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柏美祥  王克元 《内陆地震》1993,7(4):393-399,T001
0 引言 1990年6月14日哈萨克斯坦斋桑州发生7.3级地震,8月3日发生6.7级强余震,9月28日又发生5.5级余震。斋桑地震使哈萨克斋桑以东地区、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5个县和塔城地区2个县受到严重破坏与损失。为了了解新疆境内地震破坏情况,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先后4次派人赴新疆境内受灾地区进行考察,并对新疆境内受灾情况与经济损失作出评估。对哈萨克、斋桑州地震破坏与损失情况,哈方也先后2次派人进行了考察,中方、哈方在此次地 震中人员伤亡、房屋破坏、经济损失总的情况见结论。  相似文献   

2.
1.四川峨眉西发生5.0级地震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1990年8月4日21时52分(北京夏令时),在四川峨眉西(北纬29.5度,东经103.1度)发生5.0级地震。据报道,震区峨边县毛坪镇震感强烈,这次地震波及范围较大,汉源县、峨边县毛坪镇震感较强,马边县、石棉县、乐山市部分人有感。目前尚未了解到房屋破坏和人员伤亡。2.苏联斋桑发生6.8级地震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1990年8月3日18时15分(北京夏令时),在苏联斋桑(北纬47.2度,东经85.1度)发生6.8级地震。据报道,在新疆境内的农10师185团倒房2间,168团倒房12间,目前人员伤亡情况不  相似文献   

3.
白超英  曲延军 《内陆地震》1990,4(4):351-355
1990年6月14日苏联斋桑7.3级强震发生在重力异常梯度带的拐弯处;强震前存在明显的M_s≥3.5级地震围成的空区;空区走向为北西西向,与斋桑强震发震构造走向一致,长轴约170km。1990年2月14日4.0级地震可视为信号震。最后初步讨论了阿勒泰活动区的地震趋势。  相似文献   

4.
李凡德 《内陆地震》1994,8(3):241-246
根据地形、地貌、地震地质特征以及地震活动情况研究了准噶尔西界山带的地震活动性。认为1990年6月14日原苏联斋桑7.3级地震和同年8月3日6.8级地震应属准噶尔西界山带地震。显然,准噶尔西界山带范围内的地震烈度区划(1990)应该调整。  相似文献   

5.
张毅光 《内陆地震》1992,6(2):202-205
0 前言 1990年6月14日北京时间20时47分19.7秒,原苏联斋桑地区(东经85°03′,北纬48°06′),发生7.3级强烈地震;8月3日17时15分,该地区(东经84°43′,北纬48°29′)又发生6.8级强烈地震;随后10月25日7时38分16.7秒在乌苏发生5.2级、7时46分59.6秒又发生5.0级地震;11月12日,原苏联伊塞克湖又发生6.7级地震。1991年6月6日16时16分,和静县北部阿拉沟附近发生5.2级地震;9月18日乌鲁木齐东南发生4.5级地震。这几次地震前,21号井温泉动水位和温泉温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短临异常。  相似文献   

6.
哈萨克斯坦斋桑7.3级地震前后的地下流体动力学效应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王道 《内陆地震》1992,6(4):320-326
分析了斋桑地震前后天山地震带不同观测井的地下流体动力学及水文地球化学地震前兆和后效的异常变化特征。认为:地震流体效应具有不可逆性,不同构造带,远距离的异常变化可能与地壳区域块体构造运动有关,强震后效敏感带反映了区域应力场的加强过程,亦可发展成为新的潜在震源区。  相似文献   

7.
运用孕震断层多锁固段脆性破裂理论及相关预测方法,分析了西北与西藏地区某些地震区未来地震趋势,给出了这些地震区未来中强震、强震或大(巨)震的四要素预测结果 .分析表明:库木巴彦断裂地震区未来可能有MS6.2~7.0级地震发生,日土地震区未来有强震发生,玉树与仲巴地震区未来有大震发生,哈密-阿勒泰-斋桑地震区未来有大震或巨震发生.鉴于近期作者对特定地震区强震孕育周期界定及主震事件判识有了新的认识,故重新对乌兰-大柴旦、改则、古浪、共和、海原、玛多-阿坝、聂荣以北、拉孜、班戈以北、墨脱、当雄、洛隆与阿图什地震区未来震情进行研判.本文所得结论可供有关部门参考,以制定相应的防震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疆及邻近地区地震活动比较频繁。1990年1—8月,新疆已发生3次5级地震,1次6.4级地震。特别是6月14日苏联斋桑地区发生7.3级大震,使我国边境阿勒泰地区遭受巨大损失。自治区党委书记宋汉良等领导同志十分关注这种严峻的地震形势。为深入认识新疆地震形势,于9月15—16日在乌鲁木齐召开了“1990年新疆震情研讨会”。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自治区地震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董兆何同志出席了会议。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新疆地震局邀请,国家地震局副局长陈章立和国家地震局8个直属单位的11名专家赴疆参加研讨会,与新疆地震系统的专家和分析预报人员共同研讨新疆地震趋势,特别是1985年乌  相似文献   

