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勘察设计》2007,(4):38-39
孟凡超大师简介 孟凡超,男,汉族,1959年12月出生,四川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专业。历任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原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桥梁室副主任、主任、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副理事长,((土木工程学报》编委会委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第四届结构设计基础委员会委员,国际桥梁协会委员。1998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百名优秀工程师”荣誉称号,2001年获“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01年度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4年获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称号。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张炜大师简介张炜,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安徽庐江人,中共党员。1983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6月获合肥工业大学岩土工程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7月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在职)。1983年7月-1988年12月在合肥工业大学工程地质教研室任教,自1988年6月起一直在机械工业部勘察研究院(现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工作,历任勘察处项目负责人、工程师,土工实验室主任、主任工程师,勘察处副处长、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院长助理、总工程师、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会员,国际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ISSMGE)会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湿陷性黄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理事,中国工程图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桩基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建筑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获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优秀勘察设计院长”、“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相似文献   

3.
《中国勘察设计》2007,(4):28-29
张炜大师简介 张炜,男,汉族,1962年10月出生,安徽庐江人,中共党员。1983年7月合肥工业大学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本科毕业,1988年6月获合肥工业大学岩土工程工学硕士学位,2006年7月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学位(在职)。1983年7月-1988年12月在合肥工业大学工程地质教研室任教,自1988年6月起一直在机械工业部勘察研究院(现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工作,历任勘察处项目负责人、工程师,土工实验室主任、主任工程师,勘察处副处长、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院长助理、总工程师、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机械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院长、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IAEG)会员,国际力学及岩土工程学会(ISSMGE)会员,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湿陷性黄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分会理事,中国工程图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士工程分会桩基委员会委员,建设部建筑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土木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获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优秀勘察设计院长”、“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天津市土木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城市桥梁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建设部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黄大健大师江西省萍乡市人,一九五三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水利工程专业,一九九四年被授予中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  相似文献   

5.
正李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北京市政总院总工程师,现任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担任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科技委委员;为美国水环境联合会WEF会员。  相似文献   

6.
柯长华大师简介柯长华,男,汉族,1941年8月出生,广东潮阳人,中共党员。1963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曾任建工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技术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常务副总工程师,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1993年取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劳模)称号。现兼任北京市人民政府“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专家。1999年以来分别担任建设部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副理事长,多个结构专业协会的常务理事和土木工程类主要期刊的编委,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相似文献   

7.
《中国勘察设计》2007,(4):46-47
柯长华大师简介 柯长华,男,汉族,1941年8月出生,广东潮阳人,中共党员。1963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工程力学专业。曾任建工部北京工业建筑设计院技术员,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常务副总工程师,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1993年取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获北京市先进工作者(劳模)称号。现兼任北京市人民政府“2008”工程建设指挥部专家。1999年以来分别担任建设部全国超限高层建筑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副理事长,多个结构专业协会的常务理事和土木工程类主要期刊的编委,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陈殿强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国家首批注册岩土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辽宁省有色地质局勘察研究院院长、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及岩土工程分会委员、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勘察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学会东北分会理事、辽宁省安全生产协会非煤矿山专业委员会主任。2013年成为辽宁省政府50名专家库成员之一。2012年荣获辽宁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9.
王争鸣大师简介 王争鸣,男,汉族,1957年9月出生,安徽全椒人,中共党员。1982年7月西南交通大学铁道运输工程专业本科毕业,2001年6月在西南交通大学获交通运输工程硕士学位。历任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兼任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理事,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人事部专家服务中心专家顾问委员,陕西省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陕西省工程咨询协会常务理事,《城市轨道交通》杂志常务理事,《铁道标准设计》、《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编委,西南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兼职教授。2002年被评为铁道部专业技术带头人,2004年被评为中国铁道学会铁道工程学科带头人,2006年被评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李文纲大师简介李文纲,1967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系,现任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1996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2001年任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委员,2002年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安全鉴定专家组成员, 2003年获国家注册咨询师(投资)、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2005年被授予“四川省工程勘察大师”称号,2006年获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是博士后工作站导师。  相似文献   

