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图符号设计新思考--形式美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涛 《地图》2004,(2):59-61
现代地图集科学、文化、艺术于一身,具有科学与艺术的双重性.一件成功的地图作品除了要有明确的主题及丰富的内容以外,还应具有美的形式.许多地图设计人千方百计地追求精妙的形式美感,追求卓越的创意,目的在于让读者在美的形式中轻松地获得各种信息,并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产生一种视觉上的审美愉悦感.  相似文献   

2.
盛秋 《浙江测绘》1996,(1):49-51
地图,就其用途而言,它是一种向社会传递信息的媒体.就其对科学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和艺术加工而言,又有很强的艺术属性.所以,地图学不是一门纯粹的技术科学,而是一门美术倾向很强的技术学科.地图则是一种带有强烈艺术倾向的科学作品,  相似文献   

3.
影戏与皮影     
霍建瀛 《地图》2010,(3):132-135
<正>光与影的艺术,以电影形式出现在中国,是一百年前的事。但国人对光与影的艺术追求,却有着漫长而悠久的历史。古时候人们一直把自然界,乃至天体中能发  相似文献   

4.
崔金杰 《测绘通报》2012,(Z1):485-487,504
传统上,地图学领域应用艺术(设计)、科学、技术来共同设计地图和生产地图产品,在19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地图学理论是在艺术、科学与技术的共同参与之下,建立了其理论及技术实现的基础的。随着争论的继续,科学与技术在地图学理论中渐渐成为地图可视化的焦点问题,艺术渐渐被疏远。但是,为了方便当代地图学的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加强艺术在其中的地位,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达到人性化的设计要求。论述科学和技术因素在地图设计中对美学的限制,并在最后讨论扩展艺术创造力的内容以及人性化设计的原则,着重强调如何实现人性化的设计。这个过程考虑地图制图学的3个因素:艺术、科学与技术。  相似文献   

5.
龚缨晏  邬银兰 《地图》2003,(3):30-33
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在蛮族的打击下灭亡,欧洲进入了黑暗的中世纪。这个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被基督教所垄断.人们不仅失去了追求科学的热情,而且排斥科学,只是热衷干探讨神学问题.正如11世纪的位主教所说的那样:“基督徒能从科学中得到什么呢?”与其他科学一样,地理学与制图学也急剧倒退。古代希腊罗马的优秀成果,如托勒密的投影法等被完全遗忘了,保留下来的一点知识又被基督教教义所曲解同化。  相似文献   

6.
蒋云志  陆昭华 《地图》1993,(3):11-14
工业设计是随着大工业革命、大工业生产发展和陈旧思想的解体而诞生的一门崭新的,聚科学、经济、艺术和社会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它主要研究人与物及社会三者间的关系问题,旨在将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审美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某种产品或产品系列中不符合人们使用的因素除去,由心物自立到心物共鸣,使产品达到科学和艺术的高度统一,符合现代生活需要的最高目的。工业设计是一种从工程技术、人机工程学、色彩学、形态美学、工程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劳动生理学、市场学、社会学,以及各种实用科学出发,在现代工  相似文献   

7.
刘寅年 《地图》2004,(2):80-80
地图,是不同于“造型艺术”门类的一种特殊形式的图种。地图是按一定科学法则,显示地表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图”。其作用在于概括地反映它们的地理分布、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关系。实用性极强。而“造型艺术”包含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美术作品,重在供人们欣赏。尽管地图与图画在内容、性能和用途上是不能等量齐观的,但从“图”的共性技法方面看,图画,无非是运用各式各样的点点线线和形形色色  相似文献   

8.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是我们党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这个重大战略思想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这表明我们已从过去的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改变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发展观上的重大进步,生动地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内涵。结合河北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具体实践,这个科学的发展观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今日国土》2013,(10):46-47
人人都会睡午觉.但方法对不对,可是大有差别。美国《华尔街日报》载文,刊出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睡眠研究科学家大卫·丁吉思博士等多位专家总结出的“完美午睡须知”。他指出.完美的午睡,既是科学.也是艺术。  相似文献   

10.
地图产品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地图符号又是表现地图艺术的重要载体,本文介绍了地图美学在地图信息传输巾的重要性和地图符号构成的地图美学要素,从地冈符号的形状、尺寸和色彩方面探讨地图美学应用的问题,提出了关丁符号设计方面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多媒体电子地图设计的艺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图产品本身就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作为地图产品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多媒体电子地图对艺术性的要求更高。本文介绍了艺术应用在多媒体电子地图设计中的重要性,从地图界面的构图、音乐和交互技术等方面探讨艺术应用的问题,并提出了艺术应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浅谈《数字化测图》课程的教学设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振华 《北京测绘》2009,(3):92-93,88
近年来,数字技术正日新月异的发展着。该技术在测绘行业中也得到广泛应用。数字化测图技术的出现,便是这一成果的运用。简单地说,数字测图就是用数字形式存储全部地图信息的“地图”,它是用数字形式描述地图要素的属性、定位和关系信息的数据集合,是存储在具有直接存取性能的介质上的关联数据文件。我校的测绘本科专业和地信本科专业较早地开设了这门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速读     
《地图》2011,(4):20-20
我们一贯认为:农业促成了城邦的诞生.而后才有文字、艺术、宗教。然而现在,世界上最古老的祭祀场地哥贝克力巨石遗址正向世人显示文明的火炬不是被农业而是被宗教引燃。1994年.一位库尔德牧羊人在土耳其东部发现了哥贝克力巨石阵。经由碳14测定.考古学家震惊地发现该遗址的建造距今至少12000年.相比之下.埃及的金字塔建于公元前...  相似文献   

14.
近来,作为一门实用而又综合的科学——现代设计艺术得到了重视和加强。而对于地图科学更需要现代设计。地图和绘画艺术有血肉的联系,它要受视觉艺术的支配。地图能否给读者一种心情上的冲动感,则取決于地图设计的效果,所以,地图各项内容的设计是与信息的传输和读者的领悟关联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世界地图集     
《中国测绘》2005,(1):17-17
中国地图出版社于五十周年社庆之际推出的大16开本《世界地图集》,是一部能够反映时代特点、具有较高实用价值、内容丰富、形式美观的世界地图参考工具书.可供读者学习世界地理.了解国际形势.进行国际交往时使用。  相似文献   

16.
《地图》1992,(2)
地图具有科技与艺术的两种属性,必然与其它艺术一样,有其自己独具的艺术语言——地图语言。这种语言大部分有赖于地图符号表达,是制图者刻意将一个视觉形象与某一概念相结合来完成的。如何使地图语言更准确、更熟练、更能使读者很快地接受与了解?有必要在地图符号的分类中向读者提供一些必要的读图知识。  相似文献   

17.
一、广场建设尺度过大 广场建设尺度过大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首先尺度过大会造成人力、物力及资源的浪费,不利于城市其他项目的建设;其次,会使广场产生空旷的感觉,使广场不具备亲和力,在广场中游览的人也会觉得很累,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造成广场尺度过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种:①当地行政领导盲目追求形式,追求所谓“气派”的长官意志;  相似文献   

18.
周建国 《四川测绘》1996,19(1):29-32
为适应当今和未来快速发展的土地管理需要,加快实现地*测量现代化是非常必要的.故此,重庆市土地测绘大队于下九九二年七月起与上动同济大学回量系、重庆市江北区国土局联合开发了“地箱信息测算系统”.通过在山城高难度地区——江北区大兴村商办近一平方公里面积的试生产,使该成果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开发.由原《测算法》科研识题上升为一个初具规模的“山区驻匈地粮信息测算系统”.在土地管理和地增测量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很有意义的一步.实践证明‘这个信息系统已成为具有实用价值的生产力.一九九三年先后两次获得…  相似文献   

19.
《地图》1998,(4)
由中国地图出版社主办的地图世界读者俱乐部经过几个月的紧张筹备,已正式成立并落户京城,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吸收会员。地图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是描述研究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信息载体。著名地学家、中科院院士陈述彭先生说:“地图作为一种文化工具,在人类的知识宝库中将与语言、艺术并存而永生”。地图世界读者俱乐部将成为广大地图爱好者的家园。地图世界读者俱乐部是我国第一家以地图为专业的读者俱乐部。它的宗旨是;广泛联系读者,为读者找好图,为好图找读者,到读者中去,忠诚地为他们服务。通过激发读图兴趣,培养读图习惯,来…  相似文献   

20.
程船 《地图》2014,(4):10-11
在阿根廷肥沃的低地平原——潘帕斯草原上,农田间有一片长达1公里的吉他形状的森林,这片巨型的土地艺术甚至从太空中也能清楚地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