9.
地震发生的更新过程模型及其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广泛应用泊桑模型来描述地震的发生过程。尽管泊桑模型在数学上非常简单,但是它所特有的无记忆性与已知的强地震发生的弹性回跳理论是不一致的。为了克服泊桑模型的这种缺点,本文引进了一种地震间隔时间为Gamma分布的更新点过程模型,并给出了将这种模型用于一般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方法。以燕山-渤海地震带为例,给出了两种模型数值结果的比较。结果表明,如果预报的时间较短,泊桑模型将会过高地估计大地震的发生概率;如果预报的时间较长,则泊桑模型将会低估大地震发生的概率。本文所提出的模型与泊桑模型相比具有更一般的性质,它不仅可用来描述大地震的记忆性和小地震的无记忆性,也可以反映地震在时间上的聚丛现象,因而利用这种模型可以给出更合理的地震危险性分折结果。  相似文献   

10.
1990年6月14日北京夏令时21h47min在北纬48°、东经85.1°(斋桑湖)发生M_s=7.3级地震,震源深度14—19km。6月15日我局有关领导和科技人员赶赴境内地震现场进行监视考察。这次地震使新疆北部哈巴河、吉木乃、和布克赛尔三县部分房屋倒塌、损坏。境内最大烈度为8度。 这次大地震发生在过去地震频度和强度都不高的斋桑湖地区,1970年以来,该区至哈巴河、布尔津一带发生3级以上地震20次,1982年3月20日发生的5.0级地震为最大。斋桑湖  相似文献   

11.
宋德新 《内陆地震》1991,5(2):183-186
1990年6月14日20时47分,在新疆哈巴河县以西苏联斋桑发生了7.3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北纬48°06′,东经85°03′。此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大,除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以及克拉玛依、奎屯等市强烈有感外,石河子、乌鲁木齐、库尔勒和伊犁等地区也均有震感。1990年8月3日在原震中附近(北纬47°07′,东经85°01′)又发生了一次6.8级强烈余震。有感范围比主震小。  相似文献   

12.
王盛泽 《内陆地震》1991,5(2):175-178
1990年,全球地震活动集中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西部;亚欧地震带地震活动较强。中国强震活动集中于西部;新疆周过地震活动及全区内强震的活跃引人注目。 1 全球及中国的地震活动 据我国台网测定,1990年1—12月,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大震23次,其中最大地震M_s 8,发生在菲律宾吕宋岛,是近几年来地震活动较高的一年。美洲的巨大地震(M_s≥7.7)与亚欧地震带上的强震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前者发生一段时间后,亚欧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将会增强,也发生大地震。1986年美洲地震活动开始增强,1988年进入全面活动阶段。平静了数年的亚欧地震带西区从1988年开始也发生了强地震活动。到1990年,亚欧地震带的地震活动已具有相当水平,而且地震活动有向带东区(65°E以东)迁移的迹象。同年6月14日苏联斋桑7.3级地震就是一例。1990年全球大地震活动集中在环太平洋地震带的西部和亚欧地震带上,而美  相似文献   

13.
1.引言自1988年11月唐古拉山7级地震及澜沧—耿马7.6与7.2级地震以后,1990年4月26日青海共和发生了7级地震,至今中国大陆已有两年半的时间未发生7级地震了。而同一时期,中国西部周缘地区7级强震却很活跃。1988年8月在印缅交界发生了7.2级地震,印度、尼泊尔交界发生了7.1级地震,1990年6月在独联体境内发生了斋桑湖7.1级地震,1991年在缅甸、印度、蒙古分别发生7.6、7.0与7.0级地震,1992年8月吉尔吉  相似文献   

