,各国开发海洋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尤其是各工业发达国家,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现在,海洋资源开发技术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 1.海底矿物资源开发在海底矿物资源开发方面,世界各国主要注重三个方面: 其一是海洋石油与天然气开发。从六十年代至今,美国、日本、英国、法国和挪威等国  相似文献   

18.
海洋工程地质学(或称工程地质海洋学,国外也有称之为海洋地质工学,即为MarineGeotechnique,是现代海洋科学中的新领域,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随着人类对富饶海洋全面地开发利用,如港湾建设、海底石油等矿产的开采、海洋生物、化学资源的摄取、  相似文献   

19.
海洋激流的观测实验及分析讨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海洋中存在着冲击力极强的海洋激流,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从20世纪70年代起,一些国家就开始对大洋海底激流进行现场观测.据报道,他们所观测到的异常的底层流速的最大值仅为0.4m/s,却被视之为海底激流加以分析研究[1~5].  相似文献   

20.
埕岛油田海底管道安装应力计算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底管道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海底管道能否长久地安全运行。对施工期间各种环境荷载、施工荷载作用下的海底管道在力和变形进行计算,分析和监控、是确保底管道施工质量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计算实例对浮拖法敷设海底管道安装计算分析的方法作了研究,并对胜利海洋石油开发公司与天津大学合作研究开发的涨底管道安装分析软件在胜利岛油田海底管道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