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春季透雨能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陕西春季透雨的地面和700 hPa 能量分析, 揭示了700 hPa 云贵高原经四川盆地的高能区向陕西输送, 是春季透雨产生的重要原因。地面单站能量的积聚和关中陕南地面由低能区向高能区转换, 并配合有Ω系统或能量锋等能量系统是春季透雨地面能量场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2.
高国栋  陆渝蓉 《气象》1980,6(3):6-7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并不是全为地面所获得。地面吸收一部份,同时反射一部份。被地面吸收的部份称为吸收辐射,被地面反射的部份称为反射辐射。另外,地面在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后,本身要放出长波辐射;同样,大气和云层接受了辐射能量后也要放出长波辐射,大气长波辐射回到地面的部份,称为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与大气逆辐射之差,表示地面散失的长波辐射,称为有效辐射。反射辐射和有效辐射都是地面辐射的支出部份。 某地获得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不单要看它收入多少太阳辐射能量,还必须了解它支出的太阳辐射能量有多少。现在,我们就着重分析一下青藏高原地区太阳辐射能量的支出状况。  相似文献   

3.
陆地下垫面特征对区域能量平衡过程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张耀存  钱永甫 《高原气象》1995,14(3):325-333
陆地下垫面性质的变化将会改变地气系统之间的能量平衡和转换过程,进而影响到区域气候环境。本文主要进行了陆地下垫面特征变化对区域能量平衡过程影响的数值试验,利用三维地气耦合的区域气候模式模拟了我国华北部分地区的地面能量平衡过程。结果表明,不同的陆地下垫面特征其地面能量分配和转换机制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影响区域气候环境的形成和变化。这一结果可为人们通过改变地表特征的方式改善区域气候和生态环境提供一定的气  相似文献   

4.
对鄂东“98.7”大暴雨地面能量锋锋生函数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98年7月21~22日武汉市及鄂东南连续大暴雨的地面能量场及能量锋锋生函数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地面非绝热加热、地面中尺度辐合和强变形所引起的能量锋锋生,对这场大暴雨的发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阿克苏地区35个强对流天气过程的能量特征分析,总结出了预报雹暴天气强度及落区的能量特征量指标。并提出投入预报业务的流程,通过能量铅直贯穿线、低层干暖盖和地面能量形势,配合常规预报工具。有助于提高24~48小时内有无雹暴天气及其落区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6.
利用天气图、地面自记记录和能量分析,对发生在1984年8月9日的开封全区性大暴雨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提示出受登陆台风影响产生强降水的环流条件、水汽、能量和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7.
用稠密的地面观测资料参与计算空气绝热上升过程中释放的不稳定能量,提高对稳定度水平分布的分辨率。分析表明:不稳定能量的水平分布与暴雨落区有较好的关系,进而将这一方法用于暴雨分片预报。  相似文献   

8.
对7月5日暖锋强雷暴单站大暴雨的环流背景,地面流场,单站要素演变,物理量诊断,卫星云图等进行了分析,综述了强对流天气产生的环流背景,影响系统,不稳定能量的贮存的不稳定能量释放的触发机制,得出对强对流天气成因的综合性认识。  相似文献   

9.
兰州城区稳定能量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6,他引:11  
从能量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描述地面至特定高度大气层结构稳定度的参数-稳定能量,并给出了具体计算方法。根据1988-1992年兰州气象站逐日08:00(北京时,下同)的探空资料,计算了300-1000m每隔50m共15层的稳定能量。利用同期兰州市环境监测站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的兰州城区3种主要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SO2、CO、NOX)的日平均浓度资料,计算了地面气象要素、低空气象参数、低空风和稳定能量等气象因子与SO2、CO、NOX之间的相关。结果表明:(1)用稳定能量来描述低层大气的稳定性更为合理一些;(2)在诸多气象因子中,稳定能量与SO2、CO、NOX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最显著;(3)稳定能量的年变化规律与空气污染浓度的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4)逐月看,各层稳定能量与SO2浓度之间均为正相关,除7月份以外,大多数层次均通过了α=0.01显著性水平的相关性检验。  相似文献   

10.
吴木贵  黄美金 《气象科技》2008,36(3):268-272
介绍了高分辨不稳定能量的算法.用该算法实现的实用程序能计算出每个地面站每小时的高分辨不稳定能量、地面假相当位温、抬升凝结高度等,并能在福建地图上显示出来.个例分析显示:在高分辨不稳定能量正高值区或其下游,若短时内(未来3 h内)有对流回波产生或经过,则将会发展,其值越大,天气越强;而地面假相当位温分布图能细致表现能量分布及地面冷空气的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