14.
1990年6月14日20时苏联斋桑湖东南罗日科沃发生M_s=7.3级强震,其后又发生2次强余震,具体参数确定如下。 1.主震 发震时刻:1990.06.14.,20h47min19.7s。 震中位置:Φ_N48°06′,λ_E85°03′。 震源深度:30km。 震级:M_s=7.3。  相似文献   

15.
王桂岭  敖雪明 《内陆地震》1990,4(3):278-280
一、前言 1990年6月14日20时47分,东经85°06′,北纬48°03′,苏联斋桑湖发生7.3级强烈地震。震中位于中苏交界地区的苏联境内,距新疆富蕴地震台334km。震前,笔者应用全国地震预报方法实用化攻关部分成果,对这次地震作了中期预报,根据富蕴窗小震频度异常提出了短期预报意见。 1990年6月1日,在新疆地震局月会商会上,以口头和书面形式提出:富蕴地震窗1990年5月小震频度为58次,系1977年有资料以来的最大异常,据此认为1990年6—9月,富蕴250km范围内可能发生6级左右地震。实际上1990年6月14日斋桑湖发生了7.3级地震,发  相似文献   

16.
据云南省地震台网测定,1982年10月27日23时36分32秒(北京时间)在云南省富宁县的洞坡公社、者桑公社一带发生一次 M_s=5.9级地震,其微观震中为东经105°50',北纬23°45’。这次地震震中区有一定程度的破坏,37幢楼房墙体开裂、掉瓦,多数民房烟囱倒塌,38间民房的隔墙倒塌。死亡2人,伤8人。据当地群众反映,震前1—2天有地光出现。  相似文献   

17.
对地震事件的统计预报是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一项基本工作。因此,近十几年来,地震学和工程地震学方面的研究者们发展了多种预报地震的概率模型。但由于在这些模型中需要较多的参数,因而大大限制了这些模型的应用。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态泊桑模型。本文提出的模型较目前人们所常用的平稳泊桑模型有所改进,且方便、实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平稳泊桑模型。双态泊桑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出地震活动的高潮期和低潮期,因此,在预测地震危险性时效果较好。本文还以海原断层为例,用双态泊桑模型计算了未来50年内该断层对兰州市的影响,並将所得结果与用平稳泊桑模型计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六日十九点二十分在理圹东南约55公里处发生4.6级地震。九月二十七日,县政府、县科委、县地办和地震台的有关同志前往中木拉、上木拉、濯桑、藏坝等地进行了实地调查。这次地震发生在理圹河断裂带上,是  相似文献   

19.
公元一三○三年九月十七日(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山西省中南部发生一次八级大地震,余震不止,人心不安,皇帝不宁,元成宗不得不于大德九年(一三○五年)下诏改平阳路为晋宁路,太原路为冀宁路,可见地震之强烈,余震延续之长久.大宁县桑俄木牌地震题记,为墨笔题书,名曰《桑俄村河白(伯)将军为记》,共一百三十七字(其中有六个字辨认不清).大宁县昕水南岸有南桑峨村,这可能是元大德七年大震震毁桑峨村河神庙河伯将军塑像,后于大德十一年(一三○七年)重新打塑时的题记.其中记述了这次八级大震的详细伤亡数字和地震灾害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以及米麦的确切价格,是了解研究元大德七年大震的极好资料.现全文录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北京时间2019年4月24日04∶15,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墨脱县发生了MS6.3地震,该地震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的东北犄角地区,构造背景十分复杂.本研究基于我们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区架设的宽频带地震台站记录的近震波形数据,结合中国和国际地震台网的波形和到时资料,对该地震的震源位置、震源机制解和破裂过程进行了重新确定.结果显示,此次墨脱6.3级地震发生在(94.56±0.01°E,28.41±0.01°N),震源深度为地表以下13.3±1.6(或海平面以下11.5±1.6)km.震源机制解走向/倾角/滑移角分别为202°/17°/20°,震源破裂较大的位置主要集中在初始破裂点NNE侧约5 km附近.结合其他地球物理和地质学资料,我们推测该地震位于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发生近90°突然偏转的大拐弯地区,桑构造结相对于其西侧南迦巴瓦构造结的西向俯冲和北向推挤是该地震发生的主要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