11.
正彭建国中共党员,土木工程硕士,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兼任中国公路勘察设计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理事、湖南省公路学会副理事长等职,是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交通青年科技英才、全国勘察设计优秀企业家、湖南省优秀青年企业家、湖南省首届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彭建国同志先后主持、组织了60余项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研究开发了多项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勘察设计》2007,(4):30-31
李文纲大师简介 李文纲,1967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系,现任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1996年晋升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1年任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技术委员会委员,2002年任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安全鉴定专家组成员,2003年获国家注册咨询师(投资)、国家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2005年被授予“四川省工程勘察大师”称号,2006年获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是博士后工作站导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岩土力学》2006,27(4):548-548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CISMGE-CCES)与日本地盘工学会(JGS)于2006年1月5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签署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与日本地盘工学会合作协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袁驷教授、秘书长张雁教授、国际部张俊清部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陈祖煜教授、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建民教授、副秘书长张建红副教授出席签字仪式。日本地盘工学会副会长浅冈显教授、中井照夫教授、张锋教授和野田利弘副教授代表日本地盘工学会出席签字仪式。张建民教授和浅冈显教授分别在合作协议上签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和日本地盘工学会旨在此合作协议的框架下促进和扩大两国在科学、技术和行业之间的交流,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会会员、岩土工程工程实践和公共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4.
丁源萍 《探矿工程》2005,32(10):63-63
“第七届全国桩基工程技术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26~28日在浙江宁波召开。本次会议系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桩基础学术委员会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础委员会桩与深基础分委员会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宁波市土木建筑学会、宁波市机电工业研究设计院等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15.
《中国勘察设计》2007,(5):I0002-I0002
张建新:男,52岁,汉族,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现任兰州城市建设设计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主持全院工作。兼任甘肃省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省土木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学术委员会委员,省抗震防害协会常务理事,省工程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建筑分会、市政分会理事等职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车宇琳简介车宇琳,男,1941年10月生,江西贵溪人,汉族,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江西省交通学校,196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道路工程专科。1985年1月~2002年1月就职于江西省交通设计院。曾任院总工程师、院长等职。现任中国公路学会桥梁与结构工程理事会名誉理事、江西省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南昌大学兼职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其中,1987年7月~1989年5月在江西省交通科学研究所,任副所长、高级工程师。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工程技术人员证书,1998年获中国公路学会“百名优秀工程师”称号。Yulin Che,male,born in October,1941…  相似文献   

17.
<正>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业委员会主办、兰州理工大学等单位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非饱和土与特殊土力学及工程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7月24~26日在兰州召开,来自全国的118个单位的61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兰州理工大学副校长俞树荣教授、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副理事长谢永利教授、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孔令伟研究员和非饱和土与特殊土专委会主任委员陈正汉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8.
《地质科学译丛》2014,(1):69-69
袁嘉骐现任湖北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20世纪70年代拜北京玉器厂著名艺人王树森、王德龄为师学习琢玉技艺,后又考入湖北美术学院深造,他熔传统艺术精华与现代雕塑语汇为一炉,形成鲜明的个人玉雕艺术风格。其作品多次获国家级金奖,主编《玉器专业技术培训大纲》《现代玉器艺术思考》等专著,出版个人玉雕作品集,多次举办个人玉雕作品展。先后荣获国务院政府津贴、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当选为湖北省青年委员,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6年被授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04年被授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荣誉称号,2006年当选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2013年当选为第五届中国玉石雕大师评委,被聘为中国收藏家协会宝玉石专家委员会、中国商业联合会和阗玉研究会高级顾问及行业专家。他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首开先河创建了个人玉雕艺术馆。  相似文献   

19.
《岩土力学》2012,(12):3840
2013年10月16日—18日江苏宜兴主办单位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桩基础学术委员会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地基基础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土木工程学会承办单位宜兴市建设局;建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理工大学会议主题理论与试验研究;桩基工程设计研究与实践;桩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高铁、路桥、码头工程中的桩基技术;特殊岩  相似文献   

20.
黄理兴 《岩土力学》2004,25(11):1721-1721
上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地基基础分会和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土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由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长安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和西安工业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五届全国青年岩土力学与工程会议”于2004年9月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