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关于西南岩溶山区生态建设的一些讨论—-以贵州省为例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在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南方岩溶山区生态退化和重建研究实践方面的薄弱环节及国外岩溶区生态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岩溶山区生态建设的特殊性进行了重新认识。指出岩溶山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必须是一种经济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必须由扶贫型向质量型转变,由单一坡改梯向多途径特色农业转变,由防护型向开发型转变,由政府主导向参与式转变。在恢复和治理生态的前提下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将环境资源转化为有形商业产品,形成生态环境外部经济效益良性循环的机制,以中止岩溶脆弱生态背景上土地退化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河南地质》2008,(7):16-16
近年来,我市针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形势,紧扣执法监察工作的新任务,拓展执法领域,强化执法手段,以“五个转变”为突破口,即:政府领导深入一线,实现由“遥控指挥”向“现场指挥”转变;创新工作机制,实现由“一管多用”向“多管多用”转变;成立警察支队,实现公安力量保卫国土资源由“协助执法”向“专业打击”转变;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实现由“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转变;健全规章制度,实现由“短效治乱”向“长效治本”转变,不断开创执法监察新局面,重大违法案件得到有效遏制,违法案件数量呈大幅下降趋势。我们的工作体会是:  相似文献   

3.
资源环境与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了当代人口增长、资源环境态势与地球科学发展历史及地球科学研究发展趋势后指出,从人口、资源、环境、发展角度分析,21世纪地球科学研究将沿三大科学领域转变:即由研究地球系统演化历史向研究地球系统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方向转变;由向地球系统索取各种自然资料为主,向以保护地球系统各种自然资源为主要方向转变;由研究地球系统天然地质作用及其产物向研究天然地质作用及其产物与研究人为地艇及其产物并得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作为总承包商的工程公司的一般特征和发展趋势,探讨了设计院与工程公司的差距和实现微观再造的宏观支持政策。提出了由设计院向工程公司的转变,其实质是事业制向企业化、国际化转变,关键在于确定工程总承包商的市场主体作用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以及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2011年7月,湖南省地籍管理工作会议在株洲举行。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既是地籍工作实现量积累的转折期,更是实现提升的关键期,地籍管理工作将处于由国土资源基础性工作向核心工作转变、由传统地籍向现代地籍转变的起步时期。这反映了地籍工作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新定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催化作用的热力学原理和实验的分析结果,说明石墨向金刚石相变的多位活性催化机理并提出实践的控制原则及方法. 石墨向金刚石转变机理——触媒表面活性催化原理石墨向金刚石的结构转变是:由石墨中碳原子的三个共价键的sp~2杂化轨道(同一平面互成120°)与同此平面垂直并相互平行重叠所构成的π键的石墨结构向由四个共价键构成的四面体结构的金刚石的sp~3轨道转变(图1).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数据中心项目为例,提出一种基于价值工程的多方案比选方法,总结归纳其实施流程,以期通信项目多方案比选由侧重经济分析向功能与经济分析并重转变,由静态的年运行维护费用测算向综合考虑现金流量和时间价值的生命周期年费用计算转变,综合考量项目的功能价值、生命周期年费用,使比选结论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8.
"十三五"期间,围绕"突破煤层气单井产量低"这一制约我国煤层气高效开发的重大难题,借助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其他技术攻关研究,煤层气勘探开发理论认识和工程技术都取得明显进展,表现在4个方面:(1)勘探理念从寻找富集甜点区向高产甜点区转变,开发部署由平铺式到精细化调整转变.(2)围绕高效增产技术方面,在实现由二维地震向三维地...  相似文献   

9.
运用丰富的三维地震资料,在断裂体系的静态描述基础上,通过断层活动速率计算和平衡剖面分析,并结合残留地 层展布特征,恢复了新生代盆地垂向演化与叠合过程,探讨盆地发育与转型的动力学机制。珠一坳陷新生代经历了裂陷早 期、裂陷晚期、裂后拗陷和构造活动期四大演化阶段。裂陷期(E2w-E2e),印支地块旋转挤出和古南海俯冲,区域拉张应 力场由NW 向顺时针转变为近SN 向,导致了裂陷早期NE、NEE 向断裂控盆向裂陷晚期近EW 向、NWW 向断裂控盆转变, 岩石圈伸展作用由宽裂谷方式向窄裂谷方式转变,导致盆地格局由彼此孤立的半地堑或窄地堑系趋于相互扩展连通;裂后 拗陷期(E3z-N1z-N1h),岩石圈伸展中心迁移至南海扩张中心,南海北部地区整体处于裂后热沉降阶段,构造活动微弱;构 造活化期(N1y-N2w-Q),菲律宾海板块NWW 向仰冲-碰撞联合作用下产生NNE 向拉张,同时派生近EW 向和NW 向的共 轭剪切作用,导致了先存NWW 向和近EW 断裂的活化,以及隆起区NWW 向张性断裂和近EW 向、NW 向走滑断裂带的形 成。该研究所揭示的盆地发育演化过程不仅对该区油气勘探提供指导,也对被动大陆边缘演化的研究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广西百色盆地始新世孢粉组合与环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百色盆地百东河地表始新世剖面进行系统孢粉分析 ,建立那读组和百岗组连续的孢粉序列 ,共划分 6个孢粉带和 11个亚带。根据剖面孢粉母体植物的生态属性 ,确定 6个孢粉植物群—气候期。当时植被经历了由常绿阔叶林向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转变 ;气候从热带湿润型向南亚热带—北热带半湿润偏干型转